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二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分值:65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石庫門是清末民初時期出現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當時的該類建筑多由國外開發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樣式,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因此得名“石庫門”。下圖為“石庫門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上海( )A.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B.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C.內斂保守的文化性格D.有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優勢2.石庫門民居蘊含了上海人的( )A.包容性和開放性B.老幼尊卑的文化傳統C.溫柔含蓄的性格D.團結合作的精神氣質(2024·山東泰安期末)三門峽陜州地坑院被稱為“地平線下的村莊”,地坑院是一個相對封閉而又獨立的院落,有窯坡通道與地面相通,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作為打谷場。坑院天井中間挖有滲井,四周砌有青磚瓦檐的攔馬墻,窯頂還要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個別窯洞開有與地面相通的“馬眼”。下圖分別為“地坑院平面示意圖”和“地坑院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3.推測個別窯洞上方通向地面的“馬眼”作用是( )A.采光 B.通風通道C.散熱 D.糧食通道4.窯頂還要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主要是為了( )A.種植蔬菜 B.加固窯洞C.便于通行 D.防止下滲(2024·山東濟寧期末)吐魯番盆地的維吾爾族民居,在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形成生土建筑,當地土質具有黏結性強、易脫水成型等特點。下左圖為“日本木制建筑示意圖”,下右圖為“新疆生土建筑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5.與日本木制建筑相比,新疆生土建筑的優點是( )①采光通風 ②隔熱效果好 ③防地震 ④防火性能強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影響維吾爾族民居選擇生土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 B.經濟 C.氣候 D.地形(2024·廣東廣州月考)我國有按《周易》八卦理論筑城的傳統。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連,沒有一盞紅綠燈,卻從不擁堵(下圖)。據此完成7~9題。7.地域文化對特克斯縣城產生最獨特的影響表現在( )A.城市路網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C.無工業區分布 D.商業網點的分布8.形成特克斯縣城當前地域空間結構形態的主要因素是( )A.經濟因素 B.自然因素C.歷史因素 D.政策因素9.為緩解道路擁堵,城市規劃中可借鑒與“八卦城”相似的路網布局形式是( )A.棋盤式道路 B.“之”字形道路C.放射式道路 D.環形—放射式道路(選擇題10~15題,每小題4分,共24分)(2024·河南鄭州質量檢測)船型屋,是海南島黎族傳統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過程費工費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當地船型屋經歷了從干欄式(圖1)到落地式(圖2)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10~12題。10.黎族人建造船型屋的最佳時期是( )A.2~4月 B.5~7月C.8~10月 D.11月~次年1月11.船型屋蓋搭鋪茅草時采用多層結構,主要原因是當地( )A.茅草多 B.雨季長C.蚊蟲多 D.冬季冷12.與干欄式比,落地式船型屋( )①方便起居 ②冬暖夏涼 ③更能承重茅蓋 ④更能抵御強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寶島臺灣以閩南人居多,保存著許多古老的閩南文化,而閩南建筑則是閩南文化最有特色的一環,尤其是閩南傳統的一堂二廂式土木磚瓦結構三合院建筑(下圖)。現今,臺灣的閩南傳統三合院正面臨瓦解或轉型的問題。據此完成13~15題。13.與北京四合院相比,臺灣三合院建造時較少考慮的因素是( )A.采光 B.通風 C.避寒 D.防震14.臺灣傳統三合院民宅保存不易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人口外流嚴重 B.自然災害頻繁C.生態破壞加劇 D.極端天氣增多15.臺灣閩南傳統三合院最合理的轉型方向或保護措施是( )A.保存所有的傳統三合院B.增建新式的閩南三合院C.改造周邊地區配套設施D.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16.(2024·江蘇泰州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碉房是青藏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早在公元111年以前就存在,多使用石塊壘砌而成,一般高3層,多建于險峻的山石上,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碉房。下圖為碉房景觀圖及碉房各層功能示意圖。(1)分析青藏高原地區碉房多用石塊壘砌而成的主要原因。(2)說出當地將碉房修筑于險峻的山石上的益處。(3)簡析碉房第三層用作曬臺的有利自然條件。答案精析1.A 2.A [第1題,據材料石庫門出現在清末民初、建筑多由國外的開發商修建、吸收了江南民居的樣式等信息可知,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上海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選A。第2題,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也蘊含了上海人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選A。]3.D 4.D [第3題,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作為打谷場,主要是用于晾曬糧食,而“馬眼”與窯洞相連,能夠將糧食快速、方便地直接運到窯洞儲存,D正確;每一個房間都需要采光、通風、散熱,如果為此作用,不可能只有個別房間有“馬眼”,A、B、C錯誤。第4題,結合“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可知,碾壓平整不是為了種植蔬菜,A錯;碾壓平整不能起到加固作用,B錯;窯頂不作為道路,碾壓平整與便于通行關系不大,C錯;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可以在下次降水后及時排水,防止下滲,D正確。]5.D 6.C [第5題,日本主要為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且地處板塊交界處,所以日本建筑多考慮采光通風、防地震等,在這兩方面較新疆生土建筑好,①③錯誤;新疆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更注重隔熱保溫效果,且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以生土為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強,②④正確。故選D。第6題,生土能夠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較好地適應當地干旱的氣候條件,所以影響維吾爾族民居選擇生土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是氣候,C正確。]7.A 8.C 9.D [第7題,根據材料可知,受地域文化影響,伊犁州特克斯縣城的路網交通情況較好,城市路網特色明顯。材料未體現民居建筑特色、工業區和商業網點的分布狀況。故選A。第8題,根據材料“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可知,當前特克斯縣城的空間結構形態受歷史因素影響較大,C對。第9題,環形—放射式道路網是道路由市中心向外呈輻射狀延伸,再圍繞市中心設計成同心圓狀,即由若干條放射線和環形線組成,是與“八卦城”相似的路網布局形式。故選D。]10.D 11.B 12.B [第10題,結合材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可知,建造應該選在當地的旱季,而5~10月份該地降水較多,不利于建造,B、C錯誤;建造過程費工費料,建造持續時間較長,因此適合雨季結束后開始建造,以預留充足的時間,且11月~次年1月氣候涼爽,適合施工,A錯誤,D正確。第11題,該地雨季持續時間長,茅草多層結構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滲入房間,B正確;茅草多不一定鋪設多,還要有鋪設需求才會鋪設,A錯誤;屋頂采用多層結構對預防蚊蟲無作用,C錯誤;該地緯度低,冬季并不冷,D錯誤。第12題,落地式船型屋直接建在地面,可方便居民起居,①正確;干欄式船型屋被支起,夏季更通風、涼爽,②錯誤;茅蓋主要是竹木和茅草,重量并不大,兩種船型屋都可承重,③錯誤;落地式船型屋直接建在地面,結構更穩定,抵御強風能力更強,④正確。故選B。]13.C 14.B 15.D [第13題,采光和通風是南、北方民居建造時都要考慮的重要因素,A、B不符合題意。北京地處華北平原的北部,冬季北風肆虐、寒冷漫長,四合院相對較封閉的空間結構有利于避寒;而臺灣地處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三合院建造時無須考慮避寒,但臺灣多地震,因此三合院建造時需要考慮防震,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第14題,臺灣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災害(臺風、地震、泥石流等)頻發,傳統三合院多以土木磚瓦建構,防震效果較差,且易被水浸泡或被土石掩埋,導致傳統三合院民宅毀壞嚴重,不易保存,B正確。第15題,應保存有價值的傳統三合院,而不是所有的傳統三合院,A錯誤;增建新式的閩南三合院不利于傳承古老的閩南文化,B錯誤;改造周邊地區配套設施與傳統三合院的轉型和保護無直接關聯,C錯誤;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既有利于閩南三合院建筑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又可實現其主要功能由居住向旅游、研究轉型,D正確。]16.(1)該地區地勢崎嶇,夯土稀缺,石塊廣布,選用石塊壘砌便于就地取材;交通閉塞,用于修筑房屋的其他材料不易運進。(2)在險峻的山石上修建碉房易守難攻,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保障人員、財產的安全;險峻的山石上地勢相對較高,視野較好,光照條件較好;山石地基牢固,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安全性。(3)碉房第三層光照條件較好,且風力較大,用作曬臺有利于晾曬農產品。第二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及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分析不同區域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成因。(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成長起來、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一定地域內自然和______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表現形式:____________,如歷史遺存、__________、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3)意義:是一個地方獨特的______資源,更是文化建設______的主要源泉。(4)特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內又具有相對的______性。2.城鄉景觀(1)概念:是人們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其外部形態和__________與當地的____________密切相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審美觀。(2)城鄉景觀的地域差異3.地域文化與城鄉建設的關系__________對城鄉建設具有深刻影響,而城鄉建設反過來又影響并提升了地域文化。拓展延伸1.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地域文化具有區域性、多樣性、獨特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特點。地區 北方 南方耕地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農作物 小麥、玉米、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牲畜 黃牛 水牛民居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主食 面食 大米運動項目 冬季溜冰 游泳、龍舟競賽傳統交通工具 馬 船2.我國東、西部農、牧文化差異地區 人口分布 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東部 農耕區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西部 牧區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廊橋”是一種有屋檐的橋,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有的還建有供人暫居的房間。“廊橋”多為木質或石材加木材結構,我國古代“廊橋”現存不多。如圖為“我國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園林的廊橋景觀圖”。讀圖回答1~2題。1.明清時期,下列地區最可能建有“廊橋”的是( )A.齊魯大地 B.橫斷山區C.閩粵大地 D.東北平原2.圖中“廊橋”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暫居B.遮陽避雨C.供人通行D.進行宗教和民俗活動(2024·廣西桂林期末)江南水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濕熱,地形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人口眾多,當地傳統的園林、民居、飲食、農業生產等明顯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據此完成3~4題。3.以下飲食文化屬于江南水鄉特色的是( )①水產品 ②牛、羊肉 ③山貨 ④香糯米糕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4.江南水鄉地域文化的特征是( )A.森林、水系、梯田、村寨B.水稻種植、淡水養殖C.園林多以皇家別院為主D.飲食多以麻辣為主知識點二 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1.在民居特色上的體現(1)世界各地的民居為適應當地的____________,形成了不同的______。地區 民居特色__________的地方 遮陽氣候寒冷的地方 保暖__________的地方 排水和通風沙塵暴頻繁的地方地震、泥石流較多的地方 防御地質災害(2)__________的選用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地區 民居特色產石地區 石構產木材地區 木構產竹地區 竹樓黃土地區2.在城市格局上的體現地域 地域文化 城市格局我國 古代城市建設體現了______的思想,在功能分區上反映出嚴格的等級制度 都城以宮殿為中心并確定______,構建城市的基本骨架歐洲 體現了歷史文化和____________的融合 城市多圍繞教堂、市政廳、城市廣場布局,中心與四周的建筑物高度______,高層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圍美國 由于發展歷史短,缺少體現悠久歷史的傳統建筑 中心多圍繞________布局,外圍建筑高度逐漸下降,并逐漸形成連綿的城市帶3.在建筑風格上的體現地域 建筑風格 形成 發展變化我國 磚墻木梁架結構廣泛流行,________和雕梁畫棟是我國特有的建筑風格 這些建筑風格是在各地特定的____________、歷史文化和風俗人情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生動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但建筑風格也不是________的,當地域文化發生變化,或者受其他地域文化的滲透影響,相應地,建筑風格也會隨之變化西方 西方建筑中柱廊、尖塔、噴泉、______等特點明顯4.我國民族文化和傳統特色面臨的問題及措施(1)問題:有些地區城鄉建設無序推進,土地__________過大,導致民族文化和傳統特色逐漸喪失。(2)措施:保護地域文化,將傳統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現代建筑之中,協調好老城區與______的發展關系,促成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和諧。思考 說明四合院的住宅結構所反映的華北地區冬季氣候特點,并分析這種結構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 部分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各地民居 特點 反映的環境特點黃土高原窯洞 冬暖夏涼,節省建筑材料 冬季寒冷,夏季高溫,降水較少,黃土直立北方民居 屋頂較平,門窗少且小,墻較厚 冬季寒冷,降水較少新疆平頂屋 屋頂平,墻厚窗小 氣候干燥,多風沙,太陽輻射強蒙古包 便于拆卸、架設和搬運 冬季寒冷,草地廣闊,以游牧生活為主江南民居 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墻較薄,便于通風散熱 濕熱的環境徽派民居 高墻封閉,馬頭翹角,黑瓦白墻 多建在山之南,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贛南、閩西、粵北客家土樓 有圓樓和方樓,四五層高,一、二層不開窗,高處有瞭望臺 境內山地丘陵廣布,地形復雜,紅壤土質黏重,氣候暖濕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能保暖隔熱云南傣族竹樓 通風散熱,防潮和防蟲 濕熱、爬行動物和蟲類多青藏高原碉樓 平頂,門窗少,墻厚 高寒、光照強因紐特人冰屋 防寒保暖,節省建筑材料 終年寒冷的寒帶環境東南亞民居 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多木樁支撐,且密集排列 濕熱、河流密布、多沼澤云南省的阿者科古村落,坐落于哀牢山的半山腰,海拔1 920米,距離最近的城鎮28千米,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價值的中國傳統村落,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元陽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域。“蘑菇房”是哈尼村落的一大特色。“蘑菇房”依山勢而建,以石為基,以木為柱和橫梁,屋頂由平頂和斜面構成,斜面多用稻草和茅草,村落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1.[人地協調觀]簡述阿者科古村落保存完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區域認知]分析“蘑菇房”房頂修成平頂和斜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實踐力]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蘑菇房”大量被廢棄。你是否贊同大量廢棄阿者科古村落的“蘑菇房”?請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建客家土樓建筑有幾百年的歷史。在建造過程中,搭建雙層夾墻板,往中間埋入竹片作為“墻骨”。土樓只設一個大門,一層、二層不開窗戶,最高處設有瞭望塔。下圖示意福建客家土樓結構。據此完成1~2題。1.土樓外墻“門少窗高”的造型,主要是為了( )A.防衛 B.美觀C.舒適 D.穩固2.在墻中間埋入竹片可以( )A.防止墻體開裂B.抵御火災威脅C.減輕風雨剝蝕D.節約建筑材料(2024·福建廈門期末)2021年12月起,埃及政府決定遷往位于開羅以東45千米荒漠中的新行政首都辦公。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容納32個部委以及其他兩個國家機關。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完成3~4題。3.有關埃及新首都城市空間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功能分區互不聯系,減少干擾B.空間結構主要受歷史文化價值制約C.能夠促進其與周邊地區的和諧發展D.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4.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深刻,主要體現在( )A.民居特色 B.城市格局C.建筑風格 D.城鄉景觀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梳理教材新知1.(1)人文 (2)多種多樣 文化形態 (3)文化 創新 (4)穩定2.(1)組合類型 自然地理環境 3.地域文化 落實思維方法1.C 2.C [第1題,由材料可知,“廊橋”應分布在人口密集、光照充足且多雨的地區。明清時期,最可能建有“廊橋”的是閩粵大地,C對。齊魯大地、東北平原降水較少,A、D錯。橫斷山區人口稀少,B錯。第2題,圖中“廊橋”橫跨河流,其主要功能是供人通行,C對。“廊橋”可以供人暫居、遮陽避雨,但這不是其主要功能,A、B錯。“廊橋”與宗教和民俗活動無關,D錯。]3.C 4.B [第3題,江南水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河網密布,水資源豐富,因此水產品在當地飲食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①正確。江南水鄉地形以平原為主,牛羊肉及山貨相對較少,②③錯誤。江南地區以水稻種植為主,因此大米及其制品在當地的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香糯米糕就是其中一種代表性的食品,④正確。故選C。第4題,江南水鄉由于水資源豐富和適宜的氣候,適宜稻作和淡水養殖業,B正確。]知識點二 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梳理教材新知1.(1)自然地理環境 特色 光照強烈 濕潤多雨 防御風沙(2)建筑材料 土筑窯洞 2.皇權至上 中軸線 現代文化 差別小 摩天大樓3.斗拱飛檐 雕塑 自然地理環境 一成不變 4.(1)開發強度 (2)新城區 思考 氣候特點:該地區冬季寒冷且多風沙。作用:四合院可以擋風御寒;南向開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探究核心知識1.種植歷史悠久,農耕生活保存至今;位置偏僻,受現代文化影響小;地處山區,交通不便。2.山地地區,地表崎嶇,平頂便于晾曬糧食;氣候濕潤,降水多,斜面屋頂便于排水(或者防漏)。3.贊同。“蘑菇房”易發生火災、易被大風吹翻、茅草易腐爛;“蘑菇房”年久失修,居住環境差。或不贊同。“蘑菇房”有冬暖夏涼的優點;“蘑菇房”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應加以保護。落實思維方法1.A 2.A [第1題,福建客家土樓有幾百年的歷史,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大多是偏僻的山區,當時多盜賊出沒,外墻“門少窗高”的城堡式建筑,安全性和抵御性強,故其主要是為了防衛。第2題,往墻中間埋入竹片作為“墻骨”可以增強其拉力,使其更堅固,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功能,防止墻體開裂;竹片埋在墻體內,不能抵御火災威脅和風雨剝蝕,也不節約建筑材料。]3.D 4.B [第3題,埃及新首都的政府區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說明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D正確;城市功能區之間是相互聯系的,A錯誤;歷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城市空間結構,但不是主要因素,B錯誤;城市空間結構主要是指城市內部,且周邊地區主要是沙漠,C錯誤。第4題,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說明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主要體現在城市格局上,B正確,A、C、D錯誤。](共67張PPT)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第二節第二章 城鎮和鄉村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1.結合實例,說明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及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分析不同區域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成因。(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內容索引知識點一 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知識點二 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課時對點練地域文化和城鄉景觀的內涵><知識點一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成長起來、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一定地域內自然和 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表現形式: ,如歷史遺存、 、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3)意義:是一個地方獨特的 資源,更是文化建設 的主要源泉。(4)特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內又具有相對的 性。人文多種多樣文化形態文化創新穩定2.城鄉景觀(1)概念:是人們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其外部形態和 與當地的密切相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審美觀。(2)城鄉景觀的地域差異各大洲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不同緯度之間不同海拔之間組合類型自然地理環境3.地域文化與城鄉建設的關系對城鄉建設具有深刻影響,而城鄉建設反過來又影響并提升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拓展延伸1.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地域文化具有區域性、多樣性、獨特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特點。地區 北方 南方耕地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農作物 小麥、玉米、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牲畜 黃牛 水牛民居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主食 面食 大米運動項目 冬季溜冰 游泳、龍舟競賽傳統交通工具 馬 船拓展延伸2.我國東、西部農、牧文化差異地區 人口分布 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東部 農耕區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西部 牧區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廊橋”是一種有屋檐的橋,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有的還建有供人暫居的房間。“廊橋”多為木質或石材加木材結構,我國古代“廊橋”現存不多。下圖為“我國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園林的廊橋景觀圖”。讀圖回答1~2題。1.明清時期,下列地區最可能建有“廊橋”的是A.齊魯大地 B.橫斷山區C.閩粵大地 D.東北平原√由材料可知,“廊橋”應分布在人口密集、光照充足且多雨的地區。明清時期,最可能建有“廊橋”的是閩粵大地,C對。齊魯大地、東北平原降水較少,A、D錯。橫斷山區人口稀少,B錯。“廊橋”是一種有屋檐的橋,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有的還建有供人暫居的房間。“廊橋”多為木質或石材加木材結構,我國古代“廊橋”現存不多。下圖為“我國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園林的廊橋景觀圖”。讀圖回答1~2題。2.圖中“廊橋”的主要功能是A.供人暫居 B.遮陽避雨C.供人通行 D.進行宗教和民俗活動√圖中“廊橋”橫跨河流,其主要功能是供人通行,C對。“廊橋”可以供人暫居、遮陽避雨,但這不是其主要功能,A、B錯。“廊橋”與宗教和民俗活動無關,D錯。(2024·廣西桂林期末)江南水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濕熱,地形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人口眾多,當地傳統的園林、民居、飲食、農業生產等明顯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據此完成3~4題。3.以下飲食文化屬于江南水鄉特色的是①水產品 ②牛、羊肉 ③山貨 ④香糯米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江南水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河網密布,水資源豐富,因此水產品在當地飲食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①正確。江南水鄉地形以平原為主,牛羊肉及山貨相對較少,②③錯誤。江南地區以水稻種植為主,因此大米及其制品在當地的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香糯米糕就是其中一種代表性的食品,④正確。故選C。(2024·廣西桂林期末)江南水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濕熱,地形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人口眾多,當地傳統的園林、民居、飲食、農業生產等明顯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據此完成3~4題。4.江南水鄉地域文化的特征是A.森林、水系、梯田、村寨 B.水稻種植、淡水養殖C.園林多以皇家別院為主 D.飲食多以麻辣為主√江南水鄉由于水資源豐富和適宜的氣候,適宜稻作和淡水養殖業,B正確。地域文化在城鄉景觀上的體現><知識點二1.在民居特色上的體現(1)世界各地的民居為適應當地的 ,形成了不同的 。自然地理環境特色地區 民居特色的地方 遮陽氣候寒冷的地方 保暖的地方 排水和通風沙塵暴頻繁的地方 防御風沙地震、泥石流較多的地方 防御地質災害光照強烈濕潤多雨(2) 的選用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地區 民居特色產石地區 石構產木材地區 木構產竹地區 竹樓黃土地區 ___________建筑材料土筑窯洞2.在城市格局上的體現地域 地域文化 城市格局我國 古代城市建設體現了_______ 的思想,在功能分區上反映出嚴格的等級制度 都城以宮殿為中心并確定 ,構建城市的基本骨架歐洲 體現了歷史文化和_________ 的融合 城市多圍繞教堂、市政廳、城市廣場布局,中心與四周的建筑物高度 ,高層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圍皇權至上中軸線現代文化差別小地域 地域文化 城市格局美國 由于發展歷史短,缺少體現悠久歷史的傳統建筑 中心多圍繞 布局,外圍建筑高度逐漸下降,并逐漸形成連綿的城市帶摩天大樓3.在建筑風格上的體現地域 建筑風格 形成 發展變化我國 磚墻木梁架結構廣泛流行, 和雕梁畫棟是我國特有的建筑風格 這些建筑風格是在各地特定的__________ 、歷史文化和風俗人情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生動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但建筑風格也不是_________的,當地域文化發生變化,或者受其他地域文化的滲透影響,相應地,建筑風格也會隨之變化西方 西方建筑中柱廊、尖塔、噴泉、 等特點明顯斗拱飛檐雕塑自然地理環境一成不變4.我國民族文化和傳統特色面臨的問題及措施(1)問題:有些地區城鄉建設無序推進,土地 過大,導致民族文化和傳統特色逐漸喪失。(2)措施:保護地域文化,將傳統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現代建筑之中,協調好老城區與 的發展關系,促成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和諧。思考 說明四合院的住宅結構所反映的華北地區冬季氣候特點,并分析這種結構的作用。開發強度新城區答案 氣候特點:該地區冬季寒冷且多風沙。作用:四合院可以擋風御寒;南向開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拓展延伸部分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各地民居 特點 反映的環境特點黃土高原窯洞 冬暖夏涼,節省建筑材料 冬季寒冷,夏季高溫,降水較少,黃土直立北方民居 屋頂較平,門窗少且小,墻較厚 冬季寒冷,降水較少新疆平頂屋 屋頂平,墻厚窗小 氣候干燥,多風沙,太陽輻射強蒙古包 便于拆卸、架設和搬運 冬季寒冷,草地廣闊,以游牧生活為主江南民居 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墻較薄,便于通風散熱 濕熱的環境拓展延伸部分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各地民居 特點 反映的環境特點徽派民居 高墻封閉,馬頭翹角,黑瓦白墻 多建在山之南,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贛南、閩西、粵北客家土樓 有圓樓和方樓,四五層高,一、二層不開窗,高處有瞭望臺 境內山地丘陵廣布,地形復雜,紅壤土質黏重,氣候暖濕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能保暖隔熱云南傣族竹樓 通風散熱,防潮和防蟲 濕熱、爬行動物和蟲類多青藏高原碉樓 平頂,門窗少,墻厚 高寒、光照強因紐特人冰屋 防寒保暖,節省建筑材料 終年寒冷的寒帶環境拓展延伸部分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各地民居 特點 反映的環境特點東南亞民居 屋頂傾斜,門窗多且大,多木樁支撐,且密集排列 濕熱、河流密布、多沼澤云南省的阿者科古村落,坐落于哀牢山的半山腰,海拔1 920米,距離最近的城鎮28千米,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價值的中國傳統村落,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元陽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域。“蘑菇房”是哈尼村落的一大特色。“蘑菇房”依山勢而建,以石為基,以木為柱和橫梁,屋頂由平頂和斜面構成,斜面多用稻草和茅草,村落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1.[人地協調觀]簡述阿者科古村落保存完好的原因。答案 種植歷史悠久,農耕生活保存至今;位置偏僻,受現代文化影響小;地處山區,交通不便。2.[區域認知]分析“蘑菇房”房頂修成平頂和斜面的作用。答案 山地地區,地表崎嶇,平頂便于晾曬糧食;氣候濕潤,降水多,斜面屋頂便于排水(或者防漏)。3.[地理實踐力]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蘑菇房”大量被廢棄。你是否贊同大量廢棄阿者科古村落的“蘑菇房”?請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案 贊同。“蘑菇房”易發生火災、易被大風吹翻、茅草易腐爛;“蘑菇房”年久失修,居住環境差。或不贊同。“蘑菇房”有冬暖夏涼的優點;“蘑菇房”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應加以保護。福建客家土樓建筑有幾百年的歷史。在建造過程中,搭建雙層夾墻板,往中間埋入竹片作為“墻骨”。土樓只設一個大門,一層、二層不開窗戶,最高處設有瞭望塔。如圖示意福建客家土樓結構。據此完成1~2題。1.土樓外墻“門少窗高”的造型,主要是為了A.防衛 B.美觀C.舒適 D.穩固√福建客家土樓有幾百年的歷史,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大多是偏僻的山區,當時多盜賊出沒,外墻“門少窗高”的城堡式建筑,安全性和抵御性強,故其主要是為了防衛。福建客家土樓建筑有幾百年的歷史。在建造過程中,搭建雙層夾墻板,往中間埋入竹片作為“墻骨”。土樓只設一個大門,一層、二層不開窗戶,最高處設有瞭望塔。如圖示意福建客家土樓結構。據此完成1~2題。2.在墻中間埋入竹片可以A.防止墻體開裂 B.抵御火災威脅C.減輕風雨剝蝕 D.節約建筑材料√往墻中間埋入竹片作為“墻骨”可以增強其拉力,使其更堅固,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功能,防止墻體開裂;竹片埋在墻體內,不能抵御火災威脅和風雨剝蝕,也不節約建筑材料。(2024·福建廈門期末)2021年12月起,埃及政府決定遷往位于開羅以東45千米荒漠中的新行政首都辦公。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容納32個部委以及其他兩個國家機關。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完成3~4題。3.有關埃及新首都城市空間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功能分區互不聯系,減少干擾B.空間結構主要受歷史文化價值制約C.能夠促進其與周邊地區的和諧發展D.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埃及新首都的政府區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說明城市建設更加趨向立體,用地集約,D正確;城市功能區之間是相互聯系的,A錯誤;歷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城市空間結構,但不是主要因素,B錯誤;城市空間結構主要是指城市內部,且周邊地區主要是沙漠,C錯誤。(2024·福建廈門期末)2021年12月起,埃及政府決定遷往位于開羅以東45千米荒漠中的新行政首都辦公。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由34座政府大樓組成,容納32個部委以及其他兩個國家機關。毗鄰的CBD中心矗立著非洲第一高樓。完成3~4題。4.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深刻,主要體現在A.民居特色 B.城市格局C.建筑風格 D.城鄉景觀√新都的政府區總體設計具有明顯的法老風格,說明地域文化對新政府區的總體設計影響主要體現在城市格局上,B正確,A、C、D錯誤。課時對點練12345678910111213141516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A D D D C A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D B B C B D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題號 16答案 (1)該地區地勢崎嶇,夯土稀缺,石塊廣布,選用石塊壘砌便于就地取材;交通閉塞,用于修筑房屋的其他材料不易運進。(2)在險峻的山石上修建碉房易守難攻,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保障人員、財產的安全;險峻的山石上地勢相對較高,視野較好,光照條件較好;山石地基牢固,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安全性。(3)碉房第三層光照條件較好,且風力較大,用作曬臺有利于晾曬農產品。對一對石庫門是清末民初時期出現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當時的該類建筑多由國外開發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樣式,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因此得名“石庫門”。下圖為“石庫門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上海A.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B.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C.內斂保守的文化性格D.有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優勢√12345678910111213141516基礎過關答案據材料石庫門出現在清末民初、建筑多由國外的開發商修建、吸收了江南民居的樣式等信息可知,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上海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石庫門是清末民初時期出現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當時的該類建筑多由國外開發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樣式,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因此得名“石庫門”。下圖為“石庫門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2.石庫門民居蘊含了上海人的A.包容性和開放性B.老幼尊卑的文化傳統C.溫柔含蓄的性格D.團結合作的精神氣質√石庫門民居體現了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也蘊含了上海人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選A。答案(2024·山東泰安期末)三門峽陜州地坑院被稱為“地平線下的村莊”,地坑院是一個相對封閉而又獨立的院落,有窯坡通道與地面相通,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作為打谷場。坑院天井中間挖有滲井,四周砌有青磚瓦檐的攔馬墻,窯頂還要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個別窯洞開有與地面相通的“馬眼”。如圖分別為“地坑院平面示意圖”和“地坑院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3.推測個別窯洞上方通向地面的“馬眼”作用是A.采光 B.通風通道C.散熱 D.糧食通道√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作為打谷場,主要是用于晾曬糧食,而“馬眼”與窯洞相連,能夠將糧食快速、方便地直接運到窯洞儲存,D正確;每一個房間都需要采光、通風、散熱,如果為此作用,不可能只有個別房間有“馬眼”,A、B、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山東泰安期末)三門峽陜州地坑院被稱為“地平線下的村莊”,地坑院是一個相對封閉而又獨立的院落,有窯坡通道與地面相通,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作為打谷場。坑院天井中間挖有滲井,四周砌有青磚瓦檐的攔馬墻,窯頂還要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個別窯洞開有與地面相通的“馬眼”。如圖分別為“地坑院平面示意圖”和“地坑院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4.窯頂還要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主要是為了A.種植蔬菜 B.加固窯洞C.便于通行 D.防止下滲√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結合“窯洞頂部地面上基本沒有植被”可知,碾壓平整不是為了種植蔬菜,A錯;碾壓平整不能起到加固作用,B錯;窯頂不作為道路,碾壓平整與便于通行關系不大,C錯;在雨過天晴后碾壓平整,可以在下次降水后及時排水,防止下滲,D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山東濟寧期末)吐魯番盆地的維吾爾族民居,在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形成生土建筑,當地土質具有黏結性強、易脫水成型等特點。下左圖為“日本木制建筑示意圖”,下右圖為“新疆生土建筑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5.與日本木制建筑相比,新疆生土建筑的優點是①采光通風 ②隔熱效果好 ③防地震 ④防火性能強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日本主要為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且地處板塊交界處,所以日本建筑多考慮采光通風、防地震等,在這兩方面較新疆生土建筑好,①③錯誤;新疆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更注重隔熱保溫效果,且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以生土為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強,②④正確。故選D。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山東濟寧期末)吐魯番盆地的維吾爾族民居,在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形成生土建筑,當地土質具有黏結性強、易脫水成型等特點。下左圖為“日本木制建筑示意圖”,下右圖為“新疆生土建筑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6.影響維吾爾族民居選擇生土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 B.經濟C.氣候 D.地形√生土能夠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較好地適應當地干旱的氣候條件,所以影響維吾爾族民居選擇生土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是氣候,C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廣東廣州月考)我國有按《周易》八卦理論筑城的傳統。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連,沒有一盞紅綠燈,卻從不擁堵(右圖)。據此完成7~9題。7.地域文化對特克斯縣城產生最獨特的影響表現在A.城市路網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C.無工業區分布 D.商業網點的分布√根據材料可知,受地域文化影響,伊犁州特克斯縣城的路網交通情況較好,城市路網特色明顯。材料未體現民居建筑特色、工業區和商業網點的分布狀況。故選A。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廣東廣州月考)我國有按《周易》八卦理論筑城的傳統。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連,沒有一盞紅綠燈,卻從不擁堵(右圖)。據此完成7~9題。8.形成特克斯縣城當前地域空間結構形態的主要因素是A.經濟因素 B.自然因素C.歷史因素 D.政策因素√根據材料“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可知,當前特克斯縣城的空間結構形態受歷史因素影響較大,C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廣東廣州月考)我國有按《周易》八卦理論筑城的傳統。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縣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連,沒有一盞紅綠燈,卻從不擁堵(右圖)。據此完成7~9題。9.為緩解道路擁堵,城市規劃中可借鑒與“八卦城”相似的路網布局形式是A.棋盤式道路 B.“之”字形道路C.放射式道路 D.環形—放射式道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環形—放射式道路網是道路由市中心向外呈輻射狀延伸,再圍繞市中心設計成同心圓狀,即由若干條放射線和環形線組成,是與“八卦城”相似的路網布局形式。故選D。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河南鄭州質量檢測)船型屋,是海南島黎族傳統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過程費工費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當地船型屋經歷了從干欄式(圖1)到落地式(圖2)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10~12題。10.黎族人建造船型屋的最佳時期是A.2~4月 B.5~7月C.8~10月 D.11月~次年1月√能力提升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結合材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可知,建造應該選在當地的旱季,而5~10月份該地降水較多,不利于建造,B、C錯誤;建造過程費工費料,建造持續時間較長,因此適合雨季結束后開始建造,以預留充足的時間,且11月~次年1月氣候涼爽,適合施工,A錯誤,D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河南鄭州質量檢測)船型屋,是海南島黎族傳統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過程費工費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當地船型屋經歷了從干欄式(圖1)到落地式(圖2)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10~12題。11.船型屋蓋搭鋪茅草時采用多層結構,主要原因是當地A.茅草多 B.雨季長C.蚊蟲多 D.冬季冷√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該地雨季持續時間長,茅草多層結構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滲入房間,B正確;茅草多不一定鋪設多,還要有鋪設需求才會鋪設,A錯誤;屋頂采用多層結構對預防蚊蟲無作用,C錯誤;該地緯度低,冬季并不冷,D錯誤。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河南鄭州質量檢測)船型屋,是海南島黎族傳統民居,形如倒扣木船。建造過程費工費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鋪蓋,蓋檐寬而低矮,用木板隔墻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墻體。當地船型屋經歷了從干欄式(圖1)到落地式(圖2)的演變過程。據此完成10~12題。12.與干欄式比,落地式船型屋①方便起居 ②冬暖夏涼 ③更能承重茅蓋 ④更能抵御強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落地式船型屋直接建在地面,可方便居民起居,①正確;干欄式船型屋被支起,夏季更通風、涼爽,②錯誤;茅蓋主要是竹木和茅草,重量并不大,兩種船型屋都可承重,③錯誤;落地式船型屋直接建在地面,結構更穩定,抵御強風能力更強,④正確。故選B。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寶島臺灣以閩南人居多,保存著許多古老的閩南文化,而閩南建筑則是閩南文化最有特色的一環,尤其是閩南傳統的一堂二廂式土木磚瓦結構三合院建筑(下圖)。現今,臺灣的閩南傳統三合院正面臨瓦解或轉型的問題。據此完成13~15題。13.與北京四合院相比,臺灣三合院建造時較少考慮的因素是A.采光 B.通風C.避寒 D.防震√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采光和通風是南、北方民居建造時都要考慮的重要因素,A、B不符合題意。北京地處華北平原的北部,冬季北風肆虐、寒冷漫長,四合院相對較封閉的空間結構有利于避寒;而臺灣地處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三合院建造時無須考慮避寒,但臺灣多地震,因此三合院建造時需要考慮防震,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寶島臺灣以閩南人居多,保存著許多古老的閩南文化,而閩南建筑則是閩南文化最有特色的一環,尤其是閩南傳統的一堂二廂式土木磚瓦結構三合院建筑(下圖)。現今,臺灣的閩南傳統三合院正面臨瓦解或轉型的問題。據此完成13~15題。14.臺灣傳統三合院民宅保存不易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人口外流嚴重 B.自然災害頻繁C.生態破壞加劇 D.極端天氣增多√臺灣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災害(臺風、地震、泥石流等)頻發,傳統三合院多以土木磚瓦建構,防震效果較差,且易被水浸泡或被土石掩埋,導致傳統三合院民宅毀壞嚴重,不易保存,B正確。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寶島臺灣以閩南人居多,保存著許多古老的閩南文化,而閩南建筑則是閩南文化最有特色的一環,尤其是閩南傳統的一堂二廂式土木磚瓦結構三合院建筑(下圖)。現今,臺灣的閩南傳統三合院正面臨瓦解或轉型的問題。據此完成13~15題。15.臺灣閩南傳統三合院最合理的轉型方向或保護措施是A.保存所有的傳統三合院B.增建新式的閩南三合院C.改造周邊地區配套設施D.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應保存有價值的傳統三合院,而不是所有的傳統三合院,A錯誤;增建新式的閩南三合院不利于傳承古老的閩南文化,B錯誤;改造周邊地區配套設施與傳統三合院的轉型和保護無直接關聯,C錯誤;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既有利于閩南三合院建筑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又可實現其主要功能由居住向旅游、研究轉型,D正確。答案16.(2024·江蘇泰州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碉房是青藏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早在公元111年以前就存在,多使用石塊壘砌而成,一般高3層,多建于險峻的山石上,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碉房。下圖為碉房景觀圖及碉房各層功能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分析青藏高原地區碉房多用石塊壘砌而成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 該地區地勢崎嶇,夯土稀缺,石塊廣布,選用石塊壘砌便于就地取材;交通閉塞,用于修筑房屋的其他材料不易運進。(2)說出當地將碉房修筑于險峻的山石上的益處。答案 在險峻的山石上修建碉房易守難攻,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保障人員、財產的安全;險峻的山石上地勢相對較高,視野較好,光照條件較好;山石地基牢固,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安全性。(3)簡析碉房第三層用作曬臺的有利自然條件。答案 碉房第三層光照條件較好,且風力較大,用作曬臺有利于晾曬農產品。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二章 第二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二章 第二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