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7.1.2 兩條直線垂直一、教學目標1.了解垂線、垂線段等概念,能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意義,能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2.理解并掌握垂線的兩個性質,能利用垂線的定義計算角的度數.3.經歷觀察、操作、探索、歸納、總結的過程,初步形成幾何概念的認識方式和幾何結論的歸納方法.4.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垂線、垂線段等概念,能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意義,能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難點:理解并掌握垂線的兩個性質,能利用垂線的定義計算角的度數.三、教學過程設計環節一 情境導入【復習回顧】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幾個角?這些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問題:若∠1=50° ,求∠2,∠3,∠4的度數.分析:∠3=∠1=50°∠2=∠4=180°-∠1=130°【思考】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將CD繞點順時針旋轉.問題:當直線AB與CD 的夾角∠BOC=90°時 ,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系呢?【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回顧兩條直線相交所成角的位置關系與大小關系,為后續學習垂線做鋪墊.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回顧,為講解垂線做鋪墊.便于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環節二 探究新知【歸納】當兩條直線AB、CD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直線AB、CD互相垂直. AB與CD的交點O叫作垂足.記作:AB⊥CD于點O讀作:AB垂直于CD于點O“⊥”是垂直符號“ ┐”是直角符號【合作探究】1.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其夾角是多少度?2.怎樣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垂直?【合作探究】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 l 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合作探究】過直線 l 上一點 A 畫直線 l 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總結:垂線的畫法:一靠:用三角尺一條直角邊靠在已知直線上;二移:移動三角尺使已知點落在它的另一條直角邊上;三畫: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線.【合作探究】過直線 l 外一點 B 畫直線 l 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結論: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設計意圖:學生經歷觀察、思考,總結出垂線的定義及畫法. 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節三 應用新知例1 如圖,過點P畫出射線AB或線段AB的垂線.分析:畫一條射線或線段的垂線,就是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解:如圖,過點P畫出射線AB或線段AB的垂線.【觀察思考】要把河中的水引到農田 P 處,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合作探究】比較線段PO,PA1,PA2,PA3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從直線外一點引一條直線的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作垂線段.結論: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如圖,點 P 到直線 l 的距離為線段 PO 的長度.【解決問題】要把河中的水引到農田 P 處,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分析:垂線段最短.【教學建議】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小組合作交流,歸納總結出垂線的性質.設計意圖:學生經歷觀察、思考,總結出垂線的性質. 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2 如圖,直線 AB、CD相交于點O,OE⊥AB,∠AOD=125°,求∠COE的度數.解:∵∠AOD=125°又∵∠COB=∠AOD∴∠COB=125°∵OE⊥AB∴∠EOB=90°∵∠COE=∠COB-∠EOB∴∠COE=125°-90°=35°【教學建議】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設計意圖:通過例題,規范學生對解題步驟的書寫,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嚴謹性.環節四 課堂練習1. 如圖,∠ACB=90°,CD⊥AB,線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A. AC B. BC C. CD D. 無法確定答案:C2.如圖,BO⊥AO,∠BOC=35°,那么∠COA=______.答案:55°【教學建議】教師給出練習,隨時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給與指導,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適當分析講解.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內容. 了解學習效果,讓學生經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給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空間.環節五 歸納總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教學建議】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總結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把握知識要點,理清知識脈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