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唱游·音樂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一單元 愛的搖籃 游戲樂翻天 愛的傳遞教學目標1.能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兒童圓舞曲》旋律片段,并用身體動作和指揮手勢表現出力度、速度的變化。 2.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聲音和氣息演唱旋律,依次傳遞給同學。 3.認識降記號,唱準變化音,對比感受音樂的不同色彩。 4.為《游子吟》選擇合適的節奏組合,并誦讀古詩。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體驗速度、力度、聲音和氣息對音樂情緒的影響。 教學難點 唱準變化音。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故事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 學生隨歌曲走入教室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拍手律動。 2.我的音量我做主 引導語:同學們,從滿族村寨回來后,麥芽就把學會的《搖籃曲》唱給媽媽聽。媽媽聽后,特別感動,輕輕地對麥芽說了聲“寶貝,謝謝”,你們知道媽媽是用幾級音量說話的嗎? 學生回答是二級音量,并用動作表現。 引導語:唱完歌后,麥芽睡覺了,此時,我們應該選擇幾級音量呢? 學生回答是一級音量,并用動作表現。 引導語:早上,麥芽房間里的鬧鐘響了,此時是幾級音量 學生選擇三級音量,并模擬鬧鐘鈴聲。 師:麥芽吃過早飯,來到學校。今天是周一,晨會上,校長正在宣布上周星級班級名單,此時校長用了幾級音量? 學生選擇四級音量。 引導語:操場上的師生為獲獎的班級熱烈鼓掌,此時,是幾級音量? 學生選擇五級音量,并用動作表現。感受不同的力度與速度 引導語: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會用不同的音量等級來表示聲音的強弱,那在音樂中,我們會用什么來表示聲音的強弱呢? 引導語:在音樂上,我們會用不同的力度來表示聲音的強弱?,F在我們來聽一聽麥芽和谷風在學校藝術節中演唱的歌曲《兒童圓舞曲》,聽完后說一說麥芽和谷風是用什么力度和速度演唱歌曲的。 教師播放《兒童圓舞曲》,力度為f,速度為稍快。 引導語:小九被麥芽和谷風的歌聲吸引了,她也學著演唱《兒童圓舞曲》,你們聽聽小九是用怎樣的力度和速度來演唱歌曲的。 教師播放《兒童圓舞曲》,力度為p,速度為慢速。 教師:大家的感受真不錯,在音樂中,我們會用f表示強,用p表示弱?,F在,請你們模仿老師的動作,為麥芽和谷風、小九的演唱指揮吧,注意歌曲的力度和速度。 教師播放不同速度和力度的《兒童圓舞曲》,學生隨音樂指揮。 引導語:老師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哪種力度和速度更適合用來演唱《兒童圓舞曲》呢? 引導語:圓舞曲是一種舞曲,三拍子,情緒歡快,所以這首歌曲更適合用稍快的速度和強的力度演唱。同學們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中,也要注意這一點,要根據具體的作品來選擇合適的力度和速度。 引導語:請同學們再聽一聽,接下來老師彈奏的旋律的力度和速度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教師彈奏歌曲《兒童圓舞曲》的兩句旋律,第一句的力度用強,速度用稍快,第一句結尾過渡到第二句時,力度從強到弱,速度由快到慢。 引導語: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與音量等級一樣,音樂中的力度也有等級,有極弱、中弱、弱、中強、強、極強等,這些都是常用的力度記號。同樣,速度也有等級,有慢速、中速、中速稍快、快速等。學習降記號 引導語:同學們,學校藝術節活動豐富多彩,既有表演,又有游戲。這不,麥芽和谷風邀請我們一起參加游戲。第一個游戲是演唱旋律。 (1)學生讀節奏。 (2)學生視唱樂譜,可加入手勢。 引導語:同學們聽一聽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演唱帶變化音的樂句。 引導語:老師演唱的旋律中出現了一個音樂記號,它的名字叫降記號,它出現在mi的前面,所以mi的音高降低了。大家還記得這個記號叫什么名字嗎?對了,還原記號,它的出現讓mi又回到原來的音高。現在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來唱一唱這句旋律。 引導語:你們能加入歌詞唱一唱嗎? 學生填詞完整演唱這句旋律。 引導語:為了能讓我們的節目更有趣,麥芽請同學們分成三組,每組同學按照不同的力度、速度、語氣演唱這條旋律。 引導語:請同學們說說,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語氣演唱,會帶來什么不同的感受。編創節奏 引導語:同學們,第二個游戲是即興朗誦古詩。 教師出示古詩《游子吟》,學生朗誦。 引導語:同學們的朗誦都很相似,那有什么辦法能讓你們每個人的朗誦都與眾不同呢?現在,老師將你們分為四組,請你們從老師提供的這些節奏型中選擇你們認為合適的節奏型并自由組合,來讀一讀古詩。 學生分組編創節奏并朗誦古詩。 引導語:同學們真的非常有創意。現在請四組同學合作表演,接龍朗誦古詩吧。 教師:大家朗誦得真不錯,希望同學們回家后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表演一下。課堂小結 同學們,在本單元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助了松鼠一家,參觀了滿族村寨,聽到了很多《搖籃曲》,還和麥芽、谷風、小九一起參加了快樂的藝術節,收獲了很多的音樂知識。相信在下次的旅程中,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交到更多的朋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