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一、單選題1.小夢為參加學校組織的“憲法進社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準備了以下宣講內容。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B.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據C.憲法僅規定了國家性質、根本制度等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問題D.公民要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2.近年來,新華網、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均在“兩會”召開期間開通專區,邀請“兩會”代表和委員與網民進行互動訪談。上述材料體現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有( )①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②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③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④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憲法是法治的標志,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這是因為(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位②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樹立憲法的權威性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④憲法是我國所有法律的總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4.憲法之所以被稱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因為( )①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②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③依法治國的黨和國家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④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重點問題⑤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⑥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⑥5.某位游客因被強迫購物與導游起爭執,為了泄憤將其暴打。如此荒唐的行為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自己進了看守所。這警示消費者( )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可以任性 ②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③應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打官司是公民維權的唯一途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某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互動。下列案件中,法官做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案件:小紅經過某攝影館時,意外發現該攝影館的櫥窗上正展示著自己的寫真照法官:該攝影館侵犯了小紅的肖像權②案件:合肥市某“90后”青年拒不當兵 法官:該青年未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③案件:某公司商業秘密被泄露,公安機關依法查看了小王的郵箱 法官:公安機關侵犯了小王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④案件:高考失利的小張冒名頂替小胡進入北京某學院就讀 法官:小張侵犯了小胡的受教育權、姓名權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每人一次性處罰3萬元,5年內不準被招聘或錄用為國家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3年內金融、教育、社保、經商全部凍結,并列入違法人員黑名單。”近日,吳忠市紅寺堡區兩位青年因拒服兵役,被部隊做出退兵處理后,又受到了嚴厲的處罰。拒服兵役被罰說明( )①不履行義務要受到刑罰處罰 ②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對自己不負責任,就要承擔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后果 ④法律要求的我們必須去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一個孟姓“精日分子”(指精神上把自己視同為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發表“殺三十萬太少”的言論,被行政拘留5天;釋放后,又跑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前大發厥詞,引發公憤,被南京警方處以行政拘留8天。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體現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③其行為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 ④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下列屬于這個制度體系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0.有學者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特殊的環境中經受著考驗,經歷過曲折,但它仍然是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面旗幟。據此,可以理解為它( )A.奠定了民族獨立發展的基礎B.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C.開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進程D.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1.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關于監察委員會,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②對本級黨委會負責③是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④監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12.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 )①忠于國家和人民 ②以事實為根據 ③以法律為準繩 ④忠于憲法和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2022年新年賀詞,向全國各族人民送去新年的美好祝愿。在我國,國家主席( )A.擁有立法、任免、榮譽權三項職權 B.代表整個國家,擁有最高國家權力C.根據憲法的規定管理國家一切事務 D.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14.自由是珍貴的。珍視自由,我們應該( )①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②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③擺脫限制,無拘無束 ④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珍視自由就是要( )①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②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③擺脫限制,無拘無束 ④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對于“石家莊大爺不戴口罩,強行外出被攔后態度惡劣”一事,有媒體評論:疫情面前最忌諱的就是“大爺心態”。對此,下列觀點你認同的是( )A.大爺的做法是敢于抵制不平等對待的表現B.大爺不戴口罩強行外出是在維護人身自由權C.平等就是不同情況的差別對待,老人應獲得特殊關照D.自由平等是法治的價值追求,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17.刑法修正案中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這意味著學生替考作弊可能被判刑。從法律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是堅持依法治國方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②替考作弊入刑,有利于維護其他考生的合法權益③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考試作弊都要受到法律制裁④克服市場缺陷,健全社會誠信體系,為考生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8.喚醒“撒銷監護權”法條的未成年人守護者張世峰,敢于對錯案說“不”的檢察官彭少勇,堅持9年跟蹤報道、推動“呼格吉勒圖案”再審的新華社記者湯計,行程6萬公里、足跡遍布邊量的法律援助律師馬蘭這些“年度法治人物“堅守法治信仰,用實際行動推動著我國法治進程,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這啟示我們( )①每個人都要學法、守法、執法和護法②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③任何人都應該尊重法律、遵守法律④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甲乙兩人分一塊蛋糕,由于擔心誰來切都會給自己多切一些,因而兩人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爭執不下。這時,有人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讓其中一個人切,另一個人先挑,這樣分蛋糕的公平問題就解決了。這個故事啟示我們( )A.只有做到絕對平均才能實現公平B.只有做到將心比心才能實現公平C.只有正義的規則、制度才能實現公平D.只有付出與收獲一樣多才能實現公平20.我們之所以要努力構建和諧公平的社會,是因為( )①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②公平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杜絕社會沖突,維護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③社會的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④營造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題21.【材料】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共四十二條,即日起施行,排除非法證據事關依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要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從偵查、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辯護、審判等各個環節明確排除非法證據的標準和程序,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產生。【問題】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防范冤假錯案的產生,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最大的人權是什么?(2)結合材料,請你談談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22.【材料】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對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很多同學并不很清楚。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李老師精選了以下兩則案例:小麗遇到的煩心事:小麗是八年級學生,開個體飯館的爸爸缺人手,非讓小麗退學到飯館幫忙不可,并且對學校者師振振有詞地說:“孩子上不上學,是我家的私事,別人管不著!”小麗哭著說:“我要上學。”最大的社會公德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橫穿馬路、隨手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煙......類似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比比皆是。52.4%的受訪者認為,“不遵守公共秩序”是最大的社會公德問題【問題】(1)請結合權利和義務的有關知識對上面兩則材料進行簡要分析。(2) 人的一生,權利相隨。青少年應怎樣對待權利,成就美好未來 23.【材料】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在司法實踐中,此規定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地方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插手具體案件甚至左右案件裁判結果的情形并不鮮見,上級法院違背審級制度提前介入案件、下級法院對正在審理的案件請示匯報時有發生,輿論和民情也在一定程度干擾了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辦案,甚至形成輿論審判的亂象。【問題】(1)我國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的組成分別是什么?(2)思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分別是什么?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章、第二百八十八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第二百九十六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材料二 王某和張某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兩家的廁所正沖著,樓上王某的廁所漏水,樓下的張某經常上去找王某:“我們家上廁所要打傘了!你們趕快找人修修吧!”可是樓上的王某卻說:“我們家的又不用打傘!你找房管局吧!”僵持了很久,樓下的張某自己買了工具要求王某換上,可王某就是不同意,他認為自己的家修不修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管不著。然而他給鄰居造成的不便,卻不理會。【問題】(1)請你給張某提出解決的辦法。(2)請運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王某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珍視自由?參考答案1.C2.B3.A4.A5.B6.C7.B8.B9.C10.B11.C12.D13.D14.A15.A16.D17.A18.C19.C20.C21.(1)人民幸福生活。(2)①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②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③監察機關依照憲法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合法權益。④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⑤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22.(1)①小麗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小麗可以運用法律知識做父親的工作,也可以尋求學校老師或社會有關部門的幫助,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②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是不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表現。(2) ①要珍惜自己的權利。②正確認識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享受權利的同時,自覺履行各種義務。③依法行使權利。公民行使權利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④當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維護權利。23.(1)我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我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查院和軍事檢查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人民檢察院行使檢查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監督,對刑事犯罪行為代表國家提起訴訟,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24.(1)請居委會出面協調;到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王某的言行是錯誤的。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②張某因樓上王某家廁所漏水受到損失,多次找王某協商修理廁所,王某以“修不修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管不著”為由拒絕修理,王某已經侵犯到了張某的合法權益和自由。③我們行使自由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王某應該增強法治意識,及時處理廁所漏水問題。(3)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③面對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敢于并善于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維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