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英語學科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課時教學設計本單元第5課時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ar & Project 課型 閱讀拓展和跨學科項目課語篇研讀What---語篇主題和主要內容 文本圍繞國家公園展開,介紹了中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包括公園的基本信息,如面積、地理位置等;公園內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如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大熊貓、金絲猴、豹等;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溫泉、熊、狼等;還提及了在公園內可以進行的活動,如觀賞野生動物、徒步、劃船、騎馬等。此外,跨學科鏈接部分介紹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獨特山峰的形成過程,涉及大自然力量使沙子變成石頭、陸地上升等知識。 Why---語篇傳遞的主題意義 通過介紹不同國家的國家公園,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強學生對自然保護的意識,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學科內容則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科學知識與英語學科的聯系。 How---文體結構、語言特點及功能 先以提問 “是什么使一個旅游目的地受歡迎?” 引入國家公園這一主題,接著分別從基本信息、景觀和活動等方面介紹兩個國家公園,層次清晰。跨學科鏈接部分通過講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山峰形成的故事,將地球科學知識與英語閱讀相結合,豐富了文本內容。學情分析【已知】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詞匯和簡單句式,對旅游相關話題有一定的認知,可能了解一些常見的動物和自然景觀的英文表達。 【未知】對于國家公園這種特定旅游目的地的詳細英文介紹,以及一些專業(yè)詞匯如 “national park” “protected area of nature” “endangered” 等可能比較陌生。對于跨學科知識中涉及的地質變化過程的英文表述和理解可能存在困難。 【能知】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能夠理解文本中關于國家公園的介紹,掌握相關重點詞匯和句式,通過閱讀和思考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自然科學知識與英語學習相結合。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 語言能力:能夠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式描述國家公園的特點、景觀和活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準確獲取文本中的關鍵信息,并且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討論和交流。 學習能力: 學會運用閱讀技巧,如掃讀、精讀等獲取信息,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等方式拓展知識,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思維品質: 通過對比不同國家公園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思考跨學科問題時,如張家界山峰的形成,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文化意識: 了解不同國家的自然文化遺產,增強對自然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拓寬國際視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詞匯和短語,如 “national park” “a protected area of nature” “set up” “such as” “endangered” “in the wild” 等,以及核心句式。 理解文本中關于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介紹,包括基本信息、景觀和活動等內容。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國家公園進行簡單的描述和討論。 教學難點: 1. 理解和運用一些專業(yè)詞匯和復雜句式來描述國家公園的特征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2. 理解跨學科內容中關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山峰形成過程的英文表述和科學原理。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活動觀,情境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教學工具PPT課件,多功能白板,教案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過程教學目標 學習活動 效果評價學習理解: 激發(fā)學生對國家公園主題的興趣,引入本節(jié)課話題。激活學生背景知識,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為閱讀做準備。 任務一: Lead in Watch and answer. 教師播放國家公園紀錄片片段,涵蓋多樣的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活動場景。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 Q: What impressive things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Q: Have you ever dreamed of visiting such a place 引導學生自由分享感受與想法,激發(fā)學生對國家公園的興趣,自然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 任務二:Pre-reading 1.Look and match. 教師展示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標志性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猜測這兩個公園的名稱、所在國家及可能的特色。 2.Look and answer. Q: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see in these national parks Q: What activities can we do there 任務一: 觀察學生參與分享的積極性,能否清晰表達自己在視頻中的所見所感以及對國家公園的向往,以此判斷學生對主題的興趣是否被有效激發(fā)。 任務二: 觀察學生對圖片的觀察細致程度,能否合理猜測公園相關信息,以及回答問題時的參與度和回答內容的合理性,判斷學生對背景知識的激活程度和預測能力。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紀錄片片段,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通過圖片觀察和問題引導,讓學生自主思考,培養(yǎng)其觀察和預測能力,同時增加對兩個國家公園的初步了解。教學目標 學習活動 效果評價應用實踐: 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文章主旨大意和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梳理兩個國家公園的差異。鞏固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拓展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分享交流能力。實現跨學科知識融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知識遷移能力。 任務三: While-reading 1.Read and answer. 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回答問題: Q: How many national parks a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Q: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s 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2.Read and fill. 填寫對比表格,梳理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差異。教師巡視指導,解答學生疑問。 3.True or False. 學生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加深對文章細節(jié)的理解。 任務四:Post-reading 1.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article on page 30. (1) What are the heights of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each of the two national parks (2) Which national park is bigger (3) What can people see and do in each national park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and the phrase below, Change the form if necessary.3. Watch and answer. Q: What have you learnt about the Grand Canyon from the video clip Q: What are some ways of exploring the Grand Canyon 4.Read and think.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or abroad 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classmates. 任務五: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 1. Read and correct order. 2. Read and write. 3.Let’s retell the story. 任務三: 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表格填寫的完整性和正誤判斷的合理性及理由闡述,評價學生對文章主旨和細節(jié)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梳理和分析能力。 任務四: 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句子完成的正確性、對視頻內容的理解和分享交流時的語言表達及內容豐富度,評價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鞏固程度、知識拓展情況以及語言運用和交流能力。 任務五: 通過學生排序的準確性、寫作內容的邏輯性和故事復述的完整性和流暢性,評價學生對跨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設計意圖 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任務,讓學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掌握閱讀技巧,同時提高信息整理和分析能力。通過多種練習和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通過觀看視頻和分享交流,拓寬學生視野,提高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通過與地球科學等學科知識的連接,讓學生從不同學科角度理解自然景觀的形成等知識,拓寬學生思維和知識面。教學目標 學習活動 效果評價遷移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項目展示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總結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 任務六:Project Make a country fact file. Step1: Discuss. Step2: Plan. Step3: Create. Step4: Present. 任務七:Summary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 任務六: 觀察小組討論的活躍度、計劃的合理性、文件創(chuàng)作的質量和展示的效果,評價學生的團隊合作、自主探究和展示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任務七: 觀察學生在總結過程中的專注度和反應,通過課后小測等方式檢查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評價總結環(huán)節(jié)的效果。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國家概況文件,從討論、計劃到創(chuàng)作和展示,全面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加深記憶。課時教學板書設計評價量表課時作業(yè)設計作業(yè)內容 作業(yè)目標 設計意圖基礎題: 抄寫重點詞匯和短語,并背誦。 鞏固重點詞匯和短語的拼寫、含義和用法,強化記憶。 通過抄寫和背誦,幫助學生熟悉新學詞匯,通過填空練習檢驗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為后續(xù)的語言運用打下基礎。提高題: 根據梳理的內容,用英語寫一段不少于 5 句話的短文,對比兩個國家公園的不同之處。 鍛煉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比較和表達觀點的能力,提升寫作水平,強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對比短文寫作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兩個國家公園的特點,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拓展題: 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國家公園,通過網絡或書籍查找資料,用英語寫一篇短文介紹該公園。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讓學生在自主查找資料和寫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國家公園的了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和信息收集能力。課后反思(實施后填寫)亮點:教學內容豐富,將國家公園的介紹與跨學科知識相結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閱讀、討論、自主探究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不足:在跨學科知識講解過程中,由于涉及專業(yè)的科學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上留給學生展示和分享查找資料成果的時間較少,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改進:在講解跨學科知識時,采用更直觀、形象的方式,如圖片、視頻等,幫助學生理解。同時,簡化語言表述,降低理解難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增加學生展示和分享的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