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第2課 剪刀添畫 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剪刀添畫》是湘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第2課,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這一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剪刀外形的觀察,運用聯想與添畫的方式,將簡單的剪刀形狀創造成豐富多彩的畫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造型表現能力。剪刀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工具,熟悉的事物易于引發學生的興趣,降低創作難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啟美術創作之旅。教材中展示了多幅以剪刀為基礎的添畫作品,風格各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參考,啟發學生大膽想象,拓展思維邊界,同時也強調了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藝術理念,契合二年級學生天真爛漫、充滿幻想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后續的美術學習奠定基礎。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仔細觀察剪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基本結構。掌握運用聯想、添畫的方法,將剪刀形狀變化為各種有趣的形象。能夠用流暢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進行添畫創作,完成一幅主題明確、內容新穎的作品。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創新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添畫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對美術活動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美,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激發學生利用生活物品進行藝術創作的熱情。三、教學重點觀察剪刀的外形特點,抓住其形狀特征進行聯想添畫。運用線條與色彩,創作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添畫作品。四、教學難點打破固有思維,對剪刀外形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拓展創意空間。添畫內容與剪刀形狀巧妙融合,使畫面構圖合理、主題突出。五、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通過展示剪刀實物、圖片及示范添畫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教學內容,清晰地了解創作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啟發引導法: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練習法: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在實際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美術技能,體驗創作的樂趣。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分享創意想法,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激發興趣,引出課題)教師提前在教室的展示臺上擺放幾把造型各異的剪刀(包括常見的家用剪刀、裁縫剪刀、兒童手工剪刀等),上課伊始,教師引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神秘的小物件,就藏在這個展示臺上,大家快來瞧瞧,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能最先發現它們是什么。”學生們好奇地圍攏過來,觀察這些剪刀。設計意圖:利用實物展示,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后續教學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教師拿起一把剪刀,提問:“大家都認識這是剪刀,那你們仔細看看,這把剪刀像什么呀?”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學生可能會回答像飛鳥、小魚、字母“X”等等。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與表揚,順勢引出課題:“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今天我們就一起用這小小的剪刀來玩一場有趣的添畫游戲,看看還能變出哪些奇妙的畫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剪刀添畫》。”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啟發學生對剪刀外形進行初步聯想,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自然地引出課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二)新授(觀察分析,探究方法)深入觀察剪刀教師再次拿起一把剪刀,將其放在投影儀下,放大展示在屏幕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邊指邊說:“同學們,現在讓我們更仔細地瞧瞧剪刀,正面看,它有尖尖的刀刃,彎彎的把手;側面看,又像一條彎彎的小船,大家還能發現哪些不同角度的形狀特點呢?”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分享觀察結果。設計意圖:借助投影儀讓學生更清晰、全面地觀察剪刀,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觀察表達能力,使學生對剪刀外形有更深入細致的了解,為后續聯想添畫奠定基礎。欣賞優秀作品,啟發聯想教師在課件上展示多幅精美的剪刀添畫作品,有將剪刀變成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剪刀的刀刃是蝴蝶的翅膀,把手是觸角;有把剪刀添畫成在大海里遨游的鯨魚,刀刃化作鯨魚的身體,把手恰似鯨魚的尾巴;還有的變成了穿著漂亮裙子跳舞的小姑娘,刀刃是裙擺,把手是手臂等等。展示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同學們,看看這些作品,藝術家們把剪刀想象成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你們想一想,還能把剪刀聯想成什么呢?開動你們聰明的小腦袋,和小組同學說一說。”設計意圖:豐富多樣的作品欣賞,拓寬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聯想添畫的神奇魅力,通過小組交流激發更多創意想法。教師示范添畫步驟教師選取一把剪刀放在畫紙上,面向學生,邊示范邊講解:“現在老師也來變一變魔術,大家看好啦。首先,我們根據剪刀的外形,確定一個大致的聯想方向,比如老師覺得這把剪刀有點像一只奔跑的小鹿(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小鹿的頭部、頸部,順著剪刀刀刃畫出鹿的身體輪廓),接著,我們用細細的線條給小鹿添加上眼睛、嘴巴、花紋等細節(仔細描繪),讓它看起來更生動,最后,再用彩筆給小鹿涂上漂亮的顏色(選擇合適的色彩上色),看,一只可愛的小鹿就誕生啦!”設計意圖: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清晰地掌握添畫的步驟與方法,了解如何從外形聯想逐步過渡到完整作品創作,示范過程中的詳細講解降低學生的操作難度,增強學生自主創作的信心。(三)實踐創作(大膽創作,展現個性)布置作業任務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同學們,現在輪到你們大顯身手了,選擇一把你喜歡的剪刀,仔細觀察它的形狀,展開豐富的聯想,用添畫的方法創作出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畫面要主題明確、色彩鮮艷哦,看看誰的創意最出彩!”同時,提醒學生使用繪畫工具時注意安全,保持教室衛生。設計意圖:明確的作業要求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確保實踐創作有序進行,強調安全與衛生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開始創作,教師穿梭于各小組之間,觀察學生的創作過程,對遇到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與鼓勵。比如,有的學生不知如何下筆,教師啟發引導:“你看你選的這把剪刀,刀刃這里彎彎的,像不像月牙呀,我們可以從這里開始聯想,給它添上星星,變成一幅夜空圖。”對于創意獨特的學生,及時表揚肯定:“你的想法太新穎了,把剪刀變成了一個會魔法的機器人,繼續加油,把細節畫得更完美。”還鼓勵小組內學生互相交流、分享創意,共同完善作品。設計意圖:巡視指導能及時解決學生在創作中遇到的問題,個性化的引導啟發幫助每個學生克服困難,順利創作,小組內的交流互動促進學生相互學習,進一步激發創作靈感,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四)展示評價(分享交流,體驗成功)作品展示教師組織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墻上,有序排列,營造出一個小型的美術展覽氛圍。設計意圖:展示作品讓學生的創作成果得到呈現,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同時也為后續的評價交流提供直觀素材。自我評價教師引導學生:“每位小畫家都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吧,說說你把剪刀變成了什么,是怎么想的,對自己的作品最滿意的地方是哪里。”邀請幾位學生上臺,站在自己作品前進行自我評價,例如:“我把剪刀畫成了一個火箭,因為剪刀的形狀很像火箭的身子,我還添上了火焰和星星,我最滿意的是火箭的顏色,看起來很鮮艷。”設計意圖:自我評價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創作思路,回顧創作過程,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學互評接著,教師組織其他同學進行互評,提出評價要求:“大家來當當小評委,看看這些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喜歡,也可以給小伙伴提提建議,讓作品變得更好。”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如:“我喜歡這幅小兔子的作品,因為小兔子畫得很可愛,添畫的胡蘿卜也很有趣,要是顏色再涂均勻點就更好了。”通過互評,學生相互學習,發現他人作品的閃光點,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設計意圖:同學互評營造了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他人的品質,學生在評價他人作品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美術素養。教師評價最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肯定全體學生的努力與創意:“同學們,今天大家都創作出了超級精彩的作品,每一幅都充滿了想象力,從大家的畫里,老師看到了一個個奇妙的世界。有的同學在聯想上特別大膽,有的同學線條畫得很流暢,還有的同學色彩搭配特別漂亮,希望大家以后繼續保持這份對美術的熱愛,創作出更多佳作。”同時,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構圖不夠飽滿、細節處理較粗糙等,給予溫馨提示,鼓勵學生在今后改進。設計意圖:教師的評價起到總結升華的作用,給予學生正面的鼓勵與專業的指導,讓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明確努力方向,激發持續學習美術的動力。(五)課堂小結(總結回顧,拓展延伸)總結回顧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剪刀添畫》,通過觀察剪刀的外形,發揮想象,用添畫的方法創作出了好多有趣的作品。誰能來說一說,我們是怎么進行聯想添畫的呀?”引導學生回答出觀察外形、確定聯想方向、添畫細節、上色等步驟,強化學生的記憶。設計意圖:總結回顧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與技能要點,加深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理解,便于學生課后鞏固復習。拓展延伸教師啟發學生:“生活中還有好多像剪刀一樣常見又有趣的東西,比如杯子、雨傘、手套等等,課后大家可以找一找,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給它們也來一場奇妙的添畫之旅,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創意,讓生活處處充滿藝術之美。”設計意圖:拓展延伸將課堂知識拓展到課外生活,引導學生持續關注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以致用的能力,讓美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七、板書設計《剪刀添畫》(一)觀察剪刀外形特征不同角度(二)聯想添畫聯想方向添畫細節(三)作品展示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