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專題十一 工業考點2 工業聯系與工業分散2025年高考地理專題復習資料考點切片考向1 工業集聚(2025四川階段練習)杭州高新區位于杭州市濱江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附近有眾多高校和研發機構。富陽區位于杭州市西南部,距濱江區約40 km。2019年8月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在富陽區掛牌成立,面積約5.8 km ,據此完成1—3題。1.高新區選擇與富陽區合作,最可能是因為富陽區( )CA.技術力量強 B.交通便利 C.土地資源豐富 D.勞動力豐富【解析】 都市圈的合作區分為四類:毗鄰型、飛地型、走廊型和樞紐型,分別代表緊鄰式、跨越式、串聯式和放射式的空間組織形式。杭州高新區(濱江) 富陽特別合作區屬于飛地型合作區,該合作區為浙江省探索共同富裕,縮小地區差距,提供了特別合作區經驗。該合作區立足各自資源優勢,通過整合兩區力量、資源和政策,促進平臺共建、優勢互補。具體而言:一是解決高新區“有產少地”的難題,二是優化富陽土地利用結構,騰退落后產能,引導濱江區綠色、高附加值創新產業進駐,推動加快實現區域共同富裕。根據材料獲取杭州高新區的三個信息: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是具有產業和技術的優勢,三是附近的高校和研發機構既是其發展的有利條件,又限制了其地域的擴張。“距濱江區約40 km”說明富陽區遠離先進產業和技術發達區,與高新區區域差異明顯,能實現資源互補。根據高新區的優勢可以排除 A;交通是高新區的優勢條件,排除 B;勞動力具有流動性,且杭州高新區需要的是高技術人才,排除 D;受周圍產業、眾多高校和研發機構的空間限制,杭州高新區無法繼續擴大規模,發揮其技術、先進制造業優勢,應該選擇土地資源豐富的“飛地”合作,C正確。2.特別合作區的主要功能可能是( )BA.金融服務 B.智能制造 C.技術開發 D.咨詢設計【解析】 杭州高新區和富陽區合作的基礎是二者資源的差異性,合作的方式是優勢互補。高新區應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富陽區承接濱江區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的轉移,推動兩區形成“總部+生產基地”的聯動發展模式,促進先進制造業規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根據兩區各自的優勢判斷,技術開發和咨詢設計是杭州高新區的優勢和功能,排除C、D;根據兩區的經濟差異判斷,金融服務應該集中在經濟更發達、技術更先進的高新區,排除A;智能制造占地面積廣,特別合作區位于富陽區,既能發揮高新區的技術、資金、人才等輻射作用,又能發揮富陽區的土地資源優勢,B正確。3.與毗鄰的合作區相比,建設遠距離合作區能夠( )DA.降低生產成本 B.形成規模效益 C.共用基礎設施 D.促進均衡發展【解析】 典型的“飛地型”模式是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政府突破行政區劃限制,把資金項目等放到行政上不存在隸屬關系的“飛入地”,通過共同規劃建設、共同管理和合理分配收益等機制設計,實現兩地互利共贏的模式。“飛入地”和“飛出地”之間的空間分離性、環境差異性、優勢互補性、產業關聯性是飛地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根據材料可知,杭州高新區和富陽區相距40 km,與毗鄰的合作區相比,因不能共用基礎設施等原因,生產成本會提高,排除A、C;兩種合作區都可能擴大規模,形成規模效益,排除B;建設遠距離合作區可通過優勢互補、生產要素流動、輻射帶動,促進欠發達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從而促進區域均衡發展,D正確。(2021天津卷)株洲作為鐵路樞紐,被稱為“火車拖來的城市”,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動力谷”,形成了“3+5+2”現代產業體系。據此回答4—5題。4.據圖中的信息判斷,對株洲產業發展過程的概括最準確的是( )DA.鐵路樞紐的區位優勢起到決定性作用B.各個產業間的生產都具有上下游關系C.輕工業替代了軌道交通為主的重工業D.由交通裝備制造專業化向綜合性發展【解析】 A(×)鐵路樞紐對株洲產業發展的影響主要在20世紀初期,對后期產業發展影響較小。B(×)由圖可知,株洲各個產業間并非都具有上下游關系。C(×)目前的“中國動力谷”仍然保留著軌道交通產業,并未被輕工業替代。D(√)20世紀中期,株洲成為“中國電力機車之都”,主要發展交通裝備制造業,21世紀初期發展成為“中國動力谷”,形成“3+5+2”現代產業體系,向綜合性發展。5.株洲集聚了動力裝備制造產業群,主要目的是( )AA.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競爭力B.加強企業間交流,減少能源消耗C.集中處理廢棄物,保護環境D.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解析】 動力裝備制造產業群在株洲集聚,有利于增強集聚效應,擴大動力裝備制造產業的規模,提高產業競爭力,從而獲得更高的效益(【敲黑板】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A正確;“3+5+2”現代產業體系以高端制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能源消耗量較少,產生的廢棄物也較少,故減少能源消耗和集中處理廢棄物不是主要目的,B、C錯誤;高新技術產業對勞動力需求較少,產業聚集對降低勞動力成本的作用不大,D錯誤。6.(2024廣東佛山檢測,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煤炭產業曾是鄂爾多斯的支柱產業。但在近年來“雙碳”目標背景下,其支柱產業開始由煤炭向新能源方向轉型。2021年,我國首個零碳產業園落戶該市,該市逐步形成了圍繞動力電池與儲能、電動重卡、電池材料、綠色制氫等“風光氫儲車”上下游的集成產業鏈。下圖為鄂爾多斯市及零碳產業園位置圖。(1) 據材料,指出該產業園的核心產業并說明理由。(6分)【答案】 電池與儲能。(2分)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具有不穩定性,需要電池儲存電能以保障供電;電池生產需要大量原料和零部件;電池是電動重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任答2點得4分)【解析】 由材料可知,該產業園擁有動力電池與儲能、電動重卡、電池材料、綠色制氫等產業,其產業類型均與風電和光電有關。由所學能源知識可知,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具有不穩定性,需要電池儲存電能以保障供電;電池生產需要大量原料和零部件;電池是電動重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該產業園的核心產業是電池與儲能。(2) 簡述“風光氫儲車”上下游產業鏈集聚在該園區的目的。(6分)【答案】 節約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2分)便于技術交流與協作;(2分)便于共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2分)【解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與“風光氫儲車”有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均集聚在該園區,可以節約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減少能源消耗;上下游產業鏈集聚,有利于產業間進行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促進產業發展;相關產業鏈集聚,有利于共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成本。考向2 工業分散(2025廣東清遠階段練習)我國B集團現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和軟件系統。2024年6月,B集團在泰國的第108家門店開業。同年7月,B集團在泰國羅勇府舉行泰國工廠竣工儀式。據此完成7—8題。7.吸引B集團在泰國建廠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BA.政府政策的支持 B.較大的銷售市場 C.充足的勞動人群 D.較低的貿易壁壘【解析】 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人口稠密,擁有較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且根據材料,B集團先是在泰國開拓銷售市場,后在泰國投資建廠,說明B集團在泰國建廠主要是為了離銷售市場更近,B正確;政府政策的支持、充足的勞動人群和較低的貿易壁壘均不是B集團在泰國建廠的主導因素,A、C、D錯誤。8.B集團在泰國羅勇府建設工廠有利于( )DA.改善當地環境質量 B.提升汽車產品質量 C.促進光伏產業發展 D.降低汽車生產成本【解析】 A(×)集團的投資建廠行為涉及用水用電、施工噪聲等問題,會對泰國羅勇府當地環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B(×)泰國的汽車產業相較于我國并無明顯技術優勢,B集團在泰國羅勇府建廠并不能提升其產品本身的質量。C(×)B集團在泰國羅勇府建廠與光伏產業發展并無直接聯系。D(√)泰國勞動力成本較低,在泰國建廠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H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在世界多地設立了多個研發中心。下表為H公司專注于智能手機的研發中心分布地區表。據此完成9—10題。國外研發中心 國內研發中心瑞典研發中心 深圳研發中心倫敦設計中心 北京研發中心巴黎美學研究中心 西安研發中心日本研發中心 武漢研發中心美國研發中心 上海研發中心9.H公司專注于智能手機的研發中心分布地的突出區位優勢是( )AA.科技機構多,人才濟濟 B.靠近交通樞紐,運輸便利C.經濟水平高,資金雄厚 D.人口數量眾多,購買力強【解析】 智能手機的研發中心需要大量科研人員,因而人才資源是影響其布局的主導因素。A(√)由表可知,H公司設立的研發中心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和我國的大城市,科研機構和人才數量多。B(×)研發中心的運輸需求較小,受交通影響不大。C(×)研發資金主要由H公司提供,并非由研發中心所在城市提供。D(×)研發中心的科研成果歸H公司所有、供H公司使用,并非用于售賣。10.H公司在世界多地設立研發中心,主要目的是( )CA.降低研發費用 B.分散集中研發風險C.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D.充分利用當地零部件【解析】 A(×)發達國家人力資源、土地資源成本高,在發達國家建立研發中心會提高研發費用。B(×)集中研發風險并不大,沒有必要刻意分散。C(√)H公司在世界多地設立研發中心,便于了解當地手機市場的產品需求,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D(×)研發中心不制造、組裝產品,不需要利用當地的零部件。覺醒集訓(2025遼寧階段測試)湖北大冶是一座因礦而興的城市,曾是我國六大銅礦生產基地之一。煉銅產業衰落后,大冶市規劃建設工業園,搭建產業集群發展平臺,推進機電制造、飲品食品、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等產業集群的發展。據此完成1—2題。1.大冶煉銅產業的衰落首先表現在( )AA.采掘業 B.冶煉工業 C.加工制造業 D.能源工業【解析】 A(√)大冶曾是我國六大銅礦生產基地之一,因礦而興,當銅礦資源逐漸枯竭或開采難度增大時,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采掘業,故大冶煉銅產業衰落首先表現在采掘業。B(×)可以通過進口原料等方式維持一定生產,冶煉工業不是大冶煉銅產業衰落的首先表現。C(×)在煉銅產業鏈中,加工制造業處于更下游位置,其受到的影響相對滯后。D(×)煉銅產業的衰落與能源工業的直接關聯較小。2.大冶市規劃建設工業園的重要意義在于( )DA.環境治理 B.品牌塑造 C.技術支持 D.聚集資源【解析】 A(×)規劃建設工業園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純進行環境治理。B(×)品牌塑造是企業發展的一個方面,但不是規劃建設工業園的核心意義。C(×)工業園可以提供一定的技術交流和合作機會,但不是其最重要的意義。D(√)大冶市規劃建設工業園將機電制造、飲品食品、新型建材等集中在一起,通過聚集資源,可以吸引投資、人才、技術等,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發展。(2024山東青島三模)2010年以來,甘肅M鋼鐵集團開始向電解鋁和有色金屬冶金業務拓展,但其原料氧化鋁和產品鋁錠“購銷兩頭在外”。2016年,該集團收購了加勒比地區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期間,該集團陸續引進眾多鋁材加工企業,目前鋁液就地轉化率已超80%。據此完成3—4題。3.M集團收購加勒比地區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主要是為了( )BA.提高集團發展速度 B.保障原料穩定供給 C.降低電解生產成本 D.增加當地就業機會【解析】 由材料可知,M集團所需的原料氧化鋁和產品鋁錠“購銷兩頭在外”。因此該集團收購加勒比地區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主要是為了保障原料的供給穩定,B正確;提高集團發展速度、降低電解生產成本、增加當地就業機會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C、D。4.眾多鋁材加工企業在M集團周邊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DA.增加產品銷售 B.節省營銷投入 C.共用基礎設施 D.降低能源消耗【解析】 由材料“該集團陸續引進眾多鋁材加工企業,目前鋁液就地轉化率已超80%”可知,眾多鋁材加工企業在M集團周邊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就近獲得鋁液,節省運輸,從而降低能源消耗,D正確;與增加鋁材加工企業的產品銷售無關,A錯誤;工業集聚可以共用基礎設施、節省營銷投入,但這不是鋁材加工企業集聚的主要目的,B、C錯誤。(2024安徽阜陽檢測)韓國造船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船舶大量出口。韓國造船企業“產業集群”優勢在韓國南部的釜山和南海岸一帶十分突出,同時這些地區廣布與造船相關的配套企業和研究機構,擁有巨大的集群配合優勢。根據材料完成5—6題。5.韓國發展造船業的有利區位條件主要有( )C①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②外向型經濟,依賴海洋運輸③鄰近中國、日本,便于引進技術,進口零部件④政府支持,優惠政策諸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造船業并非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的勞動力數量不多,①錯誤;韓國是外向型經濟體,十分依賴海洋運輸,因而船舶的需求量大,②正確;距離日本較近,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零部件,距離中國較近,便于進口零部件,③正確;一個行業要想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④正確。故選C。6.韓國造船業的“產業集群”突出優勢表現在( )DA.共享基礎設施,減少環境污染 B.營商環境良好,利于招商引資C.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份額 D.節省交易成本,創設區域品牌【解析】 在造船業的產業集群內,企業面對的是就近的、眾多的原材料、設備供應商,因而能貨比三家,以更低的價格、更高的要求、更快的速度獲取各種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和各種服務以及各種人力資源;產業集群能促進企業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僅產品需要品牌,企業需要品牌,區域也需要品牌,區域品牌則表明區域的產業優勢和產品特點,區域品牌由驅動創新而獲得,D正確。大量企業集聚,會增加環境污染,A錯誤。營商環境良好,利于招商引資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而不是“產業集群”造成的,B錯誤。“產業集群”有利于企業間信息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但不一定會擴大企業規模,C錯誤。(2022湖南卷)中國制造業企業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廣泛,中小型企業是海外投資的主體。據此完成7—8題。7.截至2018年底,中國制造業企業海外子公司近半數分布在歐盟國家。這些企業在歐盟國家投資主要考慮當地( )B①原材料豐富 ②市場開放 ③經濟發達 ④勞動力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歐盟國家工業化起步早,進入全球市場較早,市場開放度高,對海外投資的吸引力較強,②正確;歐盟國家絕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經濟發達,市場廣闊,③正確。故選B。8.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國制造業中小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優勢有( )D①大多為民營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強 ②研發資金雄厚,創新能力較強③更好服務小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 ④管理人員較少,管理成本較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資金、技術實力較弱,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①錯誤;中小型企業營收較少,研發資金相對較少,創新能力較弱,②錯誤;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但生產方式靈活,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可以更好地服務小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③正確;中小型企業管理人員較少,管理成本較低,④正確。故選D。(2023全國乙卷)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機生產中心轉移到湖南省邵東市。邵東市由原來幾家生產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機全產業鏈布局,并相繼成立打火機行業協會和打火機出口監管委員會。2009年,多家企業組建了一家集研發、組裝、銷售于一體的龍頭企業。目前,邵東市每年生產的一次性打火機占世界同類打火機總產量的70%。據此完成9—11題。9.邵東打火機全產業鏈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B①打火機產業生產鏈短 ②打火機產業附加值低③當地有打火機創新技術 ④當地有打火機產業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一次性打火機的零部件數量較少,制作工藝簡單,產業生產鏈較短,有利于快速布局,①正確;由材料“邵東市由原來幾家生產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機全產業鏈布局”可知,邵東市有打火機產業基礎,④正確;打火機產業附加值低,這會影響當地發展打火機產業的積極性,不利于快速形成打火機全產業鏈,②錯誤;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是在產業鏈布局形成之后出現的,因此打火機創新技術不是邵東打火機全產業鏈布局快速形成的原因,③錯誤。故選B。10.邵東打火機產業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的主要作用是( )DA.控制各企業發展規模 B.協調與外地生產聯系C.監督產品質量與價格 D.引領產品研發和營銷【解析】 龍頭企業規模大,研發能力強,銷售網絡完善,可以發揮其優勢,引領產品的研發和營銷,D正確;龍頭企業與其他企業有協作關系,但并不會控制各企業發展規模,A錯誤;龍頭企業能夠更好地協調與外地生產的聯系,但這并不是龍頭企業發揮的主要作用,B錯誤;產品質量與價格的監督是由當地的行業協會和監管委員會負責的,C錯誤。11.除技術創新外,支撐邵東打火機產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有( )B①快捷的對外交通 ②穩定的市場需求 ③有效的企業組織 ④較高的產品價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邵東打火機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一方面依賴穩定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依賴當地企業、服務機構和組織等的有效協作,②③正確;打火機對運輸的時效性要求不高,并不需要成本較高的快捷的對外交通,①錯誤;產品價格較高會降低當地產品的競爭力,④錯誤。故選B。12.(2022天津卷,10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數字經濟是提升生產效率的一種智能化行為模式和經濟形態。京津冀地區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以北京為核心,在天津及河北省張家界、廊坊等環京區域布局多個數據中心,形成京津冀數據中心集群。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上圖)聚集了多個數據中心。(1) 說明數據中心在這里集聚的原因。(6分)【答案】 有便捷的交通與中心城區和北京相連,可共享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可享受優惠的政策;區域內高校較多,可提供人才、科技支持;利于企業間聯系,形成規模效應。(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解析】 如下圖:京津冀三地發揮各自優勢,逐漸形成了區域數字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格局。(2) 說明京津冀區域數字產業一體化對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意義。(4分)【答案】 促進區域內產業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形成產業集群優勢,提高區域的競爭優勢。(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解析】 數字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京津冀區域數字產業一體化對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意義主要從產業布局、產業升級兩個角度分析說明。從產業布局角度看,京津冀區域數字產業一體化能夠促進該區域內產業合理布局,發揮區域優勢,形成合理分工與合作,促進產業大規模集聚,形成產業集群,進而提高區域的競爭優勢。從產業升級角度看,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與升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