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一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分值:76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圖示意世界汽車產業四次大轉移的方向和時間。完成1~2題。1.1996年左右,汽車產業從歐美轉移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 )A.勞動力豐富 B.原材料充足C.市場潛力大 D.研發水平高2.有關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會降低產業轉出區的經濟發展水平B.加快轉入區工業化和產業升級進程C.增加轉出區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遷D.解決轉入區的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讀“當前全球計算機制造業價值鏈分布示意圖”,完成3~5題。3.首先轉移的計算機制造業生產環節是( )A.軟件設計 B.知識產權C.整機組裝 D.售后服務4.影響計算機制造業向我國轉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素質的人才 B.豐富的資源和能源C.廣闊的市場 D.良好的服務5.為提高我國計算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們應該( )A.加強自主研發,保護知識產權B.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品牌C.擴大生產規模,取得規模效益D.降低工人工資,縮減生產成本(2024·江蘇蘇州期中)“東數西算”工程作為我國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又一項重要的戰略工程,已正式全面啟動。所謂“東數西算”,就是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據此完成6~7題。6.西部地區承接數據中心建設的原因不包括( )A.土地資源豐富 B.能源資源豐富C.勞動力價格低 D.技術水平高7.“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是( )A.利于東部地區算力水平的提高B.帶動我國西部數據資源的整合C.有利于消除我國東、西部差距D.有利于提高我國產業布局的合理性(2024·廣東廣州期末)體育用品制造業一般分為體育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三大制造業,橫跨輕工、紡織、電子、化工等工業領域。下圖為“我國某知名運動用品制造企業發展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8.2018年,該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成都和東南亞自貿區成員國,是因為與晉江相比( )①成都的土地、勞動力的價格更低②東南亞可繞過貿易壁壘,擴大國際市場③東南亞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廣闊④成都可提供更豐富的體育用品生產原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2021年,該企業將研發、營銷、物流中心從晉江遷移到上海,其主要目的是( )A.依托大城市優惠政策,降低生產成本B.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精準把握市場C.分散晉江的產業,減輕城市環境污染D.依托交通樞紐的位置,靠近各地市場10.該企業的產業轉移可以( )A.增大成都的環境污染B.促進晉江的產業升級C.導致上海產業空心化D.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選擇題11~16題,每小題4分,共24分)隱含碳排放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隱含碳排放轉移與產業轉移同時發生。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凈產業轉移(轉入量-轉出量)和凈碳排放轉移(轉入產品隱含碳排放量-轉出產品隱含碳排放量)圖”。據此完成11~13題。11.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拉力”因素有( )①交通條件 ②資源狀況 ③產業集聚效應 ④勞動力價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圖中四個地區中,以低污染產業轉入為主的是( )A.東部沿海 B.中部地區C.京津地區 D.西北地區13.造成圖示地區隱含碳排放差異的原因是( )A.人口數量 B.資源數量C.產業結構 D.國家政策(2022·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裝企業為緩解成本壓力,將總部和部分生產部門留在國內,把歐美服裝訂單轉移到東南亞進行加工。在此過程中,該類服裝企業自帶技術和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同時攜手與其在工序上聯系緊密的相關企業共同“走出去”。據此完成14~16題。14.該類服裝企業“自帶原材料”主要是為了( )A.縮短加工時間 B.保證產品品質C.降低生產成本 D.加強文化交流15.該類服裝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攜手相關企業的主要目的是( )A.促進自身技術更新B.增加當地就業機會C.共用當地基礎設施D.提高服裝生產效率16.該類服裝企業需要在東南亞配套的服務部門是( )A.設計咨詢 B.展覽銷售C.金融保險 D.專業物流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某電子產品代工企業——N集團是專業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研發制造的高新科技企業,于1974年在臺北創立,之后其主要生產基地一直在中國大陸不斷轉移(見下圖)。2010年,N集團在河南鄭州建廠,其中航空港廠是鄭州N集團總部,是全球最大的某品牌手機生產基地,雇用了35萬名工人,全球大約一半的該品牌手機都來自鄭州的N集團工廠。材料二 2016年,N集團投資50億美元在印度開設工廠,但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最后關閉了在印度的工廠。2018年,N集團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廠,該州為吸引N集團建廠,承諾為其提供巨額補貼。(1)說明N集團在中國大陸不斷轉移的原因。(2)說出N集團落戶河南鄭州對鄭州市產生的有利影響。(3)推測N集團在印度建廠時遇到了哪些困難。(4)雖然勞動力成本很高,但是N集團卻在美國建廠,分析其原因。答案精析1.C 2.B [第1題,1996年左右,汽車產業從歐美轉移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居民購買力增強,市場潛力大,C正確;汽車產業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不是轉移的主要原因,排除A;轉移到中國的企業大多為組裝廠,許多零部件需要進口,排除B;與歐美相比,當時中國的研發水平低,排除D。故選C。第2題,產業轉移使得轉入區工業企業增多,第二產業發展迅速,可以加快工業化和產業升級進程,B正確;產業轉移會促進轉出區產業升級,有可能提高其經濟發展水平,A錯誤;產業轉移會減少轉出區就業機會,C錯誤;產業轉移會增大轉入區產業規模,增大環境壓力,有可能加劇轉入區的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D錯誤。故選B。]3.C 4.C 5.A [第3題,產業轉移時往往是技術含量低、產品價值低的環節先轉移,整機組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C正確。第4題,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將計算機制造業中附加值最低的生產環節轉移到我國,其考慮的主要是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以及廣闊的市場,C正確,A、D錯誤。計算機制造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B錯誤。第5題,計算機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高,研發費用高。我國計算機制造業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主要參與附加值較低的生產環節,故為提高我國計算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加強自主研發,保護知識產權,A正確。]6.D 7.D [第6題,我國東部地區相關技術水平更高,D正確。第7題,“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算力水平的提高,帶動我國東部數據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減小我國東、西部差距,但不可能消除,A、B、C錯誤;有利于提高我國產業布局的合理性,促進東、西部共同發展,D正確。]8.A 9.B 10.D [第8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晉江處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土地、勞動力價格相對較高,遷往成都能夠節約土地、勞動力成本,①正確;遷往東南亞自貿區成員國能夠直接面向海外市場,繞過貿易壁壘,擴大國際市場,②正確,③錯誤;2002年該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應具有完善的原料供給,遷往成都不是為了豐富的生產原料,④錯誤,故選A。第9題,研發、營銷、物流對環境污染小,且遷往上海不會降低生產成本,A、C錯誤;物流中心設置在上海可以依托上海交通樞紐的位置,便于運輸,但不是研發、營銷中心遷移的主要目的,D錯誤;上海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流通迅速,能夠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精準把握市場,是研發、營銷、物流中心從晉江遷移到上海的主要原因,故選B。第10題,該企業不屬于高污染型企業,A錯誤;晉江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政府進行整體優化,不是單獨的企業轉移能夠優化的,B錯誤;研發、營銷屬于服務業,入駐上海有助于上海產業的發展,不會導致上海產業空心化,C錯誤;企業通過產業轉移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加工企業遷往成都),提升企業競爭力、知名度(營銷、研發部門遷往上海)等,D正確。故選D。]11.B 12.C 13.C [第11題,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便利,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拉力”因素,①③正確,B正確。第12題,讀圖可知,四個地區中,東部沿海、中部地區以轉出為主,A、B錯誤;京津地區、西北地區以轉入為主,其中京津地區凈碳排放轉入少,西北地區凈碳排放轉入多,C正確,D錯誤。第13題,產業結構差異造成能源消耗差異,是造成圖示地區隱含碳排放差異的原因,C正確。]14.B 15.D 16.D [第14題,生產加工環節與原料來源沒有關系,不會縮短加工時間,A錯誤。該類服裝的原材料是絲綢、刺繡等,這些原材料是我國的優勢產品,使用我國帶去的原材料可以保證服裝產品的品質,選B。自帶原材料會加大企業的運輸成本,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C錯誤。自帶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只是用于本企業產品的生產,并不對外銷售原材料,對文化交流作用不大,D錯誤。第15題,“走出去”過程中,攜手的相關企業與服裝企業有生產聯系,可提高服裝生產效率,但相互之間并沒有技術層面的促進作用,A錯,D對;對企業而言,所有活動的主要目的都是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不會是企業的主要目的,只是帶來的影響,B錯;同一區域,企業數量越多,對基礎設施造成的壓力越大,超過一定限度后反而會增加相應的成本,C錯。第16題,據材料可知,該企業總部在國內,“走出去”的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且訂單供應歐美地區,故不需要考慮設計和市場,排除A、B。服裝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金融保險的需求不大,C錯;產品需要供應歐美地區,離不開專業的物流運輸服務,以保證服裝能及時、安全地發送到歐美地區,選D。]17.(1)(原廠所在地)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地方政策吸引。(2)增加財政稅收,提高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拉動產業升級;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加機場貨運吞吐量。(3)印度的供應鏈不完善;印度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勞動力素質較低,培訓成本高。(4)美國的優惠政策吸引(巨額的財政補貼);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有人才、技術優勢;生產自動化程度高,需要勞動力少;美國市場廣闊。第一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和一般規律。(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1.產業轉移(1)概念:指某些國家或地區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到其他__________,是產業在空間上________的現象。(2)目的:降低____________,擴大銷售市場。(3)方式:對外____________、在外建立企業等。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1)要素約束因素(2)市場因素通過產業轉移擴大生產規模,占領____________,謀取更佳效益。(3)政策因素政府對產業轉移進行引導、控制和監管,借助________、調控、財稅等策略,促進產業有序轉移。(4)其他因素:生產要素、地理位置、市場環境、政府政策、產業配套、____________、技術水平差距等。特別提醒 技術水平差距影響產業輸出國向外轉移的產業類型或產業工序;技術差距越小,產業轉移越有效果。核心歸納 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的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的是獲取最大利潤。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是獲取最大利潤的主要途徑。有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選址經歷了從歐洲到美國、到日本、到中國臺灣、到中國大陸的過程,現在他們卻又選擇去東南亞、去非洲。據此完成1~3題。1.這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不停變換廠址,主要是為了( )A.接近消費市場 B.接近原料產地C.帶動當地經濟 D.獲取更多利潤2.如果只考慮我國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影響,以下哪類產品的跨國公司生產企業最有可能率先由中國大陸遷往非洲( )A.普通服裝制造 B.食品制造C.汽車制造 D.飛機制造3.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同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應該( )A.提高工人工資 B.改良產品外觀C.加強自主研發 D.降低產品價格(2024·吉林長春期末)作為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泰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2年9月8日,中國汽車企業M公司正式簽署在泰國認購土地、建設首個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工廠的相關協議。同時多個國際龍頭企業也紛紛在東南亞興建電池廠。據此完成4~6題。4.M公司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是( )A.開拓國際市場 B.利用優惠政策C.吸引國外資金 D.建立品牌形象5.與國內建廠相比,M公司選擇在泰國建廠可以( )A.促進產業協作 B.改善產品質量C.提高生產技術 D.降低運輸成本6.促使多個國際龍頭企業在東南亞建電池廠的主要原因是( )A.避開貿易壁壘 B.增強集聚效應C.利于原料獲取 D.便于產品銷售知識點二 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1.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1)從______________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2)由低附加值產業上升到____________產業。2.全球范圍內的三次產業轉移第一次產業轉移 第二次產業轉移 第三次產業轉移時間 20世紀50~60年代 20世紀60~80年代 20世紀80~90年代原因 美國在確立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先地位后,重點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科技革命推動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加速產業升級,重點發展______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推動產業提升轉出產業 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 ______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及一部分______制造業方向 向歐洲、________轉移 向東亞、拉丁美洲等地轉移 向東盟及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轉移拓展延伸 中國的產業轉移核心歸納 產業轉移的規律(1)轉移主體: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輕工業轉移,然后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重工業轉移。輕工業重工業高科技工業(2)轉移方向:由發達國家或地區向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地區轉移。思考 產業轉移的基本條件有哪些?下圖為20世紀下半葉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主要對象國(地區)的變化示意圖。1.[區域認知]圖中所示東亞國家或地區,工業化之初都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試解釋其原因。2.[綜合思維]從經濟發展水平角度解釋圖中所示的產業轉移規律。3.[綜合思維]為什么一個國家或地區會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對象國或地區轉變成轉移國或地區?4.[地理實踐力]近年來,我國環渤海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下,成為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之后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增長極。環渤海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開始,我國制造業發展遭遇嚴峻挑戰。下圖示意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一般路徑。據此完成1~3題。1.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承接第三次產業轉移的關鍵條件是( )A.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B.廣闊的消費市場C.充足且廉價的勞動力D.臨近產業轉出地2.第四次產業轉移( )①存在我國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 ②轉出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 ③使我國東部沿海完全成為產業轉出區 ④使我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第四次產業轉移中,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政策吸引制造業回流的主要目的是( )A.促進產業升級 B.降低生產成本C.增加就業崗位 D.擴大銷售市場(2024·山東濟南期中)目前全球正在發生第四次產業轉移,一些企業從中國沿海流向中國中西部、南亞、東南亞,但很多企業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后不久又回遷到中國。據此完成4~5題。4.最有可能流向南亞和東南亞的企業是( )A.手機組裝 B.核能發電 C.軟件開發 D.汽車制造5.很多企業轉移后不久又回遷到中國,下列不是回遷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市場 B.生產協作條件 C.勞動力成本 D.勞動力素質知識點三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對產業的影響:有利于________產業的擴散,促使朝陽產業逐步取代________產業。2.對轉出地、轉入地的影響有利 不利轉出地 騰出發展空間,凝聚________力量,促進產業升級;減少資源消耗,緩解________壓力,改善民生質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產業的開發 減少傳統的勞動就業人口,可能導致產業“________”轉入地 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改善及提高_____________,增加財政稅收;擴大就業機會,增強發展活力;有效改善____________和公共服務 增加資源和________消耗,加劇環境污染,占用農業用地3.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有利于形成高效益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推動區域經濟_______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特別提醒 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一是要從產業轉出區和產業轉入區兩個角度回答,二是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回答。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表述的規范性,抓住核心。思考 進入21世紀,我國東部沿海“騰籠換鳥”與中西部“筑巢引鳳”兩出大戲的帷幕幾乎同時拉開,簡要說明“騰籠換鳥”“筑巢引鳳”的含義。(2024·河北保定月考)新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上將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銷往中亞,并在中亞建設了家具加工廠和物流中心。據此完成1~2題。1.新疆家具企業在中亞建設加工廠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勞動力 D.技術2.在中亞建設家具加工廠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有( )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②增加就業機會 ③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④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⑤提高科技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制造業回流指發達國家制造業的投資和生產從國外向國內轉移的一種現象,它既包括把海外的工廠遷移回國,也包括在國內建設工廠,取代在海外建廠或采購的計劃。自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美國P公司把一部分電腦的制造從中國轉移回美國;工程機械企業M公司將倫敦一家工廠撤回印第安納州,并把原先設立在日本的部分設施遷至美國,由此創造4 200個就業崗位;美國N公司不斷向美國本土的生產和研發砸入重金,公司75%的產品將在美國國內生產,帶動本土高薪崗位4.4萬個。據此完成3~4題。3.美國的制造業從我國回流到美國的原因有( )①我國勞動力數量大量減少 ②我國土地成本上升 ③增加美國就業機會 ④美國政府的推動 ⑤美國科技發達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④⑤ D.③④⑤4.美國制造業回流對我國產生的影響是( )A.擴大了美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B.推動我國產業升級C.促進我國制造業產品出口D.使我國科技發展減緩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梳理教材新知1.(1)國家或地區 移動 (2)生產成本 (3)直接投資2.(1)要素供給 緊張 經營環境 減少 較好 (2)新興市場 (3)規劃 (4)基礎設施落實思維方法1.D 2.A 3.C [第1題,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不停變換廠址,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多利潤,D正確。第2題,與我國相比,非洲勞動力和土地價格低,遷往非洲的應是勞動力指向型的普通服裝制造,A正確;食品制造是市場指向型工業,B錯誤;汽車制造和飛機制造是技術指向型工業,C、D錯誤。故選A。第3題,加強自主研發,形成自主品牌,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C正確;提高工人工資,會增加生產成本,減弱競爭優勢,A錯誤;僅改良產品外觀,無法提高產品競爭力,B錯誤;降低產品價格,會減少企業的收益,導致惡性競爭,D錯誤。故選C。]4.A 5.D 6.D [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我國汽車企業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國際市場,A正確;利用優惠政策、吸引國外資金、建立品牌形象均不是其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B、C、D錯誤。第5題,由材料可知,泰國是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說明泰國汽車需求量大。在泰國建廠,距離市場近,可以降低運輸成本,D正確;汽車在國內生產和在泰國生產在產業協作、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方面相差不大,A、B、C錯誤。第6題,多個國際龍頭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建電池廠,主要是為M公司等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供電池,便于電池產品的銷售,與原料獲取的關系不大,C錯誤,D正確;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受貿易壁壘影響較小,A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這些企業集聚在一個國家或某個工業園區,B錯誤。]知識點二 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梳理教材新知1.(1)勞動密集型 (2)高附加值2.資本 勞動 低端 日本思考 ①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首先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進而向第三產業轉移。②區域之間經濟總體水平存在差異。推動經濟發展的創新活動主要發生在較發達地區,較發達地區有了更高級別的產業形態后,原有比較落后的產業比重就會逐漸降低,欠發達地區往往就成為這些較落后產業的接收地。探究核心知識1.工業化之初,東亞國家或地區勞動力價格較低,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積累資金和培養產業工人。2.勞動密集型產業呈現出按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轉移的規律。3.一個國家或地區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后,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相應提高,使勞動密集型產業繼續向勞動力價格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4.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引進(承接產業轉移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承接的產業應以資源節約型為主);②加快承接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步伐;③加大科技投入,創立自主品牌等。落實思維方法1.A 2.B 3.C [第1題,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東部沿海地區獲得了優先發展,A正確。第2題,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且距離東部沿海地區近,有利于承接東部沿海地區轉出的部分產業,①正確;該次產業轉移不一定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②錯誤;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雖轉出了部分產業,但仍在承接部分產業的轉入,③錯誤;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推動制造業回流,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其他發展中國家依托低成本要素,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④正確。故選B。第3題,發達國家推動制造業回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就業崗位,C正確。]4.A 5.C [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我國相比,南亞和東南亞經濟相對落后,有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最有可能流向南亞和東南亞的企業是手機組裝,A正確。第5題,南亞和東南亞勞動力成本更低,不是回遷到中國的主要因素,C正確。]知識點三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梳理教材新知1.新興 夕陽2.創新 環境 空心化 經濟效益 基礎設施 能源3.一體化思考 “騰籠換鳥”是指我國東部地區現有產業接近飽和,新興產業發展空間較小,生產要素無法進入新興產業,需將原有產業轉移出去,培育新的主導產業;“筑巢引鳳”是指我國中西部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薄弱,一些地區產業空白,設置優惠條件吸引一部分產業轉入。落實思維方法1.B 2.A [第1題,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國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銷往中亞,說明中亞有很大的消費市場,新疆在中亞建設家具加工廠和物流中心是為了占領市場。第2題,產業轉移對轉入地的有利影響包括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轉入地的生態環境變差;家具加工廠不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不能提高科技水平。]3.D 4.B [第3題,我國勞動力數量大量減少與事實不符,①不符合題意;我國土地成本上升與美國的制造業回流關系不大,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第4題,近年來,中國制造業面臨著生產成本增加和投資環境惡化等不利影響,制造業優勢逐漸被削弱,而隨著美國制造業回流,為中國產業升級創造了機遇與條件,故選B。](共84張PPT)第一節第三章 區域合作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某區域為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結合實例,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和一般規律。(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內容索引知識點一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知識點二 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課時對點練知識點三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知識點一1.產業轉移(1)概念:指某些國家或地區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到其他 ,是產業在空間上 的現象。(2)目的:降低 ,擴大銷售市場。(3)方式:對外 、在外建立企業等。國家或地區移動生產成本直接投資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1)要素約束因素要素供給緊張經營環境減少較好(2)市場因素通過產業轉移擴大生產規模,占領 ,謀取更佳效益。(3)政策因素政府對產業轉移進行引導、控制和監管,借助 、調控、財稅等策略,促進產業有序轉移。(4)其他因素:生產要素、地理位置、市場環境、政府政策、產業配套、 、技術水平差距等。新興市場規劃基礎設施特別提醒技術水平差距影響產業輸出國向外轉移的產業類型或產業工序;技術差距越小,產業轉移越有效果。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的核心歸納產業轉移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的是獲取最大利潤。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是獲取最大利潤的主要途徑。有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選址經歷了從歐洲到美國、到日本、到中國臺灣、到中國大陸的過程,現在他們卻又選擇去東南亞、去非洲。據此完成1~3題。1.這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不停變換廠址,主要是為了A.接近消費市場 B.接近原料產地C.帶動當地經濟 D.獲取更多利潤√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不停變換廠址,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多利潤,D正確。有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選址經歷了從歐洲到美國、到日本、到中國臺灣、到中國大陸的過程,現在他們卻又選擇去東南亞、去非洲。據此完成1~3題。2.如果只考慮我國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影響,以下哪類產品的跨國公司生產企業最有可能率先由中國大陸遷往非洲A.普通服裝制造 B.食品制造C.汽車制造 D.飛機制造√與我國相比,非洲勞動力和土地價格低,遷往非洲的應是勞動力指向型的普通服裝制造,A正確;食品制造是市場指向型工業,B錯誤;汽車制造和飛機制造是技術指向型工業,C、D錯誤。故選A。有些跨國公司的生產企業選址經歷了從歐洲到美國、到日本、到中國臺灣、到中國大陸的過程,現在他們卻又選擇去東南亞、去非洲。據此完成1~3題。3.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同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應該A.提高工人工資 B.改良產品外觀C.加強自主研發 D.降低產品價格√加強自主研發,形成自主品牌,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C正確;提高工人工資,會增加生產成本,減弱競爭優勢,A錯誤;僅改良產品外觀,無法提高產品競爭力,B錯誤;降低產品價格,會減少企業的收益,導致惡性競爭,D錯誤。故選C。(2024·吉林長春期末)作為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泰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2年9月8日,中國汽車企業M公司正式簽署在泰國認購土地、建設首個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工廠的相關協議。同時多個國際龍頭企業也紛紛在東南亞興建電池廠。據此完成4~6題。4.M公司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是A.開拓國際市場 B.利用優惠政策C.吸引國外資金 D.建立品牌形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我國汽車企業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國際市場,A正確;利用優惠政策、吸引國外資金、建立品牌形象均不是其在泰國建廠的主要目的,B、C、D錯誤。(2024·吉林長春期末)作為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泰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2年9月8日,中國汽車企業M公司正式簽署在泰國認購土地、建設首個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工廠的相關協議。同時多個國際龍頭企業也紛紛在東南亞興建電池廠。據此完成4~6題。5.與國內建廠相比,M公司選擇在泰國建廠可以A.促進產業協作 B.改善產品質量C.提高生產技術 D.降低運輸成本√由材料可知,泰國是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說明泰國汽車需求量大。在泰國建廠,距離市場近,可以降低運輸成本,D正確;汽車在國內生產和在泰國生產在產業協作、生產技術、產品質量方面相差不大,A、B、C錯誤。(2024·吉林長春期末)作為東盟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泰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2年9月8日,中國汽車企業M公司正式簽署在泰國認購土地、建設首個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工廠的相關協議。同時多個國際龍頭企業也紛紛在東南亞興建電池廠。據此完成4~6題。6.促使多個國際龍頭企業在東南亞建電池廠的主要原因是A.避開貿易壁壘 B.增強集聚效應C.利于原料獲取 D.便于產品銷售√多個國際龍頭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建電池廠,主要是為M公司等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供電池,便于電池產品的銷售,與原料獲取的關系不大,C錯誤,D正確;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受貿易壁壘影響較小,A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這些企業集聚在一個國家或某個工業園區,B錯誤。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知識點二1.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1)從 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2)由低附加值產業上升到 產業。勞動密集型高附加值2.全球范圍內的三次產業轉移 第一次產業轉移 第二次產業轉移 第三次產業轉移時間 20世紀50~60年代 20世紀60~80年代 20世紀80~90年代原因 美國在確立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先地位后,重點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科技革命推動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加速產業升級,重點發展 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推動產業提升資本 第一次產業轉移 第二次產業轉移 第三次產業轉移轉出產業 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 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及一部分制造業方向 向歐洲、 轉移 向東亞、拉丁美洲等地轉移 向東盟及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轉移勞動低端日本中國的產業轉移拓展延伸產業轉移的規律核心歸納(1)轉移主體: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輕工業轉移,然后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重工業轉移。(初期) (中期) (后期)產業轉移的規律核心歸納(2)轉移方向:由發達國家或地區向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地區轉移。思考 產業轉移的基本條件有哪些?答案 ①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首先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進而向第三產業轉移。②區域之間經濟總體水平存在差異。推動經濟發展的創新活動主要發生在較發達地區,較發達地區有了更高級別的產業形態后,原有比較落后的產業比重就會逐漸降低,欠發達地區往往就成為這些較落后產業的接收地。下圖為20世紀下半葉東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主要對象國(地區)的變化示意圖。1.[區域認知]圖中所示東亞國家或地區,工業化之初都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試解釋其原因。答案 工業化之初,東亞國家或地區勞動力價格較低,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積累資金和培養產業工人。2.[綜合思維]從經濟發展水平角度解釋圖中所示的產業轉移規律。答案 勞動密集型產業呈現出按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轉移的規律。3.[綜合思維]為什么一個國家或地區會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對象國或地區轉變成轉移國或地區?答案 一個國家或地區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后,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相應提高,使勞動密集型產業繼續向勞動力價格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4.[地理實踐力]近年來,我國環渤海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下,成為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之后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增長極。環渤海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答案 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引進(承接產業轉移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承接的產業應以資源節約型為主);②加快承接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步伐;③加大科技投入,創立自主品牌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開始,我國制造業發展遭遇嚴峻挑戰。下圖示意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一般路徑。據此完成1~3題。1.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承接第三次產業轉移的關鍵條件是A.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B.廣闊的消費市場C.充足且廉價的勞動力D.臨近產業轉出地√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東部沿海地區獲得了優先發展,A正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開始,我國制造業發展遭遇嚴峻挑戰。下圖示意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一般路徑。據此完成1~3題。2.第四次產業轉移①存在我國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②轉出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③使我國東部沿海完全成為產業轉出區④使我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且距離東部沿海地區近,有利于承接東部沿海地區轉出的部分產業,①正確;該次產業轉移不一定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②錯誤;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雖轉出了部分產業,但仍在承接部分產業的轉入,③錯誤;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推動制造業回流,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其他發展中國家依托低成本要素,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④正確。故選B。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開始,我國制造業發展遭遇嚴峻挑戰。下圖示意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一般路徑。據此完成1~3題。3.第四次產業轉移中,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政策吸引制造業回流的主要目的是A.促進產業升級B.降低生產成本C.增加就業崗位D.擴大銷售市場√發達國家推動制造業回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就業崗位,C正確。(2024·山東濟南期中)目前全球正在發生第四次產業轉移,一些企業從中國沿海流向中國中西部、南亞、東南亞,但很多企業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后不久又回遷到中國。據此完成4~5題。4.最有可能流向南亞和東南亞的企業是A.手機組裝 B.核能發電C.軟件開發 D.汽車制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我國相比,南亞和東南亞經濟相對落后,有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最有可能流向南亞和東南亞的企業是手機組裝,A正確。(2024·山東濟南期中)目前全球正在發生第四次產業轉移,一些企業從中國沿海流向中國中西部、南亞、東南亞,但很多企業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后不久又回遷到中國。據此完成4~5題。5.很多企業轉移后不久又回遷到中國,下列不是回遷主要考慮的因素是A.市場 B.生產協作條件C.勞動力成本 D.勞動力素質√南亞和東南亞勞動力成本更低,不是回遷到中國的主要因素,C正確。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知識點三1.對產業的影響:有利于 產業的擴散,促使朝陽產業逐步取代 產業。2.對轉出地、轉入地的影響新興夕陽 有利 不利轉出地 騰出發展空間,凝聚 力量,促進產業升級;減少資源消耗,緩解 壓力,改善民生質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產業的開發 減少傳統的勞動就業人口,可能導致產業“ ”轉入地 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改善及提高_____ ,增加財政稅收;擴大就業機會,增強發展活力;有效改善 和公共服務 增加資源和 消耗,加劇環境污染,占用農業用地創新環境空心化經濟效益基礎設施能源3.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有利于形成高效益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推動區域經濟 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一體化特別提醒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一是要從產業轉出區和產業轉入區兩個角度回答,二是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回答。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表述的規范性,抓住核心。思考 進入21世紀,我國東部沿海“騰籠換鳥”與中西部“筑巢引鳳”兩出大戲的帷幕幾乎同時拉開,簡要說明“騰籠換鳥”“筑巢引鳳”的含義。答案 “騰籠換鳥”是指我國東部地區現有產業接近飽和,新興產業發展空間較小,生產要素無法進入新興產業,需將原有產業轉移出去,培育新的主導產業;“筑巢引鳳”是指我國中西部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薄弱,一些地區產業空白,設置優惠條件吸引一部分產業轉入。(2024·河北保定月考)新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上將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銷往中亞,并在中亞建設了家具加工廠和物流中心。據此完成1~2題。1.新疆家具企業在中亞建設加工廠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原料 B.市場 C.勞動力 D.技術√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國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銷往中亞,說明中亞有很大的消費市場,新疆在中亞建設家具加工廠和物流中心是為了占領市場。(2024·河北保定月考)新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上將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銷往中亞,并在中亞建設了家具加工廠和物流中心。據此完成1~2題。2.在中亞建設家具加工廠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有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②增加就業機會 ③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④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⑤提高科技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④√產業轉移對轉入地的有利影響包括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轉入地的生態環境變差;家具加工廠不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不能提高科技水平。制造業回流指發達國家制造業的投資和生產從國外向國內轉移的一種現象,它既包括把海外的工廠遷移回國,也包括在國內建設工廠,取代在海外建廠或采購的計劃。自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美國P公司把一部分電腦的制造從中國轉移回美國;工程機械企業M公司將倫敦一家工廠撤回印第安納州,并把原先設立在日本的部分設施遷至美國,由此創造4 200個就業崗位;美國N公司不斷向美國本土的生產和研發砸入重金,公司75%的產品將在美國國內生產,帶動本土高薪崗位4.4萬個。據此完成3~4題。3.美國的制造業從我國回流到美國的原因有①我國勞動力數量大量減少 ②我國土地成本上升 ③增加美國就業機會 ④美國政府的推動 ⑤美國科技發達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④⑤ D.③④⑤√我國勞動力數量大量減少與事實不符,①不符合題意;我國土地成本上升與美國的制造業回流關系不大,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4.美國制造業回流對我國產生的影響是A.擴大了美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B.推動我國產業升級C.促進我國制造業產品出口D.使我國科技發展減緩√近年來,中國制造業面臨著生產成本增加和投資環境惡化等不利影響,制造業優勢逐漸被削弱,而隨著美國制造業回流,為中國產業升級創造了機遇與條件,故選B。課時對點練下圖示意世界汽車產業四次大轉移的方向和時間。完成1~2題。1.1996年左右,汽車產業從歐美轉移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A.勞動力豐富B.原材料充足C.市場潛力大D.研發水平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礎過關1996年左右,汽車產業從歐美轉移到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居民購買力增強,市場潛力大,C正確;汽車產業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不是轉移的主要原因,排除A;轉移到中國的企業大多為組裝廠,許多零部件需要進口,排除B;與歐美相比,當時中國的研發水平低,排除D。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下圖示意世界汽車產業四次大轉移的方向和時間。完成1~2題。2.有關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會降低產業轉出區的經濟發展水平B.加快轉入區工業化和產業升級進程C.增加轉出區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遷D.解決轉入區的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產業轉移使得轉入區工業企業增多,第二產業發展迅速,可以加快工業化和產業升級進程,B正確;產業轉移會促進轉出區產業升級,有可能提高其經濟發展水平,A錯誤;產業轉移會減少轉出區就業機會,C錯誤;產業轉移會增大轉入區產業規模,增大環境壓力,有可能加劇轉入區的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當前全球計算機制造業價值鏈分布示意圖”,完成3~5題。3.首先轉移的計算機制造業生產環節是A.軟件設計B.知識產權C.整機組裝D.售后服務√產業轉移時往往是技術含量低、產品價值低的環節先轉移,整機組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低,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當前全球計算機制造業價值鏈分布示意圖”,完成3~5題。4.影響計算機制造業向我國轉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高素質的人才B.豐富的資源和能源C.廣闊的市場D.良好的服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將計算機制造業中附加值最低的生產環節轉移到我國,其考慮的主要是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以及廣闊的市場,C正確,A、D錯誤。計算機制造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當前全球計算機制造業價值鏈分布示意圖”,完成3~5題。5.為提高我國計算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們應該A.加強自主研發,保護知識產權B.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品牌C.擴大生產規模,取得規模效益D.降低工人工資,縮減生產成本√計算機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高,研發費用高。我國計算機制造業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主要參與附加值較低的生產環節,故為提高我國計算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加強自主研發,保護知識產權,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蘇蘇州期中)“東數西算”工程作為我國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又一項重要的戰略工程,已正式全面啟動。所謂“東數西算”,就是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據此完成6~7題。6.西部地區承接數據中心建設的原因不包括A.土地資源豐富 B.能源資源豐富C.勞動力價格低 D.技術水平高√我國東部地區相關技術水平更高,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蘇蘇州期中)“東數西算”工程作為我國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又一項重要的戰略工程,已正式全面啟動。所謂“東數西算”,就是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據此完成6~7題。7.“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是A.利于東部地區算力水平的提高B.帶動我國西部數據資源的整合C.有利于消除我國東、西部差距D.有利于提高我國產業布局的合理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有利于我國西部地區算力水平的提高,帶動我國東部數據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減小我國東、西部差距,但不可能消除,A、B、C錯誤;有利于提高我國產業布局的合理性,促進東、西部共同發展,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廣州期末)體育用品制造業一般分為體育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三大制造業,橫跨輕工、紡織、電子、化工等工業領域。下圖為“我國某知名運動用品制造企業發展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8.2018年,該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成都和東南亞自貿區成員國,是因為與晉江相比①成都的土地、勞動力的價格更低②東南亞可繞過貿易壁壘,擴大國際市場③東南亞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廣闊④成都可提供更豐富的體育用品生產原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晉江處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土地、勞動力價格相對較高,遷往成都能夠節約土地、勞動力成本,①正確;遷往東南亞自貿區成員國能夠直接面向海外市場,繞過貿易壁壘,擴大國際市場,②正確,③錯誤;2002年該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應具有完善的原料供給,遷往成都不是為了豐富的生產原料,④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廣州期末)體育用品制造業一般分為體育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三大制造業,橫跨輕工、紡織、電子、化工等工業領域。下圖為“我國某知名運動用品制造企業發展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9.2021年,該企業將研發、營銷、物流中心從晉江遷移到上海,其主要目的是A.依托大城市優惠政策,降低生產成本B.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精準把握市場C.分散晉江的產業,減輕城市環境污染D.依托交通樞紐的位置,靠近各地市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研發、營銷、物流對環境污染小,且遷往上海不會降低生產成本,A、C錯誤;物流中心設置在上海可以依托上海交通樞紐的位置,便于運輸,但不是研發、營銷中心遷移的主要目的,D錯誤;上海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流通迅速,能夠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精準把握市場,是研發、營銷、物流中心從晉江遷移到上海的主要原因,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廣州期末)體育用品制造業一般分為體育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三大制造業,橫跨輕工、紡織、電子、化工等工業領域。下圖為“我國某知名運動用品制造企業發展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10.該企業的產業轉移可以A.增大成都的環境污染B.促進晉江的產業升級C.導致上海產業空心化D.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企業不屬于高污染型企業,A錯誤;晉江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政府進行整體優化,不是單獨的企業轉移能夠優化的,B錯誤;研發、營銷屬于服務業,入駐上海有助于上海產業的發展,不會導致上海產業空心化,C錯誤;企業通過產業轉移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加工企業遷往成都),提升企業競爭力、知名度(營銷、研發部門遷往上海)等,D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隱含碳排放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隱含碳排放轉移與產業轉移同時發生。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凈產業轉移(轉入量-轉出量)和凈碳排放轉移(轉入產品隱含碳排放量-轉出產品隱含碳排放量)圖”。據此完成11~13題。11.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拉力”因素有①交通條件 ②資源狀況 ③產業集聚效應 ④勞動力價格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便利,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拉力”因素,①③正確,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隱含碳排放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隱含碳排放轉移與產業轉移同時發生。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凈產業轉移(轉入量-轉出量)和凈碳排放轉移(轉入產品隱含碳排放量-轉出產品隱含碳排放量)圖”。據此完成11~13題。12.圖中四個地區中,以低污染產業轉入為主的是A.東部沿海B.中部地區C.京津地區D.西北地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可知,四個地區中,東部沿海、中部地區以轉出為主,A、B錯誤;京津地區、西北地區以轉入為主,其中京津地區凈碳排放轉入少,西北地區凈碳排放轉入多,C正確,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隱含碳排放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隱含碳排放轉移與產業轉移同時發生。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凈產業轉移(轉入量-轉出量)和凈碳排放轉移(轉入產品隱含碳排放量-轉出產品隱含碳排放量)圖”。據此完成11~13題。13.造成圖示地區隱含碳排放差異的原因是A.人口數量B.資源數量C.產業結構D.國家政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產業結構差異造成能源消耗差異,是造成圖示地區隱含碳排放差異的原因,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2·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裝企業為緩解成本壓力,將總部和部分生產部門留在國內,把歐美服裝訂單轉移到東南亞進行加工。在此過程中,該類服裝企業自帶技術和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同時攜手與其在工序上聯系緊密的相關企業共同“走出去”。據此完成14~16題。14.該類服裝企業“自帶原材料”主要是為了A.縮短加工時間 B.保證產品品質C.降低生產成本 D.加強文化交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生產加工環節與原料來源沒有關系,不會縮短加工時間,A錯誤。該類服裝的原材料是絲綢、刺繡等,這些原材料是我國的優勢產品,使用我國帶去的原材料可以保證服裝產品的品質,選B。自帶原材料會加大企業的運輸成本,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C錯誤。自帶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只是用于本企業產品的生產,并不對外銷售原材料,對文化交流作用不大,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2·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裝企業為緩解成本壓力,將總部和部分生產部門留在國內,把歐美服裝訂單轉移到東南亞進行加工。在此過程中,該類服裝企業自帶技術和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同時攜手與其在工序上聯系緊密的相關企業共同“走出去”。據此完成14~16題。15.該類服裝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攜手相關企業的主要目的是A.促進自身技術更新 B.增加當地就業機會C.共用當地基礎設施 D.提高服裝生產效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走出去”過程中,攜手的相關企業與服裝企業有生產聯系,可提高服裝生產效率,但相互之間并沒有技術層面的促進作用,A錯,D對;對企業而言,所有活動的主要目的都是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不會是企業的主要目的,只是帶來的影響,B錯;同一區域,企業數量越多,對基礎設施造成的壓力越大,超過一定限度后反而會增加相應的成本,C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2·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裝企業為緩解成本壓力,將總部和部分生產部門留在國內,把歐美服裝訂單轉移到東南亞進行加工。在此過程中,該類服裝企業自帶技術和絲綢、刺繡等原材料,同時攜手與其在工序上聯系緊密的相關企業共同“走出去”。據此完成14~16題。16.該類服裝企業需要在東南亞配套的服務部門是A.設計咨詢 B.展覽銷售C.金融保險 D.專業物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據材料可知,該企業總部在國內,“走出去”的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且訂單供應歐美地區,故不需要考慮設計和市場,排除A、B。服裝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金融保險的需求不大,C錯;產品需要供應歐美地區,離不開專業的物流運輸服務,以保證服裝能及時、安全地發送到歐美地區,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某電子產品代工企業——N集團是專業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研發制造的高新科技企業,于1974年在臺北創立,之后其主要生產基地一直在中國大陸不斷轉移(見右圖)。2010年,N集團在河南鄭州建廠,其中航空港廠是鄭州N集團總部,是全球最大的某品牌手機生產基地,雇用了35萬名工人,全球大約一半的該品牌手機都來自鄭州的N集團工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材料二 2016年,N集團投資50億美元在印度開設工廠,但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最后關閉了在印度的工廠。2018年,N集團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廠,該州為吸引N集團建廠,承諾為其提供巨額補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說明N集團在中國大陸不斷轉移的原因。答案 (原廠所在地)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地方政策吸引。(2)說出N集團落戶河南鄭州對鄭州市產生的有利影響。答案 增加財政稅收,提高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拉動產業升級;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加機場貨運吞吐量。(3)推測N集團在印度建廠時遇到了哪些困難。答案 印度的供應鏈不完善;印度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勞動力素質較低,培訓成本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4)雖然勞動力成本很高,但是N集團卻在美國建廠,分析其原因。答案 美國的優惠政策吸引(巨額的財政補貼);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有人才、技術優勢;生產自動化程度高,需要勞動力少;美國市場廣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一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三章 第一節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