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腦出算術題——smallbasic》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Math對象的`GetRandomNumber`操作,學會利用其生成隨機數。熟練掌握`If...Then...EndIf`和`If...Then...Else...EndIf`條件判斷語句的兩種格式及其應用場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獨立編寫簡單的Small Basic程序,實現電腦出算術題、人機對話、統計整數正負個數等功能。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分析、實踐操作“電腦出算術題”的程序代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程序分析能力。在修改程序和編寫新程序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編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編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讓學生在完成程序編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Math對象的`GetRandomNumber`操作的使用方法。`If...Then...EndIf`和`If...Then...Else...EndIf`條件判斷語句的理解與應用。根據實際需求編寫和修改Small Basic程序。2.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條件判斷語句處理不同條件下的程序分支。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編程思路,設計并編寫復雜一些的程序,如循環輸入統計整數正負個數的程序。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實踐法、討論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1. 課程導入展示一個簡單的電腦出算術題的游戲場景(可以是PPT展示或者提前錄制好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電腦是怎么做到隨機出算術題并判斷我們答案對錯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編寫這樣的程序。”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電腦出算術題。2. 知識講解Math對象結合文檔內容,講解在Small Basic中,Math對象可以用于產生隨機數。重點介紹`GetRandomNumber`操作,它能隨機產生一個1到指定整數(該整數需大于等于1)之間的整數。舉例說明:“`a = Math.GetRandomNumber(50)`這條語句的作用就是隨機生成一個1到50之間的整數,并將其賦值給變量a。”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在“電腦出算術題”的原程序中,`Math.GetRandomNumber(100)`的作用是什么?(參考答案:隨機獲得兩個1到100之間的整數,用于生成加法算術題的兩個加數。)條件判斷語句以“電腦出算術題”程序為例,講解為什么要使用條件判斷語句。在程序中,需要判斷用戶輸入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是否一致,這就需要用到條件判斷。詳細講解`If...Then...EndIf`語句的格式一:`If <條件> Then <語句組> EndIf`。若條件成立,執行`<語句組>`,然后執行`EndIf`后的語句;若條件不成立,直接執行`EndIf`后的語句。通過流程圖(結合文檔中的圖5 1)輔助學生理解執行過程。舉例:`If x > 10 Then TextWindow.WriteLine("x大于10") EndIf`,假設`x`的值為15,分析程序的執行過程。接著講解`If...Then...Else...EndIf`語句的格式二:`If <條件> Then <語句組1> Else <語句組2> EndIf`。若條件成立,執行`<語句組1>`,否則執行`<語句組2>`。展示其流程圖(結合文檔中的圖5 2),幫助學生理解。對比兩種格式,強調格式二可以在一個`If`語句中處理條件成立和不成立兩種不同情況,使程序更加簡潔。以“電腦出算術題”程序為例,展示如何使用格式二簡化程序代碼。3. 程序示例講解(10分鐘)完整展示“電腦出算術題”的程序代碼:a = Math.GetRandomNumber(100)b = Math.GetRandomNumber(100)c = a + bTextWindow.Write(a + "+" + b + "=")d = TextWindow.Read()If c = d ThenTextWindow.WriteLine("正確,你好棒!")ElseTextWindow.WriteLine("你算錯了,加油哦!")EndIfTextWindow.WriteLine("正確答案是:" + a + "+" + b + "=" + c)逐行分析代碼的含義和作用:前兩行代碼利用`Math.GetRandomNumber(100)`生成兩個1到100之間的隨機整數`a`和`b`。第三行代碼計算`a`和`b`的和,并將結果存儲在變量`c`中。第四行代碼在文本窗口輸出算術題,提示用戶輸入答案。第五行代碼等待用戶輸入答案,并將輸入內容存儲在變量`d`中。接下來的`If...Then...Else...EndIf`語句判斷用戶輸入的答案`d`與正確答案`c`是否相等,根據判斷結果輸出相應的提示信息。最后一行代碼輸出正確答案。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要修改程序,讓電腦出`(a b)(a + b)`形式的算術題,應該如何修改代碼?(參考答案:將`c = a + b`修改為`c = (a b)(a + b)`,同時修改輸出正確答案的語句,將`TextWindow.WriteLine("正確答案是:" + a + "+" + b + "=" + c)`修改為`TextWindow.WriteLine("正確答案是:(" + a + "" + b + ")(" + a + "+" + b + ")=" + c)`。)4. 學生實踐實踐任務一:讓學生將電腦出算術題的程序輸入到Small Basic中運行,體驗程序的功能。然后按照要求修改程序,使其出`(a b)(a + b)`形式的算術題。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實踐任務二:設計一個簡單的“人機對話”程序。首先電腦問:“你喜歡學習Small Basic嗎?y/n。”如果用戶按“y”,電腦回答“那太好了!”;如果按“n”,電腦回答“那太遺憾了……”。提示學生:可以使用`TextWindow.Write`輸出問題,`TextWindow.Read`獲取用戶輸入,再利用`If...Then...Else...EndIf`語句根據用戶輸入進行不同的回應。部分參考代碼:TextWindow.Write("你喜歡學習Small Basic嗎?y/n。")answer = TextWindow.Read()If answer = "y" ThenTextWindow.WriteLine("那太好了!")ElseTextWindow.WriteLine("那太遺憾了……")EndIf實踐任務三:編寫一個程序,循環輸入10個整數,分別統計大于等于0的個數和小于0的個數。提示學生:每輸入一個數,用`If`語句進行判斷。若大于等于0,表示非負數的變量增加1;否則,表示負數的變量增加1。最后輸出兩個變量的值。部分參考代碼:positiveCount = 0negativeCount = 0For i = 1 To 10TextWindow.Write("請輸入一個整數:")num = TextWindow.ReadNumber()If num >= 0 ThenpositiveCount = positiveCount + 1ElsenegativeCount = negativeCount + 1EndIfEndForTextWindow.WriteLine("大于等于0的個數為:" + positiveCount)TextWindow.WriteLine("小于0的個數為:" + negativeCount)5. 課堂總結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Math對象的`GetRandomNumber`操作、`If...Then...EndIf`和`If...Then...Else...EndIf`條件判斷語句的格式和應用,以及編寫程序實現電腦出算術題、人機對話、統計整數正負個數等功能的方法。強調編程學習中邏輯思維和實踐操作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課后多練習,嘗試編寫更多有趣的程序。6. 作業布置 讓學生思考并嘗試修改“電腦出算術題”的程序,使其不僅能出加法和乘法與加減法混合的題目,還能隨機出減法和除法題目(注意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編寫一個新的小程序,并在下次課上分享。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實踐操作情況。對于學生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實際操作任務,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但部分學生可能在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編程思路上存在困難,后續教學中可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多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逐步提升編程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