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公民的基本權利一、單選題1.(2024上·江蘇泰州·九年級統考期末)圖示法是表示概念關系的常見方法,以下概念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的是( )A.①人權;②人身權利 B.①憲法;②刑法C.①監督權;②政治權利 D.①主刑;②罰金2.(2024上·河南鄭州·九年級統考期末)依照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下列體現公民政治權利的是( )A.小云的媽媽當選為縣人大代表 B.小樂的爺爺每月能領到養老金C.小治每天開開心心去學校上學 D.爸爸每月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3.(2024上·海南海口·八年級統考期末)下面對于中學生小龍的行為點評有誤的是( )選項 行為 點評A 將共享單車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 遵守社會規則B 力所能及地幫助同學解決困難 學會關愛他人C 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周邊黑網吧 公正司法,制裁違法犯罪D 見義智為,與違法分子巧妙周旋 謹慎冷靜,有勇有謀A.A B.B C.C D.D4.(2024上·江蘇揚州·九年級校聯考期末)漫畫中討債人侵犯了欠債人的( )A.人身自由 B.政治自由C.經濟權利 D.受教育權5.(2024上·河南鄭州·九年級統考期末)物質幫助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國家為保障這項權利的實現,不斷發展社會保險、社會救濟、醫療衛生事業。下列屬于享有這項權利的是( )A.大學生李銘在校期間因家庭貧困,申請獲得國家助學金B.全國各地興辦希望小學,保障偏遠地區學生的受教育權C.我國各地政府采取措施保證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D.北京、寧夏、上海等地表示將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6.(2024上·山東泰安·九年級統考期末)2021年10月6日,網絡大V、媒體人羅某觀看《長津湖》電影后,在網絡發文,侮辱在長津湖戰役中犧牲的“冰雕連”英烈。2022年5月5日,海南省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羅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承擔在新浪網、《法治日報》和《解放軍報》上公開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羅某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譽權、榮譽權②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③在網絡世界里沒有個人的權利和自由④網絡生活應遵守道德和法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24上·江蘇南通·九年級統考期末)李某將房子租給外國人后,發現屋里老是發著綠光,于是向國安舉報。國安部門調查后發現這些泛著綠光的設備正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布設的竊拍竊照設備。最終國家安全機關成功斬斷了境外竊取我國家軍事秘密的黑手。李某因此獲得重大貢獻獎勵。材料表明李某( )①履行了懲治間諜的法定義務②因舉報間諜獲得物質幫助權③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擔當④反間諜安全防范的意識較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上·黑龍江哈爾濱·六年級統考期末)不能軟以,桅桿上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臨近碼頭,歡迎人群展開迎接同胞的紅色條幅;舷梯放下,艦上男女老幼帶著行李,揮舞有國旗依次而下……一幕幕場景令億萬網友動容,大家紛紛留言“歸途很遠,祖國很近”“有一種安全叫祖國接你回家”“這就是祖國,你永遠可以信任她”。作為中國公民,我們身后有個強大的祖國,下列選項中關于中國公民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就不再是中國公民了B.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C.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D.擁有其他國家國籍的華人也是中國公民9.(2024上·江蘇南通·九年級統考期末)下列做法屬于公民正確行使政治權利的是( )①14周歲的小李申請參加區人大代表選舉②小趙向相關部門反映周邊餐館衛生問題③小張看到有人插隊,隨手拍視頻發朋友圈④小吳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公職人員失職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2024上·重慶大足·八年級統考期末)小明是某中學初二(1)班的班長,正在為下周的主題班會準備素材,以下是他收集的素材。其中對事件的點評值得商榷的是( )A.父母為了解孩子,偷看孩子手機中的微信聊天記錄。—父母沒有尊重孩子的隱私。B.某百年老店堅持信譽至上,一直以真材實料贏得顧客好評。——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C.某企業老板因拖欠工人工資,個人誠信記錄被記為失信。——個人誠信體系已經完全建成。D.初中生小姜的生活小發明獲得專利,并轉賣給了廠家,獲得了2000元。——廠家尊重了學生的勞動成果。(2024上·河北唐山·八年級統考期末)在政務服務平臺上,某中學生反映環衛工人只有兩套冬夏共用的長袖工服,建議為環衛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當地城管分局回應訴求,為環衛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氣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題。11.對該中學生行為的正確看法是( )①拓寬民主渠道②善于斗爭③行使監督權④關愛他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①對勞動者的尊重②為維護良好社會秩序③為促進社會和諧④從精神上關懷勞動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上·河北唐山·八年級統考期末)小倩自幼喪母,父親沈某常年在外經商。小倩跟奶奶一起生活。小倩15歲時,沈某突發心肌梗死,搶救無效去世。小倩的叔叔蠻橫地霸占了沈某的遺產。完成下面小題。13.小倩叔叔的行為侵犯了小倩的( )A.生命權 B.名譽權 C.身體權 D.繼承權14.小倩要維權,可以到( )①法律服務機構尋求幫助②公安機關提起刑事訴訟③檢察院提起行政訴訟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5.(2023下·山東淄博·八年級統考期末)生活在線題某校八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圍繞“憲法與我們”這一主題展開調研,現邀請你參加。【賦權利】(1)小林所在的小組負責調查“憲法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請你仿照下面的例子,記錄你和家人在生活中享受著哪些基本權利。(請舉4個例子)例:我的父親在換屆選舉中當選了人大代表,享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行權力】(2)人民當家做主,需要通過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來實現。小風所在的小組負責整理“我國的國家機構及其職權”,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他們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 【共宣傳】通過本次調研活動,同學們堅持憲法的信念油然而生,決定舉行一次憲法宣傳活動,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3)在這次活動中,你會選擇什么形式宣傳憲法,宣傳有關憲法的哪些內容呢?16.(2023下·遼寧沈陽·八年級統考期末)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重要通知,為加強對青少年憲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于2023年5月至12月舉行,某中學組織全校同學開展了憲法系列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學憲法】在學校開展的“憲法知識競賽”活動中,有這樣兩道問答題,請你回答。憲法序言: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斗爭和其他形式的斗爭以后,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1)請你指出劃線部分的錯誤,并糾正。(2)分析劃線部分體現了我國憲法的哪一基本原則?【講憲法】活動中,同學們學習演唱《憲法伴我們成長》的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寫道:“記住,憲法在你身旁,藍天下,憲法為我們護航”。(3)請說一說憲法如何為我們的成長護航。(列舉一項權利并說明其作用)【護憲法】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學憲法、講憲法,堅持憲法至上,要求我們踐行憲法精神,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運用所學知識,結合自身實際說明我們應該如何踐行憲法?17.(2022下·河北邢臺·八年級校考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在學習了憲法至上這一單元的內容后,組織了“憲法守護我一生”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學習憲法】下面是同學們在活動中摘取的有關憲法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 。 第七條 ,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公民。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十四條 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請寫出上述摘錄中所缺失的內容。(2)從摘取的內容看,憲法規定的內容有何特點?(3)憲法的第四十二條、四十四條和四十六條的規定分別體現了我國公民享有的哪些權利?【捍衛憲法】“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青少年責無旁貸。(4)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參考答案1.A【詳解】本題考查對公民的權利、刑罰的種類、憲法的地位的相關知識。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權包括人身權利,A說法正確;B:憲法是刑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但二者不是包含關系,B說法錯誤;C:政治權利包括監督權,C說法錯誤;D:附加刑包括罰金,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A【詳解】本題考查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A:媽媽當選人大代表,體現她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A符合題意;B:爺爺奶奶領取養老金,體現他們享有物質幫助權;B不符合題意;C:到學校上學,體現她享有受教育權;C不符合題意;D:爸爸每月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是依法履行義務,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C【詳解】本題考查遵守規則、關愛他人、善于斗爭、監督權等。A:將共享單車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是遵守社會規則的表現,故A說法正確;B:力所能及地幫助同學解決困難,體現了關愛他人,故B說法正確;C: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周邊黑網吧,是積極行使監督權的表現,故C說法錯誤;D:見義智為,與違法分子巧妙周旋,是謹慎冷靜,有勇有謀的表現,故D說法正確;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4.A【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的相關知識。A: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題文漫畫中討債人非法拘禁欠債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故A說法正確;BCD:題干與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受教育權無關,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D【詳解】本題考查公民權利。D: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權利,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屬于公民的物質幫助權,故D說法正確;A:結合題干材料內容,大學生李銘在校期間因家庭貧困,申請獲得國家助學金,這是在保障其受教育權的實現,故A說法錯誤;B:全國各地興辦希望小學,屬于受教育權,故B不符合題意;C:政府采取措施保證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這是保障公民的勞動權,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6.D【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網絡規則。①:羅某在網絡上發文侮辱在長津湖戰役中犧牲的“冰雕連”英烈,侵犯了英雄烈士的榮譽權和名譽權,故①說法正確;②: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觸犯刑法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故②說法錯誤;③:公民在網絡世界也有權利和自由,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故③說法錯誤;④:羅某網絡發文侮辱英烈被判有期徒刑并承擔民事責任,表明網絡生活應該遵守道德和法律,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7.D【詳解】本題考查對維護國家安全及公民權利義務的認識。③④:分析題干聯系教材內容可知,李某向國安舉報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他具有很強的反間諜安全防范意識,他的做法是積極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的體現,故③④符合題意;①:懲治間諜并非公民的法定義務,故①說法錯誤;②:物質幫助權是指公民因喪失勞動能力而不能獲得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時,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生活保障,享受集體福利的權利,這與題干內容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8.B【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含義的相關知識。ABCD:依據教材,中國公民指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故B說法正確,A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9.D【詳解】本題考查政治權利。②④:分析可知,小趙向相關部門反映周邊餐館衛生問題,小吳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公職人員失職問題,都依法行使了監督權,故②④說法正確;①:14周歲的小李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故①說法錯誤;③:選項內容沒有涉及行使政治權利,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0.C【詳解】本題考查知識產權、隱私權、誠信等。A:父母偷看孩子的手機聊天記錄,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A說法正確;B:某百年老店的做法表明誠信是企業無形的資產,體現了誠信對企業的作用,B說法正確;C:某企業老板因拖欠工人工資,個人誠信記錄被記為失信。表明我國重視誠信體系建設,但我國的個人誠信體系還沒有建成,C說法錯誤;D:小姜的生活小發明獲得專利,并轉賣給了廠家,獲得了2000元,體現了廠家尊重了學生的勞動權,D說法正確;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11.D 12.A【解析】11.本題考查關愛他人、公民的基本權利。③④:題干中某中學生在政務服務平臺上反映環衛工人只有兩套冬夏共用的長袖工服,建議為環衛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此舉是關愛他人的表現,也是行使監督權的表現,故③④符合題意;①:題干中某中學生發現社會問題并積極反映,是參與民主生活的表現,未曾體現拓寬民主渠道,故①不符合題意;②:題干中中學生的行為是關愛他人的善舉,而不是善于斗爭,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2.本題考查關愛他人、尊重他人。①③:城管分局在受到中學生的反映后,很快回應訴求,此舉是尊重勞動者的表現,也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故①③符合題意;②:題干中城管分局回應訴求的行為是關愛他人的表現,沒有體現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故②不符合題意;④:題干中的行為是從行動上關懷勞動者,而非從精神上關懷勞動者,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3.D 14.B【解析】13.本題考查公民權利。ABC:生命權、名譽權、身體權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ABC不符合題意;D:依據教材知識,題文中小倩的叔叔強行霸占小倩父親的遺產,侵犯了小倩的繼承權,故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4.本題考查依法維權。①④: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到法律服務機構尋求幫助,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小倩和叔叔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應該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故①④符合題意;②③:小倩和叔叔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應該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故②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5.(1)每個例子能夠準確寫出對應的權利(2)①人民代表大會;②行政機關;③監察權;④審判權。(3)活動形式:①組織有關憲法知識的主題班會;②舉辦有關憲法的演講比賽;③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手抄報、文化展板等進行憲法宣傳(任意一種);④邀請法律專業人士開設憲法專題講座等。內容提綱:可圍繞憲法的重要性、憲法與黨的關系、憲法的內容等方面進行宣傳。如涉及一個方面,需要進行詳細介紹,如多角度宣傳可簡略宣傳。【分析】考點考查:公民權利、國家機構的組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詳解】(1)本題考查公民享受著的權利,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國家,需要運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監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這些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要對其負責,并接受其監督→人民代表大會;行政機關;監察權;審判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宣傳憲法的形式以及內容,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16.(1)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利,錯誤。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3)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生時——我具有中國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好好學習。(4)我們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上,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分析】考點考查:正確認識憲法的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踐行憲法的要求。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憲法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錯誤→可鏈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憲法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可鏈接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寫出自己的權利并說出權利的作用即可。(4)本題從學生角度考查如何踐行憲法,結合 教材知識組織答案。17.(1)人民;國有經濟。(2)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3)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4)①學習憲法。了解憲法內容,領會憲法的精神。②認同憲法。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踐行憲法。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行動中。【分析】考點考查:人民的地位、國有經濟、憲法規定的內容、公民權利、增強憲法意識能力考查: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法治觀念(1)本題考查憲法規定的內容,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2)本題考查憲法規定的內容的特點,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公民權利的相關知識,從公民權利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享有勞動的權利;關鍵詞②: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物質幫助權;關鍵詞③: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的權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4)本題考查青少年如何增強憲法意識,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