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八年級地理下冊(湘教版)教學課件第七章 認識區域:位置與分布第五節 長株潭城市群內部的差異與聯系1.掌握長沙、株洲、湘潭三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的差異。2.了解三城市地理位置的關系,從而了解長株潭發展的內部聯系的必要性。3.了解長株潭城市建設兩型社會的現狀和意義。你怎么理解“城市群”的概念?有很多城市組成,彼此的聯系十分緊密,共同對區域發展產生影響。導 入能夠產生巨大的集聚經濟效益,是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標志之一 。長株潭城市群規劃省 部長沙、株洲、湘潭湖 南東地理位置一 、城市群概況湘江長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發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北而上,在下游依次流經株洲、湘潭和長沙,在岳陽注入洞庭湖。干支流大部可通航,舊時是兩湖與兩廣的重要交通運輸線路。河流三足鼎立一江串三城地形以丘陵為主,處湘中丘陵地區地形特征人口與經濟:三市市區現有500多萬人口,是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冷濕,降水多集中在4、5、6月。氣候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有鐵路、公路、湘江相連交通交通便利京廣高鐵滬昆高鐵長沙京廣線滬昆線株洲(鐵路樞紐)京廣高鐵京廣線滬昆線湘江讀圖,說一說長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點。長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_____,地處_________地區,_____流經這個城市的中心城區。東部湘中丘陵湘江讀圖說說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間的位置關系和交通關系。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呈_________之勢,其間有_____、_____和_____相連,交通便利。通常稱其為__________________。長株潭城市群三足鼎立鐵路公路湘江長株潭城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長沙、株洲、湘潭盡管彼此相距很近,自然地理條件也很差不多,卻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二 、三市的發展差異長沙1.湖南省省會2.城市規模較大,交通運輸便利,擁有大型機場。3.教育、科技、文化均較發達。4.計算機、雜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機械等科技居全國領先水平。5.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馬王堆等名勝古跡享譽中外。長沙長沙是湖南省省會也是湖南最大的城市被稱為快樂之都還是歷史文化名城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以計算機最為著名長沙:工程機械京廣線自北向南穿過長沙湖南長沙:星樓湖南長沙:橘子洲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株洲株洲1.株洲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鐵路樞紐,京廣、滬昆等鐵路在此交會。2.株洲是中國重要的電力機車、有色冶金和化學工業基地。3.株洲建有大型服裝市場,物流業也很發達。株洲炎帝廣場株洲:電力機車生產線株洲電力機車株洲有色冶金株洲化學工業湘潭湘潭1. 湘潭是制造業和旅游業相對發達的城市。2.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電、農產品加工等。3.所轄的韶山市是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湘潭鋼鐵工業湘潭機電湘潭韶山市:毛澤東故居湘潭韶山市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雨湖公園小 結城市定位 工業 交通 旅游長沙株洲湘潭省會鐵路樞紐工業基地和旅游城市新材料、工程機械中國重要的電力機車、有色治金和化學工業基地鋼鐵、機電、農產品加工等交通運輸便利,擁有大型機場中國南方重要的鐵路樞紐,京廣、滬昆等鐵路在此交會交通運輸便利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馬王堆等名勝古跡有伏波嶺、湘江、鳳凰山等著名旅游景點紅色旅游,綠色山水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在編制長株潭城市群規劃的過程中,有些專家認為,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應結合自身實際,各有側重,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長補短,加強協作。就城市定位來說,長沙是省會,株洲是鐵路樞紐,湘潭是工業基地和旅游城市,三市共同構建湖南的核心城市群。就機械行業來說,長沙側重工程機械,株洲側重鐵路機械,湘潭側重電工機械,三市共同構建大型機械工業基地。就冶金行業來說,株洲側重有色冶金,湘潭側重黑色冶金,長沙則要限制冶金行業的發展。專家觀點有道理。長株潭三市城市定位和支柱產業不一樣,三市應結合自身實際,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長補短,加強協作,把各自的長處整合成城市群的發展優勢,以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閱讀下列材料,你認為專家的觀點有道理嗎?議一議三市為什么要確定不同的發展方向。閱讀教材p66的第一段文字,思考問題:1.三市實施了什么建設?2.三市實施一體化建設的基礎是什么?3.三市實施一體化建設的目的是什么?一體化建設三市距離較近,布局緊湊;現代化交通運輸發達。避免特大城市常見的“城市病”,發展城市群的整體優勢,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三、三市的發展聯系“城市病”特大城市500萬—1000萬超大城市超過1000萬思考:為什么要建設長株潭城市群?一個城市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城區面積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成為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勢必會出現“城市病”,建設城市群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常見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長處整合成城市群的發展優勢。霧霾堵車垃圾圍城房價高入托難三市距離近交通發達三市一體化建設避免出現城市病發展整體優勢電信部門:把三市的電話改成一個區號,三市之間通話按市內標準而不是按長途電話標準收費,為市民節省話費。交通部門:建立統一的公共交通系統,在三市之間開行城際公共汽車,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1.將長株潭建設成一個高效能和生態型的城市群,你認為上述舉措合理嗎?2.除此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好辦法?為加強長株潭一體化建設,各部門代表分別闡述了本行業的發展舉措。據此完成下列任務。環保部門:湘江流經三市市區,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是株洲、湘潭和長沙,要明確各個城市的環保責任,嚴格保護好湘江的水環境。旅游部門:把三市的觀光旅游項目整合起來,構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大旅游圖。合理。把長株潭城市群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既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常見的“城市病”,又有利于區域的協調發展。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等等。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批準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說一說:什么是兩型社會?“兩型社會”“兩型社會”是指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全社會都采取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全面推行節約措施,以較少的資源、能源消耗,謀取較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指全社會都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規律,倡導生態文明,減少環境破壞和各種污染,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近些年來,長株潭城市群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領域開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環境污染整治,生態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兩型社會”建設,應該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以下是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社會”的一些措施,據此完成下列任務。●城市群布局采用綠心式形態,即在三市城區之間保留大面積的生態綠地。●城市群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形式,中心城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衛星城鎮或發展工業,或承擔居住、旅游、商貿等功能。●湘江作為城市群的生態走廊,對于城市群的環境建設和旅游開發是至關重要的。要嚴格保護沿江濕地和山水景觀,使之成為景色秀美的濱江風光帶。●提高綠化率,推廣節能建筑,倡導公交優先,創建生態宜居城市。●加強環境教育,倡導綠色生活,鼓勵勤儉節約,建立“兩型社會”風尚。長株潭城市群“綠心”景觀——昭山株洲市公共自行車長沙市橘子洲①上述措施是否合理?請說出你的理由。②長株潭城市群推進“兩型社會”建設,你認為有哪些積極意義?③議一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如何貫徹“兩型社會”的發展理念?上述措施合理。有的措施體現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如:推廣節能建筑、倡導公交優先、倡導綠色生活,鼓勵勤儉節約等;有的措施體現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如:保留大面積綠地、構建湘江風光帶等。積極意義:長株潭城市群推進“兩型社會”建設,轉變了發展方式,將發展速度與保護社會環境緊密結合,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堅持資源保護與資源節約利用,改善城鄉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使用可降解購物袋,垃圾分類處理,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多乘公交車、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亂扔果皮紙屑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