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7課 我們愛分享(第1課時)教學目標1.感受分享的價值和意義,激發樂于分享的情感,建立友善的價值觀念。 2.懂得感恩他人的分享,初步形成主動分享、樂于分享的良好品格。 3.從不同生活體驗中積極探索分享的價值和意義,感知分享的內涵,不斷提升探究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分享的內涵與價值,感知分享的快樂。 教學難點 體驗分享的力量,激發樂于分享的意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板塊一: 聽聽辨辨,了解什么是分享 活動一:聽故事,知分享 1.教師講故事:《愛分享的小熊》。 故事梗概:從前,在一座美麗的森林里,住著一只可愛的小熊。小熊非常善良,也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一天,小熊邀請好朋友們來到它家的果園玩。果樹上結滿了美味的水果,大家都歡呼起來。小熊也很高興,但它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每個朋友都想要所有的水果,那該怎么辦呢?于是,它對小伙伴們說:“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只拿自己需要的水果,這樣每個人都能有好吃的水果了。”小伙伴們聽后都欣然同意。它們開始采摘水果,每個人只選擇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水果。小熊看到小伙伴們吃著自己家果園的水果,它的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2.教師提問:同學們,小熊做了什么事? 3.教師小結:像小熊這樣,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與別人一起享受,這就叫分享。今天,老師跟大家講了自己喜歡的故事,這也是分享。 活動二:哪些可以來分享 1.教師提問:剛才小熊給大家分享了水果,小伙伴們都很快樂,你還知道哪些東西可以分享嗎?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羅列。 3.教師小結:可以分享的真不少。 4.在游戲中提升認識。 (1)教師導入:大家會玩“勾勾叉叉”的小游戲嗎?聽一聽,看一看,對的打勾(教師示范手勢),錯的打叉(教師示范手勢)。我們一起來玩玩吧。 (2)課件同步出示判斷題,師生互動。 第一題: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可以在音樂課上教同學們唱,這是分享。 ①學生(齊):勾勾。 ②教師點評:正確。分享可以把一個人的歌聲,變成大家的歌聲。 第二題:小明把我的作業拿去抄,他說這是分享。 ②學生(齊):叉叉。 ③教師提問:為什么打叉呢? 預設:他這是抄作業,是不對的。 ④教師追問:那如果他的作業不會做怎么辦呢? ⑤教師點評:同學們說得真好。抄作業不是分享,作業不會做,可以找同學或老師問清楚。 第三題:只要是好東西,我們就應該和大家分享。 ①學生:勾勾!叉叉! ②教師引導:看來,這一題大家的意見不一致。我們先請打勾的同學說說你們的理由,再請打叉的同學來說說。 ③教師啟發:同學們,我們提倡要與大家分享,但并不是說所有的東西一定要分享。老師就收藏著一封我的兒子寫給我的信,沒人的時候,老師總會拿出來讀一讀,但是老師從來沒有把這封信和別人分享過。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不想與別人分享的東西,這很正常,不是我們小氣。當然,如果別人不愿意和我們分享他的東西時,我們想想自己也有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 第四題:分享別人的東西我們要愛惜,不要弄壞了。 ①學生(齊):勾勾。 ②教師引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教師小結:分享是我們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交往方式,生活中處處有分享。我們不僅可以分享物品,還可以分享我們的快樂和幸福。但分享也要講原則,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分享的,分享別人的東西時,我們要愛惜。板塊二: 互動體驗,體味分享的快樂 活動三:快樂分享初體驗 1.現場體驗分享動員: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帶到學校來,你們帶來的是什么?在小組里和小伙伴們分享吧! 課件同步出示“現場分享會”要求: (1)分小組相互分享。 (2)全班集體交流自己的分享感受。 2.學生分組分享,通過有節奏的拍手結束小組的分享活動。 3.教師點評并引導:老師觀察了一下,大家分享了帶來的學具、課外書等。這位同學帶來的東西特別吸引人,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你為什么要想分享這個東西? 預設:我帶來的是坐姿矯正器。我寫字的時候頭總是很低,媽媽就給我買了這個,我非常喜歡用它,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給大家。 4.教師引導:你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吧! (學生示范) 5.教師提問:有同學想來試一下嗎?這么多同學都想試一下,怎么辦呢? 預設:我們排著隊,一個一個來。 6.教師提示:分享時如果人很多,我們可以排著隊,一個一個來。注意,在分享時別把東西弄壞了,要愛惜。 7.采訪:今天的分享讓你有什么感受呢?當你看到這么多人與你一起分享時,你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8.教師過渡: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小組的分享吧。 9.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10.聯系生活: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你是否有過與人分享的經歷?或者別人與你分享的經歷?你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 11.教師小結:分享讓我們很快樂!分享像個魔法師,本領真大呀!板塊三: 找找填填,感知分享的 魔力 活動四:填詞拼圖找“魔力” 1.教師引導:讓我們一起去魔法王國探秘,探一探“分享”這位魔法師到底還有哪些“魔力”吧。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三幅圖,從中找到關鍵詞,填寫在空白欄里,就可以完成拼圖,拼出“分享”魔法師的“魔力”。 2.課件出示教材第27頁三幅插圖,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找出三個關鍵詞:方法、美食、玩法。 3.課件呈現拼圖,引導學生將關鍵詞拼寫在下面的拼圖里。 “分享的魔力”拼圖 你有一種方法,我有一種方法,我們一起分享,就會掌握更多 。 你有一份美食,我有一份美食,我們一起分享,就能吃到更多 。 你有一個玩法,我有一個玩法,我們一起分享,就能了解更多 。 4.教師提問:“分享”這位魔法師除了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他到底還有哪些“魔力”?你找到了嗎? 5.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兒歌《分享的魔力》。 分享的魔力 你有一種方法,我有一種方法,我們一起分享,就會掌握更多方法。 你有一份美食,我有一份美食,我們一起分享,就能吃到更多美食。 你有一個玩法,我有一個玩法,我們一起分享,就能了解更多玩法。 6.教師小結:分享方法,讓一種方法變得更多、分享美食讓品嘗的人更多,把一個玩法分享給大家,玩法更多快樂也變得更多,這就是分享這位魔法師的“魔力”。 7.續編《分享的魔力》,繼續探索分享這位魔法師的“魔力”。 你有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故事,我們一起分享,就會有更多的故事。 你有一份快樂,我有一份快樂,我們一起分享,就會變得更快樂。 你有________,我有________,我們一起分享,就會__________。板塊四:課堂總結 分享是快樂的,讓我們學會分享,享受分享,一起體會分享的“魔力”!板塊五:課后活動 瞧,我們的教室里已經準備了一塊“快樂分享展示”板,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和小伙伴分享時的快樂時光,如我和小伙伴一起放風箏、分享放飛心得;我把生日蛋糕分享給小伙伴吃……把它畫在自己的快樂分享卡上,然后粘貼在“快樂分享展示”板上,讓更多的小伙伴分享你的快樂吧!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