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理解權利和義務練習題題(含答案)選擇題1.下列關于公民人格尊嚴的侵權行為與所侵犯權利對應一致的是( )①公然辱罵他人、捏造事實,在背后詆毀他人——名譽權②照相館未經許某同意,將其照片在櫥窗展出——隱私權③小明私自領取小輝的獲獎獎金,并占為己有——姓名權④演員劉某遭劇組欠薪,多次向劇組討要未果——勞動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圖示中,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 B.C.D.3.蘇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了《關于調整蘇州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2024年1月1日起執行。實施最低工資標準( )1.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蘇州市區、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均執行江蘇省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由原2 280元/月調整為2 490元/月。 2.……A.說明每個公民都享有物質幫助權 B.體現公民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C.維護了公民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4.以下是中學生小新的日記節選,下列對于小新日記中的事件解讀正確的有( )×年×月×日 晴 星期二 今天中午放學后,我陪爺爺去領養老金,在回家乘坐的公交車上遇見有位乘客以自己的錢包被偷為由要求司機對全車乘客搜身……到小區門口剛好遇見參加完縣人大代表投票選舉的媽媽,我們一起回了家,真是充實的一天。序號 事件 解讀① 小新去上學 公民享有受教育權② 爺爺去領養老金 公民享有財產權③ 乘客要求司機對全車乘客搜身 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④ 媽媽參加縣人大代表投票選舉 公民享有選舉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2024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科技助殘 共享美好生活”。中國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各地開展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為25.9萬人次殘疾人賦能。全國3 219個殘疾人就業幫扶基地共安置4萬殘疾人就業。這體現了我國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 )A.財產權 B.勞動權 C.政治權利 D.物質幫助權6. [依法維權]觀察下圖。小治被處罰和小政維權成功的結果說明了( )A.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維權就一定能成功B.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程序C.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只能通過訴訟來維權D.公民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7.下列對如圖的寓意解讀正確的是( )A.網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B.該消費者通過訴訟的方式依法維權C.消費者協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D.商家不得采用“掃碼”形式讓顧客點餐8.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材料中提及的“協商處理”是指( )①要到人民法院起訴②依據法律,當事人直接對話,達成協議③在當事人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糾紛④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9.王女士購買了某小區位于一樓的房產,入住兩個月以后繳納物業費時發現還需要繳納電梯使用費共計890元。王女士認為自己所購房產在一樓,不需要乘坐電梯,拒交電梯使用費。本案例中,王女士( )①享有所在樓棟電梯的財產權,不應支付電梯使用費②需與同一樓棟住戶平等地履行支付電梯費用的義務③需要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為其權利實現創造條件④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下列行為體現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有( )①小麗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②小強在微信上任意發布他人的私密信息③小明遵守交通規則,從不闖紅燈④小美孝敬父母,盡力為父母分擔家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小新和同學們總結了現代生活幾條手機使用注意事項。這些注意事項旨在提醒我們( )①增強生命韌性,規范社會秩序②自覺履行義務,遵守社會公德③制裁違法行為,融洽人際關系④依法行使權利,尊重他人隱私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2.“我們生于偉大的祖國,在國家需要時,就要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捍衛國家尊嚴,需要強大的國防。我們要成為國泰民安的守護者!”大學生們發出錚錚誓言,懷揣報國夢踏上軍旅征途。這些誓言啟示我們( )①維護國家安全,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②進行職業選擇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③增強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義務④國土安全涵蓋國家安全的全部內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 九年級法治社團準備以“義務伴我行”為主題開展情景劇表演活動。下面是小強搜集到的臺詞,能入選該情景劇劇本的是( )奶奶 我每月都能按時足額領取退休養老金爸爸 我收到小說稿費后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媽媽 我參加了新一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哥哥 我認真聽課,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A.奶奶和爸爸 B.爸爸和媽媽 C.媽媽和哥哥 D.爸爸和哥哥14.“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畢業的學生們掀起了志愿戍邊的熱潮,紛紛寫下前往艱苦邊遠地區的志愿申請書,凸顯出一顆顆赤子之心。對他們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①履行光榮義務,在火熱軍營中綻放青春之花②增強權利意識,在管理國家中堅守初心使命③踐行光榮使命,在部隊生活中錘煉個人意志④承擔社會責任,在矢志報國中厚植家國情懷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5.小新一家到飯店用餐,結賬時,有了下面的對話:服務員:“您是本店會員,可以享受折扣。”小新:“謝謝,請您幫我開張發票。”服務員:“不好意思,本店會員制度規定,享受會員折扣,就不能開發票。”面對這一情況,小新一家分別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①媽媽:那就不開發票了,打折更劃算②爺爺:可以不開發票,開發票也沒用③爸爸:拒開發票有逃稅、漏稅的嫌疑④小新:此店會員制度違反了依法納稅的規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列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享有多少權利就只履行多少義務③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能重權利而輕義務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旅客張某在高鐵上犯了煙癮,躲在衛生間抽煙,致使煙霧報警,列車降速,直接導致了列車晚點,張某被罰款500元。這告訴我們( )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②履行義務就難以享受權利③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④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8.外賣騎手小李,闖紅燈被交警罰款100元,擦傷小王私家車賠償800元,小王把小李打成重傷被判拘役3個月,罰金10 000元。上述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分別是( )A.行政責任 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 B.民事責任 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C.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D.刑事責任 行政責任 民事責任19.“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句話表明( )A.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割的B.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C.權利和義務可以相互取代D.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20.在我國,有的人因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而致富,有的人因見義勇為而獲得榮譽。這些行為表明( )①先有義務后有權利②權利和義務相統一③先有權利后有義務④公民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21、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了解公民權利】某市政府網站開展網上“評議政府”活動,明確了評議內容、要求和流程,引導市民積極參與評議。評議內容 評議要求工作業績:履行職責、完成年度重要工作等。工作效率:辦理、管理日常事務性工作的效率等。執行力建設:依法行政、隊伍建設、廉潔自律等。 瀏覽被評議部門的工作完成情況,根據自己對相關情況的了解,按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了解四個選項進行評議。民眾對該部門工作有意見和建議的,也可以在網上直接反映。市民積極參與網上“評議政府”活動是在行使哪種權利?公民行使這一權利有何意義?【依法行使權利】農民工張某、周某、王某等人,在錢某承包的工地上做工,錢某因資金周轉困難,拖欠農民工張某等人工資。張某等人急需錢款,共同商議后將工地上的錢某強行帶走,并關在工人宿舍中。向錢某索要工資未果,張某等人便輪流看守錢某防止其逃跑,還對錢某實施毆打。后錢某家屬報警,農民工張某等人被公安機關帶走。后張某等人因犯非法拘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角度,說說此案例給予我們的警示。22、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在學習《依法納稅》這一內容時,老師說“國家為了維持其運轉以及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由政府專門機構依法對納稅人強制和無償征收稅款。” 之后,讓同學們討論“稅收與我們有沒有關系 ”下面是兩位同學的觀點:你贊成哪種觀點,請說明理由。23、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道德與法治老師以“權利義務相統一”為主題組織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問題的能力,請你參與。第一組同學在走訪調查期間,發現小區物業處有兩個人在爭吵,經了解,事情原委如下:王阿姨被業主們推薦為所在樓棟的樓長,她自愿承擔起樓道及周邊的環境衛生工作。家住一樓的李奶奶經常撿拾一些生活及建筑垃圾堆放在樓道內,王阿姨多次勸阻,李奶奶卻說:“撿拾垃圾是我的自由,你憑什么管我。”一天,王阿姨私自將李奶奶家門口的垃圾清理掉了。李奶奶發現后,到王阿姨家門口,大聲斥責阿姨多管閑事,兩人因此發生口角。(1)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以社區居委會調解員的身份調解王阿姨和李奶奶之間的矛盾。李奶奶: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第二組的同學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了小區存在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的問題:不僅經常有人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樓層樓道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還有人私拉亂接電線和“飛線充電”,更有甚者將電瓶拆卸后帶至家中充電。[規勸]請運用權利和義務關系的知識,對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的人進行規勸。[制訂方案]請根據同學們在社區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制訂兩條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答案1-5BCCBB 6-10BCBDC 11-15CADAD 16-20CCABC(1)監督權促進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督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權利意識,提高政治參與能力,更好地行使民主權利,參與政治生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公民權利如果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③維護權利要用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方式進行。贊同小薇的觀點。①國家征收稅收是為了國家運轉以及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我們享受了國家提供的公共服務,因此稅收關系你我他;②“我是學生,稅收與我無關”是錯誤的,學生在學校上學,享受校舍等公共服務,這些服務是由稅收形成的財政收入提供支持的,稅收與學生有關。因此,公民要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任何逃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3、(1)王阿姨: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2)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④作為小區居民,應該增強法治意識和義務觀念,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小區的管理制度,自覺維護小區安全,將電動自行車放在指定區域內充電。(3)①在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增強居民法治意識;②為電動自行車充電設置專門安全的場地;③合理設置足量的充電樁;④革新電池和充電技術,通過降低成本、政府補貼等方式,幫助電動自行車車主解決充電難、充電貴的難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