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探究與實踐走進巴西2016年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地——里約熱內盧。該舉辦地位于哪個國家?巴西巴西,這個南美洲面積遼闊的熱帶大國,不僅因其狂熱的足球文化享譽全球,更因其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著稱于世。讓我們走進巴西,探究巴西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在區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任務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判斷:說出巴西的經緯度范圍,判斷巴西主要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哪一帶。經度范圍:35°W—74°W緯度范圍:5°N—35°S氣候帶:大部分在熱帶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描述:找出巴西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特點。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鄰國: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瀕臨的海洋:大西洋地理位置:位于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大西洋,大部分領土在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任務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巴西國土面積851.6萬平方千米,大部分為高原和平原,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200米以下的平原各約占國土面積的40%。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占巴西全境的1/3左右。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向東注入大西洋,全長6480千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位。亞馬孫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呈喇叭形,寬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巴西地形分布描述: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區、主要河流,描述巴西的地勢特征。主要地形區: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特征:南高北低主要河流:亞馬遜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比較:讀圖,填表對比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美洲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亞馬遜平原巴西高原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分析:根據巴西的地形和氣候等因素,分析亞馬孫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①支流多,流域面積大。②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③地形地勢有利于雨水匯集。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巴西地形分布歸納:概括巴西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氣候:位于熱帶,氣候類型多樣,包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河流: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居世界第二位。亞馬孫熱帶雨林: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任務三 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鐵礦石儲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現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水平較高,鋼鐵、機械制造、汽車、化學、食品、紡織等工業部門地位突出。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圣保羅、里約熱內盧是重要工業城市。舉例:結合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舉例說明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巴西主要礦產和工農業分布農業發展:巴西的熱帶氣候和肥沃的土壤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工業發展:礦產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海陸兼備,港口眾多,交通運輸便利。描述:參考對話,描述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巴西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咖啡、甘蔗、柑橘、可可、香蕉、大豆、牛肉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全國發電量中所占比例較大。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特點: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有利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水力資源豐富(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工業: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水平較高;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圣保羅、里約熱內盧是重要的工業城市。農業:巴西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咖啡、甘蔗、柑橘、可可、香蕉、大豆、牛肉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任務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2021年,巴西總人口2.14億人,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種復雜,白色人種約占一半,混血人種占1/3以上。圣保羅是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城市。為了加快內地的開發與建設,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思考:說出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以東南沿海最為集中。與環境的聯系:東部沿海地區地形相對平坦,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居住。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討論:在圖中找出里約熱內盧和巴西利亞。議一議,簡要分析巴西遷都的主要原因及其利弊。主要原因:加快內地的開發建設,分散里約熱內盧的城市職能;緩解沿海地區的人口壓力;巴西利亞位于高原,氣候溫和宜人。利: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改善環境問題;政治和軍事安全。弊:交通不便;人口遷移問題。巴西利亞是在一片荒野上建立起來的新首都,城市布局獨特,建筑美觀,如同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飛機,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巴西利亞衛星影像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約占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至少可占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被稱為“地球之肺”。此外,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亞馬孫熱帶雨林還能夠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實現地球的碳中和。然而,由于人們亂砍濫伐等不合理的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遭到嚴重破壞。思考: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什么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大量氧氣。討論:面對亂砍濫伐熱帶雨林的現象,人們發表了不同的觀點。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世界環保組織官員:亞馬孫熱帶雨林能夠提供大量氧氣,大規模砍伐就會破壞生態環境。當地居民:砍樹可以增加經濟收入,但把樹砍光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該怎么辦?政府官員:不砍樹,當地居民的收入難以提高,就業問題也不好解決;可樹砍多了又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這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啊!開發商:這里的木材質量很好,有不少還是珍貴的熱帶硬木,多歐樹就可以多賺錢。反正這里有的是樹,我們多砍一些也沒有什么關系。贊同世界環保組織官員的說法。因為過度砍伐森林,會使大氣中氧氣補充減少,二氧化碳增多,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全球變暖等惡劣后果。因此,在開發資源的同時要保護環境,既要注重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環境效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