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課型】唱歌課型【教學內容】花城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探索自然界的聲音》第4課時《勇敢的鄂倫春》。【教材分析】《勇敢的鄂倫春》是花城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探索自然界的聲音》第4課時唱歌課。《勇敢的鄂倫春》是一首鄂倫春族民歌,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歌曲旋律歡快,節奏明快,音樂形象鮮明,歌詞簡潔易懂,充滿了鄂倫春人民守護山林、不懼嚴寒的自豪情感。【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表現出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們喜歡活潑、歡快的旋律,對節奏明快的歌曲尤為感興趣。由于剛入學,學生的音樂基礎較為薄弱,音準、節奏等方面需要逐步培養。在課堂上,學生們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此外,一年級學生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音樂游戲和簡單的樂器演奏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總體而言,一年級學生在音樂學習上具有較大潛力,需通過耐心引導和趣味教學促進其全面發展。【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感受鄂倫春族民歌的風格特點,產生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二)藝術表現能夠用歡快、自豪的情緒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不僅能夠提升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還能夠增進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并能用歡快、自豪的情緒演唱;了解鄂倫春族的基本知識和歌曲所表達的精神內涵。(二)教學難點準確掌握歌曲中的節奏和旋律變化,尤其是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如何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合適的伴奏。【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少數民族?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你們是什么民族?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民族之間有哪些不同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不同的民族服飾、飲食、文化不相同,今天我們走進鄂倫春族音樂《勇敢的鄂倫春》(書寫板書《勇敢的鄂倫春》)【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同學們對于本節課有一個預熱的感覺,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走進音樂(一)聆聽音樂,感受情緒教師:你們知道鄂倫春族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鄂倫春族是我國東北部地區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等地及黑龍江省北部。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但沒有文字,現在主要使用漢語漢文。鄂倫春族歷史悠久,以狩獵為生,采集、捕魚為輔,形成了獨特的狩獵文化。此外,他們的音樂文化豐富多彩,宗教上以薩滿教為主。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逐漸定居,人口也有所增長。如今,他們依然保持著淳樸好客、尊重長輩的傳統美德。下面通過圖片欣賞預設:欣賞教師:聆聽歌曲,聽聽歌曲描繪了什么?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表現了鄂倫春人民不懼嚴寒,守護山林的形象。再次聆聽音樂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勇敢的鄂倫春》是一首鄂倫春族民歌,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歌曲旋律歡快,節奏明快,音樂形象鮮明,下面朗誦歌詞預設:朗誦教師:下面我們分句學唱【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提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初步的聆聽對音樂的情緒、速度建立初步的認知,為后續的教唱奠定基礎】(二)分析音樂,表現音樂教師:歌曲采用五聲宮調式,由四個結構規整的樂句組成,每個樂句包含4小節。旋律雖然多為級進,卻富有活力,連續的八分音符節奏仿佛奔馳的馬蹄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騎馬挎槍護山林的鄂倫春人形象。下面我們先學習歌曲前面的馬蹄聲,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打節奏,注意強弱對比,表現出音樂由遠及近的效果預設:打節奏教師:加入音樂演唱預設:演唱教師:第一樂句以屬音“5”開始,通過三度小跳的音程表現出輕快、活潑的情緒。歌詞“一片大森林”中的“一片”為純四度,高音“1”為全曲的最高音,展現了鄂倫春人民對大興安嶺的遼闊和贊美的情感。下面我們演唱第一樂句預設:演唱教師:第二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相同,旋律由上行轉為下行,但音程關系穩定,表達了對勇敢鄂倫春人的贊美。下面我們演唱第二樂句預設:演唱教師:第三樂句與第一樂句在節奏和旋律走向上保持一致,由于旋律在中音區進行,顯得柔和、親切。下面我們演唱第三樂句預設:演唱教師:第四樂句在節奏上更為緊密,連續的八分音符進行,使人聯想到鄂倫春人騎著駿馬在山林間馳騁的形象。下面我們演唱第四樂句預設:演唱教師:最后出現的節奏表現了馬蹄聲漸漸遠去,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打節奏表現音樂預設:打節奏表現音樂教師:整體演唱預設:演唱【設計意圖: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請同學上臺用聲勢動作和律動的方法模擬馬蹄聲表現歌曲。預設:表現音樂【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欣賞視頻預設:欣賞教師:通過欣賞,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以讓他們了解我國民間音樂的魅力。歌曲中的角色變化以及富有創意的歌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六、課堂小結(或教學反思)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鄂倫春民族歌曲《勇敢的鄂倫春》,認識了聲音有強弱。通過學習和表演,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美,還培養了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音樂學習中,能夠繼續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和探索精神。七、課堂達標1.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是一首 民族歌曲。2.歌曲中出現的音樂記號“p”和“f”是 和 。答案:1.鄂倫春2.弱 強【板書設計】《勇敢的鄂倫春》1=C 2/4 稍快 豪邁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