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與建設成就【課本基礎知識填空】知識點一 自然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1)經緯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屬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東八區。(2)海陸位置:位于[1] 北緣,北部是[2] 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距離渤海較近。(3)相對位置:東南與[3] 相鄰,其他方位與河北省相鄰。2.地形特征(1)地形:以[4] 和山地為主。(2)地勢: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3)主要地形區:東南部屬于華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3.河流特征(1)主要河流: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屬海河水系。(2)河流流向:河流多自西北向東南流。(3)水文特征:水量不大,水量季節變化[5] ,有結冰期。4.氣候(1)氣候類型:典型的[6] 氣候。(2)氣候特點: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0~12℃,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降水量600mm左右,屬于半濕潤地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5.北京發展的優越條件優勢條件類型 具體表現經緯度位置 北京處于中緯度、暖溫帶和半濕潤地區,有適合城市發展的氣候條件海陸位置 距海較近,最近的出海港口是天津新港交通位置 位于交通大道的交叉點,又是京杭運河的起點,對外聯系方便經濟區位 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向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內蒙古高原;向西可到黃土高原;向南可進入華北平原知識點二 政治文化中心1.獨特的歷史文化:如北京四合院、京劇等。2.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北京共有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頤和園和十三陵等世界文化遺產3.政治、文化、對外交流中心(1)[7] 中心: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所在地,設有眾多國家機關。(2)文化中心:北京教育、科技和文化發達。集中了眾多科學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還有規模宏大的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諸多文化場所。(3)對外交流中心:有100多個外國大使館和許多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知識點三 城市建設成就1.北京城市建設發展成就(1)城區面積不斷擴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狀況有了很大改善。(2)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北京注意保持舊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風貌,重要的古建筑、園林和特色街區得到了保護和修繕。2.交通建設成就:北京是全國的交通中心(1)地位:北京已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2)整體格局: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公路 軌道交通 航空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 [8] 、輕軌鐵路建設成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 全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港(3)主要鐵路干線鐵路干線 起止城市京滬線 北京——上海京九線 北京——香港九龍京哈線 北京——哈爾濱[9] 線 北京——廣州京包——包蘭線 北京——包頭——蘭州3.北京的經濟建設與產業發展成就(1)北京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擁有大量的銀行機構、跨國公司和企業總部。北京也是中國重要的國際會展中心。(2)北京積極發展新型產業部門,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9] 是著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匯集有眾多的高科技企業。4.綠化建設(1)發展中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問題 解決問題自然環境 沙塵暴 西北和北方地區多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北京市內加強綠化,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水資源匱乏 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調,興修水庫,發展耗水少、污染少的產業人文環境 人口過多 控制人口數量,引導人口向四周遷移交通擁堵 調整人們的上下班時間,錯開人流和車流高峰;多修道路,多建立交橋;限制私家車數量,實行“公交優先”的政策空氣污染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關停污染嚴重的工廠住房緊張 加快城市改造與建設步伐(2)綠化建設:通過北京人民的不懈努力,首都逐漸形成了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秀美景觀。主要措施如下:城市外圍 修建綠色生態屏障道路兩廂 沿著城市的三環路、四環路和五環路營造環狀綠地中心城區 修建眾多生態公園居民區 留出一定的空間作為生態綠地,為市民提供游憩場所答案[1]華北平原;[2]燕山;[3]天津市;[4]平原;[5]大;[6]溫帶季風;[7]政治;[8]地鐵;[9]京廣;[10]中關村。【基礎試題練習】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是農民最大的愿望。左圖為1951—2020年北京年降水量的變化示意圖,右圖為北京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據左圖分析,北京所在地區易發生洪澇和旱災的年份分別是( )A.1951年、1955年 B.1959年、1965年C.1965年、1969年 D.1989年、2008年2.據右圖分析,北京所在地區農業用水最為緊張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為緩解北京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人工降雨 B.退耕還林 C.海水淡化 D.修建水庫4.下列圖片中能夠反映出北京文化職能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北京與張家口聯合舉辦。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雙奧之城”。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有關首都北京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②地勢西北高東南低③直接瀕臨黃海④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北京舉辦冬奧會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冬季氣溫低,冰雪不易融化 B.四季如春C.冬季溫暖濕潤 D.冬季多雨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目前,北京正在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有( )①拆除四合院,建高樓大廈②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開放式的街心公園、綠地和廣場③將“首鋼”舊址改建成首鋼工業遺址公園④限制故宮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提高門票價格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對中心城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增加中心城區人口比重 B.明確中心城區城市職能C.提高中心城區土地價格 D.加大中心城區交通壓力9.中關村位于北京城區西北,這里被譽為中國的“硅谷”。中關村發展高科技產業不具備的優勢是( )A.高等學校院所集中,科技力量強B.基礎設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C.世界上最早的微電子工業中心D.資金、人才優勢明顯,聚集了一批世界知名企業10.我國首都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的經緯度位置位于(40°N,116°E),下列關于北京的半球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東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東半球讀北京市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1.有關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坐標為40°N,116°W B.位于東北平原C.鄰天津市與河北省 D.③鐵路線是京九線12.下列敘述能夠正確體現北京職能的是( )①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國務院所在地——政治中心②北京有北京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文化中心③北京擁有大量銀行機構、公司總部——國際交往中心④北京有全國聞名的京津唐工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3.下列屬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碉房、鍋莊舞 B.窯洞、腰鼓C.竹樓、孔雀舞 D.四合院、京劇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北京市地形圖和北京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材料二: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材料三:北京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打造兩大產業帶,依托A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打造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依托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南部先進智造產業帶。(1)結合北京地形圖,說出北京地勢特點____________。(2)結合北京市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歸納北京的氣候特征____________;根據北京的降水季節變化特點,可以采取____________措施,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3)北京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它是____________。(4)材料三中,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A科學城是____________,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__________中心。15.結合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北京是全國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區,北京有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各類科學研究機構,有國家圖書館、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有眾多博物館、展覽館……材料二 北京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為300立方米左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國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現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庫的來水量日益減少。材料三 北京市地圖和北京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1)北京地處A____(地形區)西北部,相鄰的省區B是____;由圖可知,河流大多最終注入渤海,故北京的地勢大致是____。(2)讀北京氣候資料圖,北京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3)材料一體現了北京市作為我國____中心的城市職能。(4)材料二體現了困擾北京城市發展的問題是____,針對這一問題,目前采取的主要解決辦法是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讀圖1可知,北京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59年,超過1350毫米,降水偏多,容易引發洪災;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65年,大約300毫米,降水偏少,容易引發旱災,B正確。故選B。2.答案:A解析:讀圖2可知,北京地區春季降水偏少,且正值春季播種和冬麥返青旺長的需水時期,用水最為緊張,A正確。故選A。3.答案:D解析:為緩解北京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等,D正確;人工降雨只能形成少量降水,作用不大,海水淡化成本較高,與退耕還林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4.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北京概況(位置、地勢、城市職能)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圖①反映的教育、圖③反映的文藝、圖④反映的體育都屬于文化范疇;圖②所反映的屬于政治職能。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圖是位于北京市的北京大學,第三幅圖是在北京的音樂會演出,第四幅圖是位于北京的體育場館鳥巢,這些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而第二幅圖中位于北京的最高人民法院則反映北京的政治職能,D正確。故選D。5.答案:C解析: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其主要的城市職能有: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①正確;北京西北面靠太行山和燕山,東南部位于華北平原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②正確;北京東部緊鄰天津,并不直接臨海,③錯誤;北京市是我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京廣線、京哈線、京九線、京滬線、京包線交匯于此,交通便利,④正確。綜上,C正確。故選C。6.答案:A解析: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BCD錯誤;北京舉辦冬奧會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該城市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氣溫低,冰雪不易化,A正確。故選A。7.答案:C解析:①拆除四合院會破壞當地的特色文化,不利于傳統聚落的保護,①錯誤;②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開放式街心公園、綠地和廣場,有利于實現宜居城市目標,②正確;③將“首鋼”舊址改建成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有利于“文化名城”目標的實現,③正確;④提高故宮門票價格,利于“文化名城”目標的實現,④錯誤。綜上,C正確。故選C。8.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設立城市副中心可疏解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即明確中心城區的城市職能,還能減少中心城區的人口比重,降低中心城區的土地價格,減少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B正確。故選B。9.答案:C解析: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科技力量雄厚、基礎設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等。中關村地處北京,高等學校院所集中,科技力量強;基礎設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資金、人才優勢明顯,聚集了一批世界知名企業;而世界上最早的微電子工業中心是美國的硅谷,不是中關村發展高科技產業所具備的優勢,C正確。故選C。10.答案:B解析:分析北京的經緯度40°N116°E,位于20°W→0°→160°E的東半球,赤道以北的北半球,B符合題意。故:B。11.答案:C解析:北京的坐標為(40°N,116°E),A錯誤;北京位于華北平原,B錯誤;北京鄰天津市與河北省,C正確;圖中③是京廣線,D錯誤。故選C。12.答案:A解析: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國務院所在地,體現了北京是政治中心,①正確;北京有北京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體現了北京是文化中心,②正確;北京擁有大量銀行機構、公司總部,體現的是經濟發達,③錯誤;北京有全國文明的京津唐工業基地,體現的是工業方面,不能體現北京是科技創新中心,④錯誤。綜上,A正確。故選A。13.答案:D解析:碉房、鍋莊舞是藏族的特色文化,A錯誤;窯洞、腰鼓是陜北地區的特色文化,B錯誤;竹樓、孔雀舞是云南傣族的特色文化,C錯誤;四合院、京劇是北京的特色文化,D正確。故選D。14.答案:(1)西北高、東南低(2)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修建水庫(3)故宮(4)中關村;科技創新解析:(1)讀左圖,由圖中的高程圖例及河流可知,北京西北高、東南低。(2)北京市地處我國北方地區華北平原西北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讀右圖可知,其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可以采取興修水庫,雨季蓄水,解決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3)聯系已學可知,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4)讀材料三可知,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A科學城是中關村,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15.答案:(1)華北平原;河北省;西北高東南低(2)溫帶季風氣候(3)文化(4)水資源短缺;南水北調,興修水庫,節約用水,治理水污染等(任意一點即可)解析:(1)北京位于A華北平原北緣,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鄰省B是河北省。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大多由西北向東南最終注入渤海。(2)由材料三可知,北京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由材料一可知,北京是全國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區,有體育場館、中央電視臺和廣播電臺等,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4)根據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說明困擾北京城市發展的問題是水資源短缺。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大力采取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修建水庫、提倡節約提高居民節水意識、調整農業結構和產業結構,減少高耗水產業的發展、防止水污染等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