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統編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12.學做家務活(第1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標1.體會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選擇自己可以承擔的家務勞動,并堅持做下去。2.掌握小學生基本的家務勞動技能,增強做家務的實踐能力,感知做家務帶來的快樂和成長。3.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懂得做家務是孝敬父母長輩、體貼家人的表現,學會承擔家庭責任。一體化教學內容提示本課立足于《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和“道德教育”學習主題的內容要求,引導學生尊敬父母長輩,體貼家人,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參與家務勞動中感受家的溫暖。這與第二學段學生關心家庭生活,主動分擔家務勞動相銜接,并且為第三學段學生體貼父母長輩,能夠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感受勞動的意義,為父母分憂,懂得感恩奠定基礎。2課時第1課時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摘蘋果活動,在互動、交流中回顧自己會做的家務活,體會自己做家務過程中的快樂和成長。2.通過解決情境中的問題,體會做家務對自己的成長和家庭生活帶來的積極意義,產生學做家務的積極心態和行動。3.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操勞,選擇自己可以承擔的家務勞動并堅持去做。學習準備教師準備: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如抹布、掃帚、簸箕等。教學過程一、家務活我知道1.家務勞動有哪些(1)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學習小伙伴,他叫阿U,請你們跟他打打招呼吧。(課件出示:動畫人物阿U)(2)過渡:阿U的媽媽在出門前給他列了一張家務活任務清單。(課件出示:清單圖片)(3)提問:清單上的家務活都有哪些呢?預設:換床單、擦桌子、洗衣服、擦地板、收垃圾……點評:阿U要做的家務活可真不少!(4)設疑:阿U是否能完成這些家務活呢?(5)播放:動畫片《阿U》中家務日洗衣服片段。視頻內容:阿U隨之而來一些苦惱,因為這些家務活他都沒干過。他準備洗衣服了,只見他打開洗衣機,放入衣物,并隨之將整袋洗衣粉倒進了洗衣機。不一會兒,洗衣機里的泡沫往外涌,他才發現洗衣粉倒多了。①提問:阿U最后成功完成家務活了嗎?他為什么沒有完成家務活呢?預設1:沒有。預設2:因為這些家務活他都是第一次做,還不會。點評:你看得可真仔細。②追問:阿U怎樣才能圓滿完成任務呢?預設:他可以先去學一學家務活 。點評:你的建議可真棒!(6)小結:為了幫助阿U順利地干完家務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做家務活。(板書:學做家務活)2.家務勞動情況大調查(1)過渡:同學們,你們做過家務活嗎?請做過家務活的同學舉起手中的紅蘋果牌子,沒有做過家務活的同學舉起手中的青蘋果牌子。(2)采訪。①(做過家務活的同學)你平時喜歡做哪些家務活呢?預設1:我喜歡掃地。預設2:我平時喜歡和媽媽一起洗碗。點評:你們可真是愛勞動的好孩子。②(沒有做過家務活的同學)你想學習做家務活嗎?預設1:我很想學習做家務活。預設2:我很想幫家人做家務活。點評: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3)小結:這節課,請你們仔細聽,認真學,學會基本的家務技能,爭取多做家務活。設計意圖通過動畫片片段導入新課,自然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現場家務勞動情況大調查,初步了解學生做家務的基本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二、家務活我會做1.我做過的家務活(1)過渡:同學們,今天阿U來到了課堂上,給大家布置了任務,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音頻:同學們,你們好!今天,如果大家能完成我布置的三個勞動任務,集齊三個勞動果實“紅蘋果”,就可以獲得勞動獎章。大家有沒有信心?)(2)出示:教材第45頁的蘋果樹圖片。(3)提問:這幅圖中蘋果樹上的每一個蘋果代表一種家務活。你做過哪些家務活呢?(4)小組合作。①涂一涂:將蘋果樹上自己做過的家務活涂成紅色,還不會做的家務活涂成綠色。②寫一寫:將自己會做的其他家務活寫在圖中的空白蘋果上。③說一說:先組內說一說自己能摘得幾個“蘋果”,再全班交流分享。預設1;我只倒過垃圾,所以我只能摘得一個“蘋果”。點評: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會摘得更多的“蘋果”。預設2:上面的家務活我都會做,所以我能摘得五個“蘋果”。點評:那你可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預設3:我也很想學做家務活,和大家一起摘“蘋果”。點評:相信通過努力,你一定會摘得“蘋果”的。預設4:除了圖中蘋果樹上的家務活,我還會洗碗拖地、整理房間。點評:平時在家你一定是家人的得力小助手。(5)小結:同學們,你們可真是愛勞動的好孩子,相信那些綠蘋果在你們的努力下也會有變紅的一天。我們一起聽聽阿U是怎么說的吧! (播放音頻:同學們,恭喜大家完成第一個家務勞動任務。請摘到“蘋果”的同學為自己貼上一個勞動果實,還沒有摘到“蘋果”以及還想摘到更多“蘋果”的同學接下來要認真學習勞動技能哦)(6)評價:四人一組,請組長為摘得“蘋果”的同學在第一個任務欄貼上第一個勞動果實。勞動果實收集卡任務 勞動果實我會做的家務活我展示的家務活家務好處分享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收集勞動果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任務中強化做家務帶來的成長與自信。2.我來做家務活(1)過渡:同學們會做的家務活可真不少,我們一起來聽聽第二個任務吧! (播放音頻:聽說同學們在家里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快來展示一下你們的勞動技能吧)(2)活動。①展示:四人一組,請一個小組上臺,根據提供的抹布、一盆水掃帚、簸箕等勞動工具,合作完成擦桌子和掃地兩項家務活,其他小組組內合作完成這兩項家務活。②討論:同學們,剛才這一小組的家務活做得怎么樣? (其他學生從家務活的步驟。方法、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預設1:第一小組把桌子擦得很干凈。他們兩兩合作,先用干抹布把桌子上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后用濕抹布擦除灰塵,最后把抹布清洗干凈并進行晾曬。預設2:第四小組沒有把地掃干凈。他們沒有合理分工,東掃一下,西掃一下,導致很多垃圾被遺漏了。只有分工合作,一組一組地按順序掃,才能將地掃干凈。點評:看來大家在家里一定做了不少家務活了。③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勞動小技巧呢?預設1:洗碗時放一點洗潔精,可以將油污洗干凈。預設2:倒垃圾時記得將垃圾袋口扎緊,以防垃圾灑出來,還要做好垃圾分類。點評:感謝你們的分享,大家學到了很多技巧。(3)小結:同學們的勞動經驗可真豐富,原來做家務活有這么多學問呢。大家有沒有完成第二個勞動任務呢? (播放音頻:同學們,你們可真是經驗豐富的勞動小能手。請順利完成家務活的同學為自己貼上勞動果實,在組內認真學習家務技能的同學也為自己貼上一個勞動果實)(4)評價:組長根據家務活完成情況,在第二個任務欄為組員貼上勞動果實。設計意圖通過現場展示家務勞動,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知學做家務的重要性,為增強家務技能奠定基礎。三、做家務好處多1.做家務愛家人(1)過渡:同學們,阿U的第三個任務是什么呢?快來聽一聽吧!音頻內容:同學們,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你們能幫我解答嗎?我為了得到獎品去完成媽媽交代的家務活,這樣做對嗎?(2)設疑:做家務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哪些好處呢?我們一起走進教材第 46頁三位同學做家務的場景中去尋找答案吧。(3)出示:教材第46頁明明倒垃圾的圖片。(4)提問:明明在干什么?他做得怎么樣?預設1:明明在倒垃圾。預設2:他倒垃圾時做到了將垃圾分類。點評;你觀察得可真仔細。(5)追問:明明為什么要負責倒垃圾這一項家務活呢?預設1:家人每天要做的家務活很多,明明主動幫助家人分擔家務,可以讓家人休息一下。預設2:倒垃圾對明明來說是力所能及的事,是他能夠勝任的。點評:是的,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以幫助家人減輕勞累。(6)小結:原來做家務就是孝敬長輩、愛家人的表現。(板書:愛家人)2.做家務要動腦(1)出示:出示教材第46頁甜甜掃地遇到困難的圖片,并播放音頻。音頻內容:今天早上,我按照順序仔仔細細地打掃客廳,可是打掃完后發現地上還是有好多頭發,這是為什么呢?(2)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助甜甜清理掉地上的頭發呢?預設1:可以先用吸塵器將地面吸一遍,這樣大部分頭發和灰塵會被吸走,再用拖把把地拖一遍,地面就被清掃干凈啦。預設2:我分享一個我奶奶用過的好方法,就是先在掃帚上粘上一圈透明膠帶,再掃地,這樣頭發和灰塵就粘在透明膠上了。最后掃完地就把膠帶撕下扔掉,這樣地掃干凈了,掃帚也是干干凈凈的。點評:你們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學習了這么多掃地的小竅門。(3)出示:掃地的一些方法。①方法1:堆小山。簸箕中間來站立,掃帚四周掃地忙。垃圾都向中間掃,推成小山再收好。②方法2:趕小豬。出發一字向前掃,終點再向中間掃。③方法3:采蘑菇。簸箕掃帚手中拿,哪有垃圾掃哪里。④小貼士:按順序掃,注意死角,垃圾入桶,用具歸位。(4)小結:原來掃地也要講究方法。讓我們開動腦筋,尋求最有效的做家務方法。(板書:動腦筋)3.做家務長本領(1)播放:文文和爸爸一起洗碗的視頻。 (課件出示根據教材第46頁“文文第一次洗碗”制作的視頻)(2)交流:文文第一次洗碗,把衣服弄濕了,卻很開心,這是為什么呢?預設1:因為她第一次洗碗就學會了洗碗這項本領,所以她很開心。預設2;因為她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幫家人分擔家務活了。(3)追問:那你以后會怎么做呢?預設1:以后我要經常做會做的家務,學著做不會做的家務。預設2;以后我要主動做家務,幫助家人分擔勞累。點評:你們真是懂事的好孩子。相信你們會掌握更多的家務技能。(板書:學著做)(4)小結:當我們學會某項家務技能時,就習得了本領,獲得了成長。(板書:長本領) (播放音頻:謝謝大家為我答疑解惑,原來做家務能讓我動腦筋、長本領、愛家人,這可真不錯,以后我要多做家務活。恭喜大家完成第三個任務)(板書:干家務很不錯)(5)評價:請組長為積極參與話題交流的學生貼上第三個勞動果實。設計意圖通過創編教材中的三個事例,讓學生在思考、交流、辨析中體會到做家務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積極意義,激發學生主動分擔家務的熱情。四、做家務要堅持1.交流感受(1)過渡:同學們,課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請大家選擇一位家人并統計他/她每天需要做家務的數量。(2)課前小調查。( )一天家務活統計表家務活 做飯 洗衣服 掃地 …… 總計次數(3)分享。①你的家人每天要做多少家務活?②觀察完家人一天的家務活量,你有什么感受?預設1 :我覺得爸爸媽媽很辛苦,他們每天除了要干很多家務活外,還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預設2:我發現奶奶一天的家務活不僅量多而且煩瑣。她每天不停地干重復的家務活,我想對她說:“您辛苦啦!”(4)小結;是的,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幫助家人分擔家務,共創美好家庭。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家人一天的勞動量,體會家人的辛苦,愿意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2.堅持做家務(1)過渡:通過一節課的努力,大家是否能夠獲得勞動獎章呢?我們來聽聽阿U是怎么說的吧!(播放音頻;同學們,在這節課上,你們能夠分享自己做過的家務活,主動展示自己的家務能力,并且有愿意學習家務活的決心。恭喜你們集齊勞動果實,獲得勞動獎章)(2)出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3)課后實踐:當然,做家務重在平時,貴在堅持。課后,請大家與家人一起完成“一周家務勞動堅持表”。一周家務勞動堅持表時間 勞動內容(整理書包、疊衣服、用掃把掃地、洗紅領巾……) 自我評價勞動參與 勞動技能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家長評價注:請對照清單中的每項家務,根據完成情況打星。偶爾參與得一顆星,經常參與得兩顆星,每天參與得三顆星;基本掌握得一顆星,熟練掌握得兩顆星,展示分享得三顆星。(4)共唱: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組織學生齊唱,在歌聲中結束課程。(5)小結:同學們,希望你們能每天堅持做家務,養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板書:堅持做 有收獲)設計意圖本環節將家務勞動由課堂延伸至生活中,在“一周家務勞動堅持”活動中,培養學生愛勞動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懂得堅持做家務的重要意義,實現有效德育。板書設計學做家務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