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提升訓練一、單選題1.近年來,淄博市政府為更好推動老有所養,創新探索敬老院的公益性養老,家庭養老的居家養老,社區服務的互助養老等模式,向老年人提供因人而宜的養老生活,開展“以老助老老有所為”志愿模式,幫助老年人享受健康晚年。優化養老照護( )A.滿足了老年人對家庭親情的需求 B.能夠從源頭上解決老齡化的問題C.彰顯了社會發展溫度和公平正義 D.依法履行了政府贍養老人的責任2.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項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這啟示我們( )A.人生而不平等,要接受現實 B.面對不公平行為,應堅持原則C.各人自有各人命,不要與人比 D.樹立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3.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下列對這一制度理解錯誤的是( )A.體現了制度保障公平 B.體現了特殊群體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C.反映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D.有助于人們用法治的方式維護合法權益4.守誠信、崇正義是中華文明最深層的道德標準和精神價值追求。下列與之不相符合的選項是( )A.言必誠信,行必忠正B.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5.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了“網絡保護”專章,其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边@一規定充分說明( )A.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 B.法律范圍內的自由是絕對的C.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不能有自由 D.法律是對自由的限制,而不是保護6.關于自由的真諦,以下同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合理的是( )A.小濤:自由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小蕊:自由應該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不應該受到任何限制C.大海:自由就是我們想享有的和行使的各項權利D.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7.2023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此次修訂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促進婦女全面發展。由此可見( )①我國確保公民所有權利都不受侵犯②我國堅持平等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③我國已經實現男女權利的絕對平等④國家重視和保障婦女享有合法的權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社區要以“崇尚法治精神”進行主題宣傳,作為社區居民,如果你負責“踐行平等”板塊內容的編寫。下列素材適合入選的是( )A.公交車上設有“老弱病殘孕”愛心專座 B.中學生在學校的勞動實驗基地參加勞動C.家樂超市為環衛工人準備免費的清涼飲品 D.銀行柜臺前設置一米線9.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舉辦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更好地保障了殘疾人各方面的權益,讓殘疾人生活有“愛”無“礙”。這體現了( )A.平等就是指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B.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C.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完全一致 D.黨和政府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10.“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對于自由,有人認為“自由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边@一觀點( )A.沒有認識到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會導致混亂與傷害B.主張自由是珍貴的、無限制的,彰顯了理性的力量C.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激發個人的活力,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D.認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11.在西安交大一村小區門口,女子姜某自稱“在美國待了7年,不是平民百姓”,拒不配合防疫檢查,受到行政拘留十日處罰。從中可知,姜某( )A.缺乏平等意識 B.懂得珍視自由 C.善于依法維權 D.權利觀念淡薄12.平等是人類崇高的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不能體現平等的是( )A.公交車上設老、幼、病、殘、孕專座 B.男女同工同酬C.招聘時優先錄取自己的親屬 D.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發放助學金13.“天下無純粹之自由,亦無純粹之不自由?!睂τ谶@一觀點,同學們各抒己見,其中你不贊同的是( )A.小樂:自由有邊界,越界不可為 B.小靚:享有自由,須不妨礙他人C.小琪:敬畏法度,才能享有自由 D.小軒:不受約束,方能享有自由14.西塞羅說:“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睂Υ?,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遵守法律、嚴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③真正的自由是不受法律約束的 ④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對下側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法律靠社會輿論保證實施 B.法律只調整執法者的行為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警察擁有超越法律的權限二、非選擇題16.維護公平正義一天,62歲的退休教師汪澤江乘坐公共汽車出去辦事。在車上,他發現一青年人將手伸進一位乘客的口袋,便站起來拍了一下扒手說:“你干什么?”扒手立即回頭:“你喊什么?”這時另外兩個年輕人沖過來對老人拳打腳踢,老人頓時血流滿面,老人與扒手搏斗時,滿車乘客無一作聲,被扒的中年人也沒有任何“表示”。老人要求司機將車開到派出所,而扒手拿出100元錢遞給司機,司機卻將車門打開放走了歹徒。(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為是正義的?哪些人的行為是非正義的?(2)聯系材料及所學知識,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現象再次發生?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市在近30個政府部門和相關行業開展了“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萬人評議活動。很多單位都在顯著位置設置了“萬人評議箱”,廣泛收集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此項民主評議活動。有人說:“參加這次評議活動,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這是我的權利和自由?!?br/>(1)你認為材料中的觀點正確嗎?請說明理由。(2)我們應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做一個具有法治觀念的好公民?18.公平與正義是一個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十八大以來,我國司法機關糾正了一批冤假錯案。司法是實現公正的有效手段,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永恒目標。請問:(1)國家司法怎樣維護公正?(2)在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應該如何去維護和實現公平?19.觀看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2)公平的首要意義是什么?(3)為什么說“個人和社會都需要公平”?20.材料一: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十八大將“平等”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素確定下來。材料二:平等觀念,是照亮現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難的事。南京一名環衛工人被狗咬傷,主人不僅沒賠禮道歉,還一邊毆打一邊謾罵;某縣從鄉鎮選拔部分優秀教師,消息一出,人們紛紛“找關系”﹍﹍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了問題:(1)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睂@一規定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據材料二,談談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平等?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提升訓練》參考答案1.C2.D3.B4.C5.A6.D7.D8.A9.D10.A11.A12.C13.D14.C15.C16.(1)汪澤江的行為是正義的;小偷、乘客、司機、被扒的中年人的行為是非正義的。(2)①維護正義不只是執法部門的事,還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和支持。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汪澤江老師一樣勇敢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社會的正義;③我們不能像材料中的乘客、司機那樣對違法行為、非正義行為袖手旁觀,甚至有意縱容,那樣只會更加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侵害,導致社會的不穩定。④作為未成年人的中學生來說,面對非正義行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17.(1)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2)首先我們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其次,在行使權利時,應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8.(1)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①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事。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形成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19.(1)教育不公平。通過建立健全制度來保障公平。(2)公平是一視同仁、不偏不倚或擁有平等地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和機會。(3)公平可以保證人民應得的利益,使人們各得其所;公平是個體存在及其權利的認可,是激發潛能的動力,獲得公平可以讓人找到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公平是合作的前提與基礎;公平不僅能夠激發潛能,促進合作,而且有助于提高效率,維護秩序。20.(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我國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所有公民的違法或者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