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分值:58分)(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因煤而興的焦作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焦作市緊緊抓住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重大政策機遇,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前,將發展視野由“地下”轉至“地上”,強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從材料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產業鏈、從產業鏈到“互聯網+”,實現了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下圖為“焦作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促使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消費市場萎縮 B.煤炭資源完全枯竭C.經濟政策導向驅動 D.煤炭開發技術落后2.焦作市獨具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的特點是( )①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②實現上、中、下游產業對接 ③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④產業種類單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焦作市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是( )A.汽車產業基礎雄厚B.當地市場需求量大C.技術人才儲備充足D.生態與經濟潛力大魯爾區隨著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人地關系從相對協調走向日趨緊張,使區域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為此,需要通過轉型、調整,以尋求新的發展。據此完成4~5題。4.為治理魯爾區的環境污染,營造綠色空間,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統和污水凈化系統B.建立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回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變廢為寶C.植樹造林,擴大人均綠地面積D.禁止鋼鐵、煤炭工業在該地存在5.德國魯爾區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的措施有( )①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 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③改造鋼鐵工業 ④調整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2024·內蒙古赤峰月考)陜西省榆林市煤炭資源豐富,年降水量不足400 mm。2012年以來,該市逐步形成從煤炭到各種化工產品的“化黑為白”的完整產業鏈。隨著煤炭資源減少,榆林市也面臨著產業轉型。下圖為“現代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對比圖”。據此完成6~8題。6.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相比,現代煤化工產業鏈最直觀的變化是( )A.勞動力投入增多 B.產業結構改變C.煤炭加工精細化 D.環境污染加劇7.榆林市產業轉型面臨的主要困難有( )①交通通達度不足 ②生態環境脆弱 ③勞動力短缺 ④資金儲備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適合榆林市產業轉型發展的合理措施有( )①全面發展旅游服務業 ②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 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④推動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產業轉型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選擇題9~13題,每小題4分,共20分)(2024·江西萍鄉期中)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據此完成9~11題。9.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首要條件是( )A.原料豐富 B.技藝精湛C.市場需求量大 D.政策支持10.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外部原因是( )A.雕刻工匠越來越少B.煤精原料越來越少C.煤精產品替代品增多D.雕刻題材傳統單一11.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的發展方向是( )A.從海外進口煤精原料B.加強撫順煤精的開采C.創新雕刻技藝和材料D.研發煤炭向煤精轉化技術通過對自然資源部全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計結果的分析,可探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特點,驗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資源開發領域的成果。下圖為2012~2021年我國不同規模礦山數及其礦石產量變化趨勢。據此完成12~13題。12.據圖判斷2012~2021年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A.礦石產量逐年增長 B.礦石產能更加分散C.以大中型礦山為主 D.小型礦山產能下降13.得益于資源開發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非油氣礦業經濟利潤( )A.向東部地區及小型礦山傾斜B.向西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C.向東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D.向西部地區小型礦山傾斜14.(2024·河北石家莊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傳統煤炭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TM集團歷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下圖示意2012~2018年我國TM集團各子系統協同度(協同度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相互協作完成某一目標的能力)情況。煤炭企業的產業協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向: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環境與經濟協同。自2011年開始,TM集團基于自身發展需求,開始轉型發展,截止到2018年,經過8年多的轉型發展,創造了輝煌業績。TM集團的產業協同發展經驗,將對我國科學布局西部地區煤炭產業和提前謀劃西部地區的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描述TM集團各子系統協同度的差異。(2)分析TM集團在發展過程中轉型的原因。(3)說明TM集團轉型對我國傳統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借鑒意義。答案精析1.C 2.B 3.D [第1題,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消費市場大,A錯誤;焦作市煤炭資源沒有完全枯竭,B錯誤;焦作市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可知,促使其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及地方經濟政策導向驅動,C正確;焦作市因煤而興,煤炭開發產業基礎好,開發技術實力強,D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該發展之路實現上、中、下游產業有效對接,延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種類,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抵抗市場風險能力,①④錯誤,②正確;生態立市,降低煤炭產業比重,發展新興產業,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利于保護環境,③正確。故選B。第3題,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汽車而言較為環保,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生態與經濟潛力大是焦作市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D正確;焦作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并不雄厚,當地市場需求量不大,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當地并沒有技術人才上的優勢,A、B、C錯誤。]4.D 5.A [第4題,魯爾區為治理環境污染,營造綠色空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統和污水凈化系統;建立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回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變廢為寶;植樹造林,擴大人均綠地面積,A、B、C不符合題意;魯爾區對鋼鐵和煤炭工業進行改造,減少了這些工業的數量,調整了工業布局,不是禁止這些工業在該地存在,D符合題意。故選D。第5題,魯爾區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區域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包括:①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③改造鋼鐵工業;④調整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①②③④均正確,故選A。]6.C 7.A 8.D [第6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相比,現代煤化工產業鏈最直觀的變化是煤炭加工精細化,C正確;勞動力投入變化沒有體現,A錯誤;二者都為煤炭加工業,產業結構沒有改變,B錯誤;現代煤化工生產模式使環境污染減輕,D錯誤。第7題,榆林市位于陜西省北部的黃土高原,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產業轉型面臨的主要困難有交通通達度不足、生態環境脆弱,①②正確;榆林市勞動力、資金儲備比較充足,③④錯誤。故選A。第8題,適合榆林市產業轉型發展的合理措施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推動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產業轉型,②④正確;以煤為主的傳統工業,導致環境污染較嚴重,不適合全面發展旅游服務業,①錯誤;科技水平較低,不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錯誤。故選D。]9.A 10.C 11.C [第9題,由材料“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可知,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首要條件是原料豐富,A正確;技藝精湛、市場需求量大也是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主要條件,但不是首要條件,B、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政策支持,D錯誤。第10題,雕刻工匠越來越少、煤精原料越來越少、雕刻題材傳統單一是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內部原因,A、B、D錯誤;煤精產品替代品增多,使煤精雕刻產品市場需求量減少,是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外部原因,C正確。第11題,由材料“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可知,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創新雕刻技藝和材料,C正確;從海外進口煤精原料會增加成本,不利于煤精雕刻產業的轉型,A錯誤;撫順煤炭、煤精資源已經枯竭,因此加強撫順煤精的開采和研發煤炭向煤精轉化技術不合理,B、D錯誤。]12.D 13.B [第12題,據圖可知,礦石產量經歷先減后增的變化,A錯誤;從產能分布看,大中型礦山產能增長明顯,小型礦山產能明顯萎縮,礦石產能更加集中,B錯誤;從數量分布看,2021年之前,大中型礦山數占比均低于50%,仍然以小型礦山為主,但大中型礦山產能占比增長有加速趨勢,小型礦山產能下降,C錯誤,D正確。第13題,據圖可知,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供給側改革方向是大型化、集約化,礦業經濟利潤向大型礦山傾斜;我國礦產資源多集中在中西部,東部礦產資源分布少,故礦業經濟利潤向西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故選B。]14.(1)總體而言,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環境與經濟協同度呈上升趨勢,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度先降后升;2012~2013年,煤炭開發與利用的協同度最高;2013~2015年,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度上升幅度大,環境與經濟、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度平穩發展;2015年后,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度最高。(2)煤炭綜合利用率低,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產業結構單一,創新能力不足;生態環境惡化,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改造傳統產業,延長產業鏈,使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結合本地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治理污染,美化環境。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學習目標] 1.結合材料,說明魯爾區發展的區位條件。(區域認知)2.結合圖表,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及采取的相應措施。(綜合思維)3.結合案例,分析資源枯竭型城市出現的原因及轉型的措施。(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魯爾區的繁榮與興衰資源枯竭型地區是指原來依靠本地自然資源作為發展根基,后來因為資源________________或資源____________而衰落的地區。1.魯爾區的繁榮(1)發展條件:魯爾區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煤質好,煤種全,品位高。通過萊茵河與歐洲最大港口________保持緊密聯系。依托便利的水陸運輸,鐵礦可從法國、瑞典、荷蘭、俄羅斯等國進口。(2)工業結構:在煤炭、________、化學等工業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機械、________、建材、紡織、服裝、啤酒等工業,形成內部聯系密切、布局高度集中的工業地域綜合體。拓展延伸 魯爾區優越的區位條件區位條件 具體體現 影響豐富的煤炭資源 魯爾區煤田儲量大,開采條件好(煤層埋藏淺,利于露天開采) 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離鐵礦區較近 鐵礦石初期來自法國的洛林鐵礦區,后期來自瑞典、俄羅斯,魯爾區距其地區都較近 有利于節省運費,降低生產成本。鋼鐵工業成為魯爾區的主導產業充沛的水源 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水資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進了化學工業的發展便捷的水陸交通 內河交織成網,且與海洋相通,水運便利;有德國最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便捷的水陸交通為魯爾區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條件廣闊的市場 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經濟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促進了工業產品的銷售、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革新2.魯爾區的衰落(1)煤炭工業衰落: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海外廉價________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輸入,出現“煤炭危機”。(2)鋼鐵工業衰落:20世紀60年代,隨著其他國家鋼鐵業不斷發展;歐洲鋼鐵市場__________萎縮;替代鋼鐵的________出現。(3)相對________的重化工業結構,逐漸成為區域發展的障礙。(4)長期發展重化工業,導致該區____________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材料一 德國魯爾區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區之一。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鋼鐵產量占到全國70%左右,煤炭產量高達80%以上,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材料二 德國魯爾區煤炭、鋼鐵工業的變化。1957年 2005年煤礦(座) 140 7鋼鐵廠(個) 26 4煤礦工人(萬人) 47 4鋼鐵工人(萬人) 30 約5材料三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地理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和核電的廣泛使用,對煤炭的需求不斷減少;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出現,對鋼鐵需求量減少。魯爾工業區從以煤炭和鋼鐵工業為主導的資源型生產基地,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新型經濟區。1.[區域認知]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發展煤炭和鋼鐵工業有利的地理環境是什么?(試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分析)2.[綜合思維]簡述上圖表現出的20世紀70年代后魯爾區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資源型城市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往往會經歷從開發到衰退的過程。下圖示意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據此完成1~2題。1.資源型城市的共同特點是( )A.資源枯竭,產業效益下降B.產業布局分散,污染范圍較大C.財力薄弱,經濟發展緩慢D.采掘業占比大,產業結構單一2.相對于原有的發展,資源型城市再生期的發展主要著眼于( )A.拓寬資源進口通道 B.延長原有產業鏈C.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D.關閉重污染企業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立足于區內的優越條件,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發展成以煤炭、鋼鐵、化學等重工業為核心的德國最大的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讀圖,回答3~5題。3.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基礎是( )A.發達的交通 B.豐富的煤炭資源C.優質的鐵礦 D.廣闊的消費市場4.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衰落最為明顯的工業部門是( )A.化學工業、鋼鐵工業 B.煤炭工業、鋼鐵工業C.機械工業、煤炭工業 D.鋼鐵工業、電力工業5.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產結構太復雜 ②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廉價石油的競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知識點二 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1.魯爾區全面轉型的三個階段階段 時間 主要內容第一階段 20世紀60年代 主要是____________,對傳統產業進行清理改造,對落后企業進行歸并整合,抓緊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第二階段 20世紀70年代 對鋼鐵、煤炭、化學等重工業企業進行改造,積極發展汽車、石化、電子信息等________產業第三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今 引進和發展高科技產業、新型工業和____________,使區域產業結構趨于多元化2.轉型效果(1)原先的________、鋼鐵工業多已全面改造,電力、化學、石油、軍事等工業部門在歐洲占據突出地位。(2)魯爾區已成長為以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為引領、多行業________發展的綜合經濟區。(3)環境污染得到徹底治理,環境優美宜人。核心歸納 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考 借鑒魯爾區綜合整治的經驗,請為遼中南地區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某年暑假期間,王緯同學跟隨父親去歐洲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旅游。在德國魯爾區,王緯和父親在導游的帶領下,進行了新奇的工業旅游,參觀了鑄造博物館等,旅途中的“名勝古跡”——一家早已停產的大型鋼鐵廠和大型化工廠,讓人流連忘返。1.[區域認知]以重工業著稱的魯爾區、已停產的大型鋼鐵廠和大型化工廠變成“名勝古跡”,說明魯爾區發生了什么變化?2.[綜合思維]指出魯爾區將停產的鋼鐵廠和化工廠改造成為人們游覽的“名勝古跡”,體現了魯爾區產業結構怎樣的變化?3.[地理實踐力]哪些資源可以用來發展工業旅游?(2024·新疆伊犁期末)2018年12月21日,魯爾區最后一座黑煤煤礦關閉,標志著一個時代、一個產業成為歷史。在再度振興過程中,魯爾區開創了一條“工業文化之路”,成為世界上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的典范。下圖為“魯爾區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模式圖”。據此完成1~3題。1.魯爾區的工業遺產主要有( )A.石化廠、核反應堆 B.煉焦廠、大型機床C.紡織廠、海運碼頭 D.鐵礦井、煉鋼高爐2.“工業文化之路”反映了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 )A.改造傳統產業,優化工業布局 B.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C.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生態管理 D.重視環境保護,提高生活質量3.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的意義包括( )①改變工業布局不合理現狀 ②有效保護城市的文化脈絡 ③有效降低區域改造的成本 ④延續市民原有的城市記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24·廣西北海質檢)安徽省淮南市作為全國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現在淮南把產業轉型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本支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此完成4~5題。4.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曾經發展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資源逐漸枯竭 ②產業結構單一 ③環境污染嚴重 ④勞動力短缺 ⑤水資源嚴重短缺 ⑥國家產業政策調整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5.淮南未來城市轉型發展,將要( )①著力發展煤發電行業 ②重點發展鋼鐵行業 ③產業發展多元化 ④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⑤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⑥加強環境治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魯爾區的繁榮與興衰梳理教材新知消耗殆盡 價值下降1.(1)鹿特丹 (2)鋼鐵 化肥2.(1)石油 (2)需求 新材料 (3)單一 (4)環境污染探究核心知識1.自然環境:魯爾區煤炭資源豐富,離鐵礦近,水源充足;社會環境:世界對鋼鐵需求量大。2.趨勢:第二產業比重逐漸降低,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漸上升。原因: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煤炭開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對煤炭和鋼鐵的需求量減少,環境污染嚴重,政策的支持等。落實思維方法1.D 2.C [第1題,資源型城市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隨著時間推移,資源有可能會枯竭,但并不是所有的資源型城市都面臨資源枯竭,產業效益下降,A錯誤;資源型城市產業布局相對集中,B錯誤;資源型城市通常經濟基礎較好,經濟發展速度較快,C錯誤;我國的資源型城市,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資源開采,對資源的深加工程度較低,采掘業占比大,產業結構單一,D正確。第2題,資源型城市再生期礦產資源不足,甚至面臨枯竭,不利于對資源進行深加工、延長原有產業鏈,B錯誤;進口資源成本高,A錯誤;關閉重污染企業,會導致經濟停滯或衰退,與實際情況不符,D錯誤;應該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次拉動本地經濟增長,C正確。]3.B 4.B 5.D [第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魯爾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鋼鐵、電力等工業發展的基礎。第4題,20世紀50年代以后,在外界及自身因素的影響下,魯爾區出現了“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故衰落最為明顯的工業部門是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第5題,由于廉價石油的競爭,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新技術革命的沖擊,使傳統的生產和組織方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且傳統工業需要的勞動力減少,大量工人失業;再加上魯爾區單一的重化工業結構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導致了魯爾區的衰落。]知識點二 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梳理教材新知1.制定方案 新興 服務業2.(1)煤炭 (2)協調思考 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治理環境污染,美化環境;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產效率;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探究核心知識1.工業衰落,第三產業興起,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等。2.大力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旅游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亮點”。3.能展示魯爾區曾經輝煌的特色廠房、設備,工人生活、娛樂場所等,都可以改造或維護,進行展出,供游客體驗。落實思維方法1.B 2.B 3.C [第1題,魯爾區的煤炭資源充足,煤炭化學工業較多,有煉焦廠分布,以鋼鐵機械工業為主,有大型機床廠,B正確。第2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工業文化之路”發展旅游業,體現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B正確。 第3題,發展工業遺產旅游,沒有改變工業布局,①錯誤;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可以傳承城市的工業文化,有效保護城市的文化脈絡,延續市民原有的城市記憶,②④正確;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可以有效減少拆除和重新建設的成本,降低區域改造的成本,③正確。故選C。]4.A 5.D [第4題,安徽省淮南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煤炭資源逐漸枯竭、產業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嚴重導致產業衰落,發展舉步維艱;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導致其發展舉步維艱,①②③⑥正確;安徽省淮南市人口較多,勞動力豐富;位于東部季風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充足,④⑤錯誤,A正確。第5題,現在淮南把產業轉型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本支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此分析可知,淮南未來城市轉型發展措施包括產業發展多元化,改變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加強環境治理,改善投資環境,③⑤⑥正確;著力發展煤發電行業、重點發展鋼鐵行業仍是發展傳統產業,對環境污染較大,①②錯誤;淮南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不適宜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④錯誤,D正確。](共69張PPT)第三節第二章 區域發展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以某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分析該類城市發展的方向。1.結合材料,說明魯爾區發展的區位條件。(區域認知)2.結合圖表,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及采取的相應措施。(綜合思維)3.結合案例,分析資源枯竭型城市出現的原因及轉型的措施。(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魯爾區的繁榮與興衰知識點二 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課時對點練內容索引魯爾區的繁榮與興衰><知識點一資源枯竭型地區是指原來依靠本地自然資源作為發展根基,后來因為資源_____或資源 而衰落的地區。1.魯爾區的繁榮(1)發展條件:魯爾區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煤質好,煤種全,品位高。通過萊茵河與歐洲最大港口 保持緊密聯系。依托便利的水陸運輸,鐵礦可從法國、瑞典、荷蘭、俄羅斯等國進口。(2)工業結構:在煤炭、 、化學等工業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機械、 、建材、紡織、服裝、啤酒等工業,形成內部聯系密切、布局高度集中的工業地域綜合體。消耗殆盡價值下降鹿特丹鋼鐵化肥魯爾區優越的區位條件拓展延伸區位條件 具體體現 影響豐富的煤炭資源 魯爾區煤田儲量大,開采條件好(煤層埋藏淺,利于露天開采) 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離鐵礦區較近 鐵礦石初期來自法國的洛林鐵礦區,后期來自瑞典、俄羅斯,魯爾區距其地區都較近 有利于節省運費,降低生產成本。鋼鐵工業成為魯爾區的主導產業充沛的 水源 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水資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進了化學工業的發展魯爾區優越的區位條件拓展延伸區位條件 具體體現 影響便捷的水陸交通 內河交織成網,且與海洋相通,水運便利;有德國最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便捷的水陸交通為魯爾區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條件廣闊的市場 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經濟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促進了工業產品的銷售、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革新2.魯爾區的衰落(1)煤炭工業衰落: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海外廉價 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輸入,出現“煤炭危機”。(2)鋼鐵工業衰落:20世紀60年代,隨著其他國家鋼鐵業不斷發展;歐洲鋼鐵市場萎縮;替代鋼鐵的 出現。(3)相對 的重化工業結構,逐漸成為區域發展的障礙。(4)長期發展重化工業,導致該區 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石油需求新材料環境污染單一材料一 德國魯爾區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區之一。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鋼鐵產量占到全國70%左右,煤炭產量高達80%以上,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材料二 德國魯爾區煤炭、鋼鐵工業的變化。 1957年 2005年煤礦(座) 140 7鋼鐵廠(個) 26 4煤礦工人(萬人) 47 4鋼鐵工人(萬人) 30 約5材料三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地理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和核電的廣泛使用,對煤炭的需求不斷減少;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出現,對鋼鐵需求量減少。魯爾工業區從以煤炭和鋼鐵工業為主導的資源型生產基地,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新型經濟區。1.[區域認知]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發展煤炭和鋼鐵工業有利的地理環境是什么?(試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分析)答案 自然環境:魯爾區煤炭資源豐富,離鐵礦近,水源充足;社會環境:世界對鋼鐵需求量大。2.[綜合思維]簡述題圖表現出的20世紀70年代后魯爾區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答案 趨勢:第二產業比重逐漸降低,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漸上升。原因: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煤炭開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對煤炭和鋼鐵的需求量減少,環境污染嚴重,政策的支持等。資源型城市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往往會經歷從開發到衰退的過程。下圖示意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據此完成1~2題。1.資源型城市的共同特點是A.資源枯竭,產業效益下降B.產業布局分散,污染范圍較大C.財力薄弱,經濟發展緩慢D.采掘業占比大,產業結構單一√資源型城市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隨著時間推移,資源有可能會枯竭,但并不是所有的資源型城市都面臨資源枯竭,產業效益下降,A錯誤;資源型城市產業布局相對集中,B錯誤;資源型城市通常經濟基礎較好,經濟發展速度較快,C錯誤;我國的資源型城市,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資源開采,對資源的深加工程度較低,采掘業占比大,產業結構單一,D正確。資源型城市是以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往往會經歷從開發到衰退的過程。下圖示意資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據此完成1~2題。2.相對于原有的發展,資源型城市再生期的發展主要著眼于A.拓寬資源進口通道B.延長原有產業鏈C.培育新經濟增長點D.關閉重污染企業√資源型城市再生期礦產資源不足,甚至面臨枯竭,不利于對資源進行深加工、延長原有產業鏈,B錯誤;進口資源成本高,A錯誤;關閉重污染企業,會導致經濟停滯或衰退,與實際情況不符,D錯誤;應該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次拉動本地經濟增長,C正確。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立足于區內的優越條件,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發展成以煤炭、鋼鐵、化學等重工業為核心的德國最大的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讀圖,回答3~5題。3.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基礎是A.發達的交通 B.豐富的煤炭資源C.優質的鐵礦 D.廣闊的消費市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魯爾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鋼鐵、電力等工業發展的基礎。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立足于區內的優越條件,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發展成以煤炭、鋼鐵、化學等重工業為核心的德國最大的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讀圖,回答3~5題。4.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衰落最為明顯的工業部門是A.化學工業、鋼鐵工業B.煤炭工業、鋼鐵工業C.機械工業、煤炭工業D.鋼鐵工業、電力工業√20世紀50年代以后,在外界及自身因素的影響下,魯爾區出現了“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故衰落最為明顯的工業部門是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立足于區內的優越條件,早在19世紀上半葉,就發展成以煤炭、鋼鐵、化學等重工業為核心的德國最大的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以后,魯爾區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讀圖,回答3~5題。5.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是①生產結構太復雜 ②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廉價石油的競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由于廉價石油的競爭,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新技術革命的沖擊,使傳統的生產和組織方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且傳統工業需要的勞動力減少,大量工人失業;再加上魯爾區單一的重化工業結構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導致了魯爾區的衰落。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知識點二1.魯爾區全面轉型的三個階段階段 時間 主要內容第一階段 20世紀60年代 主要是 ,對傳統產業進行清理改造,對落后企業進行歸并整合,抓緊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第二階段 20世紀70年代 對鋼鐵、煤炭、化學等重工業企業進行改造,積極發展汽車、石化、電子信息等 產業第三階段 20世紀80年代至今 引進和發展高科技產業、新型工業和 ,使區域產業結構趨于多元化制定方案新興服務業2.轉型效果(1)原先的 、鋼鐵工業多已全面改造,電力、化學、石油、軍事等工業部門在歐洲占據突出地位。(2)魯爾區已成長為以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為引領、多行業 發展的綜合經濟區。(3)環境污染得到徹底治理,環境優美宜人。煤炭協調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歸納總結類型 表現交通運輸樞紐功能 上海擁有高效率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中心城區已建成_________________金融服務功能 金融機構數量多,級別高科技研發創新功能 科研實力雄厚,是我國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立體交通網絡思考 借鑒魯爾區綜合整治的經驗,請為遼中南地區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答案 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治理環境污染,美化環境;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產效率;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某年暑假期間,王緯同學跟隨父親去歐洲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旅游。在德國魯爾區,王緯和父親在導游的帶領下,進行了新奇的工業旅游,參觀了鑄造博物館等,旅途中的“名勝古跡”——一家早已停產的大型鋼鐵廠和大型化工廠,讓人流連忘返。1.[區域認知]以重工業著稱的魯爾區、已停產的大型鋼鐵廠和大型化工廠變成“名勝古跡”,說明魯爾區發生了什么變化?答案 工業衰落,第三產業興起,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等。2.[綜合思維]指出魯爾區將停產的鋼鐵廠和化工廠改造成為人們游覽的“名勝古跡”,體現了魯爾區產業結構怎樣的變化?答案 大力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旅游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亮點”。3.[地理實踐力]哪些資源可以用來發展工業旅游?答案 能展示魯爾區曾經輝煌的特色廠房、設備,工人生活、娛樂場所等,都可以改造或維護,進行展出,供游客體驗。(2024·新疆伊犁期末)2018年12月21日,魯爾區最后一座黑煤煤礦關閉,標志著一個時代、一個產業成為歷史。在再度振興過程中,魯爾區開創了一條“工業文化之路”,成為世界上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的典范。右圖為“魯爾區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模式圖”。據此完成1~3題。1.魯爾區的工業遺產主要有A.石化廠、核反應堆 B.煉焦廠、大型機床C.紡織廠、海運碼頭 D.鐵礦井、煉鋼高爐√魯爾區的煤炭資源充足,煤炭化學工業較多,有煉焦廠分布,以鋼鐵機械工業為主,有大型機床廠,B正確。2.“工業文化之路”反映了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A.改造傳統產業,優化工業布局B.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C.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生態管理D.重視環境保護,提高生活質量√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工業文化之路”發展旅游業,體現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B正確。3.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的意義包括①改變工業布局不合理現狀 ②有效保護城市的文化脈絡 ③有效降低區域改造的成本 ④延續市民原有的城市記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發展工業遺產旅游,沒有改變工業布局,①錯誤;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可以傳承城市的工業文化,有效保護城市的文化脈絡,延續市民原有的城市記憶,②④正確;與清除后新建相比,發展工業遺產旅游可以有效減少拆除和重新建設的成本,降低區域改造的成本,③正確。故選C。(2024·廣西北海質檢)安徽省淮南市作為全國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現在淮南把產業轉型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本支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此完成4~5題。4.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曾經發展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有①煤炭資源逐漸枯竭 ②產業結構單一 ③環境污染嚴重 ④勞動力短缺 ⑤水資源嚴重短缺 ⑥國家產業政策調整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安徽省淮南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煤炭資源逐漸枯竭、產業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嚴重導致產業衰落,發展舉步維艱;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導致其發展舉步維艱,①②③⑥正確;安徽省淮南市人口較多,勞動力豐富;位于東部季風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充足,④⑤錯誤,A正確。(2024·廣西北海質檢)安徽省淮南市作為全國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現在淮南把產業轉型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本支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此完成4~5題。5.淮南未來城市轉型發展,將要①著力發展煤發電行業 ②重點發展鋼鐵行業 ③產業發展多元化 ④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 ⑤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⑥加強環境治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現在淮南把產業轉型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本支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此分析可知,淮南未來城市轉型發展措施包括產業發展多元化,改變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加強環境治理,改善投資環境,③⑤⑥正確;著力發展煤發電行業、重點發展鋼鐵行業仍是發展傳統產業,對環境污染較大,①②錯誤;淮南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不適宜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④錯誤,D正確。課時對點練因煤而興的焦作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焦作市緊緊抓住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重大政策機遇,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前,將發展視野由“地下”轉至“地上”,強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從材料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產業鏈、從產業鏈到“互聯網+”,實現了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轉變,走出了1234567891011121314基礎過關一條獨具特色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如圖為“焦作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促使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消費市場萎縮B.煤炭資源完全枯竭C.經濟政策導向驅動D.煤炭開發技術落后√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消費市場大,A錯誤;焦作市煤炭資源沒有完全枯竭,B錯誤;焦作市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可知,促使其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及地方經濟政策導向驅動,C正確;焦作市因煤而興,煤炭開發產業基礎好,開發技術實力強,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2.焦作市獨具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的特點是①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②實現上、中、下游產業對接 ③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④產業種類單一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讀圖可知,該發展之路實現上、中、下游產業有效對接,延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種類,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抵抗市場風險能力,①④錯誤,②正確;生態立市,降低煤炭產業比重,發展新興產業,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利于保護環境,③正確。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3.焦作市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是A.汽車產業基礎雄厚B.當地市場需求量大C.技術人才儲備充足D.生態與經濟潛力大√1234567891011121314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汽車而言較為環保,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生態與經濟潛力大是焦作市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的原因,D正確;焦作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并不雄厚,當地市場需求量不大,和東部發達地區相比,當地并沒有技術人才上的優勢,A、B、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魯爾區隨著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人地關系從相對協調走向日趨緊張,使區域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為此,需要通過轉型、調整,以尋求新的發展。據此完成4~5題。4.為治理魯爾區的環境污染,營造綠色空間,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A.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統和污水凈化系統B.建立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回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變廢為寶C.植樹造林,擴大人均綠地面積D.禁止鋼鐵、煤炭工業在該地存在√1234567891011121314魯爾區為治理環境污染,營造綠色空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統和污水凈化系統;建立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回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變廢為寶;植樹造林,擴大人均綠地面積,A、B、C不符合題意;魯爾區對鋼鐵和煤炭工業進行改造,減少了這些工業的數量,調整了工業布局,不是禁止這些工業在該地存在,D符合題意。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魯爾區隨著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人地關系從相對協調走向日趨緊張,使區域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為此,需要通過轉型、調整,以尋求新的發展。據此完成4~5題。5.德國魯爾區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的措施有①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 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③改造鋼鐵工業 ④調整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魯爾區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區域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包括:①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產業遷入;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③改造鋼鐵工業;④調整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①②③④均正確,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2024·內蒙古赤峰月考)陜西省榆林市煤炭資源豐富,年降水量不足400 mm。2012年以來,該市逐步形成從煤炭到各種化工產品的“化黑為白”的完整產業鏈。隨著煤炭資源減少,榆林市也面臨著產業轉型。下圖為“現代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對比圖”。據此完成6~8題。6.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相比,現代煤化工產業鏈最直觀的變化是A.勞動力投入增多 B.產業結構改變C.煤炭加工精細化 D.環境污染加劇√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相比,現代煤化工產業鏈最直觀的變化是煤炭加工精細化,C正確;勞動力投入變化沒有體現,A錯誤;二者都為煤炭加工業,產業結構沒有改變,B錯誤;現代煤化工生產模式使環境污染減輕,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2024·內蒙古赤峰月考)陜西省榆林市煤炭資源豐富,年降水量不足400 mm。2012年以來,該市逐步形成從煤炭到各種化工產品的“化黑為白”的完整產業鏈。隨著煤炭資源減少,榆林市也面臨著產業轉型。下圖為“現代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對比圖”。據此完成6~8題。①交通通達度不足 ②生態環境脆弱 ③勞動力短缺 ④資金儲備不足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榆林市位于陜西省北部的黃土高原,年降水量不足400 mm,產業轉型面臨的主要困難有交通通達度不足、生態環境脆弱,①②正確;榆林市勞動力、資金儲備比較充足,③④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2024·內蒙古赤峰月考)陜西省榆林市煤炭資源豐富,年降水量不足400 mm。2012年以來,該市逐步形成從煤炭到各種化工產品的“化黑為白”的完整產業鏈。隨著煤炭資源減少,榆林市也面臨著產業轉型。下圖為“現代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產業鏈對比圖”。據此完成6~8題。8.適合榆林市產業轉型發展的合理措施有①全面發展旅游服務業 ②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 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④推動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產業轉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適合榆林市產業轉型發展的合理措施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推動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產業轉型,②④正確;以煤為主的傳統工業,導致環境污染較嚴重,不適合全面發展旅游服務業,①錯誤;科技水平較低,不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錯誤。故選D。(2024·江西萍鄉期中)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據此完成9~11題。9.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首要條件是A.原料豐富 B.技藝精湛C.市場需求量大 D.政策支持√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由材料“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可知,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首要條件是原料豐富,A正確;技藝精湛、市場需求量大也是煤精雕刻產業發展的主要條件,但不是首要條件,B、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政策支持,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2024·江西萍鄉期中)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據此完成9~11題。10.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外部原因是A.雕刻工匠越來越少 B.煤精原料越來越少C.煤精產品替代品增多 D.雕刻題材傳統單一√1234567891011121314雕刻工匠越來越少、煤精原料越來越少、雕刻題材傳統單一是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內部原因,A、B、D錯誤;煤精產品替代品增多,使煤精雕刻產品市場需求量減少,是撫順煤精雕刻產業衰落的外部原因,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2024·江西萍鄉期中)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產于遼寧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煤層之中,是雕刻工藝品和首飾的上等材料。撫順曾經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據此完成9~11題。11.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的發展方向是A.從海外進口煤精原料 B.加強撫順煤精的開采C.創新雕刻技藝和材料 D.研發煤炭向煤精轉化技術√1234567891011121314由材料“但近些年來,由于煤炭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等問題,撫順逐漸衰落。隨著煤精資源的枯竭,撫順煤精雕刻產業也急需轉型”可知,撫順煤精雕刻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創新雕刻技藝和材料,C正確;從海外進口煤精原料會增加成本,不利于煤精雕刻產業的轉型,A錯誤;撫順煤炭、煤精資源已經枯竭,因此加強撫順煤精的開采和研發煤炭向煤精轉化技術不合理,B、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通過對自然資源部全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計結果的分析,可探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特點,驗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資源開發領域的成果。下圖為2012~2021年我國不同規模礦山數及其礦石產量變化趨勢。據此完成12~13題。12.據圖判斷2012~2021年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A.礦石產量逐年增長B.礦石產能更加分散C.以大中型礦山為主D.小型礦山產能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據圖可知,礦石產量經歷先減后增的變化,A錯誤;從產能分布看,大中型礦山產能增長明顯,小型礦山產能明顯萎縮,礦石產能更加集中,B錯誤;從數量分布看,2021年之前,大中型礦山數占比均低于50%,仍然以小型礦山為主,但大中型礦山產能占比增長有加速趨勢,小型礦山產能下降,C錯誤,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通過對自然資源部全國非油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計結果的分析,可探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特點,驗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資源開發領域的成果。下圖為2012~2021年我國不同規模礦山數及其礦石產量變化趨勢。據此完成12~13題。13.得益于資源開發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非油氣礦業經濟利潤A.向東部地區及小型礦山傾斜B.向西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C.向東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D.向西部地區小型礦山傾斜√1234567891011121314據圖可知,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供給側改革方向是大型化、集約化,礦業經濟利潤向大型礦山傾斜;我國礦產資源多集中在中西部,東部礦產資源分布少,故礦業經濟利潤向西部地區及大型礦山傾斜。故選B。14.(2024·河北石家莊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傳統煤炭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TM集團歷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發展歷程。如圖示意2012~2018年我國TM集團各子系統協同度(協同度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相互協作完成某一目標的能力)情況。煤炭企業的產業協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向: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環境與經濟協同。自2011年開始,TM集團基于自身發展需求,開始轉型發展,截止到2018年,經過8年多的轉型發展,創造了輝煌業績。TM集團的產業協同發展經驗,將對我國科學布局西部地區煤炭產業和提前謀劃西部地區的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234567891011121314(1)描述TM集團各子系統協同度的差異。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總體而言,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環境與經濟協同度呈上升趨勢,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度先降后升;2012~2013年,煤炭開發與利用的協同度最高;2013~2015年,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度上升幅度大,環境與經濟、煤炭開發與利用協同度平穩發展;2015年后,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度最高。(2)分析TM集團在發展過程中轉型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煤炭綜合利用率低,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產業結構單一,創新能力不足;生態環境惡化,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說明TM集團轉型對我國傳統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借鑒意義。答案 改造傳統產業,延長產業鏈,使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結合本地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二章 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二章 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