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5張PPT)第16講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素養目標 知識網絡1.結合氣候、地形等資料,歸納中國內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區域認知)2.掌握中國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理解對其開發治理的措施。(綜合思維)3.分析中國主要湖泊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成因。(人地協調觀)原生態圖①內外流區 ②內流河 ③結冰期 ④五大 ⑤淡水⑥徑流一、河流和湖泊概況1.內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2.內外流區概況(1)外流區:約占全國面積的2/3,水量較大,分別注入________、印度洋和北冰洋。(2)內流區:約占全國面積的1/3,水量較小。必備知識太平洋3.主要河流分布①松花江,②淮河,③湘江,④黃河,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塔里木河,⑧長江,⑨珠江。5.京杭運河自北向南貫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已作為東線輸水通道。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青海湖洞庭湖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二、長江的開發與治理1.流域概況:總長度、水量、流域面積全國第一。2.水能資源(1)地位:長江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一半。(2)分布:主要集中在地勢落差大的________。3.航運價值(1)特點:干流橫貫東西,江闊水深,終年不凍,______以下四季通航。(2)地位:干支流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占全國內河通航總里程的2/3,形成一個縱橫廣闊的水運網。有“黃金水道”之稱。上游宜賓4.治理(1)首要的任務是________。防洪造林和水土保持三、黃河的開發與治理1.流域概況:中國第二長河。巴顏喀拉山青海省山東省河口桃花峪黃土3.黃河的憂患和根治(1)憂患的原因:黃河經黃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緩慢,大量泥沙沉積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___________”。(2)根治關鍵:治黃的關鍵是________。泥沙來自中游,中游_________是治黃的根本。地上河治沙水土保持知識點一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概況1.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名師導航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響因素水位 水位變化大或小 決定于河流的補給類型:分布在濕潤地區、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分布在干旱區、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變化決定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響因素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依據降水量多少;②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決定于流域內植被狀況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發生頻率)結冰期 有或無,長或短 無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 ℃;有結冰期,最冷月均溫<0 ℃凌汛 有或無 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有結冰期,②發生在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段2.內、外流區河流水文特征比較流區 時間 水量 水位 結冰期外流區 夏季風盛行時降水多 大 上漲、形成汛期 無冬季風盛行時降水少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嶺—淮河以北普遍有,以南無內流區 夏季氣溫高 大 上漲、形成汛期 無冬季氣溫低 小或無 下降,形成枯水期或斷流 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異及其原因地區 東北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 黑龍江、松花江 遼河、海河、黃河 長江、珠江水量 水量豐富(流經半濕潤地區) 水量較小(流經半濕潤地區) 水量豐富(降水量大,流經濕潤地區)汛期 汛期較短有春汛和夏汛 汛期短(雨季短) 汛期長(雨季長)地區 東北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含沙量 小(森林茂盛)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 小(流域植被多)有無結冰期 長(緯度高,位于中溫帶) 短(位于暖溫帶) 無(流經亞熱帶)4.內外流湖的區別湖泊分類[技巧點撥]河流徑流量圖的判讀河流流量過程曲線圖表述了河流徑流的特征和運動的基本規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間來源和時間變化的總體反映,它是由縱橫坐標組成的坐標圖。具體判讀步驟如下:1.識別圖中縱橫坐標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單位及方法,特別是縱坐標應更加關注,如代表幾個地理事物,各個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2.以橫坐標的時間變化為主線,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節變化、結冰期及斷流情況,以及流量的年際變化情況等。(1)閱讀圖中流量過程曲線,依縱坐標中流量數據(絕對值或相對值)推斷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圖中流量過程曲線彎曲的變化幅度,可以確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豐水期(或枯水年、豐水年)的時間段,豐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斷流,斷流出現在哪幾個月份等,說明河流流量年內季節變化規律(或流量的年際變化規律)。3.運用實例簡要分析河流流量與沿線地理環境的關系(1)地區(2)天氣4.流量過程曲線反映的主要內容(1)流量的大小。(2)從曲線變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節變化。(3)從曲線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4)從曲線低谷期了解枯水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5.從流量過程曲線分析原因(1)流量是由河流補給水源決定的。(2)洪水期出現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為雨水補給,但地中海氣候區河流剛好相反。(3)汛期出現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補給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補給。(4)春季和夏季出現兩個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補給外,還可能有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5)河流在冬季斷流可能是河水封凍的緣故,內流河往往是由于氣溫低,冰川不融化,沒有冰川融水補給所致。(6)曲線變化和緩,多為地下水補給。(2023·浙江6月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黃河上、中游蒸發的水汽會隨大氣環流輸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徑流深度是單位流域面積上的徑流總量。近年來,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徑流深度變化影響顯著。典 例 剖 析經典例題,探究互動材料二 圖1為黃河中上游流域略圖。圖2為黃河中游兩個時期徑流深度空間分布示意圖。圖1圖2(1)黃河中游地區兩個時期徑流深度空間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并指出造成徑流深度變化的主要人類活動________。(2)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側明顯多于黃土高原,分析其原因。[審答流程]從材料中獲取信息 ①“黃河上、中游蒸發的水汽會隨大氣環流輸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的水汽,會形成再次降水②“徑流深度是單位流域面積上的徑流總量”→徑流深度的大小受徑流補給的影響③“近年來,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徑流深度變化影響顯著”→人類的生產生活用水影響徑流深度從圖表中獲取信息 ①圖1→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區域支流較多且落差較大,而北部區域支流較少,水量較小,落差相對較小圖2→兩個時期對比下,主要影響其徑流深度變化的人類活動是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不斷增加,導致徑流的水量減少②圖1→太行山位于中上游以東,冬季受西北風的影響解析:第(1)題,根據圖上信息可知,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區域支流較多且落差較大,因此徑流深度較深,而北部區域支流較少,水量較小,落差相對較小,因此徑流深度較淺。兩個時期對比下,年降水量變化較小,該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主要影響其徑流深度變化的人類活動是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不斷增加,導致徑流的水量減少,因此深度變淺。第(2)題,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的水汽,會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會形成再次降水;根據圖上信息可知,太行山位于黃河中上游東側,冬季受西北風的影響,太行山西側處于西北風的迎風坡,因太行山地勢較高,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容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較大;黃土高原內部基本沒有高大山地,不容易阻擋途經的水汽,降水量少。答案:(1)南深北淺 生產生活用水(2)太行山西側受西北風影響,黃河中上游蒸發的水汽受太行山地形抬升的作用,屬于迎風坡的位置,降水量較多;而黃土高原內部基本沒有高大山地,不容易阻擋途經的水汽,降水量少。下圖為我國黃土高原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2 題。對 點 演 練即時即練,隨堂鞏固1.圖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變化受汾河水庫調節明顯的是( )A.①河 B.②河C.③河 D.④河2.圖中季節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減少B.冬季降水量減少C.冬季生產生活用水量大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CB第1題,水庫只能對其下游河段有調節作用,不能調節其上游河段的流量。圖中四河段中,①河、②河位于水庫上游,不受水庫調節作用影響;③河位于水庫的下游,受調節作用明顯;④河屬于③河支流,水流注入干流中,不受水庫調節影響。第2題,根據經緯度判斷,圖示地區是黃土高原地區,位于季風區,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是大氣降水,所以圖中的季節性河流的形成與降水有關。該地緯度在秦嶺—淮河以北,夏季氣溫大于0 ℃,沒有高山冰雪融水;季風氣候,受冬季風影響時,降水少;冬季生產生活用水量比夏季少;該河的主要補給水源是大氣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季節性河流,與地下水水位下降關系不大。(2022·吉林長春普通高中高三質檢)撫仙湖是云南省中部的高原深水湖,面積211平方千米。該湖四周群山環繞,南北兩岸有較小的湖濱平原,東西兩側為高于湖面900米左右的山脈,山脈走向與湖岸線基本一致。湖陸風是湖區特有的一種氣候現象,受大尺度環流影響較弱。如圖為撫仙湖地區地形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只受湖陸風影響,觀測點A夏季午后的風向是( )A.東北風 B.西北風C.西南風 D.東南風4.湖區周圍的山脈可以使( )A.白天湖風增強 B.夜晚湖風增強C.白天陸風減弱 D.夜晚陸風減弱DA第3題,湖陸風是湖區特有的一種氣候現象,受大尺度環流影響較弱。只受湖陸風影響,夏季午后由于地表熱力差異顯著,湖泊表面形成高壓,風由湖泊吹向陸地,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位于湖泊西岸的A地吹東南風,故選D。第4題,在該地區內,既有湖陸風,也有山谷風,湖陸風和山谷風的風向大致相同,相互疊加,白天湖風增強,夜晚陸風增強,故選A。知識點二 中國河流、湖泊的開發與治理1.長江流域的開發與治理水系圖示水系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闊水深、水流緩、少支流主要水文特征 流量大、汛期長、水力資源豐富、通航里程長開發方向 上游開發水能;宜賓以下發展航運綜合治理 問題 洪澇威脅中下游地區,特別是荊江段;泥沙含量增多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興修水庫及分洪蓄洪工程;重點治理荊江河段;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建設三峽工程水利樞紐 三峽工程:主要效益為防洪、發電、航運,其次為灌溉、水產養殖、旅游等[拓展] 長江洪災的形成原因長江流域面積廣,支流多;流經地區降水充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且不暢;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遭到破壞,含沙量增大,使河湖淤塞。2.黃河流域的開發與治理水系圖示水系特征 上游:河源水清,峽谷段水能豐富,河套段水流趨緩中游:多支流、多峽谷,含沙量大下游: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冬季結冰、下游為“地上河”開發方向 上游開發水能;“塞上江南”及中下游河段節約用水,發展灌溉綜合治理問題 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易決口改道,面臨洪水威脅、斷流;寧夏、內蒙古和山東境內有凌汛措施 加固黃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區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種草、打壩淤地、修建水庫);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建設小浪底工程水利樞紐 小浪底:主要效益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兼顧灌溉、發電[拓展](1)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黃河中游流經支離破碎、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加上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隨雨水匯入河流,含沙量大增;黃河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減慢,大量泥沙沉積于河道,逐漸形成“地上河”。(2)凌汛形成的必要條件有結冰期;流向為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如黃河寧夏、內蒙古段、山東段,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等。3.中國湖泊面臨的主要問題、成因及治理問題 成因 治理湖泊萎縮、湖泊灘地沙化、調蓄能力下降 沿湖圍墾、建設;泥沙淤積 制定保護框架、分類保護;實施湖泊-流域綜合管理;控制入湖污染物總量,加強湖水生態修復水質下降、水體富營養化、鹽堿化加重 入湖污染物大量增加湖泊生物資源退化,生物多樣性下降 人類活動引起的湖泊水質下降及水體過度利用(2023·新課標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可分為內源類有機物(主要來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類有機物(主要為入湖河水挾帶的腐殖質等)。下圖所示湖泊均為可人工調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澤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積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多在夏季達到峰值,外源類有機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兩種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差異大;洪澤湖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峰值出現的時間常滯后于其他湖泊。典 例 剖 析經典例題,探究互動(1)指出冬、夏季高郵湖內源類有機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機物比例的高低。(2)說明圖示湖泊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多在夏季達到峰值的氣候原因。(3)解釋圖示湖泊外源類有機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根據洪澤湖的特征,解釋洪澤湖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峰值出現時間常滯后的現象。[審答流程]從材料中獲取信息 ①“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可分為內源類有機物(主要來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類有機物(主要為入湖河水挾帶的腐殖質等)”→湖水的內源有機物和外源有機物的含量與季節變化有關②“洪澤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積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外源類有機物的降解量與有機質含量有關;降解量比有機質含量有滯后性從圖表中獲取信息 ①圖示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區,夏季氣溫高,大量廢水匯入湖泊中引起藻類等的大量繁殖,進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強內源類有機物排放多。流域內夏季降水豐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徑流,沖刷土壤中的腐殖質并進入河流后匯入湖泊。②洪澤湖湖底較高(高于周邊地面),且與灌渠和高郵湖連通,湖水易外泄,其他湖泊與運河相連,徑流流通速度慢,溶解性有機物累積速度快解析:第(1)題,本題需結合湖泊水體溶解性有機物的來源比較冬夏季節差異。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湖泊有機物來源分為內源類有機物和外源類有機物兩類。從季節變化來看,夏季湖水溫度較高,浮游生物活動頻繁,排放和降解的內源性有機物較多,且根據所學我國區域地理知識可知,該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豐富,使得夏季外源類有機物的含量占比較高;冬季湖水溫度較低,且由于冬季高郵湖正值枯水期,外源類有機物來源量少,相對夏季而言,湖水中內源類有機物所占比例較高。第(2)題,本題實質是從氣候(氣溫和降水)和生物活動兩方面分析圖示湖泊夏季內源類有機物和外源類有機物含量大的原因。根據第(1)題分析可知,圖示湖泊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氣溫高,浮游生物大量發育繁殖,導致內源類有機物含量大幅增加;同時由于該區域受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豐富,生物活動活躍,入湖河水較多,會挾帶大量有機質,使得湖泊中外源類有機物含量增加;根據所學我國區域地理知識可知,該區域附近經濟較發達,夏季降水時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加上農田徑流、水產養殖等排放物將隨入湖河流匯入湖泊,致使該區域的湖泊水體富營養化加重,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升高。第(3)題,本題設問是秋季外源類有機物降解量大于夏季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外源類有機物主要為入湖河水挾帶的腐殖質等。夏季河水徑流量大,流速快,水體更新快,挾帶的腐殖質多,部分外源類有機物積累在湖中,部分被出湖河水挾帶流出;秋季河水徑流量減小,流速慢,水體更新慢,挾帶的腐殖質少,但經過夏季的積累,湖泊內外源類有機物含量已經很高,而流出湖泊的河水因流速慢不能挾帶較多有機物,故秋季降解量大于夏季。第(4)題,本題考查影響湖泊水文特征的因素。首先,注意題干要求根據洪澤湖的特征作答,依據圖文材料,洪澤湖的特征主要包括面積大、水量多、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積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等方面。夏季該區域降水量大,入湖水量多,泥沙沉積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比其他湖泊更易發生洪水,防洪壓力大,泄洪頻率增加,防洪期也更長。因此,洪澤湖湖水頻繁更新,溶解性有機物難以快速達峰,當洪期末泄洪結束(晚于其他湖泊),湖泊中蓄水量大且水體穩定時洪澤湖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才能達到峰值。答案:(1)冬季占比高,夏季占比低。(2)夏季氣溫高,湖水溫度高,浮游生物量多(內源類有機物多);降水多,河流攜帶大量腐殖質進入湖泊(外源類有機物多)。(3)湖水更新慢(流速慢),已積累的外源性有機物多(腐殖質多或可供降解的有機物多、有機物沉積多)(4)淮河注入洪澤湖,夏季入湖水量大;湖底高于周圍地面,防洪壓力大(蓄洪能力差);調峰(泄洪)頻繁(次數多),且持續時間長(洪期長或汛期長)。自古以來,長江就是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被譽為“黃金水道”。讀長江水系圖,完成1~2 題。對 點 演 練即時即練,隨堂鞏固1.關于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流域面積和流程長度、含沙量均居我國首位B.三峽位于四川、湖北兩省交界處C.葛洲壩水電站位于長江中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D.長江干流橫貫東西,支流聯結南北,形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運網D2.長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對干流能起到調節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側B.主要湖泊在干流兩側均有分布C.夏季風的影響自北向南逐漸推移D.南北兩側的支流汛期錯開,對長江干流水量起著調節作用D第1題,長江長度、流域面積都居我國首位,但含沙量居我國首位的是黃河;三峽位于湖北省與重慶市交界處;葛洲壩和三峽都位于長江的上游,三峽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長江干流橫貫東西,支流聯結南北,形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運網。第2題,長江中游支流分別位于長江南北兩側,我國雨帶隨夏季風自南向北推移,所以南北支流汛期錯開,對長江干流水量起著調節作用。讀圖,回答3~4題。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發生凌汛現象B.圖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C.黃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積小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D4.下列不屬于黃河河口處無大城市原因的是( )A.河流的航運價值不高B.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C.黃河下游多凌汛D.黃河下游多次斷流C第3題,河流由低緯流向高緯容易發生凌汛現象,但是凌汛現象一般發生在初冬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④河段位于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最大;黃河下游因為是地上懸河,所以流域面積小;②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水流為①②③④四段中最快的。第4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氣候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資源、交通、政策等。黃河河口位置河流的航運價值不高,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黃河下游多次斷流導致黃河河口處無大城市。一、選擇題下圖為我國額爾齊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圖,圖中甲鎮在世界地質界被稱為“稀有金屬博物館”,是該地區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源頭。讀圖,完成1~2題。1234567891011121314限時規范訓練1.根據圖示信息可判斷( )A.該河徑流量季節變化小B.該河以雨水補給為主C.圖示區域地勢北高南低D.豐水期出現在冬季1234567891011121314C2.甲鎮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最主要優勢是( )A.有色金屬資源豐富 B.水陸交通便利C.水資源豐富 D.科技力量雄厚第1題,根據圖示經緯度信息可判斷,該流域位于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氣溫高時,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徑流量大,為豐水期,冬季流量小,為枯水期,徑流量季節變化大,由河流形態可推斷圖示區域北高南低。第2題,由材料可知,甲鎮在世界地質界被稱為“稀有金屬博物館”,故有色金屬資源豐富為其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最主要優勢。1234567891011121314A下表為我國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蒸發系數是一定匯水面積地面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讀表,完成3~4題。2345678910111213141流域 流域面積(km2) 降水量(mm) 蒸發量(mm) 蒸發系數(%)a 453 690 1438 666 46.3b 246 000 699 225 32.2淮河水系 261 504 929 738 79.4長江 1 807 119 1055 513 48.6c 557 180 525 380 72.4d 752 443 492 416 84.63.a、b、c、d分別對應的流域是( )A.珠江、松花江、雅魯藏布江、黃河B.雅魯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黃河C.珠江、雅魯藏布江、松花江、黃河D.雅魯藏布江、珠江、黃河、松花江2345678910111213141C4.b水系蒸發系數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高 B.光照弱C.峽谷深 D.氣溫低2345678910111213141D第3題,珠江流域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流域的中部,氣候溫和多雨,多年平均溫度在14 ℃~22 ℃,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 mm,根據表格中數據對比,a為珠江;河流流域蒸發量的大小與氣溫關系密切,氣溫高,蒸發量大,氣溫低,則蒸發量小,雅魯藏布江流域海拔高,氣溫低,蒸發弱,所以b是雅魯藏布江;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大于松花江,而松花江所處緯度高于黃河,蒸發量小于黃河,所以c是松花江,d是黃河。第4題,影響蒸發的因素有:液體表面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區,海拔高,氣溫低,蒸發弱。2345678910111213141下圖是長江(宜賓—吳淞口)、黃河(蘭州—入海口)河段的縱剖面示意圖,圖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段落差與總落差之比;距離比率是指河段長度與總長度之比,讀圖,完成5~6題。23456789101112131415.寧夏某地至包頭河段( )A.長度約300千米B.秋末春初有凌汛現象C.黃河泥沙主要來自此段D.流經寧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譽為“塞外江南”2345678910111213141B6.宜昌以西、以東河段(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緩,河流堆積B.宜昌以東河段落差大,地殼上升,河水侵蝕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總落差20%,水能資源豐富D.宜昌以東河段長度占總長度60%,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2345678910111213141D第5題,根據題意可知,寧夏某地至包頭河段河流從低緯流向高緯,最低溫度在0 ℃以下,有凌汛現象。第6題,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大,水能豐富;以東是長江中下游平原,長度占總長度60%。2345678910111213141近年來,黃河內蒙古河段(圖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斷抬高,形成類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擺動頻繁。讀圖,回答7~8題。23456789101112131417.關于該河段水文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有明顯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徑流量越小C.有凌汛現象 D.水能豐富2345678910111213141D8.該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來自( )①流水搬運上游黃土至該河段沉積 ②風力搬運附近沙塵至該河段沉積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積 ④附近灌溉農業區農業生產過程產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345678910111213141A第7題,形成“地上河”的河段主要外力作用表現為河流的沉積作用,一般落差小,故水能資源不豐富。第8題,該處農業生產主要引黃河水灌溉,則水由黃河流向農田,故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積。2345678910111213141曹娥江是錢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灣,上浦閘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閘,距河口約60千米,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對曹娥江河床的變化具有很大的影響。河道縱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與相應的河流長度比值。下圖為曹娥江修建上浦閘前后河床縱剖面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9~10 題。23456789101112131419.與建閘前相比,建閘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總體變化是( )A.河床高程上升 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C.河道縱比降減緩 D.河道縱比降漸升2345678910111213141C10.上浦閘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 )A.攔沙防洪 B.御咸蓄淡C.促進水產養殖 D.保障飲水水源2345678910111213141B第9題,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在修建上浦閘后,從上浦閘到距離上浦閘大約10 km處河床平均高程上升,從距離上浦閘大約10 km處至河口,河床平均高程下降,與建閘前相比,河道縱比降減緩。第10題,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錢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農業區),由于河床高程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響嚴重,河水含鹽度較高,嚴重影響著下游的農田灌溉。修建上浦閘后可以有效防御海水上侵,起到御咸蓄淡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引水灌溉下游肥沃的平原農田。2345678910111213141讀下圖,回答11~12題。234567891011121314111.關于圖中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河流有凌汛現象,河水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B.②河流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且參與海陸間水循環C.③河徑流季節變化大,流域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D.①③所示河段以側蝕為主,水能可實現梯級開發2345678910111213141B12.圖中②③河流的水能開發程度普遍不高,是因為( )A.流量小,水力資源不豐富B.地勢陡峭,不利于蓄水C.山高谷深,工程建設困難D.多國際性河流,合作開發不便2345678910111213141C第11題,①河位于東北地區,河流水主要來源于雨水;②河流為怒江,流經我國一、二階梯,注入海洋,參與海陸間循環;③河流流經橫斷山區,流域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①河段流經平原,以沉積為主。第12題,②③都流經橫斷山區的高山峽谷,工程建設難度大,制約了水能開發利用。2345678910111213141二、非選擇題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烏江為貴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于世,號稱“天險”。烏江干流全長1037千米,流域面積8.79萬平方千米,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為5~9月,占全年徑流量的80%。六盤水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稱,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2345678910111213141材料二 下圖示意烏江流域。2345678910111213141(1)說出烏江流域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2)寫出烏江流域梯級開發產生的綜合效益。2345678910111213141解析:第(1)題,烏江流域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主要從水能資源的蘊藏量以及市場需求角度分析,而水能蘊藏量主要結合徑流量、地形地勢等方面分析。烏江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支流多,徑流量大;從落差來看,讀圖可知烏江流域地勢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同時,該地區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有色金屬冶煉屬于動力指向型工業,需要大量的電能,為烏江流域開發提供市場。第(2)題,烏江流域梯級開發產生的綜合效益可以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角度分析。梯級開發,修建大壩,可以取得發電、灌溉、防洪效益;同時,水面更加開闊,水流更加平穩,可以發展航運;利用水庫可以發展水產養殖、旅游等產業獲取綜合效益。2345678910111213141答案:(1)降水豐富,支流多,徑流量大;地勢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多峽谷,利于建壩,工程量相對較小;能源市場需求量大。(2)發電、灌溉、防洪、航運、水產養殖、旅游等綜合效益。234567891011121314114.(2022·福建福州質量檢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官廳水庫位于北京市的西北方向,是海河水系永定河上歷史最久的大型水庫,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整個流域涵蓋張家口市的橋東、橋西、宣化、崇禮和下花園五個區以及懷來等六個縣,還包括北京市延慶區。官廳水庫流域面積約為47 000平方千米,主要入庫支流有洋河、桑干河和媯水河,官廳水庫大壩位于官廳山峽入口處,總庫容41.6億立方米。官廳水庫的建成為官廳山峽梯級發電創造了條件。官廳水庫與周圍眾多旅游景點相接,碧波萬頃,風光如畫。官廳水庫曾經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因水質持續惡化,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飲用水體系,2007年重新啟用官廳水庫作為北京市飲用水源地之一。下圖示意官廳水庫水系。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1(1)簡述官廳水庫建造以來發揮的重要作用。(2)分析官廳水庫曾經退出又重新啟用作為北京飲用水源地之一的主要原因。(3)闡釋官廳水庫為達到重新作為北京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標準,需要采取的具體措施。234567891011121314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關系、環境保護措施。第(1)題,結合官廳水庫的特點,從防洪、發電、養殖、旅游、供水、生態與環境效益等方面進行分析。第(2)題,退出北京飲用水體系的原因主要是水質惡化。主要從人為原因,如工業廢水排放、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施用量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等方面進行分析。重新啟用的原因主要是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北京位于華北平原,降水較少且季節分配不均勻,冬春季節缺水嚴重;人口急劇增長,需水量增加。第(3)題,采取的措施主要從管理措施、生物措施、技術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2345678910111213141答案:(1)防洪效益:官廳水庫能夠攔蓄大量洪水,緩解了永定河洪水對下游地區的威脅;發電效益:官廳水庫的建成為官廳山峽梯級發電創造了條件;供水效益:為北京市供給生產和生活用水;水產養殖效益:廣闊的水域為養殖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旅游效益:官廳水庫與周圍眾多旅游景點相接,碧波萬頃,風光如畫,是休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2)隨著官廳水庫上游張家口地區人口的增長,高污染工業發展較快,農業生產活動中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增加,用水量增加,生活廢棄物大量排放;官廳水庫水量減少,水體污染,水質惡化,被迫退出北京市生活飲用水體系。隨著北京市人口的急劇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供水問題,北京市又重新啟用官廳水庫作為飲用水水源地之一。2345678910111213141(3)健全法規和管理體系,對上游企業采取增產不增污、增產減污、在生產中控制污染物排放等措施;興建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污水,有效治理水污染;完善監測網絡,加強對河流、水庫及地下水的水質監測,為水質預測提供科學依據;在水庫及其上游流域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凈化水質,減少水土流失,修復生態環境;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2345678910111213141限時規范訓練點擊進入WORD鏈接本部分內容講解結束按ESC鍵退出全屏播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