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 驛路梨花一、知識點預習1、作者簡介彭荊風,江西萍鄉人,著有小說《綠月亮》《霧茫茫》,傳記文學《秦基偉將軍》,紀實文學《滇緬鐵路祭》《揮戈落日》,散文集《瀘沽湖水色》《九月衣裳》,電影文學劇本《邊寨烽火》《綠色的網》等。2、檢查字詞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驛路( yì ) 陡峭( dǒu )花瓣( bàn ) 簡陋( lòu )攆走( niǎn ) 麂子( jǐ )恍惚( huǎnɡ hū ) 修葺( qì )2.解釋下面的詞語。迷茫:廣闊而看不分明的意思。簡陋:房屋設備簡單粗陋,不完備。恍惚:指神志不清,看得不真切。香氣四溢:指香氣濃郁,向四面飄散。溢,水滿外流。折損:因過分尊敬或優待而使人承受不起。陡峭:形容山勢直上直下。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蓋房頂。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 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說法層出不窮。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話就說,也說心直嘴快。 變化莫測:變化多端,難以預測。二、課前小練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荊棘(jí) 暮色(mù) 相襯(chèn) 晶瑩(yíng)B.菌子(jūn) 露宿(sù) 噴香(pēn) 茅屋(máo)C.恍惚(huǎng) 延伸(yán) 好奇(hào) 竹篾(miè)D.著急(zháo) 花瓣(bàn) 瑤族(yáo) 修葺(qì)2.選出各組短語中不同類的一項。( )A.參觀博物館 B.講述小茅屋的來歷C.穿山走林 D.告訴主人3.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這么陡俏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B.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這種種責任纜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C.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D.我出于對他的遵敬,想不直接動筆,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見。4.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這么陡俏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B.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這種種責任纜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C.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D.我出于對他的遵敬,想不直接動筆,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見。5.誰是小屋的主人?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A.解放軍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B.梨花是小屋的照料者,是小屋的主人。C.小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小屋的主人。D.小屋沒有主人。6.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B.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C.中國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城市排水系統不完善導致暴雨內澇……D.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已,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7.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助詞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 )A.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B.她極其鄭重地說。C.他撞得半面腫脹。D.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8.文學常識填空。《驛路梨花》的體裁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B.有誤,“菌子”的“菌”應讀作“jùn”,“噴香”的“噴”應讀作“pèn”。2.答案:C解析:A、B、D項都是“動賓”結構,C項是“動賓+動賓”結構。3.答案:C解析:A項“俏”應為“峭”,B項“纜”應為“攬”,D項“遵”應為“尊”。4.答案:C解析:A項“俏”應為“峭”,B項“纜”應為“攬”,D項“遵”應為“尊”。5.答案:C解析: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D項,應該把句號放在引號外。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助詞的能力。A項,動態助詞;B、C、D項,結構助詞。8.答案:小說 彭荊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