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時 算一算課題 算一算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69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算籌計算的過程。2.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減法計算。教學重點 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減法計算。教學難點 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減法計算。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一、回顧復習,導入新課77-63= 51+32= 68+11= 45+34=教師:同桌之間交流計算過程。教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板書:算一算)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1.學習算籌的計算過程。(1)出示課件。(2)引導學生明確探究內容和要求。教師(出示算籌圖):同學們,我們古代的時候也有計算的方法。古人用算籌記數。算籌分為縱式和橫式,表示兩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圖上表示的其實是用算籌計算12+31=43的過程,根據算籌的表示方法,你們能看懂嗎?課堂預設:學生1:第一行是12。橫著的1根小棒表示1個十,豎著的2根小棒表示2個一。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2,合起來是12。學生2:第二行是31。橫著的3根小棒表示3個十,豎著的1根小棒表示1個一,十位上是3,個位上是1,合起來是31。學生3:第三行是43。橫著的4根小棒表示4個十,豎著的3根小棒表示3個一,十位上是4,個位上是3,合起來是43。、學生4:豎著看,個位上的2和1相加,得到個位上是3;十位上的1和3相加,得到十位上是4。教師:同學們都掌握了算籌的計算過程,我們一起寫出來吧!(板書:123143)2.學習用豎式計算。教師:接下來,我們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式,那就是豎式計算。教師:我們先把加數分別寫成兩行,相同數位對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對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對齊,先從個位算起,然后再算十位。這就是豎式計算。教師:例如,用豎式計算12+31時,把12和31分別寫成兩行,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先從個位上的數算起,再算十位上的數,2和1相加得3,寫在個位上;1和3相加得4,寫在十位上。(教師邊講解,邊板書)你們仔細觀察,有沒有覺得這個計算過程有點熟悉?課堂預設:學生:豎式計算與算籌、計數器有點像。教師:不錯,它們計算的方法都是一樣的,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3.拓展研究。教師(出示課件用豎式計算):請同學們根據算籌、計數器呈現的34-22的過程,先自己在草紙上獨立列豎式算一下,然后組內交流。(點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計算過程,教師評價,一起寫出豎式)課堂小結:教師:在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三、當堂訓練1.完成教材第69頁練一練第1題。(1)學生將算籌與對應的豎式連一連。(2)課件出示答案,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2.完成教材第69頁練一練第2題。(1)學生獨立計算。(2)教師集體訂正。四、課堂總結教師:我們這節課學完了,大家有什么收獲嗎?學生談收獲,教師進行板書。五、布置作業教材第69頁練一練的第3題。 幫助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經驗,為知識的遷移做鋪墊。引導學生理解算籌計算方法,為學習用豎式計算打好基礎。將豎式與算籌、計算器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豎式的計算方法。放手讓學生獨立列豎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借助課堂練習加深理解和掌握。鼓勵學生主動分享,教師幫助總結歸納課堂重點。板書設計 算一算算籌:12 豎式:3143在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教后反思 本節在教學過程中,先帶領學生了解和掌握算籌的計算過程,再引入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快掌握用豎式計算,進一步認識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的重要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