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教材總覽】第一單元黨的領導(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第二單元人民當家作主(目的、歸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第三單元依法治國(保障)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三者有機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中。根本保證根本保證堅實基礎根本保證堅強保障堅實基礎堅強保障有機統一【單元邏輯】第一課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第一單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三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什么怎么辦(歷史依據)(理論依據)如何成為執政黨為什么能成為執政黨如何鞏固執政地位【課堂導入】如今的中國已經強大和繁榮,但大家是否知道近代中國的狀況是怎樣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又有哪些政治力量試圖解決中國的問題呢?最終誰成功了?近代的中國 VS 當今的中國2024-2025學年必修3 政治與法治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議學情景】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1840年鴉片戰爭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年中法戰爭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中國西南門戶洞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思考:1、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面臨哪些國內、國際的矛盾和歷史任務?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國情: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把握近代中國基本國情的重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P4名詞點擊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已經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斷發展。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P4第一段“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均有政治、經濟兩方向含義。不能說“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經濟上是半封建”。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解正確的是:獨立主權部分喪失,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知識講授】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對外采取閉關鎖國政策,社會發展幾乎陷入停滯。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拮據,社會動蕩,危機四伏。(內憂嚴重)P3第一段中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實現機器大生產。西方列強的入侵打斷了中國社會的正常發展進程。(外患猖獗)P3第一段西方國家落后就要挨打2、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 P3第一、二段列強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外患猖獗)P3第二段直接原因【知識講授】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1)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階級矛盾)基本國情社會主要矛盾決定近代中國的多重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各帝國主義爭奪對中國控制權的矛盾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派系之間的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3.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 P4第二段注意:社會主要矛盾≠社會基本矛盾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知識講授】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階級矛盾)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歷史任務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前提和基礎目的和動力決定決定決定4、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 P4最后一段【知識講授】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問題的基本依據。主要矛盾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歷史任務(1)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提和基礎)。(2)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目的和動力)決定決定總結思考:誰能擔負起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 你能說出哪些登上近代歷史舞臺的政治力量?1.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①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②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③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④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D【隨堂檢測】2.1840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這一國情決定了近代以后,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 )①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②改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制度③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④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A【隨堂檢測】【議學情景】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的嘗試及其結果1851-1864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1861-1891地主階級洋務派洋務運動1898.6.11資產階級立憲派戊戌變法(103天)1899-1900農民階級義和團運動1901-1911封建統治階級清末新政1912資產階級辛亥革命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了怎樣的建國方案?2、他們的方案最終結果是什么?這說明什么?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方案一先以北洋軍閥,后以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主張實行地主買辦階級專政,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方案二以某些中間派或中間人士為代表,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方案三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最可行的方案 P6被拋棄了 被無視了 贏得擁護袁世凱蔣介石黃炎培【知識講授】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 P5第一、二段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基礎階級基礎中國的各種救國方案都以失敗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時代背景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性(優勢):①團結性:中國工人階級人數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組織成為階級力量。②革命性:他們處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重壓迫之下,富有斗爭精神,具有革命性。③先進性:同時,他們與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具有先進性。【知識講授】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見第一單元前言)(2)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記筆記)(1)誕生時間:1921年7月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意義 P5最后一段3.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主要表現在( )①中國革命有了堅定的領導者和正確的方向②改變了近代以來革命屢敗的局面③中華民族從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中國革命有了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隨堂檢測】【知識講授】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1)前兩種方案失敗的原因:第一種方案: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規律。第二種方案:①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和不徹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②資本主義國家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2)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取得成功的原因:①認清了革命的目的和對象;②廣泛的發動了工農群眾。結論:P7第一段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是怎么改變中國,再造河山的?【知識講授】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目標(為什么革命)P7第二段①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②歷史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任務(怎樣革命)P7第三段①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②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知識講授】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3、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成就(貢獻)P72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4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了國家和自己的命運的主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意義【知識講授】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①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②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③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4.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知識總結】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①、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②、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的主人。⑤、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知識·總結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近代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新中國中國共產黨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初心和使命、意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決定決 定肩 負選擇建立結論領導 力量增強及時回顧意識 提高復習鞏固效率課后:1.完成課后鞏固訓練2.回扣基礎知識,查漏補缺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