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1 亞洲——2025年春七年級下冊地理湘教版(2024)課前導學【課本基礎知識填空】知識點一 位置與范圍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和 半球。(2)經緯度位置:①緯度位置:北部深入 內,南部延伸到 以南,大致范圍是81°N—11°S。②經度位置:東至西經約 ,西至東經約 ,范圍廣大。海陸位置: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 、 和 ,西與相連,西南與 為鄰,東北隔 與 相望。2.世界第一大洲亞洲面積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 大洲。3.范圍(1)西北與歐洲以 、 、 、 、 和 為界。(2)東北與北美洲以 為界。(3)西南與非洲以 為界。(4)東南隔海與 相望。知識點二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1.平均海拔: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最 的大洲。2.地表起伏狀況: , 。亞洲有號稱“地球之巔”的世界最高峰 ,也有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 的湖面。3.主要地形類型:以 、 為主,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亞洲總面積的3/4。4.地形分布格局: 多高原、山地,平原多分布在 。5.特色地形:亞洲東側和東南側多 和 。這些群島位于 上。知識點三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1.氣候類型多樣位置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國 (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以北、日本北部、朝鮮以及俄羅斯的太平洋沿岸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我國 (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以南、韓國南部、日本南部亞洲南部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 中南半島、印度半島、菲律賓群島北部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馬來群島大部分、菲律賓群島南部和馬來半島南部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干燥 印度河平原亞洲西部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干燥 阿拉伯半島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 伊朗高原亞洲中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干旱少雨 亞洲中部和我國西北部高原山地氣候 冬寒夏涼,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 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亞洲北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苔原氣候 長冬無夏,有短暫的暖季,降水少 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地區和北冰洋中的島嶼【知識拓展】氣候類型多樣的主要影響因素(1)緯度位置: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有溫帶氣候,也有熱、寒帶氣候,各地氣溫差異顯著。(2)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濕潤氣流影響,形成季風氣候;而內陸地區因距海較遠,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故形成大陸性氣候。(3)地形:亞洲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同一緯度地帶海拔不同,氣溫、降水均有差異。2.大陸性特征顯著亞洲各地 不同,加上 和 等因素的影響,年降水量差異顯著。這里既有降水豐沛的世界“雨極”,也有終年少雨的干旱地帶。總體上看,亞洲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3.季風氣候顯著①成因:亞洲地處世界最大大陸—— 的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海洋——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②在世界各大洲中,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知識點四 大河眾多的亞洲1.亞洲的大江大河很多(1)長江:長度和流量都居亞洲 位、世界第 位。(2)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 ,是亞洲流經國家最 的一條國際河流。2.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輻射狀流向周邊海洋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長江 自西向東 長度和流量居亞洲第一 太平洋黃河 自西向東 中國第二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太平洋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 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性河流 太平洋黑龍江 自西向東 位于亞洲東北部,主要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 太平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結冰期較長 北冰洋恒河 自西向東 位于亞洲南部,主要流經印度、孟加拉國 印度洋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亞洲南部,主要流經巴基斯坦 印度洋薩爾溫江 自北向南 在我國境內稱怒江 印度洋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 內流河,河流沒有注入海洋,最終消失在沙漠或注入內陸湖泊3.亞洲分布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湖泊(1)貝加爾湖:世界最 、亞歐大陸面積最 的 湖。(2)死海:世界上海拔最 的湖泊(咸水湖)。(3)巴爾喀什湖:因湖水 而聞名。(4)里海:位于 和 交界處,是世界上面積最 的湖泊(咸水湖)。知識點五 亞洲的人口與經濟1.人口分布(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大洲。2021年,亞洲總人口達46.08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2)目前,世界人口超過1億人的國家有 個,其中7個分布在亞洲,分別是 、、 、 、 、 和 。2.經濟發展(1)發展過程: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20世紀70年代,以韓國、新加坡及中國的臺灣和香港為代表的“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20世紀80年代,中國和東盟部分國家經濟快速增長。(2)亞洲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3)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明顯。①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家都屬于 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眾多國家都屬于 國家。②有的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如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等國依靠石油出口獲得大量外匯,成為高收入國家:還有部分國家地處內陸,環境閉塞,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答案知識點一 位置與范圍1.(1)東 北;(2)①北極圈 赤道、②170° 26°;(3)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歐洲 非洲 白令海峽 北美洲2.4400 一3.(1)烏拉爾山脈 烏拉爾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脈 黑海 土耳其海峽;(2)白令海峽;(3)蘇伊士運河;(4)大洋洲知識點二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1.高2.地表起伏大,高低懸殊 珠穆朗瑪峰 死海3.高原 山地4.中部 大陸邊緣5.群島 海溝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知識點三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1.秦嶺一淮河線 秦嶺一淮河線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地區2.距海遠近 氣流 地形3.亞歐大陸 太平洋知識點四 大河眾多的亞洲1.(1)首/一 三;(2)瀾滄江 多3.(1)深 大 淡水;(2)低;(3)東咸西淡;(4)亞洲 歐洲 大知識點五 亞洲的人口與經濟1.(1)多;(2)14 中國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 日本 菲律賓2.(3)①發達 發展中【基礎試題練習】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讀亞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亞洲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地跨熱、溫、寒三帶②地勢中間高,四周低③四面環海,氣候濕潤④地形多樣,河流眾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關于圖中①、②、③地所對應的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A.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D.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人口密度能夠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時期內,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分析一個大洲、地區人口密度往往要從自然環境和歷史、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入手。圖1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確的是( )A.氣候溫和,水旱災害少 B.科技先進,發達國家多C.歷史悠久,農業基礎好 D.經濟發達,跨洲移民多4.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會產生相應的人口問題。下列選項與圖2內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業困難②—鼓勵生育 B.①—資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數量C.①—住房緊張②—鼓勵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數量2024年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舉行。圖為亞洲地理分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若下列選項中的黑色區域代表亞洲主體部分,則能較準確表示亞洲半球位置的是( )A. B. C. D.6.亞洲各分區自然環境、人類活動各具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各地氣候差異大②各分區人種不同,生活習慣差異大③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④各分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萱萱同學對亞洲很感興趣,她收集了一些資料。讀亞洲略圖,完成下面小題。7.萱萱通過讀圖,知道了亞洲南部有三大半島,這三大半島( )A.都有回歸線穿過 B.都有季風氣候C.都降水豐富,河流眾多 D.都位于印度洋板塊8.下列萱萱對我國周邊國家的描述,與實際不符的是( )A.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日本海沿岸B.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C.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D.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下圖示意亞洲地理位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9.亞洲的緯度位置約在11°S-81°N之間,據此可以判斷的是( )①跨南北半球②跨東西半球③跨熱帶、溫帶、寒帶④東西部時差較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體現在( )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③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④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陜西某中學開展了模擬“游學亞洲”的地理活動,分為“探索組”“發現組”“求真組”三個小組,通過此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亞洲。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圖示,完成下面小題。11.“探索組”的同學們對亞洲的地理特征進行了總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②地勢中間高,四周低③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④跨經度最廣的大洲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2.“發現組”的同學發現圖中虛線圈內區域河流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農業發達,用水量多 B.深居內陸,降水稀少C.工業發達,用水量大 D.地勢高峻,氣候寒冷13.“求真組”的幾位同學描述了在亞洲各地可能遇到的情景,其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A.小明:在阿拉伯半島,我乘著雪橇逛街B.小暢:我在途經蒙古高原的火車上看見了大草原C.小蘭:我不會游泳卻可以不帶游泳圈在死海中暢游D.小華:在印度尼西亞,旅店安排我們在長屋休息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亞洲地域遼闊,各地理分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人文環境各具特色。材料二: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召開。中國同中亞五國在能源等眾多領域達成合作共識。材料三:中亞地區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之一,中亞產棉區主要分布在阿姆河流域和錫爾河流域。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但是現代化紡織工業落后。材料四:圖一是亞洲示意圖,圖二是中亞地區簡圖,圖三是中亞氣候資料圖。(1)亞洲①②③④四地中,________地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________地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利于種植業發展;________地受緯度位置影響,氣候寒冷;________地受熱帶沙漠氣候影響,傳統民居墻厚、窗小。(填序號)(2)中亞位于________大陸的中心地帶,地球五帶中的________帶。(3)據圖可知,中亞________等礦產資源豐富,該資源運往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________。(4)中亞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中亞盛產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5)中國同中亞五國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________。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在紡織工業領域開展合作,中國具有________等優勢。15.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亞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區域差異明顯。讀“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總攬亞洲】材料一:“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1)某同學讀亞洲地形圖后得出結論,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請你從圖中找出一條判斷依據。(2)亞洲多長河,世界十大長河中,亞洲獨占一半,主要是因為亞洲面積大。讀圖判斷,亞洲的河流向______(東、南、西、北)缺少大的外流河,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3)在亞洲氣候圖中,①②③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氣候__________特點之一,試分析這種類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聚焦區域】材料二:亞洲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區域特征是通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而形成的。抓住影響區域的主導因素,分析主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能更好地把握區域的地理特征。材料三:讀圖示意中亞地區地理位置及第二亞歐大陸橋。(4)中亞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5)結合材料二的思路,補充完善中亞的地理特征關聯圖。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亞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三面環海,③錯誤;亞洲地域遼闊,面積廣大,雖然東、北、南部三面臨海,但亞洲西北部地區相對于亞歐大陸來說,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海洋濕潤氣流很難到達,降水很少,所以氣候十分干旱,①②④正確。綜上,B正確。故選B。2.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①位于阿拉伯半島,屬熱帶沙漠氣候;②位于印度半島,屬熱帶季風氣候;③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A正確。故選A。3.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歷史悠久,農業基礎好,C正確;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水旱災害嚴重,A錯誤;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以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為主,發達國家較少,經濟不是很發達,BD錯誤。故選C。4.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可知,一個地區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成為人口問題。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給環境、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更大壓力,產生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增大、資源短缺等社會問題,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數量的措施,B正確。故選B。5.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洲主要位于10°S~80°N,26°E~169°W,地跨南北半球、東西半球,但其主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C正確。故選C。6.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亞洲范圍大、跨緯度廣,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各地氣候差異大;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因此,亞洲各分區自然環境、人類活動各具特色,①③正確;生活習慣受自然環境影響,不是自然環境差異的原因,②錯誤;經濟發展水平對環境差異影響不大,④錯誤。綜上,A正確。故選A。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亞洲南部三大半島的共同特點。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這三大半島都有回歸線穿過,A正確;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都有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眾多,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沙漠廣布,BC錯誤;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都位于印度洋板塊,中南半島位于亞歐板塊,D錯誤。故選A。8.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周邊國家的主要特征。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瀨戶內海沿岸,A符合題意;印度尼西亞位于板塊交界處,火山眾多,有“火山國”之稱, B不符合題意;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C不符合題意;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D不符合題意。故選A。9.答案:B解析:亞洲的緯度位置約在11°S-81°N之間,被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圈穿過,由此可判斷,亞洲地跨南北半球,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①③正確;不能根據緯度判斷亞洲跨東西半球和東西時差,②④錯誤。綜上,B正確。故選B。10.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①正確;結合圖中經緯度由南向北共跨越接近90個緯度,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③正確;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②錯誤;亞洲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④正確。綜上,B正確。故選B。11.答案:A解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緯度范圍約是10°S-80°N,①正確;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②正確;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都是南極洲,③④錯誤。綜上,A正確。故選A。12.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圖中虛線圈內區域位于亞洲中部,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河流稀少,B正確;當地工農業不發達,AC錯誤;當地河流稀少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無關,D錯誤。故選B。13.答案:A解析: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不可能乘著雪橇逛街,A符合題意;蒙古高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沒有大草原,B不符合題意;死海中含鹽度較高,躺在死海中不下沉,所以會出現不會游泳卻可以不帶游泳圈在死海中暢游,C不符合題意;印度尼西亞屬于熱帶雨林氣候,長屋是當地的傳統民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4.答案:(1)②;①;④;③(2)亞歐;北溫(3)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4)中亞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5)“南南合作”;市場廣闊、資金充足、交通便利、紡織技術先進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一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位于東南亞,為濕熱的熱帶氣候,使其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①地位于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利于種植業發展;④地位于北亞地區,受緯度位置影響,氣候寒冷;③地位于西亞地區,受熱帶沙漠氣候影響,傳統民居墻厚、窗小。(2)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二可知,中亞位于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中亞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3)根據圖二中的圖例可知,中亞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該資源運往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管道運輸。(4)結合所學知識和圖可知,中亞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中亞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棉花產區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5)中國和中亞五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同中亞五國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在紡織工業領域開展合作,中國具有市場廣闊、資金充足、交通便利、紡織技術先進等優勢。15.答案:(1)亞洲的河流從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2)西;西部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3)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4)地形;海陸因素(5)內流;稀疏;冰雪融水;畜牧解析:(1)讀圖可知,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亞洲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入四周的海洋。(2)亞洲多長河,世界十大長河中,亞洲獨占一半,主要是因為亞洲面積大,讀圖判斷,亞洲的河流向西缺少大的外流河,因為西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稀少,河流流量小,多為內流河。(3)在亞洲氣候圖中,①熱帶季風氣候、②亞熱帶季風氣候,③溫帶季風氣候,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氣候特點之一是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4)由圖和所學知識可知,中亞地區與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征相近,兩地均距海遠,且區域周邊有高山、高原阻擋海洋濕潤氣流的進入,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少,突出的特征是干旱,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和海陸因素等。(5)中亞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河流稀少、多①內流河,荒漠廣布、植被②稀少;水源缺乏,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③高山冰雪融水,聚落多呈點狀分布,以畜牧業和④灌溉農業為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