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孝親敬老傳承家風—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課文自學筆記活動目標明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3.積極參加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對語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學會理解、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并將孝敬雙親之心擴大為尊敬所有的長輩。活動指導“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的“孝文化”。本次活動中,要充分理解”孝親敬老”的重要意義。1參考教材上本次活動中的“資料一”,確定“孝親敬老月”的主題,圍繞主題設計并開展活動。2活動內容可以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如可以分為"了解孝文化”“走近孝親敬老先進人物”“參加孝親敬老實踐活動”等。(1)“了解孝文化"活動中,可以組織同學分組收集“孝親敬老”的名人名言,收集古今中外典型的“孝親敬老”的人物事跡,明確“孝親敬老”的社會意義。舉辦多種活動進行交流,如舉辦詩詞朗誦、演講比賽、板報專欄等,宣傳“孝親敬老”的思想。(2)“走近孝親敬老先進人物”活動中,可以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了解現代社會“孝親敬老”的典型人物事跡,有條件的可以請當地的“孝親敬老”先進人物來學校和同學們交流。(3)“參加孝親敬老實踐活動”就是動員同學們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孝親敬老”。同學們都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分擔一些家務等,并把這過程寫出來與大家交流。活動成果展示1孝親故事懷橘遺親陸績,三國時期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六歲時:隨父親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在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2.孝親名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3孝親實踐那天是母親節,老師要求我們對母親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左思右想,最終決定親手做一張漂亮的賀卡送給媽媽。我先用紅色的卡紙剪了愛心的形狀,然后把它粘在剪好的黃色方形卡紙上,并在周圍用花紋裝飾,最后在卡紙的空白處寫上“親愛的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的字樣,還配上了一個大大的笑臉。媽媽下班回家后我親手把賀卡交給媽媽,媽媽開心極了。鞏固練習1.綜合實踐活動。(10分)家風,即門風,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某校開展“優良家風,我傳承”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1) [尋家風]以下是活動小組搜集到的有關家風的材料。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門上,經常可以看到“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之類的對聯;廳堂上掛有“忠厚傳世”“勤儉持家""忠孝廉潔”的牌匾。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訓。材料二:“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一一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胡適《我的母親》)材料三: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學父親的赤子情懷,學父親的儉樸生活。(摘自《習近平的家風:從父親身上學到五件事》)從以上材料中,你發現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把優良的家風傳承下來 (2分)(2)[展家風]下面有三項體現家風的內容,假如你想請書法家寫一條橫幅掛在家里的廳堂上,你會選哪項,請結合家庭實際簡述理由。(2分)A.家和萬事興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為先選項( )理由:(3)[揚家風]老師想用一副對聯來總結本次活動。請根據提示把對聯補充完整。(2分)上聯:長輩言傳明祖訓下聯:子孫心領神會承(4)[傳家風]家書是一種孕育親情的藝術形式,是家風的主要載體,我們所學的《傅雷家書》收錄了年到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主要是長子傅聰)的家信多封。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后,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他認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是第一位的。他時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教導兒子:待人要,做事要,禮儀要得體;遇困境,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的藝術家”。(4分)【答案】1.(1)學習先人留下的祖訓和直接向父母學習。(2)略。(3)身教家風(4)1954 1966 100做人謙虛嚴謹不氣餒德藝俱備、人格卓越2.家風,即門風,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某校開展“優良家風,我傳承”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1)【尋家風】以下是活動小組搜集到的有關家風的材料。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門上,經常可以看到“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之類的對聯;廳堂上掛有“忠厚傳世”“勤儉持家”“忠孝廉潔”的牌匾。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訓。材料二:“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我的母親》)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學父親赤子情懷,學父親的儉樸生活。(摘自《習近平的家風:從父親身上學到五件事》)材料三:下面圖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規矩從以上材料中,你發現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把優良的家風傳承下來?請寫出兩種。① ;② 。(2)【展家風】下面有三項體現家風的內容,假如你想請書法家寫一條橫幅掛在家里的廳堂,你會選哪項,請結合家庭實際簡述理由。①家和萬事興 ②天道酬勤 ③百善孝為先選 項,理由:(3)【揚家風】老師想用一幅對聯來總結本次活動。請根據提示補充完整。上聯:長輩言傳身教明祖訓下聯:子孫【答案】1.(1) 學習(記住)祖訓 向長輩(父母)學習(遵守一些好規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規矩)(2)能結合家庭實際,分別圍繞“和睦”、“勤奮”、“孝順”闡述,言之有理即可。(3)子孫心領神會承家風、子孫耳濡目染傳家風,子孫身體力行踐家風等【詳解】(1)本題考查材料提煉。(1)結合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門上,經常可以看到‘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之類的對聯”“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訓”等內容可知,這里寫出家風都是通過祖訓等文字方式傳承下來的。故方式一:祖訓等文字形式。(2)結合材料二“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學父親赤子情懷,學父親的儉樸生活”等句子可知,胡適和習近平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了一些優良的品格,繼承了家風,故方式二:父母的言傳身教。(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答題思路:先選擇一項,然后結合自己實際生活、家庭生活來陳述理由。示例1:選擇②天道酬勤。理由:父親出身貧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一直也是這樣教導我的,在學習中我用勤奮去充實、提升自己,勤奮是我們家的最重要的家風。示例2:選擇③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對長輩非常孝順,希望給他們幸福的生活,于是有了動力去工作,我對父母孝順,希望能讓他們驕傲,于是我努力學習、成長,所以,孝順讓我們一家努力、和睦,孝順是我們家最重要的家風。(3)本題考查對聯。要注意:①上下句字數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時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③上下句對應位置的字眼詞性相對、結構相同、不重復用字。上聯結構:長輩(名詞)言傳身教(成語)明祖訓(動賓短語);下聯應對應上聯,如:子孫潛移默化傳家風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