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經典紅歌《十送紅軍》1.畫中描繪了什么場景?《送別》靳尚誼 作2.聆聽歌曲回答問題?背景簡介《十送紅軍》是根據江西贛南民歌《長歌》改編。在中國工農紅軍兩萬里長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據地流傳著許多革命民歌。《十送紅軍》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反“圍剿”失敗紅軍即將踏上長征路的背景下,流傳在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民歌。欣賞歌曲第一部分01 聆聽歌曲1.歌曲情緒,速度?2.歌詞中的“里個”“介支個”是什么意思?親切地 稍慢贛南方言的襯詞襯詞的應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同時對渲染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加強歌唱語氣,烘托歌聲旋律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02 民族歌曲襯詞的作用三送(里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個)金燦燦包谷種子(介支個)紅軍種包谷棒棒咱們窮人掰緊緊拉著紅軍手紅軍啊撒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雨(里格)綿綿(介支個)秋風寒。樹樹(里格)梧桐 葉 落 盡,愁緒(里格)萬千壓在心間。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里格)人馬 (介支個)再回山?03 用方言朗誦歌詞學唱歌曲第二部分01 學唱旋律小節線:小節線是 樂譜中用于劃分節拍單位的垂直線 ,位于強拍之前,將樂譜分割成若干小節。01 學唱旋律第1小節第3小節第24小節歌譜02 學唱歌曲紅歌里的故事第三部分01 紅歌里的故事感人的軍民魚水情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書記處決定將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撤出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各路紅軍向于都河北岸集結,準備長征。對于很多紅軍戰士來說,戰略轉移不僅意味著要離開保衛了多年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還意味著他們要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親人。百姓們聽說紅軍要走,也不知道何時再能回來,心中都非常不舍,但是他們還是積極地幫助紅軍撤離。02 紅歌里的故事為保證紅軍順利渡河,他們捐出自家的漁船、舢板,甚至還有老人把自己準備的棺材板捐出來給紅軍做渡船。紅軍出發時,百姓們一路送、一路唱,直到再也看不見紅軍的影子,也遲遲不愿離開,只是一直望向紅軍遠去的方向。《十送紅軍》這首歌為我們再現了當年贛南蘇區的百姓與紅軍依依惜別的歷史畫面,曲中詞間流露出紅軍戰士與蘇區百姓深厚的軍民魚水情。紅歌里的知識——百姓為什么會“十送紅軍”第四部分01 紅歌里的知識——百姓為什么會“十送紅軍”百姓是革命最忠誠的擁護者,紅軍則是革命最堅定的捍衛者。在中央蘇區,紅軍為百姓修“紅井”,與廣大群眾一同興辦工廠,開設學校,建立醫院,幫助百姓改善生活。“蘇區干部好做風,自帶干糧去辦公”,他們與百姓同吃同住,紀律嚴明。課堂小結第五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湘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十送紅軍》.pptx 十送紅軍 (KTV版) 480P(標清)(1092927).mp4 大型紀錄片《長征》片頭 480P(標清)(9227999).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