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信息科技七年級 上冊信息科技第1單元 認識計算機項目籌備七年級 上冊項目籌備主要內容第1課時項目籌備學習引導/01/02項目情景/03項目分工學習引導計算機堪稱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們學習上的良師、工作中的助手、娛樂活動里的玩伴。但對很多人來說,計算機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小伙伴。雖然天天看到并且經常使用,但是并不了解其內部結構和運行原理。在這個單元,我們將從身邊的計算機開始,了解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探知它的內部結構與運行原理,以便更好地使用計算機。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情境小清家很早就擁有包括臺式機、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等在內的多種類型的計算機,并用它們來開展社交、娛樂、學習與工作等各種活動。小清經常需要自行升級安裝相關軟件。但在升級安裝實踐過程中,他遇到了以下問題:(1)不清楚計算機的硬件配置及其性能是否滿足新軟件的基本要求(2)不知道下載安裝軟件的安全途徑。(3)不知道有哪些可替代的非商業軟件。讓我們和小清一起,給他家的計算機設計一個合理的軟件升級方案吧!有沒有屬于自己的計算機,曾遇到過哪些事?項目方案知識學習 實施步驟 預期成果(1) 學習教材中相關知識 (2)通過網絡了解更多軟硬件相關的知識 (1) 分析計算機硬件狀況與當前對軟件的升級安裝需求 (2)撰寫軟件升級方案 (3)軟件升級安裝實踐 (4)撰寫項目報告 (1) 軟件升級安裝需求(2)軟件升級限制說明(3)軟件升級方案(4)項目報告經過咨詢與了解,小清設計了以下方案。項目分工姓名 角色 分工 任務小清 組長 負責提出項目需求,并主持整個項目實施活動 項目整體方案設計,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統籌、協調、監督與總結,制作項目匯報PPT、對外展示交流等同學甲 成員 負責分析軟件的升級安裝需求與升級限制說明 從功能性、安全性與經濟性等角度,分析應用軟件的安裝需求,研究原有硬件配置對軟件的升級限制情況同學乙 成員 負責撰寫應用軟件升級方案與開展實踐探究 根據軟件的升級安裝需求,研究軟件的獲取途徑與安裝方法,并開展升級安裝實踐同學丙 成員 負責撰寫項目實施報告 記錄、整理項目實施的相關過程,撰寫項目實施報告等。方案設計完成后,小清發現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完成這個項目,于是決定邀請對此問題感興趣的同學一起參與,并在項目方案中增加了以下表格。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小組討論討論問題:是否有類似的經歷,想做怎樣的項目?討論任務:自由分組并共同確定升級對象,參考教材P2-3的項目方案表、分工表,確定自己小組的項目方案表、分工表。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匯報交流影響項目完成的情況:①軟件升級與安裝可能和計算機的類型相關②軟件升級與安裝可能和計算機的硬件配置相關③計算機的軟件本身有升級的限制...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匯報交流可能需要學習這些知識①學習計算機發展及現況——幫助確認不同計算機的特點與優缺點②學習計算機的硬件——了解與硬件升級相關的知識③學習計算機的軟件安裝與升級——了解與軟件升級相關的知識④學習與軟硬件升級相關的其它知識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匯報交流相關知識的主要獲取途徑分析①計算機發展及現況——第1節 計算機的前世今生②計算機的硬件——第2節 計算機硬件③計算機的軟件安——第3節 計算機軟件④其他方面——官方網站或軟件客服等第1單元 認識計算機第1節 計算機的前世今生七年級 上冊常見的計算機本節知識計算工具的發展史一、二、一、形形色色的計算機現今計算機已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越來越依賴計算機。不同的行業、崗位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出現了很多形態各異、功能不一的計算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通常是以下幾類計算機。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01.臺式計算機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02.筆記本電腦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03.手持設備計算機分類二、計算工具的發展史計算工具的演化與人類社會需求有著直接的關系。大約從“結繩記事時起,人們就開始研究數據的記錄與存儲。隨著人口的增多與生產規模的擴大,人們逐漸對提高計算效率產生了更為迫切的需求,各種計算工具(如算盤和計算尺,見圖1.1.6)應運而生。但這些計算工具效率較低,于是科學家們相繼開發出各種能夠替代人工計算的自動計算機器。1.機械式計算機科學家們首先嘗試用齒輪這種機械來實現自動計算功能。因為齒輪上的齒數可以用來表示數字,并且可通過復雜的機械轉動來實現輸入、計算與輸出后人便將這類機器稱為機械式計算機。其典型的代表有帕斯卡加法器、萊布尼茨乘法器和巴貝奇差分機等,如圖所示。2.機電式計算機19世紀后期,電力的發明與應用將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人們開始運用電動機、繼電器來設計計算機,這類計算機稱為機電式計算機。1938年,楚澤設計出的 Z1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的二進制計算機,他于1941年設計出的Z3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程序控制的機電式計算機。同時期,著名的數學家艾倫·圖靈提出了“圖靈機”的概念,形成了計算機的理論雛形。3.電子計算機機械式計算機和機電式計算機都存在計算速度較慢的問題,人們開始用電子元件來研制具有更高運算速度的計算機。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發出了第一臺采用數字技術的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它的占地面積為 170m',質量達 30t,能進行 5000 次/s的加法運算,如圖所示。ENIAC 的誕生標志著人類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階段發展階段 電子元件第一代 電子管第二代 晶體管第三代 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第四代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課堂檢測下圖中不屬于手持設備的是:( )B.C.D.A.A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課堂檢測2.當前全球接入互聯網最多的計算機設備類型是 。3.電子計算機最終選用電子器件的原因是 。手機提高計算機的性能、減少體積、降低能耗以及提高可靠性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階段成果整理各小組對項目探究的階段成果進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內容:1.升級對象、項目方案與小組分工表2.升級對象的計算機類型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