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五(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下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據此回答1~3題。1.雕塑《援手》呈現出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及其內涵依次是( )A.公平性原則——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B.公平性原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公平C.持續性原則——人類經濟活動必須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D.共同性原則——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2.下列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中,與破壞植被密切相關的有( )①水土流失 ②生物多樣性減少 ③土壤污染 ④礦產資源短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角度,雕塑《援手》體現了( )A.公眾監督企業行為 B.企業的約束和引導C.公眾的參與實施 D.公眾監督政府行為(2024·陜西漢中期末)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約2 250米的盆地中(下圖),該市約有2 200萬人口,3.5萬家工廠,約有300萬輛汽車。據此完成4~5題。4.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發生嚴重光化學煙霧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①該期間天氣晴朗,光照強 ②盆地地形,污染氣體不易擴散 ③汽車尾氣和生產、生活廢氣排放量大 ④受溫室效應影響,多氣旋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屬于緩解墨西哥城光化學煙霧污染合理措施的是( )①炸開南、北兩端山地,形成南北通風道,減輕污染②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車尾氣排放,治理工廠廢氣③大力發展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提高汽車通行能力④污染期間嚴格禁止私人汽車出行和工廠的生產活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鄉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6~7題。6.選擇茶樹與楊梅樹混簇,是因為兩者具有( )A.相近的生長周期 B.相近的采摘時期C.相似的環境需求 D.相似的市場需求7.該復合種養系統中( )①楊梅林提供生存空間 ②茶樹利于中和土壤酸性 ③土蜂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土雞有利于保水增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4·云南玉溪月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小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并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廢舊汽車處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下圖為“我國某廢舊汽車回收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8.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公平性原則 B.共同性原則C.持續性原則 D.階段性原則9.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可以( )①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②增加就業 ③緩解能源供需矛盾 ④減少環境污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環境問題更加嚴峻,其主要原因是( )①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 ②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耗資源多,浪費嚴重 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④發展中國家治理污染的成本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24·河南洛陽期末)讀“局域性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示意圖”,完成11~12題。11.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類過度索取自然資源 ②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環境本身演變太快 ④人類排放廢棄物過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圖中a、b、c分別代表( )A.清潔生產、文明消費、環境污染B.文明消費、環境污染、清潔生產C.環境污染、清潔生產、文明消費D.環境污染、文明消費、清潔生產(2024·福建福州聯考)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濱海地區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克服一些困難。讀“濱海海綿城市常規綠化結構模式圖”,完成13~14題。13.由材料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建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是( )A.土壤鹽堿化 B.水土流失C.臺風威脅 D.水體污染14.針對該問題,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客土栽植,保障植物生長B.抬高地形,遠離高鹽地下水C.鋪設暗管,排走土體鹽分D.多栽喬木,凈化地下水質讀“我國某地農村農業、工業循環經濟示意圖”,回答15~17題。15.圖示循環經濟模式反映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A.人地和諧 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 D.崇拜自然16.圖示產業鏈主要可以緩解農村的( )A.生態破壞問題 B.飲用水安全問題C.生活能源短缺問題 D.農產品滯銷問題17.圖示產業鏈體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 )A.縮短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B.實施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零污染C.全面關停污染源,大力治理環境污染D.減少資源利用量及廢氣、廢渣的排放量(2024·江蘇泰州期末)2023年12月25日,工信部印發《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和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中提到,廢銅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下圖為“銅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8~20題。18.推測我國銅材深加工企業集中分布在( )A.西北地區 B.東南沿海C.云貴地區 D.青藏高原19.國家支持廢銅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資源利用率 B.增加軍事材料C.延長煉銅產業鏈 D.解決環境污染20.《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企業( )A.提高產品產量 B.增加產品種類C.淘汰落后產能 D.降低生產成本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6分)(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6分)(3)說明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4分)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張家口成功舉辦,張家口賽區承辦冬季兩項、越野滑雪等雪上項目。自2005年以來,張家口承辦了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等10余次國際滑雪賽事,現已建成大型滑雪場7家,到2025年將建成20個冰雪特色小鎮,成為我國最大的滑雪聚集區之一。下面圖1為京津冀部分地區位置圖,圖2為張家口氣候資料圖。材料二 下表為我國空氣質量等級指標和2016~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主要污染物濃度統計表(CO:毫克/立方米,其他:微克/立方米)。污染物 等級指標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優 良PM2.5 35 75 71 64 60 57 51PM10 40 70 119 113 109 100 87SO2 20 60 31 25 20 15 12NO2 40 40 49 47 43 40 35CO 4 4 3.2 2.8 2.2 2 1.7(1)分析張家口成為冬奧會舉辦地的優勢區位條件。(4分)(2)描述冬奧會自2015年成功申辦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濃度的變化特征。(2分)(3)分析圖示地區為實現綠色奧運在改善大氣質量方面采取的措施。(4分)23.(2024·山東煙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懷柔區屬北京郊區,距中心城區約50千米。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鼓勵發展節水型農業,懷柔區積極探索“魚菜共生”農業模式。“魚菜共生”是一種生態種植加養殖的新型農業模式,它通過一系列的精巧設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打造成一個低碳環保、產出高效的生態鏈。下圖為“魚菜共生”模式示意圖。(1)簡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這一生態種養循環生產模式得以實現的原理。(6分)(2)說明“魚菜共生”種養模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4分)24.(2024·江西南昌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甘肅省循環經濟示范區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下面圖甲示意甘肅省的七大循環經濟專業基地。材料二 圖乙為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循環經濟示意圖。(1)依據區域自然地理特征,說出河西新能源基地在建設過程中重點開發的新能源,并指出其共性。(4分)(2)說出在張掖地區制種產業和釀酒葡萄種植發展過程中易導致的生態問題,并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4分)(3)結合圖乙,分析隴東地區循環經濟是如何體現可持續發展內涵的。(6分)答案精析1.A 2.A 3.C [第1題,該雕塑描繪的是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體現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發展的公平,屬于公平性原則,A正確。第2題,植被可以涵養水源,同時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和棲息環境,植被破壞會加劇水土流失,也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①②正確。破壞植被與土壤污染以及礦產資源短缺關系不大,③④錯。故選A。第3題,該雕塑創作者的主體是個人,也代表了公眾,與企業和政府無關,代表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屬于公眾的參與實施,C正確。]4.A 5.B [第4題,光化學煙霧是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氣體在太陽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所致,因此本題應從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聚集以及較強的太陽輻射方面來考慮。墨西哥城屬熱帶草原氣候,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為干季,降水少,晴天多;墨西哥城分布在地勢低洼的盆地中,污染物不容易擴散,并且谷地容易出現逆溫,加劇污染物聚積;人口眾多,汽車尾氣和生產、生活廢氣排放量大,①②③對。溫室效應會導致氣溫升高,與光化學煙霧現象沒有直接關系,而且氣旋會帶來陰雨天氣,削弱太陽輻射,④錯。第5題,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車尾氣排放,治理工廠廢氣,②合理。炸開南、北兩端山地工程量太大,①不合理。大力發展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提高汽車通行能力,可以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量,③合理。嚴格禁止私人汽車出行和工廠的生產活動不現實,④不合理。故選B。]6.C 7.B [第6題,茶樹與楊梅樹都屬于木本植物,植株較為高大,對水肥的要求高,若二者生長周期、采摘時期相近,則二者會發生奪水奪肥,不利于二者的生長發育,A、B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的市場需求差異大,一種為飲品一種為水果,D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生長發育的環境需求相似,所以可以混簇,C正確。第7題,該復合種養系統中,楊梅林能夠為土蜂、土雞提供生存空間,①對;茶樹耐酸,適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是并不能中和土壤酸性,②錯誤;土蜂能夠促進花粉傳播,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對;土雞的糞便利于增肥,但是不能起到保水的作用,④錯誤。綜上分析,B正確。]8.C 9.A 10.C [第8題,根據材料可知,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資源的消耗,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C正確。第9題,從圖中可知,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①正確;可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②正確;圖中沒有體現能源數量增加或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作用不大,③錯誤;電池具有污染性,電池回收利用,可減少環境污染,④正確。故選A。第10題,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同時又面臨人口增長的壓力,從而忽視了環境問題,①正確;發達國家把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從而使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雪上加霜,③正確;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耗資源量比發達國家小,②錯誤;發展中國家治理污染的動力不足主要是因為資金短缺,④錯誤,故選C。]11.B 12.C [第1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龐大的人口壓力,人口增長過快,過度索取自然資源,無節制地排放廢棄物,①④正確。故選B。第12題,根據所學知識,鄉村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生態破壞,城市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環境污染,a為環境污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為循環經濟和文明消費,c代表文明消費;循環經濟體現在發展生態農業和工業清潔生產上,b代表清潔生產。綜上所述,C正確。]13.A 14.D [第13題,結合材料及圖示信息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受海水影響較大,土壤鹽堿化嚴重,A正確;濱海海綿城市地形平坦,水土流失問題不突出,B錯誤;濱海海綿城市常規綠化結構模式受臺風影響小,C錯誤;由圖示信息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可以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D錯誤。第14題,客土栽植,土壤鹽分少,可以保障植物正常生長,A措施合理;抬高地形,遠離高鹽地下水,可以減輕土壤鹽堿化的影響,B措施合理;鋪設暗管,排走土體鹽分,可以降低土壤鹽度,C措施合理;多栽喬木,可以凈化地下水質,但對土壤鹽分影響小,甚至喬木會受土壤鹽堿化影響無法成活,D措施不合理。故選D。]15.A 16.C 17.D [第15題,讀圖可知,該循環經濟模式把種植業、養殖業及加工業結合起來,使資源循環利用,減少了廢棄物排放,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反映了人地和諧的思想,A項正確。第16題,讀圖可知,利用沼氣既可提供生活用電,也可采暖,因此可緩解農村的生活能源短缺問題,C項正確;生態破壞、飲用水安全、農產品銷售情況從圖中無法判斷,A、B、D項錯誤。第17題,讀圖可知,圖示產業鏈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延長了產業鏈,A項錯誤;大力實施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了污染,但不是完全沒有污染,B項錯誤;全面關停污染源不利于經濟發展,C項錯誤;圖示產業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利用量及廢氣、廢渣的排放量,D項正確。]18.B 19.A 20.C [第18題,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相關銅材深加工技術更發達,且銅材深加工的產品最主要的市場是東南沿海地區,在東南沿海進行銅材深加工更靠近市場,B正確;西北地區、云貴地區、青藏高原相關銅材深加工技術相對欠發達,且遠離主要的消費市場,不是銅材深加工企業的集中分布地區,A、C、D錯誤。第19題,我國銅鋁的對外依存度高,積極回收銅鋁資源可以提高銅礦、鋁礦資源的利用率,緩解資源緊張局面,A正確;與增加軍事材料和延長煉銅產業鏈無關,B、C錯誤;廢銅鋁加工只能緩解環境污染問題,但不能解決環境污染,D錯誤。第20題,《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關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這樣的配送規模和廠區面積是一些落后產能所不具備的,所以該文件能加速相關企業淘汰落后產能,C正確;政策性文件不能代替具體生產過程,無法提高產品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A、D錯誤;文件并未對產品種類進行描述,對企業增加產品種類沒有實質性指導,B錯誤。]21.(1)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2)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3)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解析 第(1)題,描述大熊貓棲息地的變化應從其分布面積的變化、是否集中連片及縮小或擴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題,森林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導致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主要從區內森林的采伐與保護及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第(3)題,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應從道路選址、在建設中注意預留野生動物穿越的通道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等方面分析。22.(1)地處山區,冬季氣溫較低,積雪時間較長,易于室外滑雪場地的建設和保養;冬季偏北風頻率較高且風速較大,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空氣質量好;滑雪賽事承辦經驗豐富且配套設施趨于完善;距離北京近,配套設施和消費市場條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2)總體呈減小趨勢;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3)減少煤的使用量,提高燃煤效率;推廣使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企業的污染達標治理;加強執法,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和宣傳。23.(1)魚類的分泌物、排泄物、餌料殘渣等廢棄物可通過微生物轉化為供蔬菜吸收的營養物質。蔬菜吸收此類營養物質后,可以凈化水質,保持水質清澈,改善魚類生長環境。循環往復,菜不用施肥,魚不用換水,大大減少了種植、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2)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品種類和產量,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為居民提供綠色食品。24.(1)風能、太陽能。清潔、無污染、可再生。(2)生態問題: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建議:合理控制產業規模;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合理規劃流域內用水,節約用水。(3)廢渣、礦渣、電石渣、鹽渣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減少了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排放,減輕了污染,體現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延長產業鏈,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產業鏈的延長,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共55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五第五章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A C A B C B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B C A D A C題號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C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21答案 (1)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2)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3)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22答案 (1)地處山區,冬季氣溫較低,積雪時間較長,易于室外滑雪場地的建設和保養;冬季偏北風頻率較高且風速較大,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空氣質量好;滑雪賽事承辦經驗豐富且配套設施趨于完善;距離北京近,配套設施和消費市場條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2)總體呈減小趨勢;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3)減少煤的使用量,提高燃煤效率;推廣使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企業的污染達標治理;加強執法,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和宣傳。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23答案 (1)魚類的分泌物、排泄物、餌料殘渣等廢棄物可通過微生物轉化為供蔬菜吸收的營養物質。蔬菜吸收此類營養物質后,可以凈化水質,保持水質清澈,改善魚類生長環境。循環往復,菜不用施肥,魚不用換水,大大減少了種植、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2)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品種類和產量,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為居民提供綠色食品。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24答案 (1)風能、太陽能。清潔、無污染、可再生。(2)生態問題: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建議:合理控制產業規模;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合理規劃流域內用水,節約用水。(3)廢渣、礦渣、電石渣、鹽渣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減少了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排放,減輕了污染,體現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延長產業鏈,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產業鏈的延長,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下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據此回答1~3題。1.雕塑《援手》呈現出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及其內涵依次是A.公平性原則——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B.公平性原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公平C.持續性原則——人類經濟活動必須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D.共同性原則——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雕塑描繪的是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體現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發展的公平,屬于公平性原則,A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下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據此回答1~3題。2.下列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中,與破壞植被密切相關的有①水土流失 ②生物多樣性減少 ③土壤污染 ④礦產資源短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植被可以涵養水源,同時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和棲息環境,植被破壞會加劇水土流失,也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①②正確。破壞植被與土壤污染以及礦產資源短缺關系不大,③④錯。故選A。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下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個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據此回答1~3題。3.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角度,雕塑《援手》體現了A.公眾監督企業行為B.企業的約束和引導C.公眾的參與實施D.公眾監督政府行為√該雕塑創作者的主體是個人,也代表了公眾,與企業和政府無關,代表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屬于公眾的參與實施,C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陜西漢中期末)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約2 250米的盆地中(下圖),該市約有2 200萬人口,3.5萬家工廠,約有300萬輛汽車。據此完成4~5題。4.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發生嚴重光化學煙霧污染的主要原因是①該期間天氣晴朗,光照強 ②盆地地形,污染氣體不易擴散 ③汽車尾氣和生產、生活廢氣排放量大 ④受溫室效應影響,多氣旋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光化學煙霧是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氣體在太陽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所致,因此本題應從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聚集以及較強的太陽輻射方面來考慮。墨西哥城屬熱帶草原氣候,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為干季,降水少,晴天多;墨西哥城分布在地勢低洼的盆地中,污染物不容易擴散,并且谷地容易出現逆溫,加劇污染物聚積;人口眾多,汽車尾氣和生產、生活廢氣排放量大,①②③對。溫室效應會導致氣溫升高,與光化學煙霧現象沒有直接關系,而且氣旋會帶來陰雨天氣,削弱太陽輻射,④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陜西漢中期末)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約2 250米的盆地中(下圖),該市約有2 200萬人口,3.5萬家工廠,約有300萬輛汽車。據此完成4~5題。5.下列屬于緩解墨西哥城光化學煙霧污染合理措施的是①炸開南、北兩端山地,形成南北通風道,減輕污染②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車尾氣排放,治理工廠廢氣③大力發展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提高汽車通行能力④污染期間嚴格禁止私人汽車出行和工廠的生產活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車尾氣排放,治理工廠廢氣,②合理。炸開南、北兩端山地工程量太大,①不合理。大力發展城市道路設施的建設,提高汽車通行能力,可以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量,③合理。嚴格禁止私人汽車出行和工廠的生產活動不現實,④不合理。故選B。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鄉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6~7題。6.選擇茶樹與楊梅樹混簇,是因為兩者具有A.相近的生長周期 B.相近的采摘時期C.相似的環境需求 D.相似的市場需求√答案茶樹與楊梅樹都屬于木本植物,植株較為高大,對水肥的要求高,若二者生長周期、采摘時期相近,則二者會發生奪水奪肥,不利于二者的生長發育,A、B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的市場需求差異大,一種為飲品一種為水果,D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生長發育的環境需求相似,所以可以混簇,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鄉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6~7題。7.該復合種養系統中①楊梅林提供生存空間 ②茶樹利于中和土壤酸性 ③土蜂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土雞有利于保水增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復合種養系統中,楊梅林能夠為土蜂、土雞提供生存空間,①對;茶樹耐酸,適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是并不能中和土壤酸性,②錯誤;土蜂能夠促進花粉傳播,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對;土雞的糞便利于增肥,但是不能起到保水的作用,④錯誤。綜上分析,B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云南玉溪月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小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并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廢舊汽車處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下圖為“我國某廢舊汽車回收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8.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A.公平性原則B.共同性原則C.持續性原則D.階段性原則√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材料可知,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資源的消耗,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C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云南玉溪月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小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并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廢舊汽車處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下圖為“我國某廢舊汽車回收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9.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可以①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②增加就業 ③緩解能源供需矛盾 ④減少環境污染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從圖中可知,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①正確;可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②正確;圖中沒有體現能源數量增加或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作用不大,③錯誤;電池具有污染性,電池回收利用,可減少環境污染,④正確。故選A。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云南玉溪月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小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并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廢舊汽車處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下圖為“我國某廢舊汽車回收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10.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環境問題更加嚴峻,其主要原因是①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的雙重壓力 ②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耗資源多,浪費嚴重 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④發展中國家治理污染的成本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同時又面臨人口增長的壓力,從而忽視了環境問題,①正確;發達國家把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從而使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雪上加霜,③正確;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耗資源量比發達國家小,②錯誤;發展中國家治理污染的動力不足主要是因為資金短缺,④錯誤,故選C。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洛陽期末)讀“局域性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示意圖”,完成11~12題。11.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人類過度索取自然資源 ②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環境本身演變太快 ④人類排放廢棄物過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龐大的人口壓力,人口增長過快,過度索取自然資源,無節制地排放廢棄物,①④正確。故選B。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洛陽期末)讀“局域性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示意圖”,完成11~12題。12.圖中a、b、c分別代表A.清潔生產、文明消費、環境污染B.文明消費、環境污染、清潔生產C.環境污染、清潔生產、文明消費D.環境污染、文明消費、清潔生產√根據所學知識,鄉村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生態破壞,城市的主要環境問題是環境污染,a為環境污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為循環經濟和文明消費,c代表文明消費;循環經濟體現在發展生態農業和工業清潔生產上,b代表清潔生產。綜上所述,C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福建福州聯考)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濱海地區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克服一些困難。讀“濱海海綿城市常規綠化結構模式圖”,完成13~14題。13.由材料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建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是A.土壤鹽堿化 B.水土流失C.臺風威脅 D.水體污染√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材料及圖示信息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受海水影響較大,土壤鹽堿化嚴重,A正確;濱海海綿城市地形平坦,水土流失問題不突出,B錯誤;濱海海綿城市常規綠化結構模式受臺風影響小,C錯誤;由圖示信息可知,濱海海綿城市可以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D錯誤。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福建福州聯考)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濱海地區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克服一些困難。讀“濱海海綿城市常規綠化結構模式圖”,完成13~14題。14.針對該問題,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A.客土栽植,保障植物生長B.抬高地形,遠離高鹽地下水C.鋪設暗管,排走土體鹽分D.多栽喬木,凈化地下水質√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客土栽植,土壤鹽分少,可以保障植物正常生長,A措施合理;抬高地形,遠離高鹽地下水,可以減輕土壤鹽堿化的影響,B措施合理;鋪設暗管,排走土體鹽分,可以降低土壤鹽度,C措施合理;多栽喬木,可以凈化地下水質,但對土壤鹽分影響小,甚至喬木會受土壤鹽堿化影響無法成活,D措施不合理。故選D。答案讀“我國某地農村農業、工業循環經濟示意圖”,回答15~17題。15.圖示循環經濟模式反映的人地關系思想是A.人地和諧 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 D.崇拜自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該循環經濟模式把種植業、養殖業及加工業結合起來,使資源循環利用,減少了廢棄物排放,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反映了人地和諧的思想,A項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我國某地農村農業、工業循環經濟示意圖”,回答15~17題。16.圖示產業鏈主要可以緩解農村的A.生態破壞問題 B.飲用水安全問題C.生活能源短缺問題 D.農產品滯銷問題√讀圖可知,利用沼氣既可提供生活用電,也可采暖,因此可緩解農村的生活能源短缺問題,C項正確;生態破壞、飲用水安全、農產品銷售情況從圖中無法判斷,A、B、D項錯誤。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我國某地農村農業、工業循環經濟示意圖”,回答15~17題。17.圖示產業鏈體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A.縮短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B.實施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零污染C.全面關停污染源,大力治理環境污染D.減少資源利用量及廢氣、廢渣的排放量√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圖示產業鏈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延長了產業鏈,A項錯誤;大力實施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了污染,但不是完全沒有污染,B項錯誤;全面關停污染源不利于經濟發展,C項錯誤;圖示產業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利用量及廢氣、廢渣的排放量,D項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24·江蘇泰州期末)2023年12月25日,工信部印發《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和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中提到,廢銅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下圖為“銅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8~20題。18.推測我國銅材深加工企業集中分布在A.西北地區 B.東南沿海C.云貴地區 D.青藏高原√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相關銅材深加工技術更發達,且銅材深加工的產品最主要的市場是東南沿海地區,在東南沿海進行銅材深加工更靠近市場,B正確;西北地區、云貴地區、青藏高原相關銅材深加工技術相對欠發達,且遠離主要的消費市場,不是銅材深加工企業的集中分布地區,A、C、D錯誤。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江蘇泰州期末)2023年12月25日,工信部印發《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和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中提到,廢銅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下圖為“銅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8~20題。19.國家支持廢銅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資源利用率 B.增加軍事材料C.延長煉銅產業鏈 D.解決環境污染√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我國銅鋁的對外依存度高,積極回收銅鋁資源可以提高銅礦、鋁礦資源的利用率,緩解資源緊張局面,A正確;與增加軍事材料和延長煉銅產業鏈無關,B、C錯誤;廢銅鋁加工只能緩解環境污染問題,但不能解決環境污染,D錯誤。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江蘇泰州期末)2023年12月25日,工信部印發《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和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中提到,廢銅加工配送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下圖為“銅產業鏈示意圖”。據此完成18~20題。20.《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企業A.提高產品產量 B.增加產品種類C.淘汰落后產能 D.降低生產成本√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廢銅鋁加工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引導廢銅、廢鋁加工配送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關企業年加工配送能力應在5萬噸以上、廠區面積不小于1.5萬平方米。這樣的配送規模和廠區面積是一些落后產能所不具備的,所以該文件能加速相關企業淘汰落后產能,C正確;政策性文件不能代替具體生產過程,無法提高產品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A、D錯誤;文件并未對產品種類進行描述,對企業增加產品種類沒有實質性指導,B錯誤。答案非選擇題21.(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描述大熊貓棲息地的變化應從其分布面積的變化、是否集中連片及縮小或擴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答案(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森林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導致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主要從區內森林的采伐與保護及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答案(3)說明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應從道路選址、在建設中注意預留野生動物穿越的通道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等方面分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張家口成功舉辦,張家口賽區承辦冬季兩項、越野滑雪等雪上項目。自2005年以來,張家口承辦了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等10余次國際滑雪賽事,現已建成大型滑雪場7家,到2025年將建成20個冰雪特色小鎮,成為我國最大的滑雪聚集區之一。右面圖1為京津冀部分地區位置圖,圖2為張家口氣候資料圖。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材料二 下表為我國空氣質量等級指標和2016~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主要污染物濃度統計表(CO:毫克/立方米,其他:微克/立方米)。污染物 等級指標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優 良PM2.5 35 75 71 64 60 57 51PM10 40 70 119 113 109 100 87SO2 20 60 31 25 20 15 12NO2 40 40 49 47 43 40 35CO 4 4 3.2 2.8 2.2 2 1.7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分析張家口成為冬奧會舉辦地的優勢區位條件。答案 地處山區,冬季氣溫較低,積雪時間較長,易于室外滑雪場地的建設和保養;冬季偏北風頻率較高且風速較大,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空氣質量好;滑雪賽事承辦經驗豐富且配套設施趨于完善;距離北京近,配套設施和消費市場條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描述冬奧會自2015年成功申辦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濃度的變化特征。答案 總體呈減小趨勢;顆粒物濃度相對較高。污染物 等級指標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優 良PM2.5 35 75 71 64 60 57 51PM10 40 70 119 113 109 100 87SO2 20 60 31 25 20 15 12NO2 40 40 49 47 43 40 35CO 4 4 3.2 2.8 2.2 2 1.7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分析圖示地區為實現綠色奧運在改善大氣質量方面采取的措施。答案 減少煤的使用量,提高燃煤效率;推廣使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對企業的污染達標治理;加強執法,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和宣傳。答案23.(2024·山東煙臺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懷柔區屬北京郊區,距中心城區約50千米。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鼓勵發展節水型農業,懷柔區積極探索“魚菜共生”農業模式。“魚菜共生”是一種生態種植加養殖的新型農業模式,它通過一系列的精巧設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打造成一個低碳環保、產出高效的生態鏈。如圖為“魚菜共生”模式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簡述“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這一生態種養循環生產模式得以實現的原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魚類的分泌物、排泄物、餌料殘渣等廢棄物可通過微生物轉化為供蔬菜吸收的營養物質。蔬菜吸收此類營養物質后,可以凈化水質,保持水質清澈,改善魚類生長環境。循環往復,菜不用施肥,魚不用換水,大大減少了種植、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答案(2)說明“魚菜共生”種養模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品種類和產量,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為居民提供綠色食品。答案24.(2024·江西南昌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甘肅省循環經濟示范區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下面圖甲示意甘肅省的七大循環經濟專業基地。材料二 圖乙為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循環經濟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依據區域自然地理特征,說出河西新能源基地在建設過程中重點開發的新能源,并指出其共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風能、太陽能。清潔、無污染、可再生。(2)說出在張掖地區制種產業和釀酒葡萄種植發展過程中易導致的生態問題,并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答案 生態問題:土地荒漠化、土壤鹽堿化。建議:合理控制產業規模;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合理規劃流域內用水,節約用水。答案(3)結合圖乙,分析隴東地區循環經濟是如何體現可持續發展內涵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廢渣、礦渣、電石渣、鹽渣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減少了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排放,減輕了污染,體現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延長產業鏈,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產業鏈的延長,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體現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章末檢測試卷五.pptx 第五章 章末檢測試卷五(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