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第一框 堅持依憲治國一、教材內容分析堅持依憲治國是國家和公民共同的責任,廣大公民包括青少年學生,要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增強憲法觀念。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提升學生的憲法意識,需要拉近學生與憲法的距離。本框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內容和法律地位,從而建構起對憲法的基本認知;通過憲法文本的解讀以及與其他普通法律條文的對比,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由淺及深,由表及里,體悟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二、學情分析由于當前的初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有些人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有些人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對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國家缺乏基本的總體性認識,不能理性地看待國家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不能積極有序地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本框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現行憲法的框架,系統地掌握憲法的特點和法律地位,從而建立起憲法基礎知識的基本結構,使學生通過情境探究來理解我國現行憲法的產生、本質、法律地位。三、教學目標1.認識憲法的重要作用,樹立憲法意識,增強憲法觀念,自覺遵守和維護憲法的權威。2.認識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從而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3.了解和認識憲法的構成,知道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知道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四、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2.教學難點: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五、教學資源(或教學準備):情景創設、精選案例、PPT制作六、教法和學法指導1.教學方法:講授法、情景創設法、閱讀指導法、案例分析法2.學法指導:自主閱讀法、合作討論法七、課時安排2課時八、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智勇大沖關:作為中國公民,你對憲法了解多少?1.“國家憲法日”是哪一天?2.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憲法誕生于哪一年?3.現行憲法是哪年制定的?經過了幾次修改?4. 現行憲法共幾章,多少條?設計意圖:引入本課課題。(二)新課教學環節【活動一】出示材料:我國現行憲法是新中國第四部憲法。在這部憲法誕生過程中,憲法修改委員會多次廣泛征詢各地區、各部門、各階層的意見,并發動和組織廣大群眾進行全民討論。在歷時4個月的全民討論中,廣大群眾表現出高度的政治熱情和積極性,提出大量意見。全國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參加了討論,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也參加了討論。學生觀察課堂圖例及材料內容,思考我國為什么要對憲法草案進行全民討論?學生思考并分享答案。教師歸納:憲法由四章內容構成,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憲法的發展歷程,認識憲法的構成和本質。【活動二】出示材料: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思考:上述三段材料內容,分別說明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哪些內容?學生分析并發表意見。教師歸納: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其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分析,認識憲法規定的內容有哪些,涉及國家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活動三】播放視頻《國家領導人集體進行憲法宣誓》:結合視頻思考:國家領導人向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學生討論后分享。2、出示材料:憲法宣誓誓詞——“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學生思考:看了憲法宣誓誓詞,你有什么感受?教師點撥: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3、辨析觀點:觀點一:憲法是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所以作為執政黨,可以不受憲法的約束。觀點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學生發表意見。教師歸納: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為準則。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設計意圖:讓學生分析和認識憲法的權威,以及如何維護憲法的權威。【活動四】1、展示材料,思考問題:思考:這些法律的“對話”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為什么?思考:結合公民的權利在憲法以及普通法律的規定,說一說憲法和普通法律的關系?思考:為什么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根據憲法?這體現憲法的什么地位?思考:你知道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都是由哪些國家機關制定的嗎?由此金字塔能知道憲法具有怎樣的地位?思考: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2、播放視頻:憲法知多少思考:視頻中提到了憲法哪些方面的內容?學生分析、發言。教師總結: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認識到憲法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三)課堂檢測1. 2021年3月17日,國務院在中南海舉行憲法宣誓儀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憲法宣誓組織辦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國務院任命的29個部門和單位的36名負責人依法進行了憲法宣誓。這表明( D )①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②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④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2.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這是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 C )A.刑法 B.環境保護法 C.憲法 D.民法3. 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這說明( C )A.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B.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C.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D.憲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4. 我們每個人都要牢固樹立尊重憲法、維護憲法的理念,這是因為我國憲法( B )①是國家的根本法②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是其他法律的總和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四)課堂小結(五)課后作業1.誦讀憲法內容2.分享誦讀心得體會九、教學反思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為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之一。學好本課要用好比較法,對憲法和普通法律進行比較,從而明確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時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學的知識理解、分析具體案例,從而提高對憲法的認識,增強憲法觀念,自覺維護憲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