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平正義的守護”教學設計總議題::以“福州趙宇案”為例,談公平正義的守護1、教材分析《公平正義的守護》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的第二框題內容,分為兩目:第一目“堅守公平”。“堅守公平”這一目引導學生如何實現公平的堅守。要實現公平的堅守,就需要個人維護公平,以公平之心待人處事,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公平;同時需要制度保障公平,無論對于立法還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第二目“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這一目引導學生如何實現正義的守護,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要實現正義的守護,就需要個人守護正義,要敢于斗爭,要講究策略;就需要司法維護正義,以法律為準繩,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據此本課選用經典案例,以“福州趙宇案”為例,談公平正義的守護。從被冤枉的趙宇為標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趙宇的自述講述案情經過,穿插與唐山打人案對比,明確制度如何保障公平,以及本案相關人物采訪及案件最終結果,讓學生在議學中明確正義如何捍衛,最后以羅翔老師對公平正義的論述結束本課,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讓我們一起努力!2、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較之七年級學生成熟,有一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認識也較為片面。從認知層面來講,用制度保障公平及司法維護正義內涵豐富抽象,學生理解和接受相對較為困難,而且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在遇到不公平正義的事情時容易沖動,缺乏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課旨在以學生生活及經典案例入手,設置有邏輯情景,引導學生在理解公平正義內涵的基礎上,在實際生活中踐行,用行動維護公平正義。3、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明確堅守公平,需要國家利用制度保障公平及明確司法維護正義,認同法治是實現公平正義的保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德修養:感悟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從點滴做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責任意識:樹立規則意識,法制觀念,增強公民意識。增強崇尚公平、追求正義的情感,不歧視他人,努力做有正義感的人。法治觀念:認識到制度對于公平的重要性;認識到守護正義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講究智慧;認識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義4、教材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如何守護公平和正義教學難點:如何用制度保障公平及司法維護正義5、教學過程導入:這個世界每天都有法律事件發生有些事件被人們深深地記在心中也為法治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了解的是喚醒《第二十條》的經典案例之一的——《福州趙宇案》被冤枉的趙宇,救人反被刑拘!福建福州一小伙趙宇發出求救微博,稱自己因阻止女鄰居被施暴,與施暴者產生肢體沖突,最后卻因涉嫌“故意傷害”被刑拘13天。教師提問: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何疑問?預設答案:為何見義勇為反被冤枉,小伙救人反被拘呢?公平正義該如何守護?這個問題讓我們在今天的課堂中找尋子議題一:如果追尋公平需要努力你還去堅守嗎?議學情境:趙宇的自述播放視頻:在看守所待了13天后,趙宇回到家中,一直擔心律師所說的情況會發生,無奈之下發了微博求助。議學任務一:①你如何看待趙宇發救助微博尋求公平的做法?②描述你經歷的“不公平”的事,說說當時的內心感受,并分享遭遇“不公平”的事,你會怎么辦 過渡:人們總是渴望公平的陽光普照,但公平的社會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議學情境二:制度的保障與見義勇為的趙宇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唐山打人事件,周圍那么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出手相助。對此清華大學的勞東燕教授分析到:“首先,出手相助可能會面臨刑事責任的追究,此種擔憂有其現實的基礎,因為司法實務中動不動就會認定為是互毆;其次,如果作惡者被行政處罰或者坐牢,其出來后或者他們的同伙,可能會不斷騷擾出手相助者與家人的正常生活,而相關部門不一定能夠提供有效的保護。”議學任務一③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用制度保障公平,為人們敢于拔刀相助,提供保護與激勵?(立法、司法、行政等角度)議學成果一:如何堅守公平115——116個人維護公平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制度保障公平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子議題二:如果守護正義需要代價你還會捍衛嗎?議學情境三:當事人采訪:受害者:“對于我個人而言,我真的很感激趙宇,如果沒有他挺身而出,我不知道后果會怎么樣。但是我沒想到,他幫我這么大的忙,反而被關進去。我希望,能給我和趙宇一個公平公正。"對于當晚的行為,趙宇表示仍不后悔:"我是退伍軍人,再出現一次這樣的情況,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出手相救。因為我救了她,不后悔,但我又特別懊惱,這個決定可能會給我判刑,要我賠償,傷害到我的家庭、我的家人。"議學任務二:①對于趙宇既想救人又想自己及家人不受傷害的想法,你有何小建議嗎?如果你是趙宇遇到如此情況,你會如何見義智為,維護正義?過渡語: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給出方法與技能117議學情境四:判決的結果福州市公安局發布案情通報,檢方認為,趙宇的行為屬正當防衛,但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了被害人李某重傷。鑒于趙宇有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為弘揚社會正氣,鼓勵見義勇為,綜合全案事實證據,對趙宇作出不起訴決定。展示法律小貼士解釋上述劃線法律小貼士根據刑法第20條規定,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的制止行為。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司法實踐通常稱本款規定的情況為“防衛過當”。防衛過當中,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重傷的后果,造成輕傷及以下損傷的不屬于重大損害;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是指,根據所保護的權利性質、不法侵害的強度和緊迫程度等綜合衡量,防衛措施缺乏必要性,防衛強度與侵害程度對比也相差懸殊。正當防衛分為特殊防衛和一般防衛。針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是特殊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針對此外的其他不法侵害所進行的防衛,是一般防衛,存在可能的防衛過當問題,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是防衛過當,要負刑事責任。教師提問:看了法律科普,你認為趙宇是特殊防衛還是一般防衛?預設答案:特殊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議學情景五:最終結果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下,福州市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趙宇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原不起訴決定書認定防衛過當屬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決定予以撤銷,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并參照最高人民檢察院2018年12月發布的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對趙宇作出無罪的不起訴決定。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趙宇見義勇為案寫進了最高檢工作報告,昭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議學任務二:②根據材料,請你談談司法機關如何推動“法不向不法讓步”,守護正義的實現?③近年來,人們對于“扶不扶”、“管不管”的擔憂、爭議明顯少了,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守望相助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了,請你談談這種轉變出現的原因。預設答案②就是知識點司法如何維護正義③:公正司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法治力量有助于促進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從人民法院對此類案例的公正審判、檢察院的法律監督,讓人民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力量。后續:12月18日上午,福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召開表彰大會,趙宇到福州市委禮堂領取福州市見義勇為獎項,趙宇被授予福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獲得三等獎勵金3萬元。議學成果二:如何守護正義116——119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為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本課最終探討:你認為現代社會,公平正義能否實現嗎?播放視頻: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教師總結: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6、創新作業:#在學校發起尋找身邊正義榜樣人物活動小組推薦本組的正義榜樣并搜集正義事跡,做一張手抄報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并在學校展覽正義手抄報學習正義榜樣的先進事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