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海龜畫彩色正五邊形》教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理解變量的概念,掌握變量取名規則。學生能熟練運用賦值語句給變量賦值,并理解其執行過程。學生學會使用GraphicsWindow對象的屬性和操作設置繪圖窗口的筆顏色、粗細等,以及在窗口中繪制圖形和添加文字。學生能夠編寫程序讓小海龜畫出彩色正五邊形,并能根據需求修改程序繪制不同邊數的正多邊形。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比畫正三角形和正五邊形的程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在編寫程序和修改屬性值的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編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讓學生體會編程在實現圖形繪制中的作用,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變量的概念、取名規則及賦值語句的使用。GraphicsWindow對象的PenColor、PenWidth屬性和DrawText操作的應用。編寫程序繪制彩色正五邊形的方法及程序的修改。2. 教學難點理解變量在程序中的作用以及賦值語句的執行機制。靈活運用GraphicsWindow對象的屬性和操作實現多樣化的繪圖效果。四、教學過程(一)課程導入1. 展示畫好的彩色正五邊形圖形,提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如何用編程讓小海龜畫出這樣漂亮的彩色正五邊形呢?”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2. 簡單介紹小海龜繪圖在編程學習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引入本節課主題——小海龜畫彩色正五邊形。(二)知識講解1. 變量通過畫正多邊形時小海龜旋轉角度的例子講解變量。小海龜畫正多邊形時,每畫一邊旋轉一個角度,畫完正多邊形正好回到起點,共旋轉360度。用S表示正多邊形的邊數,Length表示邊長,每次旋轉的角度E = 360/S。以畫正三角形的程序為例:S = 3Length = 100E = 360/S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講解程序中S、Length、E這些代表某個值的符號就是變量,變量是程序用來保存數據的。詳細介紹變量取名規則:變量名要以字母、漢字、數字、下劃線命名,且不能以數字開頭;變量名不能與對象、屬性、操作名相同,也不能與Small Basic中的保留字相同;變量名應盡量簡單易懂。通過舉例讓學生判斷變量名是否正確,如“3abc”(錯誤,以數字開頭)、“if”(錯誤,是保留字)、“sideLength”(正確) 。2. 賦值語句把變量比作存放數據的“盒子”,講解賦值語句就是往“盒子”里存放數據的方法。介紹賦值語句的格式“變量名 = 表達式”及其作用:將右端表達式的值存放到左邊的變量中。以S = 3、Length = 100、E = 360/S為例,詳細講解賦值語句的執行過程,讓學生理解賦值后變量代表的值的變化。強調賦值語句左端必須是變量名,右端可以是值或表達式,表達式中可包含函數、常量、變量,使用小括號表示運算優先次序,不能使用中括號,以及算術運算符的使用( + / )。3. GraphicsWindow對象介紹小海龜繪圖的窗口“圖形窗口”是一個對象,名稱為“GraphicsWindow” 。講解通過改變GraphicsWindow對象的屬性可以讓小海龜畫出彩色圖形,如GraphicsWindow.PenColor = "red"將繪圖筆顏色設置為紅色,這也是賦值語句。同時介紹PenWidth屬性表示筆的粗細,如GraphicsWindow.PenWidth = 10 。(三)示范操作1. 在編程環境中,示范如何編寫程序讓小海龜畫出紅色的正五邊形。S = 5Length = 100E = 360/SGraphicsWindow.PenColor = "red"GraphicsWindow.PenWidth = 10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Turtle.Move(Length)Turtle.Turn(E)2. 在編寫過程中,詳細講解每一行代碼的作用,如設置邊數S、邊長Length、旋轉角度E,設置筆的顏色和粗細,以及小海龜的移動和旋轉操作。3. 運行程序,展示繪制效果,讓學生直觀感受編程實現繪圖的過程。(四)學生實踐(15分鐘)1. 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修改程序,繪制一個邊長為150,筆顏色為綠色的正六邊形。提示學生需要修改邊數S、邊長Length和筆的顏色。在圖形窗口中寫上“編程真有趣”,設置合適的顏色和字號。提示學生使用GraphicsWindow.DrawText操作。2. 學生開始實踐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幫助。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講解。(五)課堂總結1. 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的實踐成果,展示繪制的圖形和代碼,其他學生進行評價。2. 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包括變量的概念、取名規則、賦值語句的使用,以及GraphicsWindow對象的屬性和操作。強調編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變量名的正確書寫、賦值語句的格式等。(六)課后作業1. 讓學生思考如何繪制一個由不同顏色線段組成的正多邊形(如每條邊顏色不同),嘗試編寫程序實現。2. 鼓勵學生自主探索GraphicsWindow對象的其他屬性和操作,如BackgroundColor(背景顏色)、DrawEllipse(繪制橢圓)等,并嘗試使用這些屬性和操作繪制更復雜的圖形。五、教學反思:本次課程借小海龜繪圖教編程知識,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多數學生掌握了基本繪圖編程技能。但教學存在問題,對基礎薄弱學生輔導不足,知識拓展不夠,限制了學生發展。后續會加強分層教學,增加對薄弱學生的輔導,注重知識拓展,培養學生創新探索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