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分值:61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2024·江西九江期末)下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圖”。據此完成1~3題。1.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過程中,河流截流最適宜的時間可能是( )A.4月 B.8月 C.11月 D.1月2.關于圖示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B.氣候濕潤,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C.河道寬闊平直,航運條件優越D.冰雪融水和降水多,徑流量大3.關于白鶴灘水電站運營后的影響,說法成立的是( )A.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B.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C.保證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質D.可促進長江三角洲的發育(2024·陜西榆林期末)讀“黃河流域圖”,完成4~5題。4.對于圖中黃河①②河段開發利用的重點,敘述正確的是( )A.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灌溉農業B.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航運C.①河段發展航運,②河段開發水能D.①河段發展旅游,②河段水產養殖5.對于圖中黃河③④河段開發和整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③河段重點開發水能B.在④河段重點發展航運C.在③河段重點保持水土D.在④河段重點打壩淤地(2021·6月浙江選考)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獨流入海河流徑流量較大,流程較短。此類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態、農業、城鎮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濱海的四段式空間分布序列。下圖為“獨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態、農業景觀示意圖”。完成6~7題。6.該類型小流域內(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鎮廣布B.中游城鎮均為河運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鎮D.濱海城鎮職能以商業為主7.該類型小流域在國土開發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上游洪水威脅嚴重B.中游地質災害頻發C.下游水體污染加劇D.濱海灘涂濕地銳減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8~9題。8.從圖示看,該河流開發的中心環節是( )A.發電 B.防洪、灌溉C.航運 D.梯級開發9.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直接好處是( )A.擴大了耕地面積 B.穩定了灌溉水源C.增加了土壤肥力 D.消除了洪澇災害(選擇題10~14題,每小題4分,共20分)(2024·四川成都期中)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完成10~11題。10.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洪峰提前的原因是( )A.氣候變化 B.水庫調節C.植被恢復 D.耗水減少11.黃河口徑流量變化將導致( )A.入海口海潮入侵次數增加B.黃河三角洲面積出現萎縮C.黃河下游河段通航價值提高D.河口地區地下水位變幅減小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下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2~14題。12.關于羅訥河上游(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羅訥河上游春季徑流量最大B.索恩河有明顯的枯水期C.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為豐水期D.索恩河全年徑流量較穩定13.“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措施體現的主要整治目標是( )①發電 ②改善航運條件 ③改善水質 ④土地開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4.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使( )A.河流流速增大B.河流洪峰峰值降低C.河流的自凈能力減弱D.生物多樣性減少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錫爾河上游流經吉爾吉斯斯坦,下游流經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約90%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為了在冬季生產更多電力,需要增加夏季水庫蓄水,并在冬季下泄發電,但該國電力無法自給,尤其是用電高峰期的冬季。下圖為錫爾河流經地區沿線產業活動及水系分布。(1)指出錫爾河上游水能開發對下游地區的不利影響。(2)錫爾河下游地區曾長期大水漫灌,指出大水漫灌對農田土壤的不利影響。(3)請為錫爾河上、下游地區水資源的科學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精析1.C 2.D 3.B [第1題,圖示河流位于橫斷山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金沙江11月水量逐漸減少,利于截流,也為后期大壩建設施工預留充足時間,C正確;1月、4月水位較低,有利于截流,但距汛期時間較短,預留施工時間較短,A、D錯誤;金沙江8月徑流量大,不利于截流,B錯誤。第2題,該區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體海拔高,山頂有終年冰雪,冰雪融水較多,徑流量大,D正確;橫斷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分界處,A錯誤;橫斷山脈地區,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彎曲,支流匯入少,不利于發展航運,B、C錯誤。第3題,水庫蓄水攔截水源,下游地區水量減少,不會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A錯誤;水電站建設可以帶動電力、旅游等產業發展,從而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B正確;該水電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影響較小,C錯誤;建水庫后向下游輸沙減少,長江三角洲可能萎縮,D錯誤。]4.A 5.C [第4題,①河段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以開發水能為主;②河段流經河套平原,主要利用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故選A。第5題,③河段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應該以保持水土為主,而非開發水能;④河段為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發展航運,洪澇災害多發,應加固堤壩。故選C。]6.C 7.D [第6題,讀圖分析可知,上游地勢較高且起伏較大,故人口稀疏,小城鎮分布數量較少,A錯誤;中游部分城鎮是河運集散地,但并不是全部,B錯誤;下游地勢平坦,水運交通便利,農業發達,人口集中,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鎮,C正確;濱海多灘涂沙洲,且以海產養殖為主,商業并不發達,D錯誤。故選C。第7題,上游地區地勢落差較大,河流流速快,洪水威脅并不嚴重,A錯誤;中游地區地勢起伏較小,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小,B錯誤;河流下游地區城鎮化水平較高,加強了環境治理,水體污染有所緩解,C錯誤;隨著城鎮化推進和國土開發建設,濱海地區圍墾養殖易造成灘涂濕地面積銳減,D正確。]8.D 9.B [第8題,據圖示可知,該河流的開發是以梯級開發為中心環節,通過梯級開發來實現航運、防洪、養殖、發電等水資源的綜合開發,D正確。第9題,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通過梯級開發兼顧了防洪和灌溉,穩定了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B正確。]10.B 11.D [第10題,讀圖分析,與1976~2001年相比,2002~2018年該水文站徑流量峰值降低,且峰值出現的時間由8月提前到7月,這是為了調蓄汛期時的徑流量,水庫提前放水導致峰值提前出現,故選B。第11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相比于1976~2001年,2002~2018年黃河口徑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河口地區地下水受河流水補給的季節變幅減小,地下水位變幅減小,D正確。海潮入侵次數受海潮發生次數決定,且黃河為地上河,受海潮入侵影響小,A錯。盡管輸沙量減小,但淤積量仍大于侵蝕量,所以黃河三角洲面積并沒有出現萎縮,B錯。黃河下游河段徑流量減小,通航價值降低,C錯。]12.D 13.D 14.B [第12題,分析材料可知,羅訥河上游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補給量大,河流的徑流量最大,A錯誤。北部支流(索恩河)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均勻,河流徑流量穩定,季節變化較小,無明顯的枯水期,B錯誤,D正確。地中海沿岸地區夏季受副高影響,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C錯誤。故選D。第13題,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其目標涉及水資源利用、航運、防洪、發電、土地利用等多方面,①②④正確;改善水質不一定要進行梯級開發,③錯誤。故選D。第14題,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即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自然河道沿岸濕地等),擴展河道寬度,延長河流長度,可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A錯誤,B正確;有利于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河流的自然生產力和對污染的凈化能力,C、D錯誤。故選B。]15.(1)影響農業灌溉用水,影響生產和生活用水,尤其下游夏季用水短缺;加劇冬季洪澇災害發生的風險。(2)土壤鹽堿化嚴重;農田肥力下降。(3)加強流域水資源利用的協調統籌;上游水電進行梯級開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下游地區修建水庫,蓄積冬季上游發電排泄水量;采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輕土地鹽堿化。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學習目標] 1.結合示意圖,說明流域及其概念和流域特征。(區域認知)2.結合長江流域資料,分析流域內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方式和內容。(綜合思維)3.結合實例,分析流域開發過程中保護環境的意義。(人地協調觀)知識點一 長江流域概況1.長江流域自然概況角度 具體內容長度與流域面積 亞洲第一、世界第______長河,全長6 397千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千米發源地與注入海域 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終注入____海徑流量 我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年徑流量約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2.長江流域人文概況(1)人口:占我國人口的______。(2)農業:我國的“糧倉”,糧食產量占到全國______左右,水稻產量占到全國七成。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國”,兩湖地區是“魚米之鄉”,太湖地區是“人間天堂”。(3)中心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分別為長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3.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功能(1)長江流域山水林田湖具有強大的____________、繁育生物、釋氧固碳、____________功能。(2)是我國主要的____________屏障,更是子孫后代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拓展延伸1.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地理要素 基本情況位置、范圍 包括15個省(青、云、貴、川、甘、陜、豫、鄂、湘、贛、皖、蘇、浙、粵、閩),2個自治區(藏、桂)和2個直轄市(滬、渝)自然環境 主要地形區 包括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 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水系、水文(特征) 總體特征 中國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干流橫貫東西,支流眾多,呈南北輻射狀上游 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 江闊水深、水流緩、少支流自然資源 水資源 居全國首位,年徑流量約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礦產資源 礦種豐富,礦產儲量大,已探明礦種110多種水能資源 水能蘊藏量大,可開發量占全國可開發水能資源總量的40%,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區森林資源、旅游資源 中上游森林資源豐富,全流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2.社會經濟概況經濟區 經濟中心 主要工業部門 商品糧基地 主要農產品上游經濟區 重慶 電力、機械制造、鋼鐵、有色冶金、飛機制造等 四川盆地 水稻、棉花、油菜、茶葉、蠶絲、淡水魚等中游經濟區 武漢 鋼鐵、紡織、造船、機械制造、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等 江漢平原(糧棉)、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下游經濟區 上海 化工、紡織、鋼鐵、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精密儀表等 太湖平原、江淮地區(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我國長江水系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關于長江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東注入渤海B.長江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0°附近,大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宜賓和湖口D.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四大河2.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下列有關長江經濟帶論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有鄂、湘、滬B.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干流交匯處,是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C.成渝經濟區西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能D.河流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下圖為“長江水系及甲、乙、丙、丁四地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 )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蝕強烈 B.乙地地形崎嶇,以風力侵蝕為主C.丙地水流湍急,兩岸泥沙淤積 D.丁地地勢低平,沖積扇面積大4.長江( )A.以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形式 B.上游河段的支流眾多,呈放射狀C.流域面積夏季大于冬季 D.中下游河段江闊水深,利于發展航運知識點二 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1. 協作開發原因(1)長江橫跨我國三大地形階梯,上游、中游、下游的情況迥然________。(2)長江流域集聚了眾多的人口、城鎮和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2.協作開發原則:________、協調處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區的發展關系。(1)河源和上游地區要重視________________。(2)中下游地區更要注重____________和人居建設。3.協作開發內容在下圖中填寫長江上、中、下游的城市群。(1)長江經濟帶的建設①重點依托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________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漢、________三大航運中心。②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____________經濟走廊的建設。(2)長江黃金水道建設①國家實施“深下游、________、延上游”戰略,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使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②長江水系自上而下,大體上可分為6個________航道網。(3)水能資源開發①干支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長江水能可開發量占全國可開發量的________以上。②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長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資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________段和長江三峽段。③水能開發:修建了____________水利樞紐、溪洛渡水利樞紐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思考 影響長江水能開發的因素有哪些?流域內部協作發展的一般思路2023年11月30日,第六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論壇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辦,會議主題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1.[綜合思維]長江流域上游河段利用方式以開發水電為主的理由是什么?2.[區域認知]為實現經濟協調發展,長江上游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如何實現優勢互補?(2024·江蘇南通階段練習)下圖示意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讀圖,完成1~2題。1.該同學筆記上需補充的長江下游的開發條件有( )①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②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 ③江面寬闊,水流平緩 ④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合理開發長江流域的措施是( )A.上游大力發展內河航運 B.中游清理航運通道,截彎取直C.中游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 D.下游限制人口遷入,減少污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的生態警戒線。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讀圖,完成3~4題。3.黃河流域的發展應優先考慮( )A.經濟建設 B.城鎮化發展C.生態保護 D.洪災的防治4.關于黃河各段開發的方向,表述正確的是( )A.上游加大水能資源的開發 B.中游加大煤炭等資源開發C.下游挖掘入海新河 D.入海口處大力發展旅游業知識點三 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1.保護原則:長江流域建設必須堅持____________、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2. 環境問題的防治(1)水污染的防治①問題:局部污染嚴重,部分湖泊____________問題突出。②防治措施:嚴格管控流域內的各種排污口,開展污染源綜合整治;重點保護好洞庭湖、________、巢湖、________和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湖泊水庫。(2)瀕危生物的保護①問題:長江流域瀕危物種增加。②主要原因:人類過度開發長江,生物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水污染嚴重,水質惡化,生物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繁殖能力減弱;過往船只多,船只威脅生物的生存;人類亂捕濫殺。(3)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思考 長江流域湖泊的重要功能有哪些?拓展延伸 長江流域的開發條件及綜合治理長江流域面積廣,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復雜多樣,因此在綜合開發中依據因地制宜原則,針對各河段采取不同的開發措施,具體如下表所示:河段 開發條件 開發重點 治理重點 治理措施上游 流經山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橫跨我國地勢三大階梯,水能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脆弱 水能梯級開發 水土流失 ①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②實行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中游 平原面積廣大,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農業基礎扎實,礦產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 商品糧基地、制造業基地 洪澇災害 ①退耕還湖,疏浚河道;②修建分洪工程;③構筑中上游地區的防護林體系;④修建蓄洪、滯洪工程下游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好;工業生產條件優越,水陸交通便利 集約化商品農業,以上海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水體和大氣質量下降,以太湖為代表的水污染嚴重 ①綜合治理環境污染;②調整并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③加強環境保護湯遜湖位于武漢市東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漢市的備用水源地。湯遜湖流域屬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典型的平原水網地區。湯遜湖湖泊群周邊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產業園與開發區的快速建設以及水產養殖的迅猛發展,使湯遜湖湖泊群出現了嚴重的水環境問題,武漢市提出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完善湯遜湖水系與大東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水力聯系,通過引江濟湖和湖湖連通,將“死水”變“活水”,恢復湯遜湖湖泊群的水生態環境。右圖為湯遜湖水系連通工程示意圖。1.[區域認知]簡述湯遜湖對武漢的作用。2.[綜合思維]分析湯遜湖水污染嚴重的原因。3.[綜合思維]連通工程完成后,湯遜湖生物多樣性明顯好轉,分析其原因。4.[人地協調觀]除連通工程外,還可采取哪些措施恢復湯遜湖生態環境?(2024·浙江寧波階段練習)瀾滄江發源于我國唐古拉山,流入中南半島后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長4 909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湄公河上、下游生態環境脆弱,環境保護壓力大。右圖為“瀾滄江—湄公河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瀾滄江—湄公河下游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能資源開發B.海水倒灌明顯——中上游水庫截留C.水資源短缺——農業發達,用水量大D.風沙肆虐——植被破壞嚴重2.保護瀾滄江—湄公河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國可以( )A.設立專門機構對流域統一管理 B.增加植被覆蓋率以提高全流域水質C.均衡分配流域上游的水電資源 D.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長江流域面積廣、人口多,合理開發長江流域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針對水體污染治理,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是有效手段之一。右圖是“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甲區域突出的環境問題及其形成的人為原因分別是( )A.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 不合理排放污染物B.洪澇災害 圍湖造田C.生物多樣性減少 城鎮化D.水土流失 毀林開荒4.關于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B.推行環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C.推行環境負責制,只管好自己家的環境D.建立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的區域聯動機制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長江流域概況梳理教材新知1.三 東2.(1)1/3 (2)一半3.(1)涵養水源 凈化環境 (2)生態安全落實思維方法1.B 2.D [第1題,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A錯。長江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0°附近,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B正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為宜昌和湖口,C錯。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D錯。故選B。第2題,滬為上海,屬于長江下游城市,A錯。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干流的交匯處,但重慶市屬于長江上游地區的城市,B錯。三峽工程位于成渝經濟區的東部,C錯。長江自西向東徑流量逐漸增大,河流的通航能力逐漸增強,D正確。故選D。]3.A 4.D [第3題,讀圖可知,甲地處于地勢第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形成陡峻的峽谷,A正確;乙地位于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以流水侵蝕為主,B錯誤;丙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水流較緩,C錯誤;丁地處于長江河口,流水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不是沖積扇,D錯誤。故選A。第4題,長江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A錯誤;上游河段的支流眾多,但不呈放射狀,B錯誤;流域面積不會出現季節性變化,C錯誤;長江中下游河段江闊水深,利于發展航運,D正確。故選D。]知識點二 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梳理教材新知1.(1)不同 (2)重要2.統籌 (1)生態環境保護 (2)綠色發展3.①成渝 ②中游 ③ 長三角(1)①成渝 重慶 ②孟中印緬 (2)①暢中游 ②區域性(3)①一半 ②金沙江 ③長江三峽思考 流量、落差、建壩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技術、市場。探究核心知識1.上游地勢落差大;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2.長江三角洲為長江上游地區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長江上游地區為長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長江三角洲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長江上游地區轉移,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落實思維方法1.C 2.B [第1題,長江下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①正確;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④正確;地形主要為平原,江面寬闊,水流平緩,③正確,②錯誤。C正確。第2題,上游河段地勢落差大,不利于發展內河航運,A錯誤;中游清理航運通道,截彎取直,有利于改善航運條件,促進內河航運的發展,B正確;中游圍湖造田會導致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對長江的調節作用減弱,易引發洪澇災害,C錯誤;限制人口遷入不利于下游區域經濟發展,D錯誤。]3.C 4.D [第3題,根據材料“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可知,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而生態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高質量發展是生態保護的發展方向,因此黃河流域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生態保護,C正確。第4題,上游加大水能資源的開發,可能破壞當地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也會造成下游河道生物缺水、沿河近水植物的毀滅或減少,A錯誤。中游加大煤炭等資源開發力度會導致當地土地資源破壞及生態環境惡化,B錯誤。下游挖掘新的入海河道,不是黃河的開發方向,黃河下游突出問題是河床高,不是缺乏入海通道,C錯誤。入海口處大力發展旅游業,有利于壯大黃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產業,走出一條以文化和旅游引領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D正確。]知識點三 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梳理教材新知1.生態優先2.(1)①富營養化 ②鄱陽湖 太湖 (3)管理制度 補償機制思考 調節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調蓄洪水,降低旱澇災害的影響;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探究核心知識1.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改善氣候;維持生態平衡;提供城市用水。2.①城市發展,用地面積增加,圍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積縮小,水系割裂,水體自凈能力降低;②位于城區,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放過多;③水產養殖業發展,湖泊營養物質過剩。3.①連通工程完成后,湯遜湖與外界水體交換增加,流動性增強,水質變好,適宜生物生存;②連通工程增強了湯遜湖與其他湖體的聯系,使得原來碎片化的棲息地連接起來,更適宜生物繁衍生息。4.①限制水產養殖業的規模;②對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等處理后再排放;③加強對湖水水質、污水排放等的監管;④完善法律法規,擴大宣傳,提高居民環保意識。落實思維方法1.B 2.D [第1題,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能資源開發為上游環境問題及其成因,A錯誤;近年來,中上游大型水庫的相繼建成截留水源,導致下游水量減少,海水倒灌明顯,B正確;下游水量雖有減少,但該區域降水量較大,河流流量較大,并未出現水資源短缺的現象,C錯誤;下游地區屬于濕潤地區,風沙并不嚴重,D錯誤。故選B。第2題,瀾滄江—湄公河是國際性河流,穿過我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為改善河流生態環境,應加強與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相關治理辦法,D正確。由于瀾滄江—湄公河屬國際性河流,我國設置專門機構,無法對全流域進行統一管理,A錯誤。增加植被覆蓋率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但全流域水質的提高還應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對全流域的監管,B錯誤。均衡分配流域上游的水電資源,無法起到對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作用,C錯誤。故選D。]3.A 4.C [第3題,讀圖可知,甲區域位于長江下游,氣候濕潤,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夏季洪澇災害多發,但洪澇災害不屬于環境問題,屬于自然災害,B項錯;當地生物多樣性雖有減少,但并不突出,C項錯;下游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水土流失少,D項錯;甲區域人口多、工農業發達,污染物排放量大,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故選A。第4題,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一方面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完善長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和預警應急體系;推行環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另一方面建立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的區域聯動機制,研究建立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共84張PPT)第三節第三章 區域合作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1.結合示意圖,說明流域及其概念和流域特征。(區域認知)2.結合長江流域資料,分析流域內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方式和內容。(綜合思維)3.結合實例,分析流域開發過程中保護環境的意義。(人地協調觀)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內容索引知識點一 長江流域概況知識點二 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課時對點練知識點三 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長江流域概況><知識點一1.長江流域自然概況角度 具體內容長度與流域面積 亞洲第一、世界第 長河,全長6 397千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千米發源地與注入海域 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終注入 海徑流量 我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年徑流量約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三東2.長江流域人文概況(1)人口:占我國人口的 。(2)農業:我國的“糧倉”,糧食產量占到全國 左右,水稻產量占到全國七成。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國”,兩湖地區是“魚米之鄉”,太湖地區是“人間天堂”。(3)中心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分別為長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3.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功能(1)長江流域山水林田湖具有強大的 、繁育生物、釋氧固碳、 功能。(2)是我國主要的 屏障,更是子孫后代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1/3一半涵養水源凈化環境生態安全拓展延伸1.長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地理要素 基本情況位置、范圍 包括15個省(青、云、貴、川、甘、陜、豫、鄂、湘、贛、皖、蘇、浙、粵、閩),2個自治區(藏、桂)和2個直轄市(滬、渝)自然環境 主要地形區 包括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 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拓展延伸地理要素 基本情況自然環境 水系、水文 (特征) 總體特征 中國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干流橫貫東西,支流眾多,呈南北輻射狀上游 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 江闊水深、水流緩、少支流拓展延伸地理要素 基本情況自然資源 水資源 居全國首位,年徑流量約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礦產資源 礦種豐富,礦產儲量大,已探明礦種110多種水能資源 水能蘊藏量大,可開發量占全國可開發水能資源總量的40%,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區森林資源、旅游資源 中上游森林資源豐富,全流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拓展延伸2.社會經濟概況經濟區 經濟中心 主要工業部門 商品糧基地 主要農產品上游經濟區 重慶 電力、機械制造、鋼鐵、有色冶金、飛機制造等 四川盆地 水稻、棉花、油菜、茶葉、蠶絲、淡水魚等中游經濟區 武漢 鋼鐵、紡織、造船、機械制造、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等 江漢平原(糧棉)、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下游經濟區 上海 化工、紡織、鋼鐵、汽車制造、電子電器、精密儀表等 太湖平原、江淮地區(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我國長江水系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關于長江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東注入渤海B.長江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0°附近,大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宜賓和湖口D.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四大河√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A錯。長江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30°附近,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B正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為宜昌和湖口,C錯。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D錯。故選B。(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我國長江水系圖”。據此完成1~2題。2.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下列有關長江經濟帶論述正確的是A.長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有鄂、湘、滬B.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干流交匯處,是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C.成渝經濟區西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能D.河流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滬為上海,屬于長江下游城市,A錯。重慶位于嘉陵江與長江干流的交匯處,但重慶市屬于長江上游地區的城市,B錯。三峽工程位于成渝經濟區的東部,C錯。長江自西向東徑流量逐漸增大,河流的通航能力逐漸增強,D正確。故選D。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右圖為“長江水系及甲、乙、丙、丁四地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蝕強烈B.乙地地形崎嶇,以風力侵蝕為主C.丙地水流湍急,兩岸泥沙淤積D.丁地地勢低平,沖積扇面積大√讀圖可知,甲地處于地勢第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形成陡峻的峽谷,A正確;乙地位于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以流水侵蝕為主,B錯誤;丙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水流較緩,C錯誤;丁地處于長江河口,流水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不是沖積扇,D錯誤。故選A。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右圖為“長江水系及甲、乙、丙、丁四地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4.長江A.以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形式B.上游河段的支流眾多,呈放射狀C.流域面積夏季大于冬季D.中下游河段江闊水深,利于發展航運√長江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A錯誤;上游河段的支流眾多,但不呈放射狀,B錯誤;流域面積不會出現季節性變化,C錯誤;長江中下游河段江闊水深,利于發展航運,D正確。故選D。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知識點二1.協作開發原因(1)長江橫跨我國三大地形階梯,上游、中游、下游的情況迥然 。(2)長江流域集聚了眾多的人口、城鎮和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 地位。2.協作開發原則: 、協調處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區的發展關系。(1)河源和上游地區要重視 。(2)中下游地區更要注重 和人居建設。不同重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3.協作開發內容在圖中填寫長江上、中、下游的城市群。答案 ①成渝 ②中游 ③ 長三角(1)長江經濟帶的建設①重點依托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 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漢、 三大航運中心。②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的建設。(2)長江黃金水道建設①國家實施“深下游、 、延上游”戰略,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使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②長江水系自上而下,大體上可分為6個 航道網。成渝重慶孟中印緬暢中游區域性(3)水能資源開發①干支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長江水能可開發量占全國可開發量的 以上。②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長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資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 段和長江三峽段。③水能開發:修建了 水利樞紐、溪洛渡水利樞紐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一半金沙江長江三峽思考 影響長江水能開發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流量、落差、建壩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技術、市場。流域內部協作發展的一般思路2023年11月30日,第六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論壇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辦,會議主題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如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1.[綜合思維]長江流域上游河段利用方式以開發水電為主的理由是什么?答案 上游地勢落差大;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2.[區域認知]為實現經濟協調發展,長江上游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如何實現優勢互補?答案 長江三角洲為長江上游地區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長江上游地區為長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長江三角洲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長江上游地區轉移,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2024·江蘇南通階段練習)下圖示意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讀圖,完成1~2題。1.該同學筆記上需補充的長江下游的開發條件有①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②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 ③江面寬闊,水流平緩 ④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長江下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①正確;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④正確;地形主要為平原,江面寬闊,水流平緩,③正確,②錯誤。C正確。(2024·江蘇南通階段練習)下圖示意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讀圖,完成1~2題。2.合理開發長江流域的措施是A.上游大力發展內河航運B.中游清理航運通道,截彎取直C.中游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D.下游限制人口遷入,減少污染√上游河段地勢落差大,不利于發展內河航運,A錯誤;中游清理航運通道,截彎取直,有利于改善航運條件,促進內河航運的發展,B正確;中游圍湖造田會導致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對長江的調節作用減弱,易引發洪澇災害,C錯誤;限制人口遷入不利于下游區域經濟發展,D錯誤。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的生態警戒線。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讀圖,完成3~4題。3.黃河流域的發展應優先考慮A.經濟建設 B.城鎮化發展C.生態保護 D.洪災的防治√根據材料“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可知,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而生態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高質量發展是生態保護的發展方向,因此黃河流域的發展,必須應優先考慮生態保護,C正確。4.關于黃河各段開發的方向,表述正確的是A.上游加大水能資源的開發B.中游加大煤炭等資源開發C.下游挖掘入海新河D.入海口處大力發展旅游業√上游加大水能資源的開發,可能破壞當地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也會造成下游河道生物缺水、沿河近水植物的毀滅或減少,A錯誤。中游加大煤炭等資源開發力度會導致當地土地資源破壞及生態環境惡化,B錯誤。下游挖掘新的入海河道,不是黃河的開發方向,黃河下游突出問題是河床高,不是缺乏入海通道,C錯誤。入海口處大力發展旅游業,有利于壯大黃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產業,走出一條以文化和旅游引領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D正確。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知識點三1.保護原則:長江流域建設必須堅持 、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2.環境問題的防治(1)水污染的防治①問題:局部污染嚴重,部分湖泊 問題突出。②防治措施:嚴格管控流域內的各種排污口,開展污染源綜合整治;重點保護好洞庭湖、 、巢湖、 和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湖泊水庫。生態優先富營養化鄱陽湖太湖(2)瀕危生物的保護①問題:長江流域瀕危物種增加。②主要原因:人類過度開發長江,生物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水污染嚴重,水質惡化,生物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繁殖能力減弱;過往船只多,船只威脅生物的生存;人類亂捕濫殺。(3)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管理制度補償機制思考 長江流域湖泊的重要功能有哪些?答案 調節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調蓄洪水,降低旱澇災害的影響;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長江流域的開發條件及綜合治理拓展延伸長江流域面積廣,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復雜多樣,因此在綜合開發中依據因地制宜原則,針對各河段采取不同的開發措施,具體如下表所示:河段 開發條件 開發重點 治理重點 治理措施上游 流經山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橫跨我國地勢三大階梯,水能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脆弱 水能梯級開發 水土流失 ①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②實行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長江流域的開發條件及綜合治理拓展延伸河段 開發條件 開發重點 治理重點 治理措施中游 平原面積廣大,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農業基礎扎實,礦產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 商品糧基地、制造業基地 洪澇災害 ①退耕還湖,疏浚河道;②修建分洪工程;③構筑中上游地區的防護林體系;④修建蓄洪、滯洪工程長江流域的開發條件及綜合治理拓展延伸河段 開發條件 開發重點 治理重點 治理措施下游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好;工業生產條件優越,水陸交通便利 集約化商品農業,以上海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水體和大氣質量下降,以太湖為代表的水污染嚴重 ①綜合治理環境污染;②調整并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③加強環境保護湯遜湖位于武漢市東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漢市的備用水源地。湯遜湖流域屬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典型的平原水網地區。湯遜湖湖泊群周邊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產業園與開發區的快速建設以及水產養殖的迅猛發展,使湯遜湖湖泊群出現了嚴重的水環境問題,武漢市提出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完善湯遜湖水系與大東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水力聯系,通過引江濟湖和湖湖連通,將“死水”變“活水”,恢復湯遜湖湖泊群的水生態環境。如圖為湯遜湖水系連通工程示意圖。1.[區域認知]簡述湯遜湖對武漢的作用。答案 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改善氣候;維持生態平衡;提供城市用水。2.[綜合思維]分析湯遜湖水污染嚴重的原因。答案 ①城市發展,用地面積增加,圍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積縮小,水系割裂,水體自凈能力降低;②位于城區,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放過多;③水產養殖業發展,湖泊營養物質過剩。3.[綜合思維]連通工程完成后,湯遜湖生物多樣性明顯好轉,分析其原因。答案 ①連通工程完成后,湯遜湖與外界水體交換增加,流動性增強,水質變好,適宜生物生存;②連通工程增強了湯遜湖與其他湖體的聯系,使得原來碎片化的棲息地連接起來,更適宜生物繁衍生息。4.[人地協調觀]除連通工程外,還可采取哪些措施恢復湯遜湖生態環境?答案 ①限制水產養殖業的規模;②對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等處理后再排放;③加強對湖水水質、污水排放等的監管;④完善法律法規,擴大宣傳,提高居民環保意識。(2024·浙江寧波階段練習)瀾滄江發源于我國唐古拉山,流入中南半島后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長4 909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湄公河上、下游生態環境脆弱,環境保護壓力大。右圖為“瀾滄江—湄公河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瀾滄江—湄公河下游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A.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能資源開發B.海水倒灌明顯——中上游水庫截留C.水資源短缺——農業發達,用水量大D.風沙肆虐——植被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能資源開發為上游環境問題及其成因,A錯誤;近年來,中上游大型水庫的相繼建成截留水源,導致下游水量減少,海水倒灌明顯,B正確;下游水量雖有減少,但該區域降水量較大,河流流量較大,并未出現水資源短缺的現象,C錯誤;下游地區屬于濕潤地區,風沙并不嚴重,D錯誤。故選B。2.保護瀾滄江—湄公河脆弱的生態環境,我國可以A.設立專門機構對流域統一管理B.增加植被覆蓋率以提高全流域水質C.均衡分配流域上游的水電資源D.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瀾滄江—湄公河是國際性河流,穿過我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為改善河流生態環境,應加強與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相關治理辦法,D正確。由于瀾滄江—湄公河屬國際性河流,我國設置專門機構,無法對全流域進行統一管理,A錯誤。增加植被覆蓋率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但全流域水質的提高還應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對全流域的監管,B錯誤。均衡分配流域上游的水電資源,無法起到對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作用,C錯誤。故選D。長江流域面積廣、人口多,合理開發長江流域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針對水體污染治理,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是有效手段之一。下圖是“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甲區域突出的環境問題及其形成的人為原因分別是A.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 不合理排放污染物B.洪澇災害 圍湖造田C.生物多樣性減少 城鎮化D.水土流失 毀林開荒√讀圖可知,甲區域位于長江下游,氣候濕潤,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夏季洪澇災害多發,但洪澇災害不屬于環境問題,屬于自然災害,B項錯;當地生物多樣性雖有減少,但并不突出,C項錯;下游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水土流失少,D項錯;甲區域人口多、工農業發達,污染物排放量大,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故選A。4.關于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B.推行環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C.推行環境負責制,只管好自己家的環境D.建立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的區域聯動機制√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一方面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完善長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和預警應急體系;推行環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另一方面建立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的區域聯動機制,研究建立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課時對點練(2024·江西九江期末)如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圖”。據此完成1~3題。1.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過程中,河流截流最適宜的時間可能是A.4月 B.8月C.11月 D.1月√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礎過關圖示河流位于橫斷山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金沙江11月水量逐漸減少,利于截流,也為后期大壩建設施工預留充足時間,C正確;1月、4月水位較低,有利于截流,但距汛期時間較短,預留施工時間較短,A、D錯誤;金沙江8月徑流量大,不利于截流,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江西九江期末)如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圖”。據此完成1~3題。2.關于圖示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B.氣候濕潤,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C.河道寬闊平直,航運條件優越D.冰雪融水和降水多,徑流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該區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體海拔高,山頂有終年冰雪,冰雪融水較多,徑流量大,D正確;橫斷山脈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分界處,A錯誤;橫斷山脈地區,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彎曲,支流匯入少,不利于發展航運,B、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江西九江期末)如圖為“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開發圖”。據此完成1~3題。3.關于白鶴灘水電站運營后的影響,說法成立的是A.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B.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C.保證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質D.可促進長江三角洲的發育√123456789101112131415水庫蓄水攔截水源,下游地區水量減少,不會擴大中下游地區的濕地面積,A錯誤;水電站建設可以帶動電力、旅游等產業發展,從而帶動水電站附近經濟發展,B正確;該水電站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影響較小,C錯誤;建水庫后向下游輸沙減少,長江三角洲可能萎縮,D錯誤。(2024·陜西榆林期末)讀“黃河流域圖”,完成4~5題。4.對于圖中黃河①②河段開發利用的重點,敘述正確的是A.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灌溉農業B.①河段開發水能,②河段發展航運C.①河段發展航運,②河段開發水能D.①河段發展旅游,②河段水產養殖√123456789101112131415①河段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以開發水能為主;②河段流經河套平原,主要利用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陜西榆林期末)讀“黃河流域圖”,完成4~5題。5.對于圖中黃河③④河段開發和整治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③河段重點開發水能B.在④河段重點發展航運C.在③河段重點保持水土D.在④河段重點打壩淤地√③河段為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應該以保持水土為主,而非開發水能;④河段為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發展航運,洪澇災害多發,應加固堤壩。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2021·6月浙江選考)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獨流入海河流徑流量較大,流程較短。此類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態、農業、城鎮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濱海的四段式空間分布序列。下圖為“獨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態、農業景觀示意圖”。完成6~7題。6.該類型小流域內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鎮廣布B.中游城鎮均為河運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鎮D.濱海城鎮職能以商業為主√123456789101112131415讀圖分析可知,上游地勢較高且起伏較大,故人口稀疏,小城鎮分布數量較少,A錯誤;中游部分城鎮是河運集散地,但并不是全部,B錯誤;下游地勢平坦,水運交通便利,農業發達,人口集中,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鎮,C正確;濱海多灘涂沙洲,且以海產養殖為主,商業并不發達,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2021·6月浙江選考)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獨流入海河流徑流量較大,流程較短。此類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態、農業、城鎮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濱海的四段式空間分布序列。下圖為“獨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態、農業景觀示意圖”。完成6~7題。7.該類型小流域在國土開發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A.上游洪水威脅嚴重B.中游地質災害頻發C.下游水體污染加劇D.濱海灘涂濕地銳減√123456789101112131415上游地區地勢落差較大,河流流速快,洪水威脅并不嚴重,A錯誤;中游地區地勢起伏較小,地質災害發生頻率較小,B錯誤;河流下游地區城鎮化水平較高,加強了環境治理,水體污染有所緩解,C錯誤;隨著城鎮化推進和國土開發建設,濱海地區圍墾養殖易造成灘涂濕地面積銳減,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8~9題。8.從圖示看,該河流開發的中心環節是A.發電B.防洪、灌溉C.航運D.梯級開發√據圖示可知,該河流的開發是以梯級開發為中心環節,通過梯級開發來實現航運、防洪、養殖、發電等水資源的綜合開發,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完成8~9題。9.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直接好處是A.擴大了耕地面積B.穩定了灌溉水源C.增加了土壤肥力D.消除了洪澇災害√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通過梯級開發兼顧了防洪和灌溉,穩定了灌溉水源,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B正確。(2024·四川成都期中)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完成10~11題。10.相比1976~2001年,2002~2018年洪峰提前的原因是A.氣候變化B.水庫調節C.植被恢復D.耗水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讀圖分析,與1976~2001年相比,2002~2018年該水文站徑流量峰值降低,且峰值出現的時間由8月提前到7月,這是為了調蓄汛期時的徑流量,水庫提前放水導致峰值提前出現,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四川成都期中)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水沙條件特殊,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下圖是“黃河靠近入海口某水文站1976~2018年輸水統計圖”。完成10~11題。11.黃河口徑流量變化將導致A.入海口海潮入侵次數增加B.黃河三角洲面積出現萎縮C.黃河下游河段通航價值提高D.河口地區地下水位變幅減小√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相比于1976~2001年,2002~2018年黃河口徑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河口地區地下水受河流水補給的季節變幅減小,地下水位變幅減小,D正確。海潮入侵次數受海潮發生次數決定,且黃河為地上河,受海潮入侵影響小,A錯。盡管輸沙量減小,但淤積量仍大于侵蝕量,所以黃河三角洲面積并沒有出現萎縮,B錯。黃河下游河段徑流量減小,通航價值降低,C錯。123456789101112131415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2~14題。12.關于羅訥河上游(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羅訥河上游春季徑流量最大B.索恩河有明顯的枯水期C.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為豐水期D.索恩河全年徑流量較穩定√123456789101112131415分析材料可知,羅訥河上游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補給量大,河流的徑流量最大,A錯誤。北部支流(索恩河)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均勻,河流徑流量穩定,季節變化較小,無明顯的枯水期,B錯誤,D正確。地中海沿岸地區夏季受副高影響,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C錯誤。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2~14題。13.“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措施體現的主要整治目標是①發電 ②改善航運條件 ③改善水質 ④土地開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其目標涉及水資源利用、航運、防洪、發電、土地利用等多方面,①②④正確;改善水質不一定要進行梯級開發,③錯誤。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羅訥河發源于瑞士境內的冰川,在法國境內的流域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94%,歷史上曾是一條“野性”河流,經常洪水泛濫。19世紀以來,法國對羅訥河進行多次整治。如圖示意羅訥河流域的地形。據此完成12~14題。14.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使A.河流流速增大B.河流洪峰峰值降低C.河流的自凈能力減弱D.生物多樣性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即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自然河道沿岸濕地等),擴展河道寬度,延長河流長度,可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A錯誤,B正確;有利于恢復河流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河流的自然生產力和對污染的凈化能力,C、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錫爾河上游流經吉爾吉斯斯坦,下游流經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約90%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為了在冬季生產更多電力,需要增加夏季水庫蓄水,并在冬季下泄發電,但該國電力無法自給,尤其是用電高峰期的冬季。下圖為錫爾河流經地區沿線產業活動及水系分布。123456789101112131415(1)指出錫爾河上游水能開發對下游地區的不利影響。答案 影響農業灌溉用水,影響生產和生活用水,尤其下游夏季用水短缺;加劇冬季洪澇災害發生的風險。(2)錫爾河下游地區曾長期大水漫灌,指出大水漫灌對農田土壤的不利影響。答案 土壤鹽堿化嚴重;農田肥力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3)請為錫爾河上、下游地區水資源的科學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 加強流域水資源利用的協調統籌;上游水電進行梯級開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下游地區修建水庫,蓄積冬季上游發電排泄水量;采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輕土地鹽堿化。微專題2 流域綜合開發流域開發的基本分析思路:對河流進行開發時,特別要考慮流域的整體性特征。1.河流特征分析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的季節變化大(小)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的季節變化大(小)汛期 汛期長(短),汛期早(晚);汛期出現在夏季(或其他季節)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結冰期 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流速 流速大(小),水能資源豐富(貧乏)水系特征 長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大(小)支流 支流多(少)彎曲度 河道彎曲(平直)水系形狀 扇形水系、向心狀水系、放射狀水系、樹枝狀水系2.河流的航運條件評價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自然條件 流速 地形平坦,水流平穩徑流量 徑流量大(水位高),流量的季節變化小(流量穩定)結冰期 無結冰期(或結冰期短),通航時間長通航里程 流程長,支流多,河道寬闊平直,通航里程長社會經濟條件 經濟 流域內經濟發達,客、貨運輸需求量大交通 與鐵路、公路相連,可多種運輸方式聯運3.水利工程評價(1)工程建設可行性評價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自然條件 資源條件(水能豐富程度) 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豐富工程條件 峽谷河段,筑壩工程量小地質基礎好,安全性好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條件 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市場廣闊工程條件 移民少,淹沒農田少,生態破壞小,有利于工程實施其他條件 資金、開發技術等(2)工程影響評價規范答題術語 思考方向有利影響 經濟效益:產生防洪、發電、航運、灌溉和旅游等綜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調節庫區氣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攔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質;調節河流徑流量等不利影響 上游地區(庫區):庫區蓄水會淹沒原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文物古跡等;改變庫區原有生態環境,水域內害蟲滋生,可能導致某些傳染性疾病蔓延;庫區易誘發地震等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導致水利工程以下河段水量減少,加劇水資源短缺狀況;河流挾帶的泥沙大大減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徑流量減小,海浪對海岸的侵蝕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斷縮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態破壞和入海營養物質減少,河口的漁業資源銳減;影響魚類洄游等4.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措施 目的建設水利工程 開發水能,調蓄徑流,保障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區 調蓄洪水,減輕洪災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運保護自然植被,植樹造林 減輕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積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 減輕生產活動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壓力,促進流域經濟發展控制工業及生活廢棄物排放 減輕河水污染,提高水質(2024·浙江嘉興階段練習)葉爾羌河,源于克什米爾的喀喇昆侖山口,上游呈深切的峽谷,穿過昆侖山系的山區,自西南流向東北,匯入塔里木河。下圖示意葉爾羌河流域。據此完成1~2題。1.葉爾羌河上游的水系特點是( )A.河道彎曲,水流湍急B.支流多,河床坡度大C.山高谷深,兩岸絕壁D.多湖泊,河流流程長2.葉爾羌河除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外,還接納的補給水源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C.沼澤水 D.凝結水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形成了地上懸河。據研究表明,黃河下游細沙(粒徑小于0.025 mm的泥沙)對河道淤積影響不大,粗沙(粒徑大于0.05 mm的泥沙)淤積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干流上一座集減淤、防洪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其通過與三門峽等水庫的聯動,在黃河主汛期來臨前進行調水調沙,減輕了黃河泥沙淤積,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下圖為“小浪底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調水調沙過程中,小浪底水庫開閘放水后,三門峽水庫才開閘放水的主要目的是( )A.為小浪底水庫蓄水提供水源B.沖刷小浪底水庫庫底泥沙C.減小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D.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4.實施調水調沙期間,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泥沙粒徑( )A.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減小B.總體減小C.從黃河向兩側方向增大D.總體增大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水系龐大,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當地的“母親河”。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流域內建有多座水電站,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兼具調峰防洪功能,大幅改善了水資源利用條件。下圖示意寬扎河流域。據此完成5~7題。5.寬扎河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 )A.上、中游 B.中、下游C.上、下游 D.下游6.安哥拉優先開發下游河段的首要目的是( )A.防洪 B.旅游 C.發電 D.航運7.寬扎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可能( )A.增加河流徑流總量B.優化流域生態環境C.改善河流航運條件D.擴大河流流域面積(2024·云南大理期末)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宣告,嘉陵江實現全江通航,四川增添了一條出川“水上高速公路”,嘉陵江成為我國內河主通道中第一條全江渠化的河流。全江渠化是通過修壩建堤,對河道進行控制提高河流水位,維持通航連續性的開發模式。下圖為“嘉陵江16級梯級水利工程縱剖面圖”。據此完成8~9題。8.嘉陵江全江河渠化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是( )①河流水位的季節變化加大 ②影響魚類洄游繁殖 ③河流水位提高,水質變差 ④河流曲流發育加快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9.亭子口樞紐是嘉陵江16個梯級水利工程里最大的水電站,投產第一年機組24小時滿負荷運轉,如今發電量大幅度減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庫區水位升高 B.河流流速減緩C.水電價格上漲 D.水電供應過剩10.(2024·浙江臺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長河,起源于巴西中部東南高原,分為上、下兩段,上段自格蘭德河與巴拉那伊巴河匯合點至阿根廷的科連特斯,下段自北向南流貫拉普拉塔平原,河谷寬坦。巴拉圭河是其一級支流,徑流量占巴拉那河總徑流量的25%,流域內地形較為平坦,沼澤面積大。下圖為巴拉那河流域示意圖和兩城市氣候統計圖。(1)簡述巴拉那河流域城市多沿河分布的原因。(4分)(2)比較巴拉那河上游與巴拉圭河水文特征的差異。(4分)(3)分析航運成為巴拉那河下游河段主要開發利用方向的原因。(4分)答案精析落實思維方法1.B 2.A [第1題,由圖可知,葉爾羌河上游支流多,且流經喀喇昆侖山區,多峽谷,河床坡度大,B正確;“水流湍急”即流速快,屬于水文特征,A錯;“山高谷深,兩岸絕壁”屬于地形特征,C錯;上游湖泊少、流程短,D錯。第2題,一般而言,地下水是普遍存在的水體,且昆侖山區地質條件復雜,多泉水,故地下水為葉爾羌河重要的補給水源之一,A正確;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葉爾羌河流域的湖泊、沼澤分布狀況,排除B、C;圖示地區的氣候干旱,大氣凝結水少,D錯誤。故選A。]3.B 4.D [第3題,小浪底上游的三門峽水庫在小浪底水庫放水后放水,可形成人造洪峰,沖刷小浪底庫區沉積的泥沙,B正確;此時小浪底放水是為了騰出庫容,為之后的雨季防洪做準備,A錯誤;加大了三門峽與小浪底之間的水位差,C錯誤;可以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但不是聯動調水調沙的目的,D錯誤。故選B。第4題,實施調水調沙期間,下游河流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挾帶的泥沙顆粒大,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沉積的泥沙粒徑總體增大,B錯誤,D正確;在入海口處地勢變緩,受海水頂托作用,越向海洋處河流流速越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越小,A錯誤;在入海口處,黃河水從主干流向側向漫溢,但側向漫溢的水量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較小,因此從黃河向兩側方向泥沙粒徑會減小,C錯誤。]5.A 6.C 7.C [第5題,由材料可知,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上、中游地勢起伏大,匯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河流落差小。A正確。第6題,讀圖可知,下游人口、城市多,能源需求量大,供給不足,因此安哥拉優先開發下游河段的首要目的是發電。C正確。第7題,寬扎河徑流總量大小主要取決于大氣降水補給的多少,河流流域面積一般不會發生變化,水能開發可以改善河流航運條件;同時大興土木可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C正確。]8.B 9.D [第8題,根據材料“全江渠化是通過修壩建堤,對河道進行控制提高河流水位,維持通航連續性的開發模式”可知,河流渠化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地下水位下降,濕地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河流自凈能力減弱,水質變差;調節氣候能力下降;影響魚類洄游繁殖等,②③符合題意。河流水位的季節變化主要受補給類型、區域氣候特征影響,與河流渠化關系不大,①錯誤。河流渠化要對河流修壩筑堤,因此河流曲流發育減慢,④錯誤。故選B。第9題,根據材料和題干可知,亭子口樞紐具備較強的發電能力,其發電量的多少主要考慮市場需求。嘉陵江16個梯級水電站總發電量較大,使水電供應過剩,導致水電站出現棄電現象,所以亭子口樞紐發電量大幅減少,D正確。亭子口樞紐庫區水位升高不會導致其發電量大幅減少,A錯誤。河流的流速取決于地勢落差和庫區落差,B錯誤。水電價格上漲,說明其市場需求增多,亭子口樞紐的發電量不會減少,C錯誤。]10.(1)沿河地區氣候適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運便捷,有利于城市的發展。(2)巴拉那河上游比巴拉圭河徑流量大且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流速較快;巴拉圭河徑流量較小且季節變化較小,含沙量小,流速和緩等。(3)下游河段地勢平緩,河道寬闊,徑流量較大,水流平穩,通航條件好;沿線城市較多,人口密集,社會經濟活動頻繁,對水運需求量大,適宜發展航運。(共35張PPT)第三節第三章 區域合作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流域綜合開發微專題2流域開發的基本分析思路:對河流進行開發時,特別要考慮流域的整體性特征。1.河流特征分析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的季節變化大(小)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的季節變化大(小)汛期 汛期長(短),汛期早(晚);汛期出現在夏季(或其他季節)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結冰期 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流速 流速大(小),水能資源豐富(貧乏)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水系特征 長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大(小)支流 支流多(少)彎曲度 河道彎曲(平直)水系形狀 扇形水系、向心狀水系、放射狀水系、樹枝狀水系2.河流的航運條件評價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自然條件 流速 地形平坦,水流平穩徑流量 徑流量大(水位高),流量的季節變化小(流量穩定)結冰期 無結冰期(或結冰期短),通航時間長通航里程 流程長,支流多,河道寬闊平直,通航里程長社會經 濟條件 經濟 流域內經濟發達,客、貨運輸需求量大交通 與鐵路、公路相連,可多種運輸方式聯運3.水利工程評價(1)工程建設可行性評價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自然條件 資源條件(水能豐富程度) 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豐富工程條件 峽谷河段,筑壩工程量小地質基礎好,安全性好社會經 濟條件 市場條件 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市場廣闊工程條件 移民少,淹沒農田少,生態破壞小,有利于工程實施其他條件 資金、開發技術等(2)工程影響評價規范答題術語 思考方向有利影響 經濟效益:產生防洪、發電、航運、灌溉和旅游等綜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調節庫區氣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攔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質;調節河流徑流量等規范答題術語 思考方向不利影響 上游地區(庫區):庫區蓄水會淹沒原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文物古跡等;改變庫區原有生態環境,水域內害蟲滋生,可能導致某些傳染性疾病蔓延;庫區易誘發地震等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導致水利工程以下河段水量減少,加劇水資源短缺狀況;河流挾帶的泥沙大大減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徑流量減小,海浪對海岸的侵蝕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斷縮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態破壞和入海營養物質減少,河口的漁業資源銳減;影響魚類洄游等4.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措施 目的建設水利工程 開發水能,調蓄徑流,保障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區 調蓄洪水,減輕洪災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運保護自然植被,植樹造林 減輕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積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 減輕生產活動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壓力,促進流域經濟發展控制工業及生活廢棄物排放 減輕河水污染,提高水質(2024·浙江嘉興階段練習)葉爾羌河,源于克什米爾的喀喇昆侖山口,上游呈深切的峽谷,穿過昆侖山系的山區,自西南流向東北,匯入塔里木河。下圖示意葉爾羌河流域。據此完成1~2題。1.葉爾羌河上游的水系特點是A.河道彎曲,水流湍急B.支流多,河床坡度大C.山高谷深,兩岸絕壁D.多湖泊,河流流程長√由圖可知,葉爾羌河上游支流多,且流經喀喇昆侖山區,多峽谷,河床坡度大,B正確;“水流湍急”即流速快,屬于水文特征,A錯;“山高谷深,兩岸絕壁”屬于地形特征,C錯;上游湖泊少、流程短,D錯。(2024·浙江嘉興階段練習)葉爾羌河,源于克什米爾的喀喇昆侖山口,上游呈深切的峽谷,穿過昆侖山系的山區,自西南流向東北,匯入塔里木河。下圖示意葉爾羌河流域。據此完成1~2題。2.葉爾羌河除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補給外,還接納的補給水源是A.地下水 B.湖泊水C.沼澤水 D.凝結水√一般而言,地下水是普遍存在的水體,且昆侖山區地質條件復雜,多泉水,故地下水為葉爾羌河重要的補給水源之一,A正確;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葉爾羌河流域的湖泊、沼澤分布狀況,排除B、C;圖示地區的氣候干旱,大氣凝結水少,D錯誤。故選A。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嚴重,形成了地上懸河。據研究表明,黃河下游細沙(粒徑小于0.025 mm的泥沙)對河道淤積影響不大,粗沙(粒徑大于0.05 mm的泥沙)淤積嚴重。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干流上一座集減淤、防洪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其通過與三門峽等水庫的聯動,在黃河主汛期來臨前進行調水調沙,減輕了黃河泥沙淤積,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下圖為“小浪底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調水調沙過程中,小浪底水庫開閘放水后,三門峽水庫才開閘放水的主要目的是A.為小浪底水庫蓄水提供水源B.沖刷小浪底水庫庫底泥沙C.減小三門峽與小浪底水位差D.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小浪底上游的三門峽水庫在小浪底水庫放水后放水,可形成人造洪峰,沖刷小浪底庫區沉積的泥沙,B正確;此時小浪底放水是為了騰出庫容,為之后的雨季防洪做準備,A錯誤;加大了三門峽與小浪底之間的水位差,C錯誤;可以排出三門峽水庫庫底泥沙,但不是聯動調水調沙的目的,D錯誤。故選B。4.實施調水調沙期間,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泥沙粒徑A.從海洋向陸地方向減小B.總體減小C.從黃河向兩側方向增大D.總體增大√實施調水調沙期間,下游河流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挾帶的泥沙顆粒大,黃河河口處三角洲沉積的泥沙粒徑總體增大,B錯誤,D正確;在入海口處地勢變緩,受海水頂托作用,越向海洋處河流流速越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越小,A錯誤;在入海口處,黃河水從主干流向側向漫溢,但側向漫溢的水量小,沉積的泥沙顆粒較小,因此從黃河向兩側方向泥沙粒徑會減小,C錯誤。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水系龐大,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當地的“母親河”。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流域內建有多座水電站,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兼具調峰防洪功能,大幅改善了水資源利用條件。右圖示意寬扎河流域。據此完成5~7題。5.寬扎河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是A.上、中游 B.中、下游C.上、下游 D.下游√由材料可知,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上、中游地勢起伏大,匯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河流落差小。A正確。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水系龐大,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當地的“母親河”。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流域內建有多座水電站,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兼具調峰防洪功能,大幅改善了水資源利用條件。右圖示意寬扎河流域。據此完成5~7題。6.安哥拉優先開發下游河段的首要目的是A.防洪 B.旅游 C.發電 D.航運√讀圖可知,下游人口、城市多,能源需求量大,供給不足,因此安哥拉優先開發下游河段的首要目的是發電。C正確。寬扎河發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水系龐大,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當地的“母親河”。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流域內建有多座水電站,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兼具調峰防洪功能,大幅改善了水資源利用條件。右圖示意寬扎河流域。據此完成5~7題。7.寬扎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可能A.增加河流徑流總量 B.優化流域生態環境C.改善河流航運條件 D.擴大河流流域面積√寬扎河徑流總量大小主要取決于大氣降水補給的多少,河流流域面積一般不會發生變化,水能開發可以改善河流航運條件;同時大興土木可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C正確。(2024·云南大理期末)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宣告,嘉陵江實現全江通航,四川增添了一條出川“水上高速公路”,嘉陵江成為我國內河主通道中第一條全江渠化的河流。全江渠化是通過修壩建堤,對河道進行控制提高河流水位,維持通航連續性的開發模式。下圖為“嘉陵江16級梯級水利工程縱剖面圖”。據此完成8~9題。8.嘉陵江全江河渠化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是①河流水位的季節變化加大 ②影響魚類洄游繁殖 ③河流水位提高,水質變差 ④河流曲流發育加快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根據材料“全江渠化是通過修壩建堤,對河道進行控制提高河流水位,維持通航連續性的開發模式”可知,河流渠化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地下水位下降,濕地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河流自凈能力減弱,水質變差;調節氣候能力下降;影響魚類洄游繁殖等,②③符合題意。河流水位的季節變化主要受補給類型、區域氣候特征影響,與河流渠化關系不大,①錯誤。河流渠化要對河流修壩筑堤,因此河流曲流發育減慢,④錯誤。故選B。9.亭子口樞紐是嘉陵江16個梯級水利工程里最大的水電站,投產第一年機組24小時滿負荷運轉,如今發電量大幅度減少,主要原因可能是A.庫區水位升高 B.河流流速減緩C.水電價格上漲 D.水電供應過剩√根據材料和題干可知,亭子口樞紐具備較強的發電能力,其發電量的多少主要考慮市場需求。嘉陵江16個梯級水電站總發電量較大,使水電供應過剩,導致水電站出現棄電現象,所以亭子口樞紐發電量大幅減少,D正確。亭子口樞紐庫區水位升高不會導致其發電量大幅減少,A錯誤。河流的流速取決于地勢落差和庫區落差,B錯誤。水電價格上漲,說明其市場需求增多,亭子口樞紐的發電量不會減少,C錯誤。10.(2024·浙江臺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長河,起源于巴西中部東南高原,分為上、下兩段,上段自格蘭德河與巴拉那伊巴河匯合點至阿根廷的科連特斯,下段自北向南流貫拉普拉塔平原,河谷寬坦。巴拉圭河是其一級支流,徑流量占巴拉那河總徑流量的25%,流域內地形較為平坦,沼澤面積大。下圖為巴拉那河流域示意圖和兩城市氣候統計圖。(1)簡述巴拉那河流域城市多沿河分布的原因。答案 沿河地區氣候適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運便捷,有利于城市的發展。(2)比較巴拉那河上游與巴拉圭河水文特征的差異。答案 巴拉那河上游比巴拉圭河徑流量大且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流速較快;巴拉圭河徑流量較小且季節變化較小,含沙量小,流速和緩等。(3)分析航運成為巴拉那河下游河段主要開發利用方向的原因。答案 下游河段地勢平緩,河道寬闊,徑流量較大,水流平穩,通航條件好;沿線城市較多,人口密集,社會經濟活動頻繁,對水運需求量大,適宜發展航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三節 微專題2 流域綜合開發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三章 第三節 微專題2 流域綜合開發.pptx 第三章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章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三章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