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冪的運算7.1同底數冪的乘法本節課《同底數冪的乘法》是蘇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從知識體系上看,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乘方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為后續學習冪的其他運算性質、整式乘法等奠定了堅實基礎.本課教材通過創設實際問題情境,如中國空間站的運行等,引導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進而引入同底數冪乘法的概念.這種從實際到抽象的過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同底數冪乘法的現實意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探索同底數冪乘法法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復雜的冪運算轉化為簡單的指數相加問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礎,不僅傳授了重要的數學知識,更注重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學生在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時,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因為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已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和整式的加減,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數的技能,會判斷同類項、合并同類項,對乘方運算有了初步認識,這為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提供了知識支撐.1.從具體的運算中抽象出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及其符號表示,提高數學抽象能力.2.掌握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核心素養.3.會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進行有關計算,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4.經歷各式各樣的生活情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代數運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情分析重點:掌握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核心素養.難點:會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進行有關計算,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本章引入你還記得嗎?an= .幾個相同因數a的乘積可以簡寫為冪an的形式.本章將學習冪的運算,進一步簡化代數式的運算過程.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是3×108 m/s,光在真空中穿行1年的距離稱為1光年.請你算算: 1光年約是多少千米(1年以3×107 s計算) 中國科學家利用位于貴州省的500 m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發現了1個尺度大約為200萬光年的巨大原子氣體結構,這個原子氣體結構的尺度約為多少千米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鄰星,它距離地球約4.25光年,如果一個探測器以6.4×104km/h的平均速度飛往比鄰星,那么大約需要多少年 師生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冪的定義,通過章頭圖,與學生共同感受,幾個相同因數a的乘積可以簡寫為冪an的形式.本章將學習冪的運算,進一步簡化代數式的運算過程.乘方的意義、乘法運算律是研究冪的運算性質的基礎.利用冪的運算性質,可以把冪的運算轉化為指數的運算.冪的運算是整式運算的基礎,有助于簡潔地表達現實生活中的數量和數量關系.本章我們將學習冪的運算,培養學生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章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全章的思維導圖,形成體系.情境導入中國空間站的運行速度大約是7.68×103m/s,運行3h的路程大約是多少?答:3h=3×60×60s=1.08×104s,中國空間站運行3h的路程約為7.68×103×1.08×104=(7.68×1.08)×(103×104)≈ 8.29×(103×104)(m).103×104=(10×10×10)×(10×10×10×10)= 107,所以,中國空間站運行3h的路程約為8.29×107m.師生活動:教師演示,學生傾聽,獨立思考.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辯證思想,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推導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埋下伏筆.探究新知活動一:探究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問題1 計算:(1)102×105 ; (2)10m 10n(m、n是正整數).答:(1)解:原式=(10×10)×(10×10×10×10×10)= =107.解:原式=×==10m+n.師:追問指數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底數有變化嗎?生:底數不變.問題2 計算:(1)23×24 ; (2)a3 a4.答:(1)解:原式=(2×2×2)×(2×2×2×2)= = 27.(2)解:原式=(a a a) (a a a a)= = a7.活動二: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問題3 從上面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師追問:說一說如何計算同底數冪的乘法?答: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用符號表示為:am an=am+n(m、n是正整數).師生活動:第(1)題,教師演示,學生傾聽,第(2)題,學生模仿,類比完成,師生互動交流.設計意圖:借助乘方的意義,獲得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總結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思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應用新知例1 計算:(1)(-3) 4 × (-3) 3 ; (2) x · x7;(3)a3m · a2m-1(m 是正整數); (4)(m-n) · (m-n) .變式1 計算:(1) 34 × (-3) 3; (2)(m-n) · (n-m) .變式2 設n是正整數,計算:2n+1 2n. 答:例1 (1)(-3) 4 ×(-3) 3 = (-3) 4+3 = (-3) 7= -37= -2187;(2) x·x7 = x1+7 = x8;(3)a3m · a2m-1 =a3m+2m-1 =a5m-1;(4)(m-n) · (m-n) 2= (m-n) 3+2= (m-n) 5.變式1 (1) 34 × (-3) 3 =34 × (-3 3) =-(34 ×3 3)=-34+3 =-37= -2187;(m-n) · (n-m) 2=(m-n) · (m-n) 2 =(m-n) 3+2= (m-n) 5. 師總結: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的前提條件: 底數相同或互為相反數的冪相乘.特別地,當底數為多項式時,也必須滿足這個條件.變式2 2n+1 2n=2n×2 2n=2n×(2-1)=2n.師總結:逆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可以對代數式進行化簡計算.師生活動:教師板演示范,學生模仿.設計意圖:通過例題講解,及時練習鞏固所學,培養學以致用、積極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計算能力.讓學生理解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的前提:底數相同或互為相反數的冪相乘.特別地,當底數為多項式時,也必須滿足這個條件.例2 我國的“神威 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全部采用中國國產處理器構件,是世界上首臺峰值計算速度超過 10 億億次/s的超級計算機.如果它的持續計算能力為 9.3 億億次/s,那么按這個速度運算1天能運算多少次?解:24 h=24×3.6×103 s,9.3億億次=9.3×108×108次.(9.3×108×108)×(24×3.6×103)=(9.3×24×3.6)×(108×108×103)= 803.52×1019= 8.0352×1021(次).答:按這個速度運算1天能運算8.0352×1021次.師生活動:教師板演示范,學生模仿.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不僅可以鞏固本課知識點,還可以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主動性,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的寶庫,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探究 已知m、n、p是正整數,計算am·an·ap.答:原式= = = am+n+p師生活動: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討論,共同探究.設計意圖:類比同底數冪的乘法公式,拓展延伸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同底數冪相乘.理解并識記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課堂練習【教材習題】1. 計算:(1)a8·a3 ; (2)x5·x;(3)1010×(-10)13; (4)-b6 b6;(5)(-a)2 (-a) (-a)3; (6)()2 ×()5 ×(-)3.2.下面的計算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請改正.(1)x2 x2 =2x; ( )(2)x2 x4 =x8; ( )(3)a3 +a3 =a6; ( )(4)3m×32m =93m. ( )3. 計算:(1)x3 x7 +x5 x5 ; (2)a2 a6 -a4 a4;(3)(a-b)3 (b-a)4.答:1.(1)a11 ; (2)x6 ;(3)-1023; (4)-b12 ; (5)a6; (6)- .2.(1)×,x4; (2)×,x6; (3)×,2a3; (4)×,33m.3.(1)2x10; (2)0; (3)(a-b)7. 【限時訓練】 1.填空:(1) 8=2x,則x= ; (2) 8×4=2x,則x= ;(3) 3×27×9=3x,則x= ; (4)an-2 an+1=a11, 則n= ;(5)x2·x( )=x2n+1.2. 計算:(1) (a+b)2 ·(a+b)5;(2) (x-y)3 · (y-x)4 ·(x-y)2 ;(3) x2·x5-2x·x2·x4.3.設n是正整數,計算:4×5n-5n+1. 答:1.(1)3; (2)5 ; (3)6; (4)6; (5)2n-1 .2.(1)(a+b)7 ; (2)(x-y)9; (3)-x7 .3.-5n.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閱.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新知,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及應用.歸納總結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實踐作業尋找生活中同底數冪的例子,如細胞分裂、計算機存儲單位換算等,記錄下來并說明其符合同底數冪乘法的依據.本課通過引入一個實際問題——“中國空間站的運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情境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與同底數冪乘法之間的聯系,以增強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幾個簡單的同底數冪乘法的例子來引入新知識。學生對于指數運算的性質理解不夠深刻,通過對比不同底數的冪的乘法,幫助學生掌握同底數冪乘法的規律.鼓勵學生參與討論,自主推導出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性質,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課時選擇了一些典型的同底數冪乘法的例子,通過逐步分析和解答,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解題方法.學生在解題時容易忽略指數的變化,因此應該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嘗試解題,而不是僅僅依賴于老師的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通過思維導圖和快速回顧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注重學生的反饋,通過讓學生自己總結學到的內容,更好地檢測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追尋數學本質,力爭全體學生正確理解同底數冪的性質的形成過程,并規范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