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音樂道法融合 聚力鑄魂育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說課說課人:xxx2024年10月23日目錄一、選題背景與指導思想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四、教法與學法五、教學過程與設計理念六、教學反思課標要求與選題背景第一部分選題背景1.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教育部202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選題背景3.音樂本身是一個文化傳播的載體。選題背景4.學校優師名師賽課活動的背景下指導思想1.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相關要求為指導思想。2.基于《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導思想。3.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為指導思想。4.基于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第二部分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人音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以《歌唱祖國》為題,選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采一束鮮花》三首歌曲,集中地歌頌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表達了自己深厚的情感,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審美視角欣賞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領略祖國音樂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開闊其音樂審美視野,豐富學生的審美聽覺,在音樂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加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學情分析1.學生對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很熟悉,而且人人都會唱,但是大多數學生并不能準確的包含感情的演唱。2.小學道法課中有部分政治認同的內容,但學生對政治認同中的家國情懷不能深入人心,還有待加強。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第三部分教學目標找到歌曲魅力所在,細品歌曲中“沖鋒號”音調、三連音、弱起、附點節奏和重音記號等音樂語言,以及他們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學生欣賞與鑒賞音樂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用輕松、自然、優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了解歌曲是如何誕生的,深入到時代的漩渦中去感受,同時引導學生分析歌詞內容,理解歌詞中凝結著匯集著整個中華民族發自心底的吶喊:“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曲的聆聽、欣賞與演唱,學生跟隨節奏那鏗鏘有力的特點以及旋律中那帶有明亮昂揚向上的氣勢,感受進行曲風格,體會那莊嚴雄壯的氣勢,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激發愛國熱情。審美感知文化理解藝術表現掌握進行曲風格特點,同時了解歌曲情緒、節奏和旋律,能夠用輕松、自然、優美的音色,激昂深情地演唱歌曲,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教學重點細品歌曲中“沖鋒號”音調、三連音、附點、弱起、重音記號五者之間的中和,以及他們在曲中的作用,提高學生欣賞與鑒賞音樂的能力。教學難點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第四部分教法音樂教學充分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老師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采用激趣誘導、引導感受和體驗學習等方法。讓學生在觀看、聆聽、演唱等一系列活動中促進學生音樂感知、情感體驗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讓學生養成參與意識和群體意識。學法《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究、發現、創造、表現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在課堂中,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為學生更好的欣賞、感受、表現音樂作理論上的儲備。因此,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自悟探究、自主練習、等學習方式,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學過程與設計理念第五部分教學過程2.分析歌曲4.課堂小結1.聆聽導入1.聆聽導入3.處理歌曲4.課后拓展聆聽導入新課標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會聽,讓學生養成聆聽的習慣,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李老師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初聽全曲,整體感知。(2)向學生提問:升旗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升旗禮儀?(3)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分析歌曲此階段主要包括三個環節,一是分析歌曲情緒,二是了解有關國歌誕生的背景,三是感受表現進行曲的風格特點。通過這三個環節的學習,讓學生去理解與感受,加強對國歌的了解與欣賞。處理歌曲1.通過分析歌詞,朗讀歌詞、請生對比老師朗讀的不同之處并處理重音、節奏難點,再讀歌詞;2.通過聽辨前奏音樂的演奏樂器,最后處理歌曲難點,如:附點節奏、重音記號、漸強記號、三連音。并將這些音樂記號對應到歌詞和旋律當中,了解每一樂句當中它們所起到的作用;3.體會音樂要素的變化對歌曲情緒推動的重要作用,同時感受歌曲雄壯、激昂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課后拓展教師帶領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國歌法》,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感受建國以來祖國的巨大變化,師生談觀后感,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利用簡短的時間對當堂課的教學進行升華,有利于加深學生的認知印象,加強學生愛國思想的構建,并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將自己的想法積極地表達出來。教 學 反 思第六部分教學反思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突出學科融合教學反思1.堅持以美育人:從育人這方面來講這節課還是有成效的,本節課牢牢扣住音樂學科大概念“體驗情緒情感”進行,視頻資料介入讓課堂更有基調,更有深入情境的感覺。在不斷的聆聽與演唱的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來剖析音樂知識所產生的音樂效果,讓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重視藝術體驗:在這節課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藝術感知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尤其是在分析《國歌》的時候,以音樂為核心對節奏、力度、速度展開探究,通過真實情境創設,發揮想象,分析藝術形象,并且在唱的過程中表達音樂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共鳴。3.突出學科融合:在課堂中加強了與道法學科的融合,課前通過教材分析,背景研究,融入情境教學,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般的存在于戰爭,感受戰爭的殘酷;存在于開國大典之時,看見人山人海,通過不懈努力后獲得成功的喜悅之情;這一切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這也符合了課標的要求,激發學生愛國,愛家的思想情感!感謝您的觀看!2024年10月23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