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海洋與人類班級: 姓名: 學號:【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國家海洋權益、海洋發展戰略及其重要意義。【學習目標】1.運用視頻、圖像,認識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礦產資源。2.通過圖文資料,掌握人類現階段對海洋空間的利用。【重點難點】重難點:結合實例,說明國家海洋權益、海洋發展戰略及其重要意義。【基礎知識梳理】一、海洋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資源1.海洋生物資源(1)含義:又稱海洋水產資源,是指海洋中蘊藏的經濟動物和植物群體,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斷再生的海洋資源。(2)種類:魚類、蝦類、貝類、藻類等。(3)用途①為人類提供豐富多樣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業原料。②提取用于生產各種化學藥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藥物等的有效成分。2.海洋礦產資源(1)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主要分布在大陸架。(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3)濱海砂礦:是在海濱地帶或陸架區沉積富集而成的礦藏,可分為非金屬砂礦、重金屬砂礦、寶石及稀有金屬砂礦三大類。3.海洋空間資源(1)運輸空間,如傳統的交通運輸和港口建設,現代化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海上機場等。(2)海上生產生活空間,如海上工廠和人工島、海上博覽會等。(3)海底通信、海底倉儲、海洋軍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二、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1.表現(1)造成海洋污染,對海岸帶的影響尤為突出。(2)沿海地區的工農業生產,直接影響近海生態環境。2.海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海洋環境問題是困擾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重難點突破】一、海洋礦產資源類型 分布 內涵 開發利用意義濱海砂礦 近岸帶石油、 天然氣 大陸架淺 海海底錳結核 大洋海盆 海洋底部蘊藏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的總稱 ①形成近海石油工業部門; ②多金屬結核(錳結核)是未來可以利用的最大資源二、海洋空間資源類型 分布 內涵 開發利用意義運輸 空間 海港碼頭、運輸船舶、海上航道等生產 生活 空間 海上電站、人工島、圍海造陸、海洋牧場通信 空間 海底電纜儲藏 空間 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洋傾廢場娛樂 空間 海洋公園、海濱浴場、海上運動區 海上、海中、海底環境中可利用的空間部分 ①海洋空間資源利用形式多樣,拓寬了人類生活空間; ②隨著人類向海洋挺進,利用空間更為廣闊三、海洋環境問題問題 原因 危害 分布海洋環境污染 人類排放的廢棄物超過了海洋的自凈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過食物鏈富集作用損害人類健康 大型港口、工業城市及河口附近海洋生態破壞 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和生產方式,自然環境的變化 破壞海岸濕地和生態系統;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海洋生物資源減少,珍稀物種瀕臨滅絕;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發生赤潮等 海岸帶海平面 上升 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加劇風暴潮,淹沒沿海低地,漁業資源受損,破壞珊瑚礁、紅樹林、海岸沼澤和濕地等環境,海水入侵、水質惡化,地下水水位上升 海岸帶,尤其是濱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帶和灘涂【當堂檢測】我國太陽能并網發電超過風電及水電裝機規模,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電源。其中,江蘇連云港中核田灣灘涂光伏示范項目是我國最大的海上光伏項目,青海省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是目前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園區。完成下面小題。1.中核田灣光伏示范項目主要利用海洋的( )A.礦產資源 B.生物資源 C.空間資源 D.化學資源2.與江蘇省相比,青海省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有( )①緯度低,太陽輻射強②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③海拔高,大氣削弱少④空氣好,大氣溫度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渤海是北半球緯度最低的結冰海區。下圖為渤海及附近區域年平均氣溫≤-4℃日數的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圖中各地結冰期長短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戊無結冰期是因為受暖流影響大 B.乙結冰期長是因為靠近陸地溫度較低C.甲結冰期長是因為所處緯度較高 D.丁結冰期短是因為位于迎風岸風浪小4.若大規模開采海冰,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解決華北缺水問題 B.沿岸地區氣候變干C.近岸海水鹽度升高 D.沿岸形成較大漁場海上風力發電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清潔能源,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高效地監測海上風電場。完成下面小題。5.關于地理信息技術在監測海上風電場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DS獲取海上風電場位置 B.RS繪制海上風電場分布圖C.GNSS監測海上風電場運行狀況 D.GIS獲取海上風電場分布信息6.海上風電場建設利用了海洋( )A.風能資源 B.海水資源 C.空間資源 D.礦產資源2024年9月,隨著“海葵一號”在珠江口盆地海域的正式投產,我國成功開啟了深水油田經濟高效開發的新模式。“海葵一號”作為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集生產、儲油、卸油功能于一體,而“海基二號”平臺則負責原油的開采工作。下圖示意“海葵一號”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海葵一號”選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海水鹽度C.陸地距離 D.油田分布8.與固定平臺相比,“海葵一號”浮式平臺( )①受風浪影響小 ②可重復使用③適應水深范圍廣 ④維護成本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波浪能是一種新能源,我國海域遼闊,波浪能資源豐富。波浪能發電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下圖示意我國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僅考慮發電效率,最適宜建設波浪能發電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10.推測未來波浪能發電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蘊藏量大 B.穩定,無污染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廣,易開發遼河口南臨遼東灣,屬于強潮河口,大潮潮差可達4m以上。遼河口附近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灘和島嶼,分布著我國最大的蘆葦濕地。下圖為遼東灣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遼河口形成強潮河口的主要原因是( )A.遼河入海徑流量大B.遼河口形態呈喇叭口狀C.遼河口風力強D.遼河口天體引潮力大12.遼河口附近海岸帶的開發利用方向不合理的是( )A.建設深水港口,發展海洋航運B.建海洋牧場,增加漁業資源C.建潮汐發電站,開發海洋能源D.建自然保護區,維護生物多樣性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洋漁業發展有著自身的周期與特點。海洋漁業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漁業生產的投資、投入以及漁業勞動力的增加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會提高漁業經濟效益,但也會影響漁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進而降低其可持續利用程度。中國海洋漁業資源承載力的增強,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洋漁業管理政策,比如伏季休漁政策,將科學用海、生態用海、依法用海的理念融入其中,達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材料二:如圖為中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圖。評估值越大,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越好。描述我國漁業資源的時間變化特點,并提出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的合理措施。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鮑魚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海鮮,水溫過冷或過熱都會影響生長,一般養殖適宜海水溫度為16至22攝氏度。2022年11月2日,山東省榮成市海水養殖區的養殖工人將今年首批南下到福建莆田“越冬”的鮑魚裝船,這批養殖鮑魚一年“旅行”兩次。材料二 近年來由于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成效顯著,長江攜帶的泥沙含量少。左圖為我國東部沿海略圖,右圖為岱山縣降水量和風速變化圖。(1)養殖的鮑魚屬于海洋 資源,鮑魚運輸利用了海洋 資源,沿海的鮑魚養殖和運輸易造成海洋 和海洋環境污染。(2)長江入海口的海水密度隨季節而變化,海水密度最小的季節 ,其主要原因是 。(3)岱山是浙江省第一產鹽大縣,一年四季都可以曬鹽,試分析岱山鹽場海鹽晾曬的有利條件。參考答案1.C 2.D【解析】1.由材料可知,中核田灣光伏示范項目是海上光伏項目,利用的是海洋上面的空間來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所以主要利用的是海洋的空間資源,C正確;海洋礦產資源主要指的是海底的石油、天然氣等;海洋生物資源是海洋中的各種生物;海洋化學資源是指從海水中提取的各種化學物質等,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2. 聯系已學可知,青海省大部分地區的緯度比江蘇高,①錯誤;青海省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②正確;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多,③正確;青海省海拔高,氣溫相對較低,且氣溫與太陽能無直接關系,④錯誤。 綜上所述,D正確,排除ABC。故選D。3.D 4.C【解析】3.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戊地有日本暖流流經,受暖流增溫的影響,該地無結冰期,A正確,不符合題意;乙位于渤海灣北部,靠近陸地,冬季受到陸地冷空氣的影響,溫度較低,因此結冰期較長,B正確,不符合題意; 甲位于渤海灣最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冬季氣溫較低,因此結冰期較長,C正確,不符合題意;丁位于渤海灣東部,雖然可能受到一定的風浪影響,但結冰期的長短主要受氣溫影響,迎風岸風浪小并不能直接導致結冰期短,此外,丁結冰期短更可能是因為其相對靠南的地理位置,氣溫較高,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海冰主要由淡水組成,但開采海冰并不能直接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華北缺水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開采海冰并不能有效補充這些水資源,A錯誤;開采海冰對沿岸地區的氣候影響有限,氣候主要由大氣環流、海洋環流和地形等多種因素決定,開采海冰不會對氣候產生顯著影響,B錯誤;當海冰被開采時,淡水會被移除,留下的是鹽分較高的海水,這會導致近岸海水鹽度升高,C正確; 漁場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海洋環流、水溫、光照、營養鹽等,開采海冰并不會直接導致沿岸形成較大漁場,D錯誤。故選C。5.A 6.C【解析】5.BDS主要功能是定位,可能獲取海上風電場位置,A正確;繪制海上風電場分布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GIS,B錯誤;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導航,不能監測海上風電場運行狀況,C錯誤;GIS不能獲取海上風電場分布信息,應是RS,D錯誤。故選A。6.海上風電場建的風力發電機,一般基座在海洋水面之下,發電風車位于海面之上,利用海面空間建設風電場,因此海上風電場建設利用了海洋的空間資源,C正確,ABD錯誤。故選C。7.D 8.B【解析】7.“海葵一號”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加工,因此油田分布是其選址的主要影響因素,D正確,受海底地形、海水鹽度、陸地距離影響較小,ABC錯。故選D。8.浮式平臺不受海底地形限制,可以在更深的海域中使用,適應水深范圍廣,③正確;浮式平臺可以被移動和重新部署到不同的油田,可重復使用,②正確;固定平臺整體穩定性強,受季節和氣候影響小,抵御風暴及波浪襲擊的能力強,結構耐久和維護費用低,浮式平臺受風浪影響更大,維護成本更高,①④錯誤。故選B。9.D 10.A【解析】9.圖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為2.4-2.8之間,故最適宜建設波浪能發電站,D正確;M處的波浪能流密度小于0.4,N處在2.0-2.4之間,Q處在0.8-1.2之間,都比K處小,ABC錯誤;故選D10.波浪能清潔、蘊儲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A正確;不足之處是不穩定、開發難度大,B錯誤;材料中提及當前處于試驗階段,故目前利用率低,C錯誤;波浪能僅分布在沿海地區,而且是波浪較大的地區,D錯誤;故選A。11.B 12.A【解析】11.遼河口形態呈喇叭口狀,當潮水上涌時,河口不斷變窄,潮水被抬高,潮差大,形成強潮河口,B正確;遼河入海徑流量大、遼河口風力強會影響潮水,但不是形成強潮的主要原因,AC錯誤;不同時間引潮力不一樣,D錯誤。故選B。12.遼河口內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灘和島嶼,水深較淺,不利于建設深水港口,發展海洋航運,A符合題意;當地為淤泥質海岸,可以發展養殖;潮差大,可以建設潮汐發電站,開發海洋能源,遼河口分布著我國最大蘆葦濕地,建設自然保護區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特點:先快速下降(1979~1988年),后波動起伏上升(1989~2019年)。措施:生態用海,實行海洋伏季休漁等;科技用海,提高海洋漁業資源生產、加工效率;依法用海,完善海洋法律法規,權責利分明;替代用海,利用國際資源,部分進口替代,減輕國內漁業壓力等。【詳解】由圖可知,1979—1988年,評估值先快速下降,1989—2019年,評估值呈波動起伏,有小幅度的上升趨勢。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的合理措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合理捕撈,實行海洋伏季休漁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海洋漁業資源生產、加工效率,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依法用海,明確各方責任和利益;考慮到我國對漁業產品的消費量巨大,還應該充分利用國際資源,進口部分漁業產品,減輕國內漁業壓力等。14.(1) 生物 空間 生態破壞(2) 夏季 長江徑流量大,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鹽度小,密度低(3)夏秋(夏季)海灘寬廣,風力強勁;晴天多,日照充足;蒸發旺盛,適合曬鹽。【分析】本題以我國東部沿海略圖和岱山縣降水量和風速變化圖為載體設置試題,主要涉及海洋資源、海水密度,鹽場的形成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洋資源是海洋中蘊藏的經濟動物和植物群體,養殖的鮑魚屬于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的利用包括運輸空間和海上生產生活空間,鮑魚運輸利用了海洋空間資源,沿海的鮑魚養殖和運輸易產生污染,會造成海洋生態破壞和海洋環境污染。(2)海水密度受到河流入海的影響,長江口淡水匯入量大,但長江徑流有明顯的季節變化,長江受季風影響,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所以長江的夏季徑流量最大,淡水注入最多,海水鹽度低,密度低;冬季入海徑流少,海水鹽度較高,密度高。(3)曬鹽需要寬廣平坦的海灘,充足的太陽光照,風力要大。岱山縣位于浙江省東北部,舟山群島中部,有寬廣的海灘,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岱山一年四季風力強勁,根據圖中信息,除夏季降水較多外,其他季節晴朗天氣多,蒸發旺盛,適合曬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