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課時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青島版)一年級上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核心素養目標經歷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的方法,能正確計算,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0102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合作交流等思維過程,體驗算法與算理,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03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意識,感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新知導入1.寫一寫,比一比。(1)( ) ( )(2)( ) ( )45 < 5588 < 98新知導入2.我會填。(1)7個十是( ),5個一和4個十是( )。(2)74是( )位數,74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3)88左邊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右邊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7045兩74十8十個8一學習任務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探究新知從題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我摘了30個。我摘了6個。我摘了40個。探究新知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我摘了30個。我摘了6個。我摘了40個。探究新知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石榴 40+30= (個)4個十3個十7個十我來擺一擺。70探究新知你能根據 40+30=70 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嗎 70-30=4070-40=30探究新知歸納總結:整十數加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得幾就是幾個十。整十數減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減,得幾就是幾十。學習任務二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探究新知媽媽和陽陽一共摘了多少個石榴?30 + 6 = (個)3630個一和6個一合起來是36個一。30個一6個一36個一我來擺一擺。探究新知你能根據 30+6=36 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嗎 36-30=636-6=30探究新知歸納總結:1.幾十幾減幾十(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的數是幾就得幾。2.幾十幾減幾(個位上的數相同),十位上的數是幾就得幾十。課堂練習1.20 30 5050 20 3050 30 20課堂練習2.1+5= 6+3= 9-7= 8-2=10+50= 60+30= 90-70= 80-20=660990220660課堂練習3.小蝌蚪找媽媽。306320+1033-360+360-3073-10課堂練習4.我剪了40個。我剪了9個。全班有42名學生,這些五角星每人分1個夠嗎?= (個)( 夠 不夠 )40+94949 > 42√課堂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分層作業【知識技能類作業】1.=40+343=43-340=43-403分層作業2.30+20= 48-40= 6+50= 70+9=99-9= 20+40= 90-60= 45-5=509086065307940分層作業【綜合實踐類作業】3.總車位有 90 個,已經停了多少輛 = (輛)90 - 2070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教學設計課題 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十數相加減的運算過程,是從數的組成角度去理解這些簡單的加減口算的,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的認識,鞏固100以內數的組成,同時也為后面學習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做準備。本課繼續是秋收的情境,在收南瓜的情境圖中呈現了一些數學信息,并由學生提出兩個加法的問題,然后通過交流,學生利用十個十個的數十位相加等方式解決提出的問題。這樣編排,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相互交流,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理念,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經歷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的方法,能正確計算,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內容分析: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合作交流等思維過程,體驗算法與算理,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意識,感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難點 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寫一寫,比一比。2.我會填。(1)7個十是( ),5個一和4個十是( )。(2)74是( )位數,74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3)88左邊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右邊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復習導入,從已有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主動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講授新課 任務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課件展示:師:從題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師: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師:你能列式解決“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師:怎樣計算40+30= 呢?教師根據學生匯報課件展示:師:你能根據這個算式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師:誰來說說整十數如何加減整十數?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整十數加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得幾就是幾個十。整十數減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減,得幾就是幾十。任務二: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師:你能自己解決“媽媽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的問題?師:你是怎樣計算30+6= ?(個)呢?教師巡視指導困難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師:你能根據這個算式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36-30=636-6=30師:誰來說說整十數如何加減一位數?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可以用幾個十加(減)幾個一等于幾個十和幾個一。 生:媽媽摘了30個。生:陽陽摘了6個。生:爸爸摘了40個。生: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石榴?生:媽媽和陽陽一共摘了多少個石榴?生:40+30=? 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嘗試組內說說自己的寫法。生:30+6= ?學生嘗試說說。學生組內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學會思考,懂得交流,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引導學生了解題目中有哪些數學信息,有助于提高學生收集、處理、分析有效的數學信息的能力,繼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課堂練習 基礎題:1.2.1+5= 6+3= 9-7= 8-2=10+50= 60+30= 90-70= 80-20=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討論。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3.小蝌蚪找媽媽。拓展題 4.全班有42名學生,這些五角星每人分1個夠嗎?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整十數加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得幾就是幾個十。整十數減整十數只把十位上的數相減,得幾就是幾十。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可以用幾個十加(減)幾個一等于幾個十和幾個一。 利用簡潔的文字呈現本節課的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 2.30+20= 48-40= 6+50= 70+9=99-9= 20+40= 90-60= 45-5=【綜合實踐類作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豐收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豐收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單元是數與代數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百以內數的意義,理解數位的含義;了解符號<,=,>的含義,會比較百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百以內的數;2.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3.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主要學習100以內數,主要內容包括兩位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百數表。(三)學生認知情況本單元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了計數單位“十”和“一”、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二、單元目標擬定(一)教學目標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3、結合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4、能結合實際運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能正確數出數100以內的數。2.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二)教學難點:數 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經驗基礎。建立數感有助于理解數的意義和數量關系,初步感受數學表達的簡潔與精確,增強好奇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從具體編排來說:1.數數與生活緊密聯系,教材在編排上注重從生活中的事物出發認識數,所以設計了數胡蘿卜、數南瓜和數石榴等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從中抽象出100以內的數,進而理解10個十是一百,認識計數單位“百”。2.在學習數數、讀數、寫數、比較數的大小等知識時,教材設計了借助小棒數、計數器等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并通過運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詞語描述,理解數的相對大小關系。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代數 豐收了 100以內數的認識 兩位數的認識 1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 1百數表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兩拉數的認識 目標: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知道“10個十是100”,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任務一:認識兩位數。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知道“10個十是100”,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目標: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任務一: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通過合作探究活動,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 目標: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的方法,能正確計算,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任務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任務二:整十數加減一位數。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會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通過學習活動,會算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百數表 目標:進一步體會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以及100以內數的大小。 任務一:認識百數表。 1.通過填寫百數表,進一步體會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以及100以內數的大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島版(五四制)一下1.3《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教案).doc 青島版(五四制)一下1.3《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加減》(課件).pptx 青島版(五四制)一下《豐收了 100以內數的認識》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