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時 誰的紅果多課題 誰的紅果多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1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數位的意義,以及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2.進一步積累比較數的大小的經驗,發展數感。教學重點 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學難點 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小棒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一、情境展示,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拔河情境圖):同學們,紅星小學一年級正在舉行拔河比賽,一班有33人,二班有36人,同學們這樣公平嗎 為什么?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指名回答。課堂預設:學生:不公平,因為人數不一樣。教師:這兩個班中哪個班的人數多呢?這就需要我們去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了。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兩位數的大小比較。二、自主活動,探索新知1.學習誰的紅果多。(1)出示課件。(2)引導學生明確探究內容和要求。教師(出示教材情境圖):同學們,我們可以發現小熊和小猴有不同數量的紅果,那么誰的紅果多呢?(3)交流合作,比較大小。教師: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每單位討論一下,根據你們的理解進行比較。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教師巡視指導。(4)結果匯報。教師: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得出結論了,誰愿意說一下呢?(指名回答)課堂預設: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比較方法,只要合理,都要給予鼓勵。學生1:我用的是數數的方法。從18往后數,18、19、20、21,后數到的數比先數到的數大,所以21比18大,小熊的紅果多。學生2:我借助20進行比較。因為18不到20,所以18<20;但21比20多,所以21>20,由此可見18<20,小熊的紅果多。學生3:我通過比較十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兩個數的大小。因為22的十位上是20,有兩個十,而18的十位上是10,有一個十,而個位上的數最大是9,就是19比20小,18當然比21小,所以小熊的紅果多。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給予引導和肯定。2.學習做一做,填一填。(1)引導學生明確探究內容和要求。教師:現在同學們用小方塊擺出21和18這個兩個數。教師引導:由成條的方塊對應計數器上的十位,單個的方塊對應計數器上的個位,再過渡到計數器上撥一撥。教師:通過計數器表示一下這兩個數的大小,并總結出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2)合作交流。教師:先獨立思考一下,然后以小組每單位討論總結。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教師巡視指導。(3)結果匯報。教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們總結的方法?(指名回答)課堂預設:學生回答后老師進行總結。課堂小結:教師: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3.學習寫一寫,比一比。(1)出示課件。(2)引導學生明確探究內容和要求。教師(出示情景圖):同學們,先寫出計數器所表示的數。教師:請借助計數器比較一下這兩組數的大小,并總結一下經驗方法。(3)交流合作,比較大小。教師: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每單位討論一下,根據你們的理解進行比較。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教師巡視指導。(4)結果匯報。教師: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得出結論了,誰愿意說一下呢?(指名回答)課堂預設: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32和34相比,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2比4小,所以32<34;100最高位百位上有1,99的最高位是十位,百位上沒有數,所以100>99。(5)運用探究。教師(出示教材P51看一看,練一練):先觀察數線圖,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指名回答)課堂預設:學生:從數線圖上可以直觀的看出45小于它右邊的數,90大于它左邊的數。教師:那請同學把答案填在相同對應的空格里。(獨立解題,集體訂正)課堂小結:教師:同學們,經過前邊的學習,我們學會了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哪位同學能概述一下比較大小的方法?(嘗試讓學生回答) 教師: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這個數就大;十位相同在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數大的這個數就大。三、當堂訓練1.完成教材第51頁練一練第1題。(1)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2)教師集體訂正,找出錯因。2.完成教材第51頁練一練第2題。(1)學生獨立完成。(2)教師集體訂正,找出錯因。四、課堂總結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五、布置作業教材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從生活實際引入,強調了生活和數學的聯系。這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主動概括比較方法。體會數位的重要性,為學生比較數的大小建立直觀表象。通過課堂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鼓勵學生積極分享。板書設計 誰的紅果多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教后反思 本節教學從學生日程參加的活動出發,讓學生充分理解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和語言表達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