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31.(1)正確做法:提醒小亮上課不要看課外書,認真聽講。理由:受教育是我們的基本義務,上課應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學習。(2)正確做法:積極參與,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理由:公民有參與民主生活的權利,中學生也應增強民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決策。(3)正確做法:與出版社協商,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給予相應賠償;若協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理由:出版社的行為侵犯了小明的知識產權,公民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4)正確做法:撿起礦泉水瓶,扔進垃圾桶,并提醒同桌要愛護環境。理由: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應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32.(1)春節申遺成功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進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有助于提升個人道德修養,促進家庭和睦及社會和諧;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和文化創造力提供持續動力。(2)春節習俗:貼春聯,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吃年夜飯,寓意團圓和幸福。(3)中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要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積極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在對外交流中,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堅定文化自信。三、探究與實踐33.(1)調研方式:問卷調查、實地考察。(2)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3)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4)中學生行動:樹立環保意識,增強生態文明觀念;從身邊小事做起,如節約用水、用電,綠色出行等;積極參與環保宣傳活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向有關部門提出保護環境的合理化建議;敢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四、分析說明題34.(1)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2)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積極與少數民族同學交流交往,互幫互助;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增進對少數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在少數民族同學遇到困難時,主動給予幫助;宣傳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反對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3)“中方原則”指一個中國原則。(4)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中國人民堅決捍衛國家的核心利益;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2024-2025年度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考試時間:70分鐘 總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第1——10小題, 每小題1分; 第11-30小題, 每小題2分, 共50分)1、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發展有了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的歷史方位就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B.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C.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2、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因為教育是( )①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④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國家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 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A.經濟和軍事實力 B.政治和經濟實力C.科技和軍事實力 D.經濟和科技實力4、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特點是 (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應對挑戰、與時俱進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④薪火相傳、歷久彌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未成年網絡保護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這表明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依法行政 B.科學立法 C.依法治國 D.嚴格執法6、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C.積極促進各民族定間的文化交流 D.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指(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實現鄉村振興D.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8、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的方針是( )A.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的方針B.要堅持節約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C.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D.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9、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 )A.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B.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D.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0、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 )A.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B.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C.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D.一個中國原則1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這些要求( )A.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B.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C.有利于公民依法行政、積極參與、主動監督、獻計獻策D.有利于推動政府規范司法權,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2、中國航天捷報頻傳: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0月30日,神州十九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這表明( )①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居于世界前列③我國科學技術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13、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引起觀眾廣泛好評,古代經典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下列詩句屬于中華文化精髓的是 ( )①天行健,君了以自強不息②不孝有三,無后為大③方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面內自省也⑤禮不下庶人,期不上大夫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14、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下列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生活的行為可取的是 ( )①撥打“市長熱線”反映校門口交通擁堵問題活動②參與“創建文明城市建言獻策”活動③把同學的違紀情況匯報給班委會④投票選舉時,誰跟自己關系好就投給誰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15、新當選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共2977人,其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代表;歸僑代表42名;婦女代表占代表總數的26.54%;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6.69%。這充分說明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 )A.最權威的民主 B.最廣泛的民主 C.最直接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16、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經濟年均增速位居全國三甲,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西藏與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得益于( )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③各族人民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某班學習小組在“中國經濟發展”主題探究活動中,收集如下資料:時間 中國 GDP 總量 中國經濟總量約占世界經濟比重1978年 3679 億元 1.7%2023年 1260582 億元 17.2%分析上表資料,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B.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C.我國實現了共同富裕 D.我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18、安徽薛家洼地處長江岸邊,經過搬遷拆遷、種草植樹、修改江岸等系統整改,華麗“變身”生態游園,成為安徽省落實長江大保護的一張重要名片。下列說法符合題意的是( )①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②開發、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③我國生態環境已經徹底改善 ④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9、詩歌既有時代的烙印,又飽含詩人的深情。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詩人的“鄉愁”事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B.“你可知 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為了讓已經回歸母親懷抱的澳門發展得更好,必須貫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C.“難忘你,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千家萬戶舉杯同慶回歸”,為了讓歡慶時刻延續,必須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為了保持“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必須堅持民族平等、民族互助、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20、某校舉行生物學科模型制作大賽,同學們利用飲料瓶、包裝紙、吸管等廢舊物品制作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體器官、動植物組織等生物課模型。同學們以自己的行動向人們表明( )A 創新就是對廢舊物品的重新利用 B.創新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C.中學生創新就是靈光乍現的頓悟 D 校園生活只有改造沒有創新21、2024年8月12日,巴黎奧運會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創造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在“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的鼓舞下, 一代代中國體育健兒奮勇爭先,從“零的突破”到逐夢體育強國,不斷為祖國書寫著驕傲與榮耀。中華體育精神( )①是以自強不息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表現②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③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精神支柱④匯聚了中國力量,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A. ①② B. ③③ C. ③④ D. ①④22、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光榮義務。要維護國家統一,就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國家分裂。民族分裂會 ( )①導致社會動蕩②危害國家安全③導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④導致各族人民遭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3、2024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所在周為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這啟示我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到( )過去的食物主要指稻子、小麥等主糧,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吃的東西已不限于主糧,還包括肉、奶、果蔬類等。所以“大食物觀”強調了食物種類的多元、營養和健康,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安全”。①低碳環保,綠色飲食 偏食挑食,暴飲暴食③節約糧食,科技強糧 ④科學飲食,營養搭配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4、2024年7月18日,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 )①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挑戰②我國經濟已由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向高速增長階段③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轉變④改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25、農民栽種綠色,收獲希望與幸福;教師立德樹人,播撒智慧與關愛;醫生救死扶傷,護佑生命與健康………中國夢只有在勞動者的手中才能實現。這告訴我們實現中國夢必須(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走中國道路C.弘揚中國精神 D.凝聚中國力量26. 《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提出,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止步于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中國還將主動擴大進口,將繼續優化監管方式方法,繼續推進簡政、降稅、減費改革……這些舉措( )①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②體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③表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④主導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③ B.①② C. ③④ D.②④27、2024年9月,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服貿會匯集了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眾科技廠商攜最新AI“黑科技”產品亮相。作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縮影,服貿會讓世界看到了更多向“新”力。以上材料說明( )①我國成為影響世界的主導力量 ②我國積極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③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④我國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法治環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8、2024年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一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有利于( )A.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 B 傳承傳統文化,主導世界文化C.促進文化同一,消除文化差異 D.發展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29、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進博會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面對經濟全球化,下面觀點正確的是 ( )①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放心態,主動參與競爭②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大大提高外商準入門檻,把經濟風險與危機拒國門之外③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④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使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0、2024年9月5日上午,國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宣布,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將實施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材料體現了( )A.和平與合作是當今的時代主題,我國促進人類共同發展B.我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公正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經建立,也符合亞太人民的期待D.中國致力于實現世界各國同等發展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共20分)31、遇到下列情況,你的正確做法是什么,并簡要說明理由。(1)上課時,同桌小亮趁老師不注意偷看《吃雞游戲攻略》。 (2分)正確做法:理由:(2)王浩同學獲悉,某市政府網站正在開展2024年重大民生事實項目網絡公開征集活動。作為中學生的王浩應該…… (2分)正確做法:理由:(3)小明經常在網絡論壇上發表連載小說,某出版社未經小明允許,擅自將其作品發表在書中出版。 (2分)正確做法;理由:(4)同桌將沒喝完的礦泉水瓶隨意扔在了路邊。 (2分)正確做法:理由:32、 【春節申遺 文化自信】材料一:2024年12月4日晚,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材料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中國人最隆重、最熱鬧且象征著團圓和希望的節日,春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它基于中國人在漫長的農業生產生活中對自然、社會的認識,承載著中華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的俗儀禮、技藝與知識,表達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一遺產項目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道德修養,促進家庭和睦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和文化創造力提供了持續不竭的動力。材料三:2023年12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2024年12月春節申遺成功,整個過程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從被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到申遺成功,足以證明春節文化在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是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的重要渠道。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文化盛事。(1)結合材料一,談談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 (4分)(2)結合材料二,向世界介紹兩個春節習俗。 (2分)(3)結合材料三,談一談中學生應該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6分)三、探究與實踐(共14分)33、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2023年5月4日,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與干部群眾、青年學生代表--同參加2023年義務植樹活動。許勤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扎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龍江貢獻。佳木斯市第五中學為響應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號召,積極開展“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大美龍江”主題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問題。(1)為了更好地了解佳木斯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某班積極開展一次調研活動,請你列舉兩種調研方式。 (2分)(2)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要堅持的基本國策是什么 (2分)(3)請你描述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4分)(4)為“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大美龍江”,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具體行動 (6分)四、分析說明題(共16分)34、 【民族團結 祖國統一】血濃于水,五十六個民族心連心,海峽兩岸一家親。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匯聚起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磅礴偉力!【團結之花共同澆灌】廣西日報2023年12月5日報,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各族群眾歡度“依飯節”,富川瑤族自治縣喜迎40周年縣慶,融水苗族自治縣舉行盛大蘆笙文化展演,金秀瑤族自治縣盤王節歌舞醉游人……11月以來,廣西各地迎來各式各樣的民族節慶,無論哪個民族的節日活動,其他民族都攜手共慶、歡聚一堂,成為廣西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寫照。(1)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鑄牢什么意識 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2分)(2)“石榴籽一家親”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準備怎樣與身邊的少數民族同學相處 (6分)【祖國統一終將實現】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時再次闡述了臺灣問題由來以及中方原則立場。習近平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任何人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違背中國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都絕不會答應!(3)材料中的“中方原則”指的是什么 (2分)(4)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人民都絕不會答應!”的理由。 (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