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快樂學習場景《我的教室》 《我的教室》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起始單元里的內容。是學生經歷在學校操場上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學習“圖形與位置”的啟蒙知識。教科書中安排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教室進行實踐活動,以及聯想、回顧生活中與前后左右相關規定的示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描述教室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有什么,認識前、后、左、右位置關系,并會用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其目的是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根據現實生活中對前后、左右的描述,認識前后、左右位置與順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的行為準則和規定,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規范等方面的教育。1.通過熟悉的教室情境和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的過程,體會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對性。2.能夠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境,描述物體的前后、左右位置關系。3.了解社會生活中一些與前后左右相關的行為準則和規定,學會遵守相關的社會規范。重點:通過熟悉的教室情境和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前后、左右位置關系的過程,體會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難點:能夠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境,描述物體的前后、左右位置關系。創設情境師:上一節課我們去學校的操場指認了東、南、西、北,學會對方向的辨認。這節課我們來觀察教室里物體的擺放位置。出示“前、后、左、右”。師:同學們,認識這四個字吧,你們知道前、后、左、右指的是什么嗎?生1:前、后、左、右指的是位置關系。生2:我們的前面是黑板。......師:前、后、左、右是表示物體位置關系的。請你仔細觀察教室,看一看教室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別說一說都有什么吧!設計意圖:以舊知引入新知,出示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詞,溝通方向、位置順序知識學習方法的關聯,強調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探究新知活動一:認識前、后、左、右(1)觀察教室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別說一說都有什么。師:同學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看一看、說一說教室的前面有什么?教室的后面有什么?生1:教室的前面有黑板、觸控電腦、國旗......生2:教室的后面也有黑板,后面的黑板上畫了板報......師:我們向后轉身,再看一看、說一說你的前面有什么?你的后面有什么?生:向后轉身后,我的前面是出板報的黑板了,后面是老師上課板書的黑板。師:你有什么發現?生:我面向哪兒,哪兒就是前面。師:是的。前后的標準一般是面對的方向是前,背對的方向是后。師:寫字用的手所在的一側位置是“右”,和“右”相反,你另一只手所在的位置是“左”。師:回轉過身來再觀察,用“左”、“右”說一說你看到的物體。生1:國旗的左邊是“快樂學習”。生2:國旗的右邊是“健康成長”。生3:黑板的左邊有課程表。師:黑板的右邊有值日表。對嗎?生:是的。師小結:你面部所對的位置是“前”,和“前”相反,你的背所對的位置就是“后”;很多同學寫字用的手所在的一側位置是“右”,和“右”相反,你另一只手所在的位置是“左”。課堂活動: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2)按要求擺一擺。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下面聽老師的口令擺一擺,說一說。“擺一擺”活動要求:1.準備好數學課本、練習本、筆袋、鉛筆、橡皮;2.根據老師的指令逐一擺放;3.根據擺好的物品提出有關位置關系的問題,請同桌回答。師:把數學書放在自己的前面,把練習本放在課本的右邊,把筆袋放在課本的左邊。學生按教師的指令擺放,教師巡視關注每一個學生。師:誰能根據擺放的物品提出關于位置關系的問題?生1:練習本的左邊有什么?生2:練習本的左邊是數學書。生1:數學書的左邊是什么?生2:數學書的左邊是筆袋。師:再聽口令繼續擺放物品,在練習本的左邊擺鉛筆,右邊擺橡皮。學生按教師的指令擺放,教師巡視關注每一個學生。師:從右數數學書排第幾個?生1:從右數數學書排第四。師:在數學書的右邊,在練習本的左邊,它是什么?生:是鉛筆。在此基礎上同桌開展你說我擺的活動.....活動二:身邊的前、后、左、右了解生活中與前后左右相關的規定。(1)在學校活動中,有哪些與左右相關的規定?師:大家想一想,在學校活動中,有哪些與左右相關的規定?生:學校行為規范守則要求“上下樓梯靠右走”。師: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規定呢?生:上下樓梯都靠右走,這樣下樓梯的同學就和上樓梯的同學避讓開來,不會發生沖撞,保證上下樓梯的人行走安全。師:你解釋的真合理!(2)在校外出行時,有哪些與左右相關的規定?師:再想一想,在校外出行時,有哪些與左右相關的規定?生1: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走斑馬線也是靠右走。生2:馬路上的汽車要靠右行駛。生3:騎車或其它出行方式都要靠右。師:自行車和行人在馬路上行走有什么規定呢?生1:自行車不能占用汽車道。生2:行人也不能在汽車道上行走。生3:走斑馬線過馬路時,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生4:如果路口沒有斑馬線和紅綠燈應該怎么辦呢?生5:應當先看左右是否有機動車,然后再決定是否通過。師:是的,如果有機動車,需要提前停下觀察,可采用“招招手”的文明手勢,提醒司機停車讓行,待確定來車停車禮讓之后,再示意通過。師:同學們說得真詳細!在我國,“讓行右原則”是道路通行安全的基本原則,這樣做能減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效率。(3)乘座公交車有什么規定?出示數學書公交車到站的示意圖。師:我們乘坐公交車有什么規定?生:從前門上,后門下。師:是的,乘客應自覺排隊從前門上車,到達目的地后,依次從后門下車。師:再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和前后有關的事物?生1:司機叔叔坐在最前面,男生坐在最后面。生2:前門上車背書包的男孩排在女孩的后面。生3:后門下車的男孩子排在前面。生4:現在到達的是“廣場”站,“廣場”站的前面是“公園”站,后面是“東大街”站。生5:怎么分辨車站的前后啊?生6:看站牌上指示方向的箭頭,箭頭指示的方向就是前。生5:我知道了,“動物園”站在“公園”站的前面,在“商場”站的后面。師:我們可以通過站牌上的指示箭頭辨認公交車行駛前進的方向。設計意圖:前、后、左、右是學生接觸較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概念,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教室場景,引導學生認識前、后、左、右。首先是讓學生能用前后、左右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體會前后、左右是相對的,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再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與前后左右相關的規定,引導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中的相關行為準則和規定的必要性,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意識的培養。效果評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表述,及時給與點評和指導,注意引導學生將語言表達完整。鞏固練習1.說一說,你的前后左右各坐著誰。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我的右面是 。2.選詞填空。小明在小悅的 面,小明在小剛的 面,小明在小欣的 面,小明在小杰的 面,“前 后 左 右”想一想,同樣是小明,為什么一會兒在后面,一會兒在前面,一會兒在右面,一會兒在左面呢?設計意圖:兩題練習分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辨認位置關系,第1題讓學生以自己為參照物,觀察描述自己前、后、左、右位置的人和物;第2題,讓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描述小明前、后左、右位置的人。通過從不同角度位置關系的描述,幫助學生加深對位置關系相對性的理解。效果評價:讓不同的學生作答,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收集本節課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拓展演練3.動腦思考。少年宮的前一站是( )。從文化館到展覽館,一共坐( )站;劇場的前一站是( ),后一站是(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及探索精神,學生從活動經驗中獲得自己的經驗,將數學運用到生活中去。效果評價:生生互評,根據學生的回答給與鼓勵和表揚。課堂小結師: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通過提問了解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把握重難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培養學生總結歸納意識,引導學生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效果評價:根據學生的回答給與鼓勵,并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提供方法指導。課后實踐調查了解社會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準則和規定,做一個遵守規矩的“五好小公民”。師:回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一說今天學習的內容,并請他們說一說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行為準則和規定,選擇你喜歡的內容,到學校來和同學交流。設計意圖:將數學書中“做一做”的內容,作為孩子和家人交流的口語作業,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同時拓展學生對社會生活中行為準則和規定的認識,進行思政教育。效果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實踐活動,并給與表揚和肯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