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5國家司法機關大單元議題式教學設計一、單元教學設計(一)設計意圖法治意識是法治國家建設的社會心理基礎,而憲法意識是法治意識最核心的內容?!兜赖屡c法治》八年級下冊是初中學段的法治教育專冊,本冊教材圍繞公民與國家的關系,以憲法精神為主線,以憲法教育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教育,因而又被稱為憲法專冊。第三單元“人民當家作主”以“人民當家作主”為主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機構,引導學生明白,我國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這些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是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經濟保證。使學生認識到人民當家作主須通過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來實現,我國國家機構有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還有國家主席等。不同國家機構通過行使各自職權,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本單元教學設計依據“大單元主題式整體設計”的方法和策略來進行整體的籌劃,單元大概念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機構”。整個單元教學設計在考慮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一個單元的整體教學內容、課時教學內容、教學方案、時間安排,以及評價體系進行的分解、重組、整合與結構化處理。結合教學實際,本單元共安排8課時。課標分析核心素養目標:道德修養:了解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的內容和作用,知道各個國家機構之間的關系,理解我國經濟、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理解我國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符合國情的,具有強大的優越性。法治觀念:學會分析案例,拓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高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健全人格: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覺提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的情感,自覺擁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在社會生活中,學會依法辦事。責任意識:熱愛、擁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知道國家機構的運行及各自的職責,增強主人翁意識,為社會主義民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總目標:能夠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優勢;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意義;認識基層民主制度對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作用;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認識主要國家機關,理解權力是由人民授予的,行使權力必須受法律的約束;樹立和培養正確的經濟和政治意識。學段目標:知道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及其意義,理解國家權力機關、國家主席、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的性職和職能,增強民族自豪感,自覺擁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日常生活中學會依法辦事,努力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時代新人。教材分析本課是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人民當家作主》第6 課第5框《國家司法機關》的內容,主要涉及的核心素養是政治認同。本框內容分為兩大塊,一是人民法院是人民檢察院。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體會司法機關的重要性,認同司法機關,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職權,關鍵是明確如何行使職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為下一單元《崇尚法治》奠定基礎。同時本節課學習完成之后,學生將會對我國的國家機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明白我國的國家機構包括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最終得以完成課程標準中知道我國基本國情的要求。學情分析通過本課前面四框的學習,學生已了解了一些國家機構,對于國家的政治認同感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的限制,對于我國的國家機構及其職權不能很好的區分。本節課將繼續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國家機構。在學習中學生或許會難以區分人民法院及人民檢察院。故而在教學中,要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理解人民法院及人民檢察院各自的性質,職權等。從而正確了解我國的國家司法機關。總體結構(五)單元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結合史實和視頻、閱讀憲法原文,學生能知道知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與形式,識記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內容、職權,知道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內容與重要性。2.【政治認同、責任意識】結合社會現象觀察、分析相關素材,學生能理解各個國家機構的構成、職責與重要性,以及其他國家機構與人大的關系。3.【法治觀念、責任意識】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六)設計思路學科大概念:憲法至上、理解權利義務、人民當家做主、法治精神單元核心問題:國家制度、國家機構教學單元議題:理解我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以及國家機構二、具體課時設計:6.5國家司法機關總議題:如何理解“國家司法機關”?(一)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分析案例,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和要求。2.【法治觀念】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會依靠司法機關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責任意識】通過撰寫活動宣傳語,自覺尊重國家司法機關,從而在社會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及組織體系。2.教學難點: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及行使職權要求。(三)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議題式教學法(四)設計理念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將正式施行。近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推出重磅專題,總結回顧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年來,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10個重大間諜案件。其中,黃宇案尤其發人深省。本課結合“黃宇間諜案”,設置一個總議題:如何理解“國家司法機關”,設置三個環節;環節一:審判利民,維護國家安全;環節二:檢察為民,捍衛國家安全;環節三:人人盡責,守護國家安全。知識線為:人民法院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行使職權要求、作用——人民檢察院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行使職權要求。本課遵循在議中學,議中悟,議中行,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和構建知識。其次,要根植社會熱點,以鏈接“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用教材觀點透析社會現象,鍛煉學生邏輯推理、分析、判斷、甄別、選擇等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五)教學過程1.課堂導入: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將正式施行。近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推出重磅專題,總結回顧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年來,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10個重大間諜案件。其中,黃宇案尤其發人深省。今天,讓我們一起通過“黃宇間諜案”,學習國家司法機關。設計意圖:通過對“黃宇間諜案”的簡單介紹,快速導入新課,本課時一例貫穿,邏輯性較強,知識點脈絡清晰。 2.新課講授環節一:審判利民,維護國家安全議學情境:黃宇,出生于1974年,自幼學習成績優異,考上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憑借出色的成績和專業技能,被一家科研機構聘用,從事保密工作。然而,黃宇每天都會將經過手的國家機密文件復制到自己的存儲設備中,這也成為他犯罪的工具。一天,他在網上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購買國家軍用短波保密機技術原理和制造參數的廣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僅交出存有數據資料的U盤,就輕松獲得了1萬美金的報酬,于是一發不可收拾。后被法院判處死刑。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小組合作,請你談談黃宇是被什么機關判的死刑?你知道這是由誰規定的嗎?學生:人民法院是我國國家的審判機關。是由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教師總結: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議學情境:抓捕黃宇之后,國家安全機關立刻對他家進行搜查,結果發現了大量作案證據。對于犯罪事實,黃宇供認不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10條和第113條的規定,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任務,從事間諜活動,危害國家安全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最終,黃宇因“間諜罪”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收繳間諜經費。對于這樣的結果,黃宇追悔莫及。議學任務:結合議學情境,請你思考:人民法院審理的黃宇案屬于哪類案件?在這個過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職權?學生:刑事案件;行使了審判權。教師總結:①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②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③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④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議學情境:“黃宇間諜案”告破后,他原來就職的單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黃宇妻子唐某、姐夫譚某也因“過失泄露國家機密罪”被分別判處五年、三年有期徒刑。黃宇愚蠢而瘋狂的行為,不僅葬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毀掉了一個家庭,五歲的兒子將留下無法磨滅的心理陰影,可謂人間悲劇。議學提示:結合情境,請你思考:審判長能不能因為黃某的兒子才5歲,網開一面,給黃某的妻子減刑?學生:不能,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教師總結: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設置議學任務,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探究國家司法機關的基本內容,進一步認識國家司法機關。環節二:檢察為民,捍衛國家安全過渡語:通過剛剛的探究,我們了解了人民法院的基本內容, 那人民檢察院有什么樣的職權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議學情境:根據官網公布的信息,國家安全機關掌握相關證據后,對黃宇實施抓捕。小明同學發出疑問:在學習“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時,學到: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那這里為什么是國家安全機關逮捕呢?為什么非得是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呢?議學任務:請結合所學,小組討論,回答小明的疑惑。學生議學: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設立的國家安全機關,承擔原由公安機關主管的間諜、特務案件的偵查工作,是國家公安機關的性質,因而國家安全機關可以行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憲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教師總結:議學活動:回憶所學,請你思考人民檢察院除了批準逮捕之外,還有哪些職權?教師總結: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社會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注意建設的順利進行。議學情境:在本案中,檢察院除行使批準逮捕外,還行使了追訴犯罪的職權,請你參考“人民法院行使職權的要求”,補充完整“人民檢察院行使職權的要求”。議學任務: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 ),不受( )干涉。教師總結:(1)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2)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設計意圖:此環節根據預設的問題鏈,引導學生分析相關材料,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法治精神,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人民檢察院的基本內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環節三:人人盡責,守護國家安全議學延伸:今年4月15日我們迎來了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維護國家安全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是國家安全的守護者。請你為本學校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設計一個宣傳語,為了使宣傳活動更有效,請為宣傳活動提兩點建議。設計意圖:最后一個環節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學生發揮創意,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突破教學難點,核心素養培育水到渠成。(六)板書設計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各司其職,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它們既保障了公民合法權益,又捍衛了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司法公正,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與改進本課通過對真實案例的陳述和分析,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努力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目標。但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解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