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學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下冊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1.3 乘法公式第4課時 完全平方公式的運用一、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a±b)2=a2±2ab+b2,能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一些有關數的簡便運算.2.能綜合運用完全平方式與平方差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3.進一步熟練乘法公式,提高最基本的運算技能,并且明白每一步的算理.4.提高合作交流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能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一些有關數的簡便運算.難點:能綜合運用完全平方式與平方差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三、教學過程設計環節一 創設情境【復習回顧】問題1:平方差公式是怎樣的呢?預設:(a+b)(ab)=a2b2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的積,等于它們的平方差.問題2:完全平方公式又是怎樣的呢?預設:(a+b)2=a2+2ab+b2(a b)2= a2 2ab+b2兩個數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它們的積的2倍.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回顧熟悉已學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作準備.環節二 探究新知【思考】怎樣計算1022和1972更簡便呢?分析:102=100+2可以改寫成(100+2)2,197=200-3可以改寫成(200-3)2,再利用完全平方式進行求解.預設:(1) 1022=(100+2)2=10000+400+4=10404.(2) 1972= (200–3)2=40000–1200+9=38809.歸納:完全平方公式用于簡便運算時,關鍵是找到與原數接近的類似整十、整百的數,再將原數變形成(a+b)2 或者(a-b)2的形式,使之符合公式的特點,再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求解.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數的平方簡便運算,并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計算的基本思路.【想一想】下列式子你是怎樣計算的呢?(1) (m+n+1)(m+n-1)(2) (-m+n-1)(m+n-1)教師引導學生將m+n和n-1看作是一個整體即看作是一項,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進行計算.預設:(1) (m+n+1)(m+n-1)=[(m+n)+1][ (m+n)-1]=(m+n)2-12=m2+2mn+n2-1(2) (-m+n-1)(m+n-1)=[(n-1)+m][(n-1)+m]=(n-1)2-m2=n2-2n-m2+1歸納:可通過添括號變形成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將其中某一部分看作一項,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求解.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運用,初步體會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a,b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它可以是數,也可以是整式,并歸納總結計算的基本思路.環節三 應用新知【典型例題】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先獨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組交流探討,教師巡視,如遇到有困難的學生適當點撥,最終教師展示答題過程.【例1】計算:(1) (x+3)2-x2;(2) (a+b+3)(a+b-3);(3) (x+5)2-(x-2) (x-3);(4) [(a+b)(a-b)] 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項式乘法展開,再去括號合并同類項即可.(3)把a+b看作整體(一項),再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即可.(4)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解:(1)原式= (x+3)2-x2= x2+6x+9-x2=6x+9(2)原式= x2+10x+25-(x2-5x+6)=x2+10x+25-x2+5x-6= 15x+19(3)原式= [(a+b)+3][(a+b)-3]= (a+b)2-32=a2+2ab+b2-9.(4)原式=(a2-b2)2= a4-2a2b2+b4【例2】已知a2+b2=13,ab=6,求(a+b)2,(a-b)2的值.分析:將兩數的和(差)的平方式展開,產生兩數的平方和與這兩數積的兩倍,再將條件代入求解.解:因為a2+b2=13,ab=6,所以(a+b)2=a2+b2+2ab=13+2×6=25;(a-b)2=a2+b2-2ab=13-2×6=1.【歸納】常見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變形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運用,同時進一步體會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a,b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它可以是數,也可以是整式.【觀察思考】觀察下圖,你認為(m+n)×(m+n)點陣中的點數與m×m點陣n×n點陣中的點數之和一樣多嗎 請用所學的公式解釋自己的結論.預設答案:觀察圖形知,(m+n)×(m+n)點陣中的點數有(m+n)(m+n)=m +2mn+n ,m×m點陣中的點數有m·m=m ,n×n點陣中的點數有n·n=n ,m +2mn+n ≠m +n 不一樣多.環節四 課堂練習教師給出練習,隨時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相應指導,最后給出答案,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適當分析講解.1.將9.52變形正確的是( )A.9.52=92+0.52B.9.52=(10+0.5)(10-0.5)C.9.52=102-2×10×0.5+0.52D.9.52=92+9×0.5+0.52答案:C.2.利用整式乘法公式計算:(1) 96 ; (2) (a-b-3)(a-b+3)解:(1)原式= (100-4)2=1002-2×100×4+42=10000-800+16=9216.(2)原式= [(a-b)-3][(a-b)+3]= (a-b)2-32=a2-2ab+b2-9.3.一個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高為6cm,底面正方形邊長為5cm,如果它的高不變,底面正方形邊長增加了a cm,那么它的體積增加了多少?解:依題意得:(a+5)2×6 - 52×6=(a2+10a+25)×6 -25×6=6a2+60a+25×6-25×6=6a2+60a (cm3)答:長方體的體積增加了6a2+60a cm3 .4.若a+b=5,ab=-6,求a2+b2,a2-ab+b2.解:因為a+b=5,ab=-6,所以a2+b2= (a+b)2 -2ab=52-2×(-6) =25+12 =37.a2-ab+b2=(a2+b2)-ab=37-(-6)=43.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及時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并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培養獨立完成練習的習慣.環節五 總結歸納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通過小結總結回顧本節課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歸納、鞏固所學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