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國內需求分值:56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隨著消費需求持續增強,我國把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突出重點品類、節慶時令等,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下列傳導正確的是( )①支持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推動傳統商業數字化改造→培育壯大新型消費②謀劃增量政策促進消費“組合拳”→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③制定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文件→推動家政服務技能升級→提升家政服務質量④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農村流通網絡→補齊鄉村商業短板→釋放鄉村消費潛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寧波二模)相比高大上的新質生產力,新型消費是“體感”更明顯的一“新”。“爾濱”出圈,“村晚”鬧猛,電影春節檔“熱辣滾燙”,可以發現,契合群眾新的消費需求,新型消費的商機才會顯現。下列舉措有助于激發消費向“新”力的有( )①拓寬居民獲取收入的途徑②企業創新加大各類生產要素投入③支持新興產業和創新科技④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自主創新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提出這一要求有利于( )①增加中高檔消費品供給,滿足居民高端消費需求②推動消費觀念更新,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③激發消費潛能,不斷釋放內需巨大潛力④豐富消費品供給,通過供給轉型擴大內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漳州三模)每逢旅游黃金期,總有“宰客”“天價”“坐地起價”等亂象沖上熱搜。2023年8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措施》,完善文旅消費領域服務標準,加強文旅市場信用監管,整治“不合理低價游”等市場頑疾。上述舉措( )①加強了市場有效監管,維護了公平的市場秩序②履行了政府經濟職能,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③發揮了市場作用,提升了文旅消費的服務品質④強化了法治觀念,完善了公平開放的市場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北京西城二模)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其目的和歸宿。為發揮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應該( )①建立高于經濟增長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②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③減少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④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成都三模)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重點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下列關于擴大內需舉措的作用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振人民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拉動經濟增長②定向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③加大大型清潔能源建設基地投資→促進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④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賣出政府債券→增加市場流動性→擴大社會總需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2024·天津河東二模)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指出,要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該《方案》的實施有利于( )①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增強公有制經濟控制力②撬動國內消費需求,釋放更多內需活力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供給④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2024·北京朝陽高三上期末)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黨中央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舉措。2023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3.2%,對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助推器”“穩定劑”作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①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②要擴大各行業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使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③應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④需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穩定和控制傳統消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開封三模)近年來,“大數據殺熟”的話題持續引發關注,有網友爆料,訂機票時,不同手機在同一時間搜索同一趟航班票價相差幾倍,部分平臺會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收入水平進行分析,然后將同種商品用不同的價格售賣給不同的消費者,給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消費能力、特殊消費偏好屬于個人信息,但均不屬于個人隱私②平臺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信息進行差異定價,侵犯消費者知情權③消費者若主張平臺侵犯其個人信息權益,要證明平臺存在過錯④消費者若想向平臺主張損害賠償,要承擔損害事實的舉證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濰坊一模)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升級,體育消費場景不斷豐富,體育經濟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在吉林白山,多項冰雪賽事吸引力攀升,雪具消費正旺; 在四川成都,觀賽成為新熱潮,帶動門票、周邊產品消費,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助力。體育賽事正成為拉動消費的有力抓手。基于上述情境,得出以下五個判斷:①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場景 ②有些體育場景能激發消費潛力 ③所有的體育賽事都是體育場景 ④所有的體育賽事都能激發消費潛力 ⑤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賽事從以上五個判斷中選取三個,分別作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形成一個正確的三段論。下列選項符合要求的是( )A.②③④ B.④③①C.③⑤① D.④⑤①11.(10分)(2024·淄博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擴大傳統消費。新型消費是指以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支撐而形成的一系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近年來,作為建設數字中國的主力軍,中國電信順應消費需求著力打造新消費平臺。新消費平臺自上線以來,已與52家央企建立合作關系,引進1.8萬件央企優質商品,打造出旅游、大健康等多個新消費板塊,2023年月活躍用戶5 000萬名,交易額達2萬億元,持續賦能實體商業流量變現。傳統消費方面,家電、家居、餐飲、汽車約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3.4億輛,更新換代的需求很大。有觀點認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著力擴大內需,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12.(8分)(2024·張家口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年3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有序推進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很多設備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已超過160萬億元,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對于先進設備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3.4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但相當一部分產品使用年限較長,能耗排放較高,有的因為長期使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危險。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說明國家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意義。13.(8分)(2024·棗莊三模)某市召開以“發展銀發經濟,激發內生動力”為主題的經濟論壇,下面是部分參會人士的發言摘選。專家學者:我國銀發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健康消費、家庭護理、家政照料等銀發需求旺盛,并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特征。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為3億人,銀發經濟總規模約7萬億元。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老齡人口將突破4億人,保守預測銀發經濟規模將達19.1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為27.8%。 政府代表: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我市監管局聯合民政局、財政局出臺養老服務機構擔保貸業務實施方案,統籌用好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商業貸款、保險資金等工具,助力培育適老設備、智慧養老等各類新產業、新業態。Y公司代表:作為中國互助養老平臺首創企業,我們從智慧養老軟硬件研發、定制化軟件、適老產品開發等維度,打造“互聯網+人工智能+資源融合+居家養老”的“互助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群體提供安全、便捷、高品質的智慧養老一站式服務。 Z公司代表:公司開創專業老人鞋品類,研發出專門適合老年人的鞋子,截止到2023年末已擁有各種專利383項,產品榮獲中國質檢協會頒發的“全國老人鞋行業質量領先品牌”,銷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說明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需求是如何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答案精析1.A [制定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文件,不一定能推動家政服務技能升級和服務質量提升,③不選。應先補齊鄉村商業短板,從而才能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農村流通網絡,④傳導錯誤。]2.B [企業創新加大各類生產要素投入,并不一定能促進新型消費的發展,因為投入不等于產出,投入也可能出現虧損,而且新型消費的發展不僅僅需要生產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創新消費模式、消費關系和消費行為,②不符合題意。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④錯誤。]3.C [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并不等于高端消費,①錯誤;材料強調通過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擴大內需,而不是通過供給轉型擴大內需,④不符合題意。]4.A [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涉及發揮政府作用,未涉及完善市場規則,③④不符合題意。]5.D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而不能建立高于經濟增長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①表述錯誤。每一種消費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費人群,不能減少傳統消費,③表述錯誤。]6.A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會收緊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能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②說法錯誤。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賣出政府債券會收緊市場流動性,④說法錯誤。]7.C [材料未提到國有經濟,且應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故①不選。《方案》的頒布,有利于把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但與“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無關,故④不選。]8.B [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而非“擴大各行業投資”,②說法錯誤。擴大國內需求,需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控制傳統消費”說法錯誤,④排除。]9.C [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等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網絡平臺利用其收集的消費者偏好、消費金額、消費次數等信息進行“大數據殺熟”,違反了民法典中對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侵犯了個人隱私,①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處理個人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個人信息處理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等侵權責任。因此應當由平臺承擔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的舉證責任,③排除。]10.C [在②③④三段論推理中,中項“體育場景”在兩個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A錯誤。在④③①三段論推理中,出現了四個不同的項“體育賽事”“體育場景”“推動體育經濟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犯了“四概念”的錯誤,B錯誤。在④⑤①三段論推理中,出現了四個不同的項“體育賽事”“體育場景”“推動體育經濟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犯了“四概念”的錯誤,D錯誤。]11.該觀點片面。(1)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培育新型消費,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打造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消費者消費體驗、刺激消費欲望、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傳統消費市場規模大,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強。穩定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暢通國內大循環,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2)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有機統一。消費牽引投資,合理投資創生新的消費,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3)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12.刺激投資和消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內循環;更好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企業創新潛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進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更好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13.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需求規模宏大,可以擴大消費規模,增強消費活力;帶動老年產業政策和激勵機制不斷完善,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企業擴大投資,加強技術創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實現供給側結構優化升級。(共30張PPT)長效熱點練三、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國內需求1.隨著消費需求持續增強,我國把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突出重點品類、節慶時令等,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下列傳導正確的是①支持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推動傳統商業數字化改造→培育壯大新型消費②謀劃增量政策促進消費“組合拳”→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③制定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文件→推動家政服務技能升級→提升家政服務質量④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農村流通網絡→補齊鄉村商業短板→釋放鄉村消費潛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制定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文件,不一定能推動家政服務技能升級和服務質量提升,③不選。應先補齊鄉村商業短板,從而才能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農村流通網絡,④傳導錯誤。123456789101112132.(2024·寧波二模)相比高大上的新質生產力,新型消費是“體感”更明顯的一“新”。“爾濱”出圈,“村晚”鬧猛,電影春節檔“熱辣滾燙”,可以發現,契合群眾新的消費需求,新型消費的商機才會顯現。下列舉措有助于激發消費向“新”力的有①拓寬居民獲取收入的途徑②企業創新加大各類生產要素投入③支持新興產業和創新科技④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自主創新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企業創新加大各類生產要素投入,并不一定能促進新型消費的發展,因為投入不等于產出,投入也可能出現虧損,而且新型消費的發展不僅僅需要生產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創新消費模式、消費關系和消費行為,②不符合題意。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④錯誤。123456789101112133.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提出這一要求有利于①增加中高檔消費品供給,滿足居民高端消費需求②推動消費觀念更新,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③激發消費潛能,不斷釋放內需巨大潛力④豐富消費品供給,通過供給轉型擴大內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并不等于高端消費,①錯誤;材料強調通過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擴大內需,而不是通過供給轉型擴大內需,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4.(2024·漳州三模)每逢旅游黃金期,總有“宰客”“天價”“坐地起價”等亂象沖上熱搜。2023年8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措施》,完善文旅消費領域服務標準,加強文旅市場信用監管,整治“不合理低價游”等市場頑疾。上述舉措①加強了市場有效監管,維護了公平的市場秩序②履行了政府經濟職能,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③發揮了市場作用,提升了文旅消費的服務品質④強化了法治觀念,完善了公平開放的市場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涉及發揮政府作用,未涉及完善市場規則,③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5.(2024·北京西城二模)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其目的和歸宿。為發揮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應該①建立高于經濟增長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②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③減少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④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而不能建立高于經濟增長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①表述錯誤。每一種消費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費人群,不能減少傳統消費,③表述錯誤。123456789101112136.(2024·成都三模)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重點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下列關于擴大內需舉措的作用傳導路徑正確的是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振人民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拉動經濟增長②定向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③加大大型清潔能源建設基地投資→促進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④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賣出政府債券→增加市場流動性→擴大社會總需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會收緊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能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②說法錯誤。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賣出政府債券會收緊市場流動性,④說法錯誤。123456789101112137.(2024·天津河東二模)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指出,要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該《方案》的實施有利于①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增強公有制經濟控制力②撬動國內消費需求,釋放更多內需活力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供給④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材料未提到國有經濟,且應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故①不選。《方案》的頒布,有利于把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但與“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無關,故④不選。138.(2024·北京朝陽高三上期末)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黨中央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舉措。2023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3.2%,對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助推器”“穩定劑”作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①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②要擴大各行業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使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③應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④需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穩定和控制傳統消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而非“擴大各行業投資”,②說法錯誤。擴大國內需求,需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控制傳統消費”說法錯誤,④排除。139.(2024·開封三模)近年來,“大數據殺熟”的話題持續引發關注,有網友爆料,訂機票時,不同手機在同一時間搜索同一趟航班票價相差幾倍,部分平臺會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收入水平進行分析,然后將同種商品用不同的價格售賣給不同的消費者,給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消費能力、特殊消費偏好屬于個人信息,但均不屬于個人隱私②平臺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信息進行差異定價,侵犯消費者知情權③消費者若主張平臺侵犯其個人信息權益,要證明平臺存在過錯④消費者若想向平臺主張損害賠償,要承擔損害事實的舉證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等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網絡平臺利用其收集的消費者偏好、消費金額、消費次數等信息進行“大數據殺熟”,違反了民法典中對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侵犯了個人隱私,①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處理個人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個人信息處理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等侵權責任。因此應當由平臺承擔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的舉證責任,③排除。1234567891011121310.(2024·濰坊一模)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升級,體育消費場景不斷豐富,體育經濟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在吉林白山,多項冰雪賽事吸引力攀升,雪具消費正旺; 在四川成都,觀賽成為新熱潮,帶動門票、周邊產品消費,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助力。體育賽事正成為拉動消費的有力抓手。基于上述情境,得出以下五個判斷:123456789101112①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場景②有些體育場景能激發消費潛力③所有的體育賽事都是體育場景④所有的體育賽事都能激發消費潛力⑤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賽事13123456789101112①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場景②有些體育場景能激發消費潛力③所有的體育賽事都是體育場景④所有的體育賽事都能激發消費潛力⑤有些推動體育經濟發展的是體育賽事從以上五個判斷中選取三個,分別作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形成一個正確的三段論。下列選項符合要求的是A.②③④ B.④③①C.③⑤① D.④⑤①√13在②③④三段論推理中,中項“體育場景”在兩個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A錯誤。在④③①三段論推理中,出現了四個不同的項“體育賽事”“體育場景”“推動體育經濟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犯了“四概念”的錯誤,B錯誤。在④⑤①三段論推理中,出現了四個不同的項“體育賽事”“體育場景”“推動體育經濟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犯了“四概念”的錯誤,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1.(2024·淄博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345678910111213材料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擴大傳統消費。新型消費是指以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支撐而形成的一系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近年來,作為建設數字中國的主力軍,中國電信順應消費需求著力打造新消費平臺。新消費平臺自上線以來,已與52家央企建立合作關系,引進1.8萬件央企優質商品,打造出旅游、大健康等多個新消費板塊,2023年月活躍用戶5 000萬名,交易額達2萬億元,持續賦能實體商業流量變現。傳統消費方面,家電、家居、餐飲、汽車約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3.4億輛,更新換代的需求很大。12345678910111213答案 該觀點片面。(1)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培育新型消費,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打造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消費者消費體驗、刺激消費欲望、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傳統消費市場規模大,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強。穩定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暢通國內大循環,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2)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有機統一。消費牽引投資,合理投資創生新的消費,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3)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有觀點認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著力擴大內需,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1234567891011121312.(2024·張家口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年3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有序推進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很多設備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已超過160萬億元,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對于先進設備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約3.4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但相當一部分產品使用年限較長,能耗排放較高,有的因為長期使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危險。12345678910111213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說明國家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意義。123456789101112答案 刺激投資和消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內循環;更好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企業創新潛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進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更好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1313.(2024·棗莊三模)某市召開以“發展銀發經濟,激發內生動力”為主題的經濟論壇,下面是部分參會人士的發言摘選。123456789101112專家學者:我國銀發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健康消費、家庭護理、家政照料等銀發需求旺盛,并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特征。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為3億人,銀發經濟總規模約7萬億元。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老齡人口將突破4億人,保守預測銀發經濟規模將達19.1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為27.8%。 政府代表: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我市監管局聯合民政局、財政局出臺養老服務機構擔保貸業務實施方案,統籌用好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商業貸款、保險資金等工具,助力培育適老設備、智慧養老等各類新產業、新業態。13123456789101112Y公司代表:作為中國互助養老平臺首創企業,我們從智慧養老軟硬件研發、定制化軟件、適老產品開發等維度,打造“互聯網+人工智能+資源融合+居家養老”的“互助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群體提供安全、便捷、高品質的智慧養老一站式服務。 Z公司代表:公司開創專業老人鞋品類,研發出專門適合老年人的鞋子,截止到2023年末已擁有各種專利383項,產品榮獲中國質檢協會頒發的“全國老人鞋行業質量領先品牌”,銷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13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說明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需求是如何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123456789101112答案 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需求規模宏大,可以擴大消費規模,增強消費活力;帶動老年產業政策和激勵機制不斷完善,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企業擴大投資,加強技術創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實現供給側結構優化升級。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長效熱點練 三、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國內需求.docx 長效熱點練 三、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國內需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