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時 解決問題(1)課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例1的內容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實際問題。2.借助畫圖等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比多少”問題用減法計算的算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學會在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學重點 學會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用減法計算的算理。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今天是周一,又到了揭曉上周衛生評比結果的時間了,我們班得到流動紅旗了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學校的宣傳欄前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全校一年級衛生評比情境圖)教師: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課堂預設:一班得了12面小紅旗,二班得了9面小紅旗。……教師:那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幾面小紅旗?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種類型的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1))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1.學習例1。(1)課件出示例1。教師:你能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或用筆畫一畫,表示出題中的信息和問題嗎?①學生動手操作,擺一擺或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指定學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擺法或畫法。課堂預設:學生1:用圓片代替小紅旗擺一擺。學生2:在紙上畫一畫。學生3:在紙上畫一畫。②歸納引導,完善圖形。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你們誰能看懂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分析擺或畫的示意圖,明確每部分表示的意思,教師板書完善示意圖。(3)列式解答。教師:現在你能列式算出“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幾面小紅旗”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12-9=3(面)。(教師板書)教師:算式中的“12”“9”和“3”分別表示什么?你能在圖中找出它們分別在哪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對算式和畫的圖形進行溝通聯系。(4)檢驗答案是否正確。教師:“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小紅旗”這個結果正確嗎 怎樣驗證?課堂預設:學生1:再算一次,12-9=3,說明結果正確。學生2:用加法來驗證。二班得的9面加上一班比二班多得的3面,正好和一班得的12面一樣多。學生3:用減法來驗證。一班得的12面減去一班比二班多得的3面,就是二班得的小紅旗數量,正好是9面,說明結果正確。教師:下面我們一起回顧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是怎樣一步步解決這個問題的?課堂預設:先看一看,讀一讀,弄清楚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再擺一擺,畫一畫,找到解答方法。最后驗算結果是否正確,并回顧檢驗的方法。(5)思維拓展。教師:同樣還是這些條件,如果把問題改成“二班比一班少得了幾面小紅旗”,該怎樣解答?學生獨立完成。課堂預設:有了前面的解題經驗,學生在畫出示意圖后,都能夠直接列式解答,即12-9=3(面)。師小結:求二班比一班少得幾面小紅旗,就是求一班比二班多得幾面小紅旗。同樣一幅圖,同樣的解答方法,同樣的減法算式,可以解決兩個不同的問題。課堂小結:教師: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怎么解決?學生自主交流后,指名匯報。教師總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實際求的就是兩個數的差,用減法計算。三、當堂訓練1.課件出示教科書P74“做一做”第2題。(1)學生獨立讀題,分析,畫圖,然后列式解答。(2)交流展示。四、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學生談收獲,教師根據學生談話歸納整理成板書。五、布置作業對應課時練習。 培養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先讀題,獲取信息和問題。學生畫出圖后要說一說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組織語言,也可讓他們上臺指一指多方法驗證,還要講明可以這樣驗證的原因對比兩個問題的異同教師總結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1)教后反思 學生嘗試擺一擺時,都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能直觀看出多出3個,要得到結果難度不大,但是結合圖完整地表達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學時要反復進行圖示講解,注意比較時,多出部分或少的部分都應在去掉同樣多的基礎上。理解減法的意義,逐漸培養學生養成規范畫圖表示數量關系的習慣,為將來學習畫線段圖法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