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講 中國的農業.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講 中國的農業.ppt

資源簡介

(共86張PPT)
第18講 中國的農業
素養目標 知識網絡
1.結合區域地圖,識記中國主要種植業分布區,并歸納中國農業分布特點。(區域認知)
2.能夠根據材料分析某區域的農業發展優勢條件、制約因素及其發展方向,明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綜合思維)
3.結合區域氣候、地形等資料,分析中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人地協調觀)
原生態圖
①光照?、陂L絨棉 ③灌溉?、芨吆、莩啥计皆、奚唐饭任铩、呱唐芳Z?、嗌唐访蕖、峁鉄崴、饣?br/>1.我國農業的東西差異
(1)東部地區: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平原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________部的人工林區;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漁業基地;該地區淡水漁業發達。
(2)西部地區:________廣布,農業中畜牧業地位重要。因為降水稀少,種植業只分布在有__________的平原、________和綠洲。
必備知識
半濕潤
濕潤
東北
東南
天然草場
灌溉水源
河谷
2.我國農業的南北差異
地區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至三熟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經濟
作物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纖維作物 棉花
主要原因 氣候的差異造成了南、北方農作物及作物熟制的不同
3.發展農業原則——因地制宜
(1)原因:農業生產與光、________、水、土等自然條件關系密切。我國各地區_________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
(2)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①宜林則林:山區地形陡峭,水土流失嚴重,發展林業可以________。
②宜糧則糧:平原_________,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
③宜牧則牧:內陸降水較少,但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展________。
④宜漁則漁:河湖及沿海地區,適宜發展______。
(3)發展農業生產,還要考慮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

自然環境
保持水土
地形平坦
畜牧業
漁業
4.發展農業的方向——科技強農
(1)依靠科學技術,使農業增長方式從廣種薄收轉向優質高產,________不斷涌現。
(2)_______和專業化水平、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3)_________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抗災能力明顯增強。
優良品種
機械化
農田水利
知識點一 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1.農業生產的地域分異規律
名師導航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條件的變化規律。降水從東向西逐漸減少,農業類型隨之發生改變;熱量自北向南依次增加,農作物熟制因此變化;在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地域分異。
2.主要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及在我國的分布
作物 生長習性 分布地區
小麥 溫帶作物,適應性強,南北方平原、高原均可 長城以南為冬小麥,以北為春小麥
水稻 喜溫又喜濕,多分布于降水多和灌溉便利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集中,東北和華北也有分布
作物 生長習性 分布地區
棉花 喜溫好光,適宜于深厚疏松土壤 暖溫帶和亞熱帶、熱帶地區
甘蔗 喜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要求土壤肥沃 主要在熱帶、亞熱帶
甜菜 喜溫涼,耐鹽堿、干旱 主要在中溫帶
油菜 既喜歡溫暖,也能耐寒 種植普遍,長江流域集中
花生 喜溫暖干燥,多生長在疏松沙質土壤中 南北方均種,黃河下游各省集中
3.我國主要區域種植業的差異
農業類型 分布地區 自然條件分析
優勢條件 制約因素
旱作
農業 東北地區 土地遼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雨熱同期 低溫(熱量條件差)
華北地區 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夏季高溫多雨 旱澇災害頻繁
農業類型 分布地區 自然條件分析
優勢條件 制約因素
水田農業 南方地區 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 平原少、耕地有限
綠洲(灌溉)農業 西北內陸 晝夜溫差大、光照豐富 水源缺乏
河谷農業 青藏高原 光照豐富、灌溉便利 熱量低
4.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的區位條件
我國的商品糧基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特別是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糧基地的分布及發展的區位條件具體分析如下:
項目 東北商品糧基地 南方商品糧基地
分布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區
項目 東北商品糧基地 南方商品糧基地
有利條件 雨熱同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光、熱、水資源豐富,配合較好;地勢平坦,農作物一年兩熟到三熟;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不利條件 冬季溫度低,熱量不足,水源不足 春季低溫陰雨,夏季伏旱,洪澇災害頻繁;人均耕地少
改造措施 溫室、培育良種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5.我國三大棉區區位分析
產棉區 優 勢 劣 勢
新疆南部長絨棉產區 光照充足,晴天多,晝夜溫差大;灌溉便利;地廣人稀,地價低 水源緊缺;土地少;距市場遠
產棉區 優 勢 劣 勢
黃河
流域 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 夏季高溫多雨,光熱充足,降水適中;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勞動力豐富;種植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中、低產田多,限制因素為旱澇、風沙和鹽堿
黃淮平原
長江
流域 江漢平原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交通便利 秋季多雨,不利于收摘
6.區域農業發展
(1)結合新疆地區的自然條件,分析新疆發展棉花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棉花生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溫,熱量充足且灌溉水源充足,晴天多,降水少,利于棉花的成熟和采摘。
(2)東南沿海發展水產養殖的優勢區位條件有哪些?
①自然條件:東南沿海地處亞熱帶地區,水域面積占大陸水域面積的3/4;大陸架寬廣。
②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多,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養殖經驗豐富;水產捕撈、加工的技術水平高。
(3)青藏地區發展河谷農業的優勢自然區位條件有哪些?
①地勢低,熱量相對充足;
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河谷地區,地形平坦;
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單產高,質量好。
(4)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②要實施科學種田,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
③在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面向市場,調整農作物品種和農業結構,一方面滿足人民生活的豐富多樣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廣大農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④要用科學方法種田,提高單產量。例如:使用優良種子,采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等。
(2023·全國甲卷)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產品主要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據此完成(1)~(3)題。
典 例 剖 析
經典例題,探究互動
(1)泉州成為全國重要胡蘿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蘿卜精深加工能力強?、趽碛袃灹几劭?br/>③胡蘿卜品質優且產量大?、荑F路運輸發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實現進口種子替代對泉州胡蘿卜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是(  )
A.明顯提高胡蘿卜產量 B.明顯提高胡蘿卜質量
C.增加胡蘿卜出口國家 D.增加胡蘿卜種植收益
B
D
(3)泉州海關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重點關注胡蘿卜的(  )
①新鮮程度 ②出口關稅?、鄢隹跀盗?br/>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審答流程]
從材料中
獲取信息 ①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泉州胡蘿卜品質優且產量大
②泉州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的胡蘿卜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替代了進口種子→用本地培育的種子替代了國外昂貴的種子,成本下降,收益也就隨之提高
③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并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泉州海關關注胡蘿卜的食用安全
第(1)題,由材料“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開始購買國外優良而昂貴的胡蘿卜種子,在沿海沙質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可知,泉州胡蘿卜品質優且產量大,因此其出口東亞、東南亞國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胡蘿卜出口基地,之后泉州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培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胡蘿卜種子,③正確;由材料“當地海關也助力胡蘿卜出口基地發展”及所學知識可知,當地擁有優良港口,泉州胡蘿卜出口到東亞、東南亞主要依賴海運,與鐵路運輸關系不大,②正確,④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出口胡蘿卜農產品,無法得出胡蘿卜精深加工能力強,①錯誤。故選B。第(2)題,用本地培育的種子替代了國外昂貴的種子,成本下降,收益也就隨之提高,D正確;原先購
買的國外種子品質優良,而本地的種子“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因此沒有明顯提高胡蘿卜的產量和質量,A、B錯誤;胡蘿卜出口國家的增多與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有關,與替代進口種子關系不大,C錯誤。第(3)題,由材料當地海關“全程跟蹤胡蘿卜生產過程”可知,泉州海關關注胡蘿卜的食用安全,材料“保障產品及時通關”是為了保證胡蘿卜新鮮,①④正確;材料沒有提及出口數量和關稅優惠,②③錯誤。故選D。
下圖為我國某年某經濟作物年產量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
對 點 演 練
即時即練,隨堂鞏固
1.該作物是(  )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2.①省區該作物單產高于②省區的優勢氣候條件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風能
由圖可知,該作物在新疆、華北、黃淮海地區產量大,可判定應為棉花。新疆農業生產的優勢氣候條件是光照強。
C
A
近年來,河西走廊漸漸從我國商品糧基地名錄中淡出,現為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當地制種玉米生產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節抽穗階段需水量大。下圖為我國玉米制種區分布圖。讀圖,回答3~4題。
3.河西走廊淡出我國商品糧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水資源短缺
C.耕地面積減少 D.土壤污染加劇
4.河西走廊玉米制種基地與圖中其他四區相比,正確的是(  )
A.較①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多
B.較②區夏季水源更為穩定
C.較③區更適合機械化制種
D.較④區晝長更長,光照足
B
B
第3題,河西走廊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水資源成為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商品糧需水量大,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逐漸淡出我國商品糧基地。第4題,①區位于東北地區,黑土廣布,土壤肥沃,河西走廊由于地表植被較少,土壤較貧瘠;②區為我國的華北地區,季風氣候,夏季降水較多,但夏季風不穩定,降水不穩定;西北地區,夏季冰雪融化成為主要補給水源,水量較穩定;③區為我國的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地形平坦,面積較大,更適合機械化作業;④區夏季緯度較高,晝長大于河西走廊。
知識點二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1.我國主要農業類型的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項目 灌溉農業 商品谷物農業 水稻種植業 畜牧業
地區 寧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東北地區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四大牧區
問題 水資源短缺;受寒潮和沙塵暴影響;土壤鹽堿化嚴重 熱量不足;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生產規模小,受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草場退化,荒漠化加?。欢臼鼙╋L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項目 灌溉農業 商品谷物農業 水稻種植業 畜牧業
可持續發
展措施 發展節水農業,改進生產技術;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生態環境 發展農業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進耕作方式;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發展生態農業 發展科技,培育良種,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發展多種經營,提高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 退耕還林還草,保護草原生態,加強人工草場建設,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加大農牧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經濟效益
2.糧食安全——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主要途徑
(1)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要實施科學種田,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
(3)在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面向市場,調整農作物品種和農業結構,一方面滿足人民生活的豐富多樣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廣大農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4)要用科學方法種田,提高單產量。例如,使用良種,采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等。
3.我國牧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1)建設人工草場,種植飼料,大力發展舍飼和圈養。
(2)保護草原植被,防止草場退化和草地沙化,實行輪封輪牧。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畜種,加強對牲畜病害的研究,防治草原蟲害、鼠害。
(4)開辟水源,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用水等。
(2021·廣東選擇性考試)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地區是我國三大產棉區。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和世界總產量分別達87.3%和20%以上,機械采摘率已達69.8%。下表反映三大產棉區不同時段面積和單產對棉花產量的貢獻率變化。據此完成(1)~(3)題。
典 例 剖 析
經典例題,探究互動
(1)從自然因素考慮,影響三大產棉區棉花生長的共性條件是(  )
A.豐沛的降水   B.晝夜溫差大
C.充足的光熱 D.肥沃的土壤
(2)三大產棉區中對棉花產量貢獻一直以面積為主導的是(  )
A.長江流域棉區 B.黃河流域棉區
C.西北內陸棉區 D.三大棉區皆是
C
C
(3)近年來新疆棉花產量在全國占比進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資源豐富?、谏衬瘡姸葴p弱
③機械化水平高?、軞夂蚺瘽窕訌?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審答流程]
從材料中
獲取信息 ①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地區是我國三大產棉區,指出了我國的三大產棉區
②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和世界總產量分別達87.3%和20%以上,機械采摘率已達69.8%,指出了新疆棉花在全國的地位
從圖表中
獲取信息 表中反映三大產棉區不同時段面積和單產對棉花產量的貢獻率變化
第(1)題,讀題可知,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及西北內陸地區在棉花生長期均有著充足的光熱條件,是三大棉花產區棉花生長的共性條件。西北內陸地區降水較少;長江流域晝夜溫差并不大;西北內陸的土壤并不肥沃。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三大產棉區中,西北內陸棉區自1950年以來,面積一直比較大,且單產貢獻率較低,因此對棉花產量貢獻一直以面積為主導的是西北內陸棉區。第(3)題,新疆棉花產量在全國占比進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新疆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且近年來,全程機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圍推廣,機械采摘率已達69.8%,從而導致新疆棉花生產效率提升,產量在全國占比進一步增大,①③正確;沙漠化強度減弱是干旱區進行退耕還草生態治理的結果,退耕不利于棉花產量的提高,②錯誤;氣候暖濕化加強不利于棉花產量提高,④錯誤。故選B。
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種作物的季節只耕不種或不耕不種,其主要目的是緩解生態壓力、促進自然生態修復。貴州省西南部的晴隆縣地處云貴高原中段高原峽谷區,是貴州省休耕試點縣之一。據此完成1~2題。
1.晴隆縣作為休耕試點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積充足?、谏鷳B環境脆弱 ③糧食可以自給?、芨鞣绞铰浜?br/>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對 點 演 練
即時即練,隨堂鞏固
B
2.我國休耕地面積規模的確定首先要考慮(  )
A.糧食自給情況 B.可耕地的規模
C.生態環境狀況 D.耕地肥力情況
A
第1題,由材料可知,貴州省西南部的晴隆縣地處云貴高原中段高原峽谷區,這是我國西南地區,地勢起伏大,平地少,因此耕地面積有限,再加上生產方式較落后,糧食自給率低,①③錯誤。休耕的目的是緩解生態壓力、促進自然生態修復,因此休耕試點的確定一般是生態環境脆弱,生產方式落后,生態問題突出的區域,②④正確,故選B。第2題,從國家層面上看,要確定休耕地面積規模,要考慮很多因素,但糧食是否能自給,糧食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筛匾幠!⑸鷳B環境狀況、耕地肥力狀況不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城市郊區出現了大規模草莓種植園地,租地種植的農戶大多來自于江浙。下圖為大棚草莓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3.白色地膜透光率較高,而草莓地壟多用黑色地膜覆蓋,其優勢在于
(  )
A.減少水分蒸發 B.減輕病蟲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雜草生長
4.草莓種植園里,越來越多的立體大棚正逐漸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為了(  )
A.充分利用光熱 B.節約土地資源
C.增加觀賞價值 D.利于空氣流通
D
B
第3題,白色地膜透光率較高,而草莓地壟多用黑色地膜覆蓋,其優勢在于減少光照,從而抑制雜草生長。與白色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覆蓋對減少水分蒸發、減輕病蟲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第4題,立體大棚與平面大棚相比,同樣土地面積產量增大,故主要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
一、選擇題
讀圖,回答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限時規范訓練
1.圖中A、B所在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  )
A.小麥、水稻      B.小麥、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2.影響A、B兩地區糧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條件不同 B.海拔不同
C.水熱條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省份和經緯網)判斷A、B之間的山脈為秦嶺,為我國的主要地理分界線——氣候、植被、河流、熟制、農業土地耕種方式、農作物(小麥和水稻)等。第2題,作物的不同,主要取決于自然條件,小麥為旱作物,需水少,但水稻適合高溫多雨的氣候,秦嶺南北兩側氣候分別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所以水熱條件的不同,使得A、B兩地區糧食作物有所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華北地區果農利用麥秸、玉米稈、雜草等物質,覆蓋在果園里,覆蓋厚度在15~20 cm。每年將腐爛的物質埋入果園,然后繼續覆蓋,但覆蓋時一般避開2—3月份。據此完成3~4題。
3.果農覆草避開2—3月主要是為了(  )
A.防止雜草生長 B.促使雪水下滲
C.提高地表溫度 D.增大晝夜溫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C
4.果農在果園覆草對果樹生長的有利影響是(  )
①增加地表植被?、跍p少水分蒸發?、厶岣咄寥婪柿Α、苷{節土壤溫度 ⑤防止果樹爛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B
第3題,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氣溫還較低,地表覆草后會減弱地表吸收太陽輻射,阻礙地溫回升,故要避開此時間段覆草。第4題,果園覆草不是土壤中長出的植被,①錯誤;地面覆草可減少水分蒸發,而果樹爛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⑤錯誤;陽光照射到地面減少,減少水分蒸發,②正確;覆草腐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③正確;減少土壤與外界的熱量交換,調節土壤溫度,④正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東部地區,是青海省重要的農業基地,屬河谷農業,糧食作物主要為小麥、青稞,油料作物主要為油菜。讀圖,完成5~6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關于湟水谷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①谷地海拔較低,光熱資源較豐富?、诮邓^多,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水源?、鄣匦纹教?,土層較深厚?、芡寥垒^肥沃,農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C
6.關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全國油菜種植區中,花期較遲
B.由于谷地緯度大致相當,花期基本一致
C.從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漸推遲
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為每年的4—5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第5題,青藏高原地勢高而氣溫低,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是熱量不足,谷地海拔較低,熱量條件較好,利于農業發展;河谷地帶由于流水堆積而土層較深厚,利于農業發展;此地熱量只能滿足一年一熟。第6題,油菜花期早晚取決于氣溫高低,氣溫高的區域花期較早。我國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從圖中看該地緯度高于長江流域,再結合海拔高因素,可判斷該地氣溫要低于長江流域,油菜花期較遲;湟水谷地農作物熟制為一年一熟,油菜應春季播種,夏季開花,故花期不會是4—5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下圖為2016年我國甲、乙兩省區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千公頃)比較表。讀圖,回答7~8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地區 稻谷 小麥 甘蔗 甜菜
甲 80.9 418.7 36.3
乙 334.7 69.9
7.甲、乙兩省區分別是(  )
A.內蒙古、海南 B.山東、廣東
C.安徽、寧夏 D.黑龍江、上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
8.甲省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
A.多沼澤地 B.水資源不足
C.多泥石流 D.多臺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B
第7題,由甲和乙的作物類型,可以確定甲省為北方的省區,而且有甜菜種植,說明緯度較高;乙省區為南方種植業發達的省區。第8題,結合上題的判斷,甲是內蒙古自治區,該省區深居大陸內部,距海遙遠,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為其發展農業的最主要的障礙;該省區地勢平坦降水少,因而發育沼澤少、出現泥石流的可能性小;距海遠受臺風影響也很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022·山東歷城二中二輪評測)在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錦屏鎮,當地政府將廢棄的窯洞改造成牛舍。附近農戶將自家肉牛寄養在此,每日付費10元。牛群發病率大幅下降,育肥時間縮短為7個月,由“托牛所”統一科學配比飼料增重并控制肥瘦比例。出售肉牛所獲利潤“托牛所”和寄養農戶各得一半。據此完成9~10題。
9.附近農戶將肉牛寄養“托牛所”主要是為了(  )
A.便于外出務工 B.提高肉牛價值
C.規避飼養風險 D.降低飼養成本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B
10.與傳統養殖牛舍相比,“托牛所”選擇在窯洞設立是因為這樣有利于
(  )
A.統一管理 B.調節室溫
C.擴大規模 D.集中排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B
第9題,根據材料可知,“托牛所”統一科學配比飼料增重并控制肥瘦比例,從而提高了肉牛質量,肉牛銷售價格提高,能夠使農戶在利潤分配中獲得更高的收益。其他三個選項,都是農戶將肉牛寄養“托牛所”的好處,不是主要目的。第10題,窯洞屋頂和墻壁較厚不容易傳熱,圓拱形空間相對封閉,因此氣溫較穩定,便于調節室溫;“托牛所”選擇的窯洞為廢棄的民居,因此不是專業化養牛設施,不利于統一管理和集中排污,受地形和空間限制較大,難以擴大養殖規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022·河北張家口一模)隨著中國農業商品化的不斷發展,傳統露天種植模式逐漸被耕地利用“大棚化”取代。耕地利用“大棚化”指的是大棚面積擴張及其所占耕地面積比例提高的現象。下圖為我國四大地區2006年和2016年耕地利用“大棚化”率統計圖。據此完成11~12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2006—2016年,我國四大地區耕地利用“大棚化”率均有提高,說明
(  )
A.城鎮化進程使基本農田急劇萎縮
B.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
C.大棚種植是高產穩產的耕作模式
D.鄉村聚落空心化較嚴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C
12.我國東北地區大棚用地面積擴張緩慢,主要原因是該地區(  )
A.氣候優越,光熱充足
B.黑土連綿,土壤肥沃
C.河網密布,水源豐富
D.地廣人稀,耕地遼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D
第11題,耕地利用“大棚化”指的是大棚面積擴張及其所占耕地面積比例提高的現象,與耕地總面積大小無直接關系,A錯誤;耕地利用“大棚化”需要一定的農業技術與人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不利于“大棚化”,B錯誤;大棚種植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和耕地單位面積產量,是實現耕地高產穩產的重要耕作模式之一,C正確;鄉村聚落空心化指的是由于青壯年外出務工,導致房屋空置嚴重的現象,不利于“大棚化”,D錯誤。第12題,東北地區緯度較高,熱量不足,A錯誤;黑土連綿、土壤肥沃是東北地區的土地特點,但是與“大棚化”無關,B錯誤;河網密布不符合東北地區的特征,C錯誤;東北地區人煙稀少,耕地面積廣,大棚用地面積和耕地利用“大棚化”率均較低,D正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二、非選擇題
13.(2021·浙江6月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略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材料二 下表為甘肅、青海和寧夏三省區人口、耕地面積和人均糧食產量統計表。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省級行
政區 人口(萬人) 耕地面積
(千公頃) 人均糧食
產量(公斤)
甘肅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寧夏 695 1289.9 540
(1)與甘肅、寧夏相比,簡析青海人均糧食產量低的主要原因。
(2)圖示地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從生產活動角度,說明該問題發生的過程。
(3)從水資源利用角度,提出圖示地區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本題以我國局部地區略圖、甘肅、青海和寧夏三省區人口、耕地面積和人均糧食產量統計表為材料,涉及農業的區位條件、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第(1)題,讀圖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積僅為290.1千公頃,遠小于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總量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大致相等,說明人均耕地資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勢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響,氣候高寒,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較為貧瘠,生產力低。第(2)題,圖示地區是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地表植被覆蓋率低,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當地居民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不合理的農業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產活動破壞地表植被,防風固沙功能不斷削弱,使地表巖石裸露,氣候干燥條件下,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作用強烈,同時流水侵蝕作用也進一步加劇了荒漠化現象。第(3)題,圖示地區深居內陸,大氣降水較少,水資源緊缺,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過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在不同農業類型之間合理分配水資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區域,耕地生產力低。
(2)荒漠化 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導致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在風力、流水的侵蝕下沙化。
(3)采用先進節水技術,提高利用率;加強管理,優化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對蝦主要分布在黃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為食,生活在富含松軟沉積物的海底、水溫10℃以上的水域,是長距離洄游、經濟價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蝦類,在渤海沿海至黃海南部深水區之間洄游。洄游對蝦在渤海沿海產卵繁殖,黃河三角洲沿海幼蝦成活率高。20世紀80年代渤海對蝦資源幾乎衰竭,90年代隨著人工繁育蝦苗放流的快速發展,中國對蝦產量有明顯的增加。下圖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黃河三角洲地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分析黃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適宜幼蝦生長的條件。
(2)指出黃河三角洲沿海對蝦秋季向黃海南部深海區遷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說明理由。
(3)推測蝦苗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原因。
(4)針對渤海對蝦資源減少的現狀,請你說出促進渤海對蝦發展的措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解析:第(1)題,適宜幼蝦生長的條件主要從河流入海口處的特征地形、餌料進行分析。第(2)題,遷移的原因主要從渤海和黃海的緯度差等方面進行分析。第(3)題,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從技術和市場需求方面進行分析。第(4)題,結合渤海對蝦資源減少的現狀,發展措施應該從保護對蝦方面著手分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答案:(1)河流入??诟浇?,河流攜帶大量無機鹽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餌料豐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淺,光照好,水溫適宜;入??诟浇浤喑练e有利于對蝦的棲息與自身保護。
(2)原因:黃海南部深海區水溫較高。
理由:秋冬季節,與黃海相比,渤海海域緯度較高,晝更短,夜更長,海水熱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較淺,受大陸影響(或大陸性較強),降溫快,水溫低;此季節多吹偏北風,使高緯冷水南下加劇渤海水溫降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對蝦消費量增加,蝦苗需求量增大;過度捕撈使對蝦自然繁育量減少;蝦苗培育繁殖技術日漸成熟。
(4)夏季休漁,合理捕撈;人工繁育蝦苗并放流;污水達標排放,保護海洋環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限時規范訓練
點擊進入WORD鏈接
本部分內容講解結束
按ESC鍵退出全屏播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黄冈市| 万年县| 泗洪县| 光泽县| 花莲县| 白山市| 丽水市| 长春市| 泰州市| 五原县| 和顺县| 岳阳市| 灯塔市| 女性| 比如县| 德兴市| 绿春县| 晋城| 凤台县| 水富县| 惠安县| 平乐县| 衡山县| 岳阳市| 莱芜市| 罗定市| 兴化市| 黎城县| 雷波县| 眉山市| 青浦区| 巴彦县| 阿勒泰市| 布尔津县| 昭觉县| 中宁县| 平阳县| 芜湖市| 静乐县|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