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尋根之旅教學設計課題 尋根之旅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七年級美術(人教版下冊)第二單元《賡續血脈——尋訪革命遺址》的第一課《尋根之旅》。本課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上海)和嘉興南湖紅船為核心內容,通過尋訪革命遺址,引導學生感受革命精神,發掘革命遺址的藝術價值。教材通過豐富的圖片、建筑細節和美術作品,幫助學生理解革命遺址的歷史意義和藝術特色,同時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美術形式表達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藝術表現:引導學生通過美術作品的創作,學會運用色彩、線條、構圖等元素表達情感。2.創意實踐:鼓勵學生運用速寫、剪紙、水彩畫等多種美術形式,表達對革命精神的理解。3.審美感知:欣賞不同藝術形式(油畫、中國畫、剪紙等)對革命遺址的表現,感受藝術創作的多樣性。4.文化理解:認識革命遺址的建筑風格和藝術價值,感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重點 欣賞美術作品對革命遺址的表現,感受藝術創作的獨特魅力。難點 激發學生運用多種美術形式表達對革命精神的理解。材料準備 教師準備:課本、PPT學生準備:課本導入新課 展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的圖片,提問學生是否了解其歷史背景。引導學生思考革命遺址的意義,導入課題《尋根之旅》。講授新課 革命遺址的歷史意義通過PPT展示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的歷史背景,講解其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討論革命遺址的保護意義,強調其作為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載體。革命遺址的建筑藝術詳細分析中共一大會址的建筑風格(石庫門建筑),展示其建筑細節(門楣、門柱、門框等)。通過對比不同革命遺址(如延安楊家嶺、遵義會議會址等),讓學生感受各地革命遺址的獨特風貌。美術作品中的革命遺址展示顏文梁、錢松嵒、何紅舟等藝術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畫家如何表現革命遺址。分析作品中的藝術手法(色彩、構圖、筆墨等),感受畫家的情感表達。課堂實踐任務布置·分組討論:學生根據所在地區選擇一個革命遺址進行尋訪?!撟饕螅哼\用速寫、剪紙、水彩畫等形式表現革命遺址,表達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創作指導教師巡視課堂,指導學生在創作中注意構圖、色彩和情感表達。作品展示與評價各小組展示作品,分享創作思路和感受。教師點評,鼓勵學生從歷史意義、藝術表現和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課堂小結 總結革命遺址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強調美術創作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關注革命遺址,傳承紅色文化。板書 革命遺址的歷史意義革命遺址的建筑藝術美術作品中的革命遺址教學反思 ·教學效果學生是否能夠理解革命遺址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學生在美術創作中是否能夠融入情感,表達對革命精神的理解?!そ虒W方法本節課通過圖片展示、作品欣賞和創作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參與度較高,但部分學生在創作中可能對革命精神的理解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引導。·教學改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革命遺址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革命精神。在創作實踐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創作材料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