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辨別標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材料收納盒》是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的一節手工制作課程。本課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收納盒的功能和設計特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教材內容包括收納盒的美觀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通過微視頻和實物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收納盒的設計理念和制作方法。此外,教材還提供了詳細的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確保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作品。本課不僅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還鍛煉他們的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和簡單的美術基礎,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豐富有趣的學習情境和直觀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學生在制作收納盒時可能會遇到裁剪和粘貼的困難,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此外,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可能存在溝通不暢的情況,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學目標及課標指向審美感知 1.通過觀察和討論,感受收納盒的美觀性和裝飾性。 2.了解收納盒的不同材質和設計風格,培養審美意識。 藝術表現 1.學習使用剪刀、膠棒等工具,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2.通過彩紙和紙殼的搭配,創作出個性化的收納盒。 創意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制作一個具有實用性的收納盒。 2.創新收納盒的設計,添加個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標簽插槽。 文化理解 1.了解收納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 2.通過小組合作,體驗團隊協作的樂趣,增強集體榮譽感教學重難點重點 1.掌握剪刀、膠棒等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 2.了解收納盒的設計要素,如美觀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實用性。 3.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具有實用性和個性化的收納盒。 難點 1.如何在制作過程中保持安全,避免意外傷害。 2.如何創新收納盒的設計,使其既實用又美觀。 3.如何在小組合作中有效溝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教具準備 剪刀、膠棒、彩紙、紙殼、微視頻《制作材料收納盒》教學過程情境導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創設情境 (1)播放微視頻《制作材料收納盒》,引導學生觀察收納盒的外觀和功能。 (2)提問:你們見過哪些收納盒?它們有什么用途? (3)講解收納盒的四大功能:美觀性、便捷性、耐用性和實用性。 (4)展示不同材質和設計風格的收納盒,引導學生討論其特點。 (5)引出本課主題:今天我們將動手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材料收納盒。 (6)提問:你們想制作一個什么樣的收納盒? (7)播放微視頻中的制作步驟,讓學生初步了解制作過程。 (8)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學生在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引入主題 (1)分發制作材料:剪刀、膠棒、彩紙、紙殼。 (2)演示如何準備紙殼,折疊或裁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3)演示如何裁剪彩紙,注意裁剪時的安全。 (4)演示如何將彩紙和紙殼粘貼在一起,強調粘貼時的注意事項。 (5)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創新收納盒的設計,使其更實用和美觀。 (6)提出小組合作的任務:每組設計并制作一個具有實用性和個性化的收納盒。 (7)分組,分配任務,確保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目標和分工。 (8)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 觀看微視頻,了解收納盒的功能和設計特點。 回答教師提問,分享自己見過的收納盒及其用途。 討論收納盒的美觀性和實用性。 4. 分享自己想制作的收納盒的設計想法。設計意圖: 通過創設情境和觀看微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了解收納盒的功能和設計特點。通過提問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通過演示和分組合作,幫助學生掌握制作收納盒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任務一:準備材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準備紙殼 (1)演示如何準備紙殼,折疊或裁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2)強調裁剪時的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學生不要將剪刀對著同學。 (3)演示如何裁剪彩紙,使其與紙殼大小一致。 (4)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創新收納盒的設計,使其更實用和美觀。 (5)提醒學生在裁剪時要小心,避免劃傷手指。 (6)演示如何將彩紙和紙殼粘貼在一起,強調粘貼時的注意事項。 (7)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添加個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標簽插槽。 (8)提醒學生在粘貼時要小心,避免誤入口鼻和眼睛。 制作收納盒 (1)演示如何將紙殼折疊成收納盒的形狀。 (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增加收納盒的穩定性,如底部加固。 (3)演示如何在收納盒上添加裝飾,如彩紙、彩筆等。 (4)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收納盒更美觀,如添加圖案或色彩。 (5)演示如何在收納盒上添加透明窗口或標簽插槽。 (6)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收納盒更實用,如增加隔層或把手。 (7)提醒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傷害。 (8)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 按照教師的演示,準備紙殼和彩紙。 2. 裁剪彩紙,使其與紙殼大小一致。 3. 將彩紙和紙殼粘貼在一起,制作成收納盒。 4. 添加個性化元素,如透明窗口或標簽插槽。設計意圖: 通過準備材料和制作收納盒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添加個性化元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任務二:展示作品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展示作品 (1)請每個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納盒,并介紹其設計特點和使用方法。 (2)引導學生評價其他小組的作品,提出改進建議。 (3)鼓勵學生分享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 (4)總結各小組的優點和不足,表揚優秀作品。 (5)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完美。 (6)演示如何將收納盒用于實際生活,如整理書桌、玩具等。 (7)引導學生思考收納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 (8)強調收納盒的環保意義,鼓勵學生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收納盒。 1. 派代表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納盒,并介紹其設計特點和使用方法。 2. 評價其他小組的作品,提出改進建議。 3. 分享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 4. 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使其更完美。設計意圖: 通過展示和分享作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通過互評和改進建議,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作品質量。通過實際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收納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和環保意識。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1.通過創設情境和觀看微視頻,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通過分組合作,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夠有效溝通和分工合作。 3.通過展示和分享作品,學生不僅提高了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還學會了互評和改進建議,提升了作品質量。 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在裁剪和粘貼過程中存在困難,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2.由于時間有限,部分學生未能在課堂上完成作品,需要在課后繼續完成。 3.個別小組在展示作品時,表達不夠清晰,需要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