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音樂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一單元 聲·音·樂 學習項目三 提升美好聽覺體驗(二)教學目標1.能夠感受不同品質的聲音帶來的聽覺體驗。知道除了播放設備,音源的品質也會影響聽覺體驗。 2.能夠認識到科學的發聲方法可以改變聲音的品質。 3.能夠分聲部合唱歌曲《回聲》,調整音色、控制音量,做到聲部均衡,準確表達歌曲意境。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夠了解聲音品質的差異。 教學難點 認識影響聲音品質的多種因素,體會高品質聲音帶給我們的聽覺享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學生課前錄制的歌曲《回聲》,師生對錄制效果做評價。 教師分別播放Mp3、Wave、Flac等不同存儲格式的歌曲《回聲》,學生分組討論哪種存儲格式能呈現最好的聽覺效果。新知探究——聲音品質探索 引導語: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錄音環境、錄音設備及不同的存儲格式都會影響我們的聽覺體驗。那除了錄音環境、錄音設備、存儲格式會影響我們的聽覺體驗,同學們還知道其他會影響聽覺體驗的因素嗎? 學生聆聽用不同播放設備播放的同一首歌曲《回聲》,說一說哪一個播放設備帶來的聽覺體驗更好。 引導語:當音頻相同時,保真度越高的播放設備播放出來的聲音品質越高,帶給我們的聽覺體驗越好。同學們在生活中經常用什么設備聽音樂呢? 引導語:大部分同學都提到了耳機和音箱。那我們該如何挑選耳機和音箱呢?新知探究——美妙的回聲 引導語: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發聲源。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方法嘗試作出調整,再次演唱歌曲《回聲》。我們可以將自己想象成一個高品質的音響設備,不同的演唱聲部代表著不同的聲道,演唱時做到吐字清晰,互相聆聽,適當控制個人的音量,每個聲部盡量保持均衡。同時,我們可以適當調整聲部的位置,以營造聲音的空間感。 教師帶領學生將自己的演唱與《回聲》的高品質音頻進行對比,說一說哪一種帶來的聽覺體驗更好。 引導語:錄音環境、錄音設備、播放設備、存儲格式都是影響我們聽覺體驗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一個好的聽覺環境,而音樂廳就是最規范、最舒適的聽覺環境。希望同學們能夠走進音樂廳,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提升美好聽覺體驗。課堂小結 聲音的品質對于音樂的藝術表達,以及欣賞者的聽覺體驗、情感共鳴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的音樂審美水平也在提升,對聲音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應學會借助科學的方法,建設舒適的聽覺環境,提升美好聽覺體驗,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