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音樂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二單元 音樂的獨特魅力 學習項目三 音樂是自由想象的藝術(一)教學目標1.能夠理解音樂賦予人們自由想象的空間,以及作曲家如何用音樂表現形象。 2.能夠隨音樂展開無限想象,不受任何約束地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 3.了解音樂作品的標題賦予音樂的意義,知道標題與音樂表現對象之間的關聯。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理解音樂與聯想的關系。 2.了解標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擺脫固有觀念和思維定式,真正做到不受任何約束地隨音樂展開聯想,并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理解標題的作用,以及標題與音樂表現內容的聯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 教師播放《森林狂想曲》或《在中亞細亞草原》,學生聆聽并說一說自己聯想到的畫面,以及產生這些聯想的原因。 教師帶領學生總結在音樂中聽到的各種音色,并引導學生思考除了音色,還有什么因素會影響我們對音樂的聯想。新知探究 1.聆聽《揚鞭催馬運糧忙》 教師播放《揚鞭催馬運糧忙》,學生感受作品的情緒,聯想作品描繪的畫面。 教師呈現作品曲名,學生再次聆聽作品,展開聯想,說一說作品描繪了什么畫面。 學生分組討論曲名中的“揚鞭”“催馬”“運糧”“忙”在音樂中是否得到了體現。 2.聆聽多首作品,初步感知作品標題的作用 曲目單:《餓馬搖鈴》《雨打芭蕉》《杏花天影》《賽馬》《平沙落雁》《春郊試馬》 學生分組選擇作品聆聽,判斷作品標題與音樂表現內容的聯系。 教師介紹音樂作品標題的三種類型。 學生分組討論剛才聆聽的作品的標題屬于哪一種類型。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人們對同一首標題音樂作品會產生相同的聯想嗎?如何看待“音樂是自由想象的藝術”這一說法?課堂小結 雖然標題與音樂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在欣賞者和作曲家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給欣賞者一定的指引,但欣賞者的聯想會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產生差異。標題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音樂,但無法限制我們的想象。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