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11.1 法不可違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89-91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2.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3.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010203一、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生活觀察案例二:何某和蔡某一時興起,拿起石頭砸壞了路邊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了販賣機中的十余袋零食。隨后,公安機關根據監控錄像將二人抓獲,二人均被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三百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案例一:高某過馬路時,突然被一只沒拴繩的小狗咬傷小腿。隨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趕來將狗帶走。高某要求程某賠償醫療費,程某則認為小狗亂跑不是自己的責任。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程某作為飼養人,未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高某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一、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生活觀察案例三:陳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介紹他人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承擔侵權責任。上述案例中的行為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案例一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是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程某作為飼養人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涉及民事侵權法律關系。案例二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了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行政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范疇。案例三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陳某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符合刑事違法行為的特征。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筆記一、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二、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1.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通常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侵權行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如毆打他人致傷)、財產權(如損壞他人財物)、人格權(如誹謗、侮辱他人名譽,侵犯他人肖像權、隱私權等) 。違約行為:比如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不當得利行為: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無因管理糾紛: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但在管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糾紛。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輕微)二、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1)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擾亂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2)違反交通管理的行為: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3)違反市場管理的行為:無照經營,不正當競爭,侵犯消費者權益。(4)違反環境管理的行為: 污染環境,破壞資源。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行政處分警告、記過、降級、撤職和開除;行政處罰: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輕微)二、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走私罪,金融詐騙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有故意殺人罪、強奸罪、綁架罪、非法拘禁罪、拐賣婦女兒童罪、侮辱罪、誹謗罪等,侵犯公民的人身和民主方面合法權益。侵犯財產罪: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侵占罪、敲詐勒索罪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犯公私財產權益.......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要受刑法處罰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 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刑事違法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最嚴重(嚴重違法或犯罪)違法行為分類二、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民事違法行為(民與民)行政違法行為(民與官)刑事違法行為根據違反情節一般違法行為(輕微)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違法行為分類牛刀小試學以致用,看哪個同學回答的最快、最準確。以下案例各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01王某與劉某因一件小事發生爭執,王某一怒之下,把劉某打成重傷,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刑事違法行為02李某用彈弓把沿街路燈打破了4、5盞,被公安機關處于200元罰款。行政違法行為03影樓私自將別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民事違法行為04省委副書記劉某為趕時間闖紅燈,被警告乙因逆向騎車被交警罰款50元。行政違法行為三、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探究與分享情境一:張某在多個網絡平臺發表和轉發侮辱、詆毀楊某的言論。情境二:某造紙廠偷偷把造紙廢液排放到沙漠里。上述情境中的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查閱相關法律,說說上述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情境一:侵害了楊某的名譽權,損害其個人聲譽和社會評價。 法律責任:屬于民事違法行為,依據相關法律,張某應承擔民事責任,如停止侵害(停止發表和轉發相關言論)、消除影響(在相關網絡平臺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恢復名譽(采取措施恢復楊某的名譽)、賠禮道歉(向楊某當面或在網絡平臺公開道歉),若給楊某造成精神損害等實際損失,還可能需賠償損失 。情境二:造紙廢液含有大量有害物質,排放到沙漠會污染土壤,影響沙漠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生存,破壞生態平衡;廢液下滲可能污染地下水,影響周邊地區甚至下游地區的水資源安全和生態環境。法律責任:行政責任:違反環境保護相關行政法規,可能面臨生態環境部門的行政處罰,如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責令限期治理等。情形嚴重,還會承擔刑事責任。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筆記三、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②行政違法行為①民事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作用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課堂小結法不可違③刑事違法行為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1.“如果社會是列急速行駛的火車,法律就是讓火車正常行駛的軌道。”這告訴我們( )①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 ②只有法律才能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③法律的作用是維護社會秩序 ④法律是規范社會生活的唯一標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2.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為嚴格保護耕地,國家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續整治“大棚房”。從法律的作用看,材料體現了我國法律( )A.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B.推動我國實現政治清明和民心的穩定C.專門規范違法犯罪者的行為D.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益D3.有人認為,法律是用來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自己一不違法,二不犯罪,因而法律與自己無關。這個觀點的最主要錯誤在于( )A.沒有看到法律具有強制性B.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對立起來C.沒有全面認識到法律的作用D.缺少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觀念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