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學期期末調研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28 分)1.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A.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C. 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D.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下列關于創新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B. 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C.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D. 以上說法都正確3.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下列對我國人民追求民主價值的歷程認識正確的是( )A. 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惜付出生命,使得“還權于民”的愿望在近代得以實現B. 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C. 1949 年新中國成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真正確立D.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各級民主政權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民主得以真正確立4.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推動全民守法,要( )A.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B. 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C. 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 以上選項都正確5.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下列關于中華文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B.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C.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D. 以上說法都正確6.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下列對我國人口現狀特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A. 總人口增速趨緩B. 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C. 大量的人口流動D. 以上都是7.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A. 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B. 焚燒秸稈,增加土壤肥力C. 垃圾分類,回收利用D. 少用一次性用品8.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里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分別是指( )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B. 改革開放道路、艱苦奮斗精神、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C. 可持續發展道路、創新精神、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9.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 )A. 歷史方位B. 歷史階段C. 歷史使命D. 歷史任務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 )A. 中國共產黨領導B. 人民當家作主C. 共同富裕D. 依法治國1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 )①國家富強 ②民族振興 ③人民幸福 ④社會和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2.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 ( ) 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A. 經濟和科技實力 B. 經濟和軍事實力C. 文化和科技實力 D. 政治和軍事力量13.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B. 主動挑起貿易爭端C. 在國際事務中奉行霸權主義D. 搞單邊主義14.青少年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命運。青少年的責任是時代賦予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責任。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是( )A.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B.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C. 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D. 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努力二、簡答題(共 8 分)15.(8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什么?如何實現中國夢?三、材料分析題(共 14 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材料二:我國與世界上的創新型國家在部分指標上的比較國家 科技進步貢獻率 對外技術依存度創新型國家 70%以上 30%以下中國 58.5% 50%以上(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么?(6 分)(2)我國應如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8 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5BDDDD 6-10DBAAA 11-14AAAA二、簡答題15.(1)基本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實現途徑: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三、材料分析題16.(1)材料一說明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重視創新發展。材料二說明了我國與世界上的創新型國家相比,在科技進步貢獻率和對外技術依存度方面存在差距,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2)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